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3 22: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2024·浙江新高考名校联盟联考一·1)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下列考古出土的文物,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3·天一大联高三文综一测·24)根据碳—14法测定,浙江上山遗址约距今11400—8600年。该遗址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以及陶器残片若干,还有一些红烧土残块,土块内掺杂了大量的碳化稻壳。这些发现证实(  )
A.农耕生产已经取代采集渔猎活动 B.稻谷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C.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 D.社会上贫富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
3.(2023·甘肃高二下期末·1)许多考古学文献中,使用“新石器革命”(Neolithic Revolution)一词描述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对这一词语中“革命”的正确理解是(  )
A.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B.原始商人的出现
C.青铜铸造技术的产生 D.早期文字的形成
4.(2023·福建宁德高二下期末·2)汉代,以官营方式统一管理国有储粮的调运、中转、分配。储粮设施遍布全国,已有底层架空处理、周边设置通风槽等技术。这旨在(  )
A.维系社会稳定 B.消除自然灾害 C.保障粮食高产 D.减轻百姓负担
5.(2023·福建龙岩高二下期末·1)表1为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
表1
文化遗址 发现遗存(部分)时间
湖南玉蟾岩遗址 人工栽培稻种 距今约14000—18000万年
浙江上山遗址 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 距今约8600—11400年
河北磁山遗址 地窖式粮仓、家猪骨 距今约7600—8000年
A.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 D.石器打制技术成熟
6.(2024·吉林一模·1)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
稻米 粟米 黍米 合计
颗粒数 14768 13883 2248 30899
千粒重(克) 16 2 7
折合克数 236.288 27.766 15.736 279.79
粒数占比 47.8% 44.9% 7.3%
重量占比 84.5% 9.9% 5.6%
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  )
A.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 B.是中国水稻和粟米的发源地
C.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 D.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
7.(2023·福建厦门高二下期末·13)苏美尔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这类描述;其数学文献中则有诸多关于牲群、谷物计量和土地测量的记载。由此可见苏美尔文明(  )
A.地理环境极为恶劣 B.实用主义文学发达
C.数学水平领先世界 D.农业文明特征明显
8.(2023·浙江湖州高二下期末·8)西瓜“种出西域”,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则南北皆有,而南方者味稍不及,亦甜瓜之类也。”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作者认为是回纥人最早种植了西瓜 B.西瓜传入时的路径与胡椒大体一致
C.明朝时期对西瓜的认识仅限于药用 D.西瓜经西南丝绸之路自南向北普及
9.(2023·河南郑州高二下期中·6)埃及人对滋养他们的尼罗河与太阳有极大的敬畏感,他们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长短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埃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生态环境影响政治理念
C.宗教观念贯穿埃及人生活 D.埃及人把健康放在首位
10.(2023·河南新乡高二下期末·2)下表所示是小豫同学为探究学习而收集到的春秋时期的相关史料。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春秋时期(  )
鲁宣公十五年 (前594年) 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
楚康王十二年 (公元前548年) 楚国整顿田制和军赋,“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卒、甲橘之数”,即根据收获量的多少征集军赋
鲁昭公四年 (公元前538年) 郑国“作丘赋”,即按田亩征发军赋,每丘(征发单位)征马一匹、牛三头
A.土地所有制变化 B.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C.诸侯国纷纷增税 D.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11.(2024·山西部分学校10月质检·21)到16世纪末,欧洲人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据此可知,玉米的传入(  )
A.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B.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C.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 D.丰富了人们的粮食种类
12.(2024·福建漳州一模·13)英国人最初队为吸烟是落后群体的消遣。17世纪开始,中产阶级认为烟草不仅有神秘的药用价值,还能让其与他人自由交流从而彰显其富裕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烟草逐渐被推广为大众化消费品。该变化主要原因是(  )
A.人文主义的传播 B.自然科学的普及
C.社会阶层的流动 D.经济利益的驱使
13.(2024·山东济南摸底考·13)“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这种分布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 B.地区方言发音的差异
C.海陆丝绸之路的推动 D.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
14.(2024·山东济南摸底考·11)15世纪末,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博物馆的建立(  )
A.源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推动了启蒙运动不断深入
C.反映了科学革命迅猛发展 D.折射出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5.(2023·安徽阜阳高二下期末·12)下表是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对表中人口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地区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中国 70 110 33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物种的交流促进了当时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B.国外移民的大量涌入促使欧洲人口迅速增加
