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案 (第1,2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案 (第1,2课时)(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23 20:24:40

文档简介

疏勒县实验学校高一年级物理教案
课题 第二章单元复习(第1课时) 课型 授课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的图线与t轴所夹的四边形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其应用。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 重 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运用
教 学 难 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运用并规律总结
教 学 方 法 讨论法,讲授法
学 习 方 法 集体讨论法,练习法
教 学 工 具 PPT
教 学 过 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第9周 第1课时 主备人小木
教 学 内 容 师生互动及互动意图 二次备课(手写)
(一)导入新课( 3-5 分钟)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章内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速度与时间关系,位移与时间关系。下面咱们在巩固一次。
(二)讲授新课( 15-20 分钟)一、实验原理1.利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以纸带上某点为中间时刻取一小段位移,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这点的瞬时速度。2.用v-t图像表示小车的运动情况: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v-t图像,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如果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二、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复写纸、纸带、导线、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槽码、刻度尺、坐标纸。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一条直线,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 ① a恒定不变 ② 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3.斜率的物理意义:代表的是加速度4.匀变速直线运动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 (2)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公式:v=v0+at2.适用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3.矢量性:v0、v、a均为矢量,应用时,应先选取正方向。(1)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v0=0,则取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2)已知量:a或v与v0的方向相同时取正值,与v0的方向相反时取负值。(3)待求量:对计算结果中的正、负,应根据正方向的规定加以说明。4.公式的特殊形式:(1)当a=0时,v=v0(匀速直线运动)。(2)当v0=0时,v=at(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知三求一”的思想:此公式中有四个物理量,知道其中三个就可求第四个物理量。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公式:2.对位移公式的理解:(1)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因为υ0、α、x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υ0的方向为正方向)(3)若v0=0,x=at2二、速度与位移关系1.公式:v2-v02=2ax2.对位移公式的理解:(1)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因为v、υ0、α、x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υ0的方向为正方向)(3)若v0=0,v2=2ax 互动:讨论回答问题意图:巩固实验原理,步骤互动:举手回答问题意图: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和运动规律。互动:通过一个个举手回答问题意图: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三)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2 分钟)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 10-12 分钟)1.某时刻甲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2m/s2,同时乙车以v0=8m/s的速度沿同一方向(不同车道)匀速行驶。当t0=4s时,乙车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a2=4m/s2刹车,两车初始间距为s。求:(1)若乙车在后方,要使两车相遇2次,则s应满足什么条件?(2)若乙车在前方,要使两车在第10s内相遇,则s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s<16m;(2)41m作业布置(分层) 作业布置( 1 分钟)
板书设计
备课组长审批意见及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反思(手写) 优点:
不足:
改进措施:
字体要求:1、标题方正仿宋简体五号加粗,行距固定值20榜
2、正文方正仿宋简体五号不加粗,行距固定值20榜
3、附加 课堂检测疏勒县实验学校高一年级物理教案
课题 第二章单元复习(第二课时) 课型 授课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的图线与t轴所夹的四边形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其应用。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 重 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运用
教 学 难 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运用并规律总结
教 学 方 法 讨论法,讲授法
学 习 方 法 集体讨论法,练习法
教 学 工 具 PPT
教 学 过 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第9周 第2课时 主备人小木
教 学 内 容 师生互动及互动意图 二次备课(手写)
(一)导入新课( 3-5 分钟)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章内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速度与时间关系,位移与时间关系。下面咱们在巩固一次。
(二)讲授新课( 15-20 分钟)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有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条件:①只受重力作用;②从静止开始3.如果实际问题中,空气阻力与其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则物体的下落也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作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作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2.方向:竖直向下3.重力加速度的不同:(1)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值大小不一样,赤道处重力加速度g值较小,南北极重力加速度g值较大。(2)一般取值g=9.8m/s2,有时有特别说明g=10m/s2。 互动:通过讨论回答问题意图: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三)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2 分钟)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 10-12 分钟)1.某时刻甲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2m/s2,同时乙车以v0=8m/s的速度沿同一方向(不同车道)匀速行驶。当t0=4s时,乙车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a2=4m/s2刹车,两车初始间距为s。求:(1)若乙车在后方,要使两车相遇2次,则s应满足什么条件?(2)若乙车在前方,要使两车在第10s内相遇,则s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s<16m;(2)41m作业布置(分层) 作业布置( 1 分钟)
板书设计
备课组长审批意见及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反思(手写) 优点:
不足:
改进措施:
字体要求:1、标题方正仿宋简体五号加粗,行距固定值20榜
2、正文方正仿宋简体五号不加粗,行距固定值20榜
3、附加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