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县实验学校高一年级物理教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第8 周 第3课时 主备人
课题 2.4自由落体运动 课型 新课 授课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科学思维: (1) 能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 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科学探究: (1) 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加速度的过程中,明白实验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树立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意识。 (2) 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简单物理研究习惯、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 (1) 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在问题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在学习中,学会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以及重力加速度。(2)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特点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的理解。(2)自主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过程。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片、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及互动意图 二次备课
复习提问(3—5分钟)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速度时间,位移时间的公司的理解。(二)导入新课(3—5分钟)通过演示实验,引出要新课探究的问题 ( https: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b1358a0157b7f4386f4336&sessionKey=YuZ407IJThRMH35k9egS" \l "## )1.概括落体运动是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1)悬挂在铁架台上的小球,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重力、悬线拉力)演示1:用火将悬线烧断,引导学生观察小球的运动。(学生观察到:小球在重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2)落体运动是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演示2:石块、粉笔头从手中落下(3)结论:任何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都是沿着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特殊的下落运动。)2.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分析(1)提出问题:究竟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呢 演示3:等大铁片和纸片同时、等高、无初速下落。(学生观察到:重的铁片先落地。)(2)得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观点是否正确呢 你能否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激发学生思考)(3)让学生上讲台演示其设计的实验,并说明其观点。学生演示:较重的铁纸片和轻小纸团同时、等高、无初速下落,或等大的铁片和纸片叠在一起无初速下落。(学生观察到:轻小纸团比较重的铁片下落快,或铁片和纸片一样快。)(4)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的应用课,也是后面课程的知识准备的垫底课。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讲授新课(15—20分钟)1.提出问题(1)那么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 (生:(部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是,怎样通过实验验证 (2)它的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落体质量有关吗 (3)你的说法有根据吗 你研究过吗 (反问)2.猜想假设(l)落体运动既然是自然界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运动,那么其中必然蕴藏着最简单的规律。(2)方法教育:大物理学家们对猜想假设的理解。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法拉第(英国)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英国)(3)让学生大胆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一种变速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怎样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物体运动的位移s、时间t、速度v之间存在如下关系:3.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方案一: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设计要求:(1)如何提高本实验的准确度 (2)完成实验后,对纸带进行分析,如何判断其是匀变速运动 (3)如何利用实验来说明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相同 设计思路: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从减少阻力、正确安装器材及操作步骤合理等入手。打点计时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每打两点的时间间隔相等,它直接记录下的实际是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通过研究这些位移,看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s是否相等,从而得知物体的运动性质。活动3【导入】总结自由落体运动1.分析引导: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的物体,下落到同一位置时(这个位置是任意的)所用时间总是相同的。可知:这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里发生了相等的位移,由知,它们的加速度必相同。2.让学生看书,记住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了解一些地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并让学生比较与前面学到的g的数值大小,并强调这个重力加速度就是前面我们学到的常数g。3.让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若学生基础较好,可根据自由落体频闪照片,用分析纸带的方法由粗算一下自由落体加速度。 互动:师生一起讨论意图:观察实验现象互动:老师提出问题意图:让学生总结自由落体运动情况引出概念并进行强调,突出本节课教学重点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习兴趣。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若学生基础较好,可根据自由落体频闪照片,用分析纸带的方法由粗算一下自由落体加速度。 课堂小结(2分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10—12分钟)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大B.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D.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2.a小球从跳水运动馆距水面10m的跳台上自由落下,0.5s后b小球也从同一位置自由落下。若g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小球落到水面时的速度为B.a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C.落水前,a、b两球间的距离越来越大D.落水前,a、b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大3.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下落,经过1s后听到该石块击水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距离约为( )A.0.5mB.5mC.15mD.25m4.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我们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后小球会落回抛出点,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上升和下落过程的位移相同C.从上升到下降的整个过程加速度保持不变D.上升到某一高度时速度与下降到此高度时的速度相同5.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上升和下落过程的位移相同C.从上升到下降的整个过程加速度保持不变D.上升到某一高度时速度与下降到此高度时的速度相同二、多选题6.某物体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对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方向向上B.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方向向上C.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方向向下D.内物体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向下
作业布置(分层) 作业布置(1分钟)基础作业:选做作业:
⒊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
备课组长审批意见及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反思(手写) 优点:
不足:
改进措施:疏勒县实验学校高一年级物理教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第8 周 第4课时 主备人
课题 2.4自由落体运动 课型 新课 授课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难点 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片、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及互动意图 二次备课
复习提问(3—5分钟)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速度时间,位移时间的公司的理解。(二)导入新课(3—5分钟)播放一组有关生活中常见的下落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物体的下落。提问并让学生思考,物体的下路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入本节内容 观看图片,并说出自己的观察。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于落体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15—20分钟)探究三: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置变化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位移之差保持恒定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出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此引出:做匀加速运动必然有一个加速度,该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给出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得出结论:不同维度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根据前面所学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设计游戏]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利用刻度尺,测出学生的反应时间纸带的方法由粗算一下自由落体加速度。利用所学匀变速直线规律,总结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2)(3) 互动:理解并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游戏中学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用。意图:通过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快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也促进学生勤于思考的品质。互动:老师提出问题意图:让学生总结自由落体运动情况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1) (2) (3) 课堂小结(2分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10—12分钟) 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1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D.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是 ∶12.若一物体从火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气体阻力)时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6 m/s2B.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10 sC.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8 m/sD.该物体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为16 m/s3.某中学组织高一全年级师生秋游,同学们玩了一个叫“云霄双塔”的游乐项目,非常刺激。游戏过程可简化为:先把人提升至离地高的塔顶,再突然释放,让人(连同座椅)自由下落的时间,而后立即制动使其匀减速下落,在落至离地高度时速度减为零。g取。求:(1)自由下落3s末的速度v的大小;(2)制动匀减速阶段下落的高度;(3)制动匀减速阶段下落的时间t。4.某物体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对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方向向上B.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方向向上C.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方向向下D.内物体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向下5.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A.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8m/sB.小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5m/s2D.小球在5s内的位移是50m
作业布置(分层) 作业布置(1分钟)基础作业:选做作业:
板书设计 2.4自由落体运动一.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2) (3)
备课组长审批意见及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反思(手写) 优点:
不足: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