C.土地贫瘠是非洲撒哈拉以南人口减少主要原因
D.西方殖民侵略导致拉丁美洲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16.(2023·湖北智学联盟高二下5月联考·13)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之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玉米的对外传播(  )
A.新航路开辟之前已经传播到欧洲 B.加强了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文化联系
C.直接推动了清朝赋税制度的变革 D.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
17.(2023·河北保定高二上期末·12)出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原因,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喜欢面包甚于玉米”,而在轮船发明之前的时代,大量运载小麦或面粉成本及风险太高。自15世纪末开始,小麦逐渐成为在美洲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这说明(  )
A.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 B.美洲作物遭到欧洲各国排斥
C.宗教信仰决定饮食文化传统 D.殖民扩张助推食物物种传播
18.(2023·海南六模·11)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交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 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19.(2023·湖北云学新高考高二上期末·13)1851年,英国农业投资增长200万英镑,农场经济得到发展。同时约有6000个小型农场被合并成为大规模农场,农场几乎占据了30%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B.土地分配不合理
C.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 D.工业化进程加速
20.(2023·安徽宣城二模·35)从1900年到2005年,美国从事初级农业生产劳动力由1200万人减少到不足200万人,所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由35%下降到0.7%。从1963年到2000年,日本农业从业者的比重也由76.6%下降到2.2%。这一变化表明美日(  )
A.农业发展日趋衰退 B.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C.国家经济结构畸形 D.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
21.(2023·河南天一高二下阶段测试·5)表1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日本 韩国
开始年份 1910年 1920年 1931年 1946年 1976年
基本实现年份 1940年 1950年 1948年 1967年 1996年
表1为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起始及基本实现时间。该表反映了(  )
A.美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 B.英国丧失了农业大国地位
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亚洲国家的农业后来居上
22.(2023·福建龙岩三模·16)1999年,欧盟首脑会议就“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达成了《2000年议程》改革方案。方案中给予符合要求的年轻农民一次性2.5万欧元的资助;对提前退休的农民给予总额为1.5—3.5万欧元不等的资助。该方案表明,欧盟(  )
A.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B.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
C.日益完善福利政策 D.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
23.(2024·重庆部分学校9月联考·10)图2所示为我国不同阶段年均净减少耕地规模(单位:万亩)图中数据可用于解释当今中国(  )
图2
A.粮食安全保障的压力 B.推广科学种田的结果
C.城市化规模达到极限 D.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
24.(2024·湖北武汉部分学校9月调研·15)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过限制对印度的粮食出口,迫使印度在越南战争中保持中立立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上述材料说明(  )
A.亚非国家农业发展推动全球治理完善 B.资源对国际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C.欧美大国能源争夺决定国际秩序演变 D.贸易在区域集团化中占据核心地位
25.(2024·江苏如皋调研一·10)1950年我国普通水稻平均亩产282斤,大抵相当于宋朝太湖流域的水稻亩产量。70年代后,我国水稻单位亩产量迅速上升,1998年达到900斤,2021年试验田的水稻平均亩产高达1853斤。水稻亩产量的变化得益于(  )
A.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 B.杂交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
C.世界饥饿问题的妥善解决 D.脱贫攻坚战役的历史跨越
26.(2023·江西新余高二下期末·12)玉米原产美洲,具有耐寒、耐旱、产量高的特点。1494年2月,哥伦布船队的一个船员从美洲带回了一包老玉米,此后玉米被好奇的西班牙人试种。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允许农民用玉米作为赋税上交,后来玉米种植向欧洲各地扩展。据此可知(  )
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重大变化 B.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C.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D.物种交流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27.(2023·江西上饶高二下期末·12)从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到网红“辛吉飞”引爆的食品添加剂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违法使用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阶段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28.(2023·湖北黄冈、黄石、鄂州高二下期末·12)中世纪晚期英国食品价格低廉,乡村毛纺织业异军突起,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有鉴于此,中世纪晚期英国率先告别糊口经济和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纺织品、住房等其他消费甚至投资。这一变化的出现(  )
A.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广泛影响 B.为英国的技术革新创造条件
C.进一步加大东西方贸易逆差 D.得益于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29.(2023·福建南平高二下期末·2)《汉书》载,汉初被匈奴占据的河西走廊“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经过汉武帝以后近一百二十年的开发,“河西殷富,带河为固”;西晋以后,该地区的农业逐渐衰退。这表明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  )
