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3.3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 (第1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3.3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 (第1课时)(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23 20:3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疏勒县实验学校高一年级物理教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第10 周 第4课时 主备人代娜古丽
课题 3.3牛顿第三定律(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授课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区分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片、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及互动意图 二次备课
复习提问(3—5分钟)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摩擦力(二)导入新课(3—5分钟)活动1【导入】谜语竞猜 ( https: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c3f6180157c610003f043a&sessionKey=pzwUeBImkAWV0oVmwS1J" \l "## )谜语竞猜:“它不是物,但不能离开物而存在;它不孤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它不让你看见,但你能觉察到它的作用效果.”师: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吗 生:力师:谁能说说什么是力 力的概念是什么 生: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师:为什么说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为什么说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进入我们今天的探究及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板书) 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的应用课,也是后面课程的知识准备的垫底课。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讲授新课(15—20分钟)动2【活动】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https: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c3f6180157c610003f043a&sessionKey=pzwUeBImkAWV0oVmwS1J" \l "## )[播放视频]人射击时枪将人推到师:在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人在射击时被枪顶倒了。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其中有什么道理吗 生:枪在将子弹射出时给子弹一向前的作用力,与此同时子弹也给枪向后的作用力,所以枪才会把人推到了。师: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我们不妨也来体验一下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学生体验]用手推桌子并且不断的增大推力,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演示实验]1. 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手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近时,两辆小车被吸拢。2. 在桌面上并排放上一些圆杆,可用静电中的玻璃棒。在棒上铺一块三合板,板上放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车。用遥控器控制小车向前运动时,板向后运动;当车向后运动时板向前运动。师: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力学原理,并给出结论【结论】两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对前一个物体也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师:两小车间的相互作用力,哪个是作用力哪个是反作用力 谁是施力物体谁又是受力物体呢 生:………【例1】一个吊灯被细绳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1)请你说出和吊灯相关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几对 (2)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活动3【讲授】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 https: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c3f6180157c610003f043a&sessionKey=pzwUeBImkAWV0oVmwS1J" \l "## )师:明确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我们现在应该最想知道的是二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我们不妨先定性的分析一下。回到三个体验及演示,总结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定性关系.[定性关系]①异体性: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②同时性: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没有作用就没有反作用。③同质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一点从几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作用力是弹力时,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等等。师:刚从我们通过观察和归纳总结得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性关系,但我们似乎更想知道他们之间定量的关系,这就要用到我们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实验探究。【探究实验】1.两个弹簧秤分别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对拉,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关系:①两只弹簧秤同时拉;②一只固定不动,另一只用力拉;③不断增大拉力。2.力传感器验证:①不断改变两传感器中的拉力;②将一个传感器和一小车固定,用另一传感器拉动小车,观察F-t图像的变化。[结论]无论怎么拉,两秤示数总是相等,拉力方向总是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师:右图中秤杆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力是反向的吗 与上面的反向有什么区别 生:不共线,因此上述结论中还要强调“共线”【探究实验】将两个条形磁铁用细绳吊起,让异名磁极相近,平衡时两磁铁在一条直线上;改变一磁铁的方向,观察实验现象。[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定量关系]①等大:大小相等;②反向:方向相反;③共线:力的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活动4【讲授】三、牛顿第三定律 ( https: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c3f6180157c610003f043a&sessionKey=pzwUeBImkAWV0oVmwS1J" \l "##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数学表达式:F=-F’[思考]1.以卵击石为什么是鸡蛋破了 2.拔河比赛为什么会有输赢 活动5【活动】四、作用力、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关系前面学习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关系时曾提到,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不同呢 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加以比较。 互动:师生一起讨论意图:观察实验现象互动:老师提出问题意图:让学生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内容引出概念并进行强调,突出本节课教学重点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的应用课,也是后面课程的知识准备的垫底课。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课堂小结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方向、共线、异物、共亡存、同性质3、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关系 课堂小结(2分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10—12分钟)1.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其中有一对平衡力B.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其中有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受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受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两对平衡力2.如图所示,人准备称量体重。体重计里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测量人体的重力,是因为人静止在体重计上时 (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人的重力是同一个力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作业布置(分层) 作业布置(1分钟)基础作业:选做作业: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关系
备课组长审批意见及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反思(手写) 优点:
不足: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