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八角楼上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八角楼上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2 21:2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八角楼上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会写“八角楼、深夜、军衣”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和课文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这个单元啊,我们要开启红色之旅,走进红色革命纪念馆争当红领巾讲解员。【视频】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伟大领袖毛主席、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朱德同志、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以及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同志。接下来要走进展馆的第一站,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八角楼(板书:八角楼),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八角楼上,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
2.学习“楼”字。
我们先来看题目中的“楼”字,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它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讲解:“楼”是一个形声字,意思是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你们能用“楼”组词吗?(楼房、高楼)
3.指导书写“楼”
我们先来看题目中的“楼”字,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的横笔和“米”的横笔大致持平,“女”的横要长。请同学们认真书写“楼”字。
二、扣“基本要素”清楚地讲故事
红领巾讲解员来讲述一个发生在这座楼上的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么,孩子们,要当好“红领巾讲解员”,就需要知道一些故事的基本的信息。比方说:
这个故事发生什么时间?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哪里干什么?干了什么?当你找到了这些基本信息,我们就能当好讲解员讲好故事了,
三、初读课文,提取信息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记,明确讲解小技巧四要素。
师:这个故事主要人物是:毛主席
地点呢?出示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个是“井冈山”还没圈的补上,第二个是“茅坪村”读好这个词,毛坪村平后鼻音再来一遍。好的,第三个就是“八角楼”。好,谁能连起来把这三个地名说准确好,请你来。井冈山茅坪村八角楼。
2.读词语“井冈山、茅坪村、八角楼”
找学生读,齐读。
3.讲解八角楼
师:你们看这就是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图,在中国江西省有一个井冈山地区。井冈山地区,里面有一个什么村?八角楼就在毛坪村里,当年毛主席就住在这儿,同学们。八角楼,你猜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出示资料卡片和视频讲解】
4.故事发生在哪个时间?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指导读,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除了这个时间,还有一处表示时间的词语,大家找到了吗?夜幕降临。
“临”是我们要学的生字,读前鼻音再来一遍。你看最早的时候“临”是这样写的,就像一个人睁大着眼睛从上往下看自己的东西,所以“临”这个字的意思是从上往下或从高处往低处的意思。那根据字意,你能猜测出来吗?夜幕降临会是什么意思?是晚上,天如果是冬天的话,天已经暗了,天已经黑了。孩子们你看屏幕,太阳落山了,夜色渐渐黑了,整个天空就好像是被一块黑色的幕布。从上往下盖住了一样,所以它就告诉我们天黑了,晚上来临了。(课件展示黑色降临)再来读读这个词“夜幕降临”。把词放到句子里再来读一读。
师:这时谁在八角楼上干什么?【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写文章】
5.讲解“写文章”和“写下光辉著作”,指导朗读
著作和文章,它们是一对近义词,都是表示写出来的作品。不过呢,著作更具有独创性,更著名。所以我们读的时候来把它加重,再来读一遍。你看。这就是毛主席当年在八角楼上写下的两部光辉著作好。看过了以后咱们再去读,我相信你会读的更好。
四、初步尝试讲故事
我们把这四个问题连在了一起。就能讲下一个简单的故事了。老师先来做做讲解员,给大家讲解一下好不好?你们现在就是游客准备好,我要开始讲故事了。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里,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毛主席就在毛坪村八角楼上写文章,他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谁也能够像老师这样来简单的讲解一下这个故事呢?这样吧,我们先自己练习一下好不好?自己讲解给自己听】
找同学来试着当小小讲解员。
五、指导生字
指导书写生字“夜”“轻”
(1)请同学们观察“夜、轻”,我们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范写指导:
夜:上宽下窄,第三笔撇写舒展,撇尖超过横左端,末笔捺同样写舒展,超过横右端,露出捺脚。
轻:左窄右宽,部首车最后一横要变提,右部的下横要长。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提示书写姿势。
(4)书写展示,集中点评。
第二课时
一、生字游戏,导入新课
1.点燃煤油灯复习生字。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讲解四要素,完成了初步讲解故事的人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讲解技巧,争当一星红领巾讲解员。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呢?讲解员如果能够将故事讲解的更具体,游客们才能更了解当时的情景,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研读课文,感悟形象
小组探究
(1)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吗?请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2)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预设:
①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②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1.出示“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1)指名读,理解“寒冬腊月”的意思。
“腊月”指的是每年最寒冷的农历十二月。
(2)提问:“单军衣”“薄毯子”“竹椅”,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十分艰苦。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依然坐在竹椅上写文章。【板书条件艰苦】
2.出示“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
(1)指名读,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的意思:当时条件艰苦,大家都用油灯照明,油灯发出类似蜡烛的微光,毛主席将灯芯拨一下,火焰能更亮一些。
3.出示“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
(1)理解词语。
凝视:指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
(2)圈画该句中的“凝视”等词语,提问:你能感觉到毛主席此时的____?
预设:专注。
(3)理解“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体会毛主席“忘我的工作”
他忘了冷,忘了饿,忘了苦,忘了累。只顾着认真的写文章,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的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板书忘我工作】
4.“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为什么说是光辉的著作?
预设:因为毛主席写的著作能指明革命的方向,使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这不是一般的著作,它好像放射着万道光芒,所以称之为“光辉著作”。
三、争当红领巾讲解员,讲解“八角楼”的故事
重点讲述“条件艰苦”和“忘我工作”。可以借助课本插图进行讲解。规范讲解,开头:尊敬的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红色革命纪念馆第一站八角楼参观。
结尾:尊敬的来宾,我们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您的聆听。欢迎下次再来参观。再见!
四、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观察“年、披、利”,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范写指导:
(1)年:第四笔竖略短,第五笔横要长,第六笔竖居中。(尤其注意笔顺)
(2)披:左窄右宽,笔顺是“横、竖钩、提、横勾、撇、竖、横撇、捺”,末笔捺写舒展。
(3)利:左宽右窄,左右大体等高。左半部“禾”的末笔由捺变成点。
3.学生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4.书写展示,集中点评,及时改正。
五、课堂总结
黑暗的旧中国,犹如寒冬腊月的深夜,而毛主席以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写下了许多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光辉著作。同学们,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发一分光、献一分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