A.深受农牧转换的影响 B.面临五胡内迁的冲击
C.依赖基层社会的治理 D.取决区域人口的迁徙
30.(2023·福建漳州高二下期末·10)有学者认为,图3大陆轴线的走向关乎农作物的传播速度和其他发明的传播。早在公元前,农作物就从两河流域向西向东传播,平均每年传播约0.7英里,但墨西哥3500年前已被驯化的玉米北上美国东部则是从公元900年开始,每年传播不到0.3英里。据此推断(  )
图3
A.农作物在各大洲间传播 B.欧亚文明高于非洲美洲
C.全球已初步建立起联系 D.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31.(2023·江苏常州教育学会高二下期末·16)二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喊出“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  )
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
C.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 D.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
二、非选择题
32.(2023·江西上饶高二下期末·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英国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地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且足够了解、把握和垄断世界市场,往往可以获得最丰厚的利润。海外市场的征服和开拓对英国工业至关重要,英国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2008年以来,全球性粮食问题愈演愈烈,受地球自身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量下降。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强调工业化,忽视了农业发展。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安全因素考虑对本国农业实行保护补贴政策,农产品生产过剩,因而实施鼓励出口政策,摧毁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后影响了全球粮食的正常生产。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粮食需求量增加;由于能源的紧张,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转化成新型生物能源……中国必须立足自我,加强粮食安全建设,解决好自身的基本粮食需求;在全球性粮食危机中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加强与各国的粮食合作,推动危机的解决,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摘编自华凌志《全球性粮食危机与中国的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叶的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说明全球粮食危机出现的时代背景,并根据材料,简析当代中国政府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创新之处。(8分)
33.(2023·江苏盐城高二下期末·20)(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产量供不应求,粮商哄抬粮价,粮食问题突出。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城镇化、工业化开始起步,对粮食供应的数量及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953年的《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正是为了缓解当时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而出台的,由政府出面控制市场流通粮食,收购农村余粮,分区进行粮食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供需矛盾。由此,我国进入粮食统购统销阶段。正由于有了政府的干预,以农支工,在粮食产量有限的情况下,国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工业建设需要同时得到了保障。
——摘编自肖湘雄、周梦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回溯与展望》
材料二
下表为1990—2020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对禽类、水产品、蛋类和奶类消费增幅
指标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增幅
禽类 3.42 3.97 5.44 8.97 10.21 9.4 13 280%
水产品 7.69 9.2 11.74 12.55 15.21 14.7 16.6 116%
蛋类 7.25 9.74 11.21 10.4 10 10.5 13.5 86%
奶类 4.63 4.62 9.94 17.92 13.98 17.1 17.3 274%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粮食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指出党和政府为此而采取的措施。(7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建国以来中国人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趋势的成因。(6分)
34.(2023·湖北黄冈、黄石、鄂州高二下期末·16)【中国古代的粮食流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中国历代政府始终将粮食视为战略物资加以控制,这导致了古代粮食流通在大多时期处于政府的强力干预中,粮食的自由贸易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在古代社会早期,粮食作为商品进行市场贸易的规模很小。西周时期,政府对粮食流通进行干预,至春秋战国时期贩卖粮食逐渐成为商人经营的大宗买卖。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统一局面的形成,无论是政府组织的粮食流通,还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的粮食流通其规模都大大超过以前。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漕运业的发展以及一大批转相灌注仓的修建,粮食流通出现更为兴盛的局面,并且开始形成南粮北调的格局。宋元时期,在粮食民间贸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即商人们开始置流行数百年的“千里不贩籴”的转运原则不顾,而参与粮食的长途贩运,“富商大贾自江、淮贱市粳稻转至京师坐邀其利”。明中叶以后,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形势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原来输出粮食的中心区变为输入粮食的缺粮区,原来的“苏湖熟,天下足”被改为“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时期江南区域内的粮食运销是相当繁荣的,如常熟地区外调浙江地区湖州米接济杭州,嘉定县因不宜植稻而“向赖邻邑之米接济”。所以,总体来看,古代粮食流通还是以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为主,辅以市场调节。这样的流通体制有利于保证国家的急需如军粮、救灾及城市用粮,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但却大大降低了粮食流通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摘编自吴宾、党晓虹《中国古代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粮食流通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粮食流通的主要因素。(8分)
35.(2023·广东汕尾高二上同步检测·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国际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1974年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得到修正。学者们分析认为,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上说,粮食的供给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从购买力上说,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
——摘编自谢莲碧、黄雯《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从封闭到开放》
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粮食安全”的内涵。可说明、补充或反驳,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论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A C C D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D A D D D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B B C D B A D
题号 31
答案 D
1.【答案】A【解析】据纲要上册第1课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出现于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①属于磨制石器,属于河姆渡遗址的可能性大,故①正确;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故②正确;据选必二第1课所学可知,河姆渡的居民饲养猪和狗,掌握了制陶技术,故③正确;中国大约是从夏朝开始才进入青铜时代的,而且当时只是出现一些小件青铜器,④事实上是商朝时期(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青铜器,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答案】C【解析】据材料“该遗址发现......红烧土......碳化稻壳”可知,此遗址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先民开始稻的耕种实践以及简单的生产工具的制造,说明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故选C项;据材料“距今11400—8600年”可知,此时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原始的农耕出现,遗址中并未显示该地区的采集渔猎活动,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水稻的种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上游的先民其主要食物来源是粟,稻谷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的说法夸大了水稻种植的区域,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贫富分化的现象是进入阶级社会的特征,这与题中的时间与主旨均不符,排除D项。
3.【答案】A【解析】据材料“描述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可知,“革命”指人类生活的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期,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逐渐走向定居,这一变化具有革命性,故选A项;商业产生初期主要是以物易物,原始商人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农业发展产生剩余产品推动的结果,因此其并非新石器时代的革命性变化,排除B项;青铜器多为礼器,体现的是阶级分化等,并非人类生活方面的革命性变化,排除C项;文字的产生是文明产生的标志之一,且文字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方面的革命性变化,排除D项。
4.【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汉代以官营方式统一规范管理储备粮的运输和储存,有利于增强国家应对社会突发问题的能力,提高封建国家的社会治理能力,从而消除社会隐患,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A项;提高粮食储备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但是无法彻底消除,排除B项;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自然气候条件才是影响粮食高产的主要因素,排除C项;储粮的运转和储存主要由官营的方式完成,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但这是客观影响,并非主观目的,排除D项。
5.【答案】C【解析】据表格可知,中国早期人类已会人工栽培粮食、使用工具和饲养家畜,已成为食物的生产者,故选C项;精耕细作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不仅涉及南方湖南、浙江,也有北方河北,排除B项;据表格和所学可知,当时的中国早期人类已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据表格可知,利用计量学对稻米、粟米和黎麦的千粒重、折合克数、粒数占比、重量占比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稻米的各项数据远远高于粟米和黎米,可知位于黄河流域的二里头遗址在当时的水利资源比较丰富,其粮食作物是以水稻为主而非粟米和黎米,而现代黄河流域地区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故选C项;据材料“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可知,只有二里头遗址的粮食的考古数据,不涉及其他地区文明,不能得出二里头遗址的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的结论,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长江流域是水稻的发源地,二里头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排除B项;水稻属于水田作物,粟米和黎米属于旱地作物,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同量的作物中稻米的指标高,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的说法与表中的数据不符,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据材料“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关于牲群、谷物计量和土地测量的记载”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西亚是农业和畜牧业起源地之一,苏美尔人从事农业生产,在苏美尔的文学、数学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畜牧业的记载,体现苏美尔文明带有明显的农业文明特征,故选D项;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适应农耕文明的发展,地理环境并没有极为恶劣,排除A项;苏美尔的文学作品中常有关于农耕文明的描述,但并不足以判断苏美尔的实用主义文学发达,而且数学文献不属于文学,排除B项;苏美尔数学文献中有关于农耕文明方面的记载,并不能判断苏美尔文明的数学水平,并且没有其他文明作比较,无法得出其“领先世界”,排除C项。
8.【答案】B【解析】据材料“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可知,西瓜是五代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这与胡椒传入中国的路线大体一致,故选B项;李时珍认为西瓜从回纥传入中国,并非认为回纥最早种植西瓜,排除A项;据材料“南方者味稍不及”可知,明朝时已经对西瓜的味道有所了解,且作者在材料中并未说明西瓜的具体用途,排除C项;西南丝绸之路主要通向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区,回纥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方向不一致,排除D项。
9.【答案】A【解析】据材料“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长短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可知,埃及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尼罗河为埃及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反映了古埃及人在生产力水平低的情况下,对自然的崇拜,生态环境影响政治理念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埃及人对滋养他们的尼罗河与太阳有极大的敬畏感”可知,埃及人崇拜的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现象,宗教观念贯穿埃及人生活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据材料“对滋养他们的尼罗河与太阳有极大的敬畏感,他们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可知,埃及人注重与自然与人的生存关系,把健康放在首位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鲁国实行“初税亩”,楚国整顿田制和军赋并按田亩征收赋税,郑国“作丘赋”,可见国家确认土地私有,井田制瓦解,即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排除B项;材料显示的是鲁、楚、郑三国按田亩收税而不是诸侯国纷纷增税,排除C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成为潮流,排除D项。
11.【答案】D【解析】据材料欧洲人“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可知,玉米传入欧洲后,玉米成为欧洲居民新的粮食,故选D项;“世界性”以偏概全,应为“有利于解决欧洲人的饥饿问题”,排除A项;“实现了”不合题意,人口的快速增长需要多因素共同促进,排除B项;“传统生活习惯”不合题意,应为“传统饮食结构”,排除C项。
12.【答案】D【解析】据材料“17世纪开始......彰显其富裕的身份和地位”可知,中产阶级认为烟草不仅有药用价值,同时还能彰显富裕的身份和地位,说明烟草地位的变化,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故选D项;人文主义的传播是针对宗教神权的思想束缚,这与题中烟草成为消费品的主旨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烟草不仅有神秘的药用价值”可知,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的推广有违自然科学的精神,排除B项;据材料“彰显其富裕的身份和地位”可知,社会阶层的流动是烟草大众化的反映而非原因,排除C项。
13.【答案】A【解析】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cha的发音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欧、葡萄牙。tea 的发音主要分布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欧和北欧等,再结合其不同的传播路线可知,之所以造成这种不同,其主要原因是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故选A项;地区方言发音的差异仅能够解释中国境内“茶”的发音差异,不能解释中国以外地区“茶”发音的差异,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tea的发音主要是通过近代新航路开辟之后才传播的,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cha的发音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D项。
14.【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英、法等国的自然史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再结合所学(殖民扩张与掠夺)可知,诸多博物馆的建立与新航路开辟之后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密切相关,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近代自然博物馆所陈列的诸多物品与标本与殖民侵略与可知息息相关,而不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所促进的结果,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自然博物馆的设立于西方殖民侵略与扩张有关,与“启蒙运动”没有必然的联系,启蒙运动主要涉及思想解放,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近代博物馆陈列““珍奇物品和标本”,而这些物品与“科学革命”无关,排除C项。
15.【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从1400年到1800年,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欧洲人增长;非洲撒哈拉以南人口减少,拉丁美洲人口减少后增长。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作物被传播到中国,促使人口快速增长,故选A项;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欧洲人口迅速增加,排除B项;西方殖民者贩卖黑人导致非洲撒哈拉以南人口减少,排除C项;西方殖民者屠杀土著人导致拉丁美洲数量下降,同时贩卖黑奴到拉丁美洲,使人口有所增长,排除D项。
16.【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物种玉米的对外传播,改变了欧亚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适应了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故选D项;玉米是新航路开辟之后传播到欧洲,排除A项;玉米的对外传播体现的是物种交换,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文化联系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玉米在明朝已经传入中国,到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清代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实施赋税制度的改革,时间不符,排除C项。
17.【答案】D【解析】据材料“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喜欢面包甚于玉米’”“自15世纪末开始,小麦逐渐成为在美洲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推动了物种的交流和传播,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并非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排除A项;美洲作物并未遭到欧洲各国排斥,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宗教信仰会影响饮食文化,“决定”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
18.【答案】D【解析】据材料“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可知高产物种在日本的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大米的市场供应,客观上促进了农产品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中大米市场化买卖增多的前提是建立在高产物种增加粮食供应的基础上,而不是农耕技术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排除A项;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其他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变化,排除B项;“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说明大米一直是农民缴纳赋税的重要方式,排除C项。
19.【答案】A【解析】据材料“约有6000个小型农场被合并成为大规模农场,农场几乎占据了30%的土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农场经济得到发展,农业出现大规模农场经营,这体现出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没有涉及对土地分配的评价,排除B项;材料强调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农业经营方式,没有涉及工业化进程加速,排除D项。
2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美日两国自1900年到2005年间从事初级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比重急剧下降,大量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表明了美日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故选D项;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农业劳动力减少,这说明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提高,排除A项;材料中农业是第一产业,排除B项;材料中表明美日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第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第二、三产业的提高,排除C项。
21.【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欧美国家农业机械化起始时间和基本实现时间较早,而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相对较晚,由此反映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故选C项;没有各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对比,无从得出“美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是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起始及基本实现时间的对比,没有各国农业产量、质量的对比,不能得出“英国丧失了农业大国地位”的结论,排除B项;“后来居上”说法错误,日韩土地狭小,农业产量比不上美加,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2.【答案】B【解析】据材料“方案中给予符合要求的年轻农民一次性2.5万欧元的资助”“对提前退休的农民给予总额为1.5—3.5万欧元不等的资助”可知欧盟通过财政资助的形式鼓励农业发展,体现了欧盟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故选B项;食品安全主要强调的是环保、绿色生产过程,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福利政策主要用于保障居民的基本日常生活所需,是社会保障政策的一部分,材料中的资助主要用于社会生产,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项;材料并未说明当时市场中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价格波动的情况,无法体现政府资助农业生产是为了稳定市场价格,排除D项。
23.【答案】A【解析】据图2可知,我国从1957年—2019年,耕地减少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这使得我国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耕地红线”面临严重威胁,故选A项;推广科学种田,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并不是耕地减少的原因,排除B项;我国现在依然是农业国,未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规模达到极限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和必要的举措,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不是造成耕地加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24.【答案】B【解析】材料提及美国利用粮食武器“迫使印度在越南战争中保持中立立场”,基辛格重视石油、粮食等资源的世界影响,可知资源对世界格局的重要性已充分被美国认识,并运用到现实中,故选B项;“亚非国家农业发展”不合题意,与材料美国“限制对印度的粮食出口”使印度屈服相悖,排除A项;“欧美大国能源争夺”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的是美国与印度的粮食贸易相悖,排除C项;“区域集团化”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美印两国的贸易相悖,排除D项。
25.【答案】B【解析】据材料“70年代后,我国水稻……高达1853斤”可知,从1973年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开始,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之后我国的水稻亩产量大幅度提高,所以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杂交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故选B项;材料强调水稻亩产量大幅提高的原因,与社会关注食品安全无关,排除A项;世界饥饿问题至今仍未妥善解决,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脱贫攻坚战是2015年提出并开始实施的,没法解释1998年及之前水稻亩产量大幅提高的问题,且脱贫攻坚战是针对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与题目主旨也不符,排除D项。
26.【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由于玉米自身的特点,加上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加强了物种之间的传播,因而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故选C项;欧洲贸易中心发生重大变化是指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A项;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排除B项;物种交流的实现是在物种自身的特点加之当地的环境,以及新航路开辟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排除D项。
27.【答案】D【解析】据材料“背后都有违法使用化学添加剂的阴影”并结合所学可知,化学添加剂最早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处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故选D项;新航路开辟时期为15—16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化学添加剂尚未出现,排除A、B两项;二战后,化学添加剂早已普及,并非最早出现,排除C项。
28.【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中世纪晚期的英国率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民众消费投资能力提升,这有利于扩大市场,刺激技术革新,故选B项;消费能力的增强、市场的扩大属于经济范畴,无法体现人文主义的广泛影响,排除A项;英国的这一变化不足以影响整个东西方贸易,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C项;据材料,英国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得益于中世纪晚期英国食品价格低廉,乡村毛纺织业异军突起,而非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排除D项。
29.【答案】A【解析】据材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河西殷富,带河为固”“西晋以后,……农业逐渐衰退”并结合所学可知,匈奴占据河西走廊时没有城郭很少有人从事耕田之业,汉武帝之后的移民戍边等开发手段使河西走廊农耕经济逐渐发达,而西晋以后大批游牧民族南下,该地区的农业逐渐衰退,可见河西走廊农业的发展深受农牧生产方式转换的影响,故选A项;五胡内迁的冲击只是在西晋时期,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中三个阶段农业发展的变化,排除B项;农业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政府政策,也可以包括基层治理的状况,但是材料并没有表明这些时间段基层治理的情况,无法做出判断,排除C项;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农牧转换,区域人口的迁徙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不起决定性作用,排除D项。
30.【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欧亚大陆农作物的传播速度高于美洲和非洲,这是因为传播的方向不同造成的,欧亚大陆压着同一纬度,相似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传播,而美洲和非洲南北跨度大,自然地理环境变化也大,不利于农作物的传播,故选D项;新航路开辟后农作物在各大洲之间传播,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文明没有高低之分,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全球建立初步联系,排除C项。
31.【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美国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而加拿大、澳大利亚虽然与美国同一阵线,但却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反映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符合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故选D项;苏联粮食的紧张主要在于长期实行的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甚至不惜以牺牲农业的方式支持重工业的发展,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受挫,排除A项;材料介绍的是冷战形势下的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展,并非全球性粮食危机,排除B项;材料中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主要是指美国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而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恰恰反映的是国家利益的需要超越了冷战思维,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32.【答案】
(1)影响:增加了英国的外贸收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继续发展;将中国等传统国 家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工业文明成果和西方近代文化的传播;加剧了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间接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技术革新动力不足。(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2)时代背景: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各国农业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带动需求量的增加;能源价格上涨带来能源结构的调整。(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创新:立足自身的同时加强全球合作。(2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往往可以获得最丰厚的利润”得出增加了英国的外贸收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继续发展;据材料一““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地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得出将中国等传统国家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据材料一“海外市场的征服和开拓对英国工业至关重要”得出客观上促进了工业文明成果和西方近代文化的传播;据材料一“英国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得出加剧了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间接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技术革新动力不足。
(2)第一小问时代背景,据材料二“受地球自身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量下降”得出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据材料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实行保护补贴政策”得出各国农业政策的调整;据材料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粮食需求量增加”得出经济发展带动需求量的增加;据材料二“由于能源的紧张,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转化成新型生物能源”得出能源价格上涨带来能源结构的调整。第二小问创新,据材料二“中国必须立足自我……加强与各国的粮食合作”得出立足自身的同时加强全球合作。
33.【答案】(13分)
(1)原因:投机商哄抬粮价;粮食需求量大;农业生产力水平低;战争破坏。(4分)
措施:米棉之战打击投机商人,稳定市场物价;出台文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推行土改运动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解放农村生产力。(3分)
(2)趋势:食物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由追求吃饱向追求营养健康发展;营养健康食物的消费比重不断上升。(3分)
成因: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3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 粮食产量供不应求,粮商哄抬粮价,粮食问题突出”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粮商哄抬粮价及长期的社会环境动荡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措施,据材料一“由政府出面控制市场流通粮食,收购农村余粮,分区进行粮食供应”“我国进入粮食统购统销阶段”可得国家进行干预,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实行米棉之战打击投机商人,稳定市场物价;推行土改运动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解放农村生产力。
(2)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二“禽类、水产品、蛋类和奶类”可得食物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据材料和所学,食物的种类增多且营养价值高,可得由追求吃饱向追求营养健康发展;据材料二消费增幅数据可得营养健康食物的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二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创新。
34.【答案】
(1)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政府干预为主;民间粮食贸易不断发展,具有阶段性;逐渐形成南粮北调的格局。(6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任意三点6分)
(2)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大运河的修建、漕运业的发展);商人逐利的推动。(8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任意三点6分、任意四点8分)
【解析】
(1)据材料“西周时期,政府对粮食流通进行干预”可得起源早,历史悠久;据材料“中国历代政府始终将粮食......” “以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为主,......”等可得政府干预为主;据材料“宋元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可得民间粮食贸易不断发展,具有阶段性;据材料“到了隋唐时期......开始形成南粮北调的格局”可得逐渐形成南粮北调的格局。
(2)结合所学,可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统一局面的形成,......”可得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据材料“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可得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或大运河的修建、漕运业的发展);据材料“富商大贾......转至京师坐邀其利”可得商人逐利的推动。
35.【答案】(12分)
【参考答案1】
我认为粮食安全是保障对“所有人”的供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受列强侵略、战争、天灾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总量处于匮乏状态,解决温饱问题是人民的基本期望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缓解。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杂交水稻等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大飞跃,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借助国际市场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确保了粮食的充分供给。
综上,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保障了对“所有人”的粮食供给,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迈进。
【参考答案2】
我认为粮食安全更要保障“吃得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随着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缓解。但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及人口的过快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肉蛋类产品等供不应求。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杂交水稻等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大飞跃,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人民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更重视食品的合理搭配和营养的均衡。国家也推出了“菜篮子”工程等促进我国居民的饮食趋于健康化。
所以,粮食安全要保障“健康”,要帮助国民形成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
【其他示例】
观点1:说明——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要保障粮食数量,更要保障粮食质量。
观点2:补充——对不同国家,粮食安全侧重点有所不同,保障发展中国家粮食供给,减少发达国家粮食浪费。
观点3:反驳——粮食安全是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要重视解决思想观念问题。
【解析】
首先,考生要阅读材料,提取出材料关于“粮食安全”的内涵,即粮食安全要保证粮食对“所有人”供给、供给的数量是“足够”、供给的质量是保障“健康”、供给的时间是“任何时候”、购买力上是“买得到”且“买得起”等五个方面。其次,考生要围绕这些内涵,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也可以全部)进行判断和比对,然后提炼出自己的一个观点,可以是对材料观点的说明,如粮食安全是保障对“所有人”的供给;或粮食安全要保障“吃得健康”;等等。也可以是对材料观点的补充,如对不同国家,粮食安全侧重点有所不同,保障发展中国家粮食供给,减少发达国家粮食浪费;等等。还可以反驳,如粮食安全是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要重视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等等。之后,要主要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或者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来论证自己提出的观点,要注意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最后,总结陈词,说明自己论证的正确性或者升华(深化)自己的观点。要注意题目要求是写小论文,所以表述要成文,字数在150字左右即可。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