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2 19:5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在加油站接听移动电话
C.高楼火灾,乘坐电梯逃生
D.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
A.酒精灯打翻而引起着火,应用湿抹布扑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电器因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3.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选项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潮汐和海风发电 D.火力发电
4.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5.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
6.下列有关做法中,安全、合理的是(  )
A.电器设备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当发现厨房内燃气泄漏,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C.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如果被困在火灾区域,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猫腰、低身寻找安全出口逃生
7.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利用化学研发新药品,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图书档案起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9.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10.“绿色环保”的理念已成社会共识,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用共享单车出行 B.在水源地用网箱养鱼
C.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D.使用太阳能路灯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B.铁生锈是缓慢氧化,属于物理变化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可以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含量有关
D.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样品中熄灭,在空气样品中继续燃烧,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二、填空题
13.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
①煤、   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   ;
②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能、    (填一种)等;
③“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息息相关。
(1)米饭、红烧肉、辣子鸡是我们大家非常喜爱的三种美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米饭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   ;
②炒辣子鸡时要油大火急,若锅内不慎着火,可以将切好的菜料倒入即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2)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依赖能源。
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
②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5.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Ⅰ.取下注射器,吸入红颜色的 水,再插入橡胶塞。 Ⅱ.在燃烧匙内加入足量白磷, 塞紧瓶塞,放入盛有冷水的 水槽中,白磷不燃烧。 Ⅰ.将实验一中的整套装置转移 到热水中加热,白磷燃烧。 Ⅱ.待白磷熄灭后,再将整套装 置放入冷水中冷却。
(1)组装仪器后,用手向下推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又回到原处,该现象说明   。
(2)对比实验1和实验2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3)写出白磷燃烧的方程式   。
(4)该实验还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该装置集气瓶的体积为250mL,则进入瓶中红颜色水的体积约为   mL。
16.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甲、乙实验对比,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   。
(2)若只用装置乙来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四、综合题
17.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则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请裉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鼓励并支持乡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推广沼气使用既节能又环保,沼气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化石燃料属于   资源。人们生活中用煤作燃料一般是做成蜂窝状,目的是   。
(3)Fe、Fe2+和Fe3+具有相同的   数,都属于   元素,又因为它们的核外具有不同的   数,故化学性质   (填写“相同”或“不相同”)。
(4)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    ;而铝化学性质活性但抗腐蚀能力好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容易触点和损坏电器。故不符合题意。
B. 在加油站接听移动电话,可能会引燃汽油发生爆炸。故不符合题意。
C. 高楼火灾,乘坐电梯逃生,可能断电被困在电梯内。故不符合题意。
D. 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会造成图书二次伤害。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进行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答】A.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属于隔绝空气灭火,故A不符合题意;
B. 图书档案比较贵重,用二氧化碳灭火既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又可以保护图书档案,故B不符合题意;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属于隔绝空气灭火,故C不符合题意;
D.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失火时,经常砍到一条带树木(即造隔离带)。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着火时,可盖严锅盖。
③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如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
3.【答案】D
【解析】【解答】A. 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B. 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环保新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C. 潮汐和海风发电是新开发利用的环保新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D. 火力发电需要煤作燃料,煤是不可再生能源,也不是环保新能源,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4.【答案】A
【解析】【解答】A. 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一种化工原料,故错误, 符合题意;
B.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中沸点的不同,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分析。
B、根据利用石油中各成分中沸点的不同,将石油分馏分析。
C、根据煤的综合利用分析。
D、根据能源的分类分析。
5.【答案】A
【解析】【解答】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这样容易造成触电,A不符合题意的,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B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符合题意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水能导电解答
B根据酒精灯起火的灭火方法解答
C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
D根据常见灭火器的使用范围解答
6.【答案】D
【解析】【解答】A、电器设备着火时,不能立即用水扑灭,以免触电,A不符合题意;
B、当发现厨房内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以免爆炸,B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C不符合题意;
D、如果被困在火灾区域,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猫腰、低身寻找安全出口逃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水能导电分析
B、根据打电话会产生电磁波分析
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
D、根据火场逃生的方法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D项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有能量的改变分析;
C、根据化学变化的特点分析;
D、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A、将木柴架空燃烧,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说法不符合题意;
B、高楼发生火灾时,线路容易被烧毁或断电,乘电梯易发生触电,停电电梯便会停在楼层中间;电梯厢高温时变形容易失控甚至变形卡住,电梯运作时会使电梯竖井失去防烟功能,从而产生烟囱效应,使其成为拔烟助火的垂直通道,既会威胁人员的安全,又助长了烟火的扩散与蔓延等;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说法符合题意;
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说法不符合题意;
D、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发生火灾时,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可能断电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根据燃烧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灭火方法对才能更好地减少损失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D
【解析】【解答】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通过隔绝空气来灭火,说法符合题意;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是因为二氧化碳灭火不会污染图书,说法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通过隔绝空气来灭火,说法符合题意;
D.油库着火,不能用水,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甚至会蔓延。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分析
C、根据油锅着火的灭火方法分析
D、根据水和油的密度分析
10.【答案】B
【解析】【解答】A、用共享单车出行,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在水源地用网箱养鱼会造成水体的污染,B符合题意;
C、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共享单车队环境的好处解答
B根据网箱养鱼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C根据垃圾分类收集的好处解答
D根据太阳能环保节能解答
11.【答案】C
【解析】【解答】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不符合题意;
B、铁生锈是缓慢氧化,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符合题意;
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不都是化合反应,例如酒精的燃烧,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分析;
B、根据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分析;
C、根据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分析;
D、根据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为交叉关系分析。
12.【答案】C
【解析】【解答】A、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一种物质不能做任何反应的催化剂,故A错误;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但是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所以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故C正确;
D、要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应该把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盛有人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比较澄清石灰水的变化,而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样品中熄灭,在空气样品中继续燃烧,证明的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低;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一些物理变化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及蜡烛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石油;SO2;太阳能;BC
【解析】【解答】①煤、石油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其化学式为:SO2。故填:石油;SO2。
②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故填:太阳能。
③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煤等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故填:BC。
【分析】① 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② 根据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③ 低碳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要绿色环保。
14.【答案】(1)糖类;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2)天然气;二氧化硫;
【解析】【解答】(1)①米饭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糖类;②炒辣子鸡时要油大火急,若锅内不慎着火,可以将切好的菜料倒入即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2)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②三种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因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分析】(1)根据六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及灭火的方法分析
(2)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及燃烧的产物分析
15.【答案】(1)气密性良好
(2)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3)4P+5O2 2P2O5
(4)50
【解析】【解答】(1)组装仪器后,用手向下推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又回到原处,该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2)对比实验1和实验2可知,两个实验的温度不同,故探究的燃烧条件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3)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 (4).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进入的水的体积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故答案为:气密性良好;温度达到着火点;4P+5O2 2P2O5;50。
【分析】物质的通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16.【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通空气前白磷不燃烧,通空气后白磷燃烧
【解析】【解答】(1)甲实验中白磷和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没有燃烧,乙实验中,白磷既和空气接触,温度又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满足了燃烧的条件,白磷燃烧,甲、乙实验对比,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可燃物的燃烧除了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还需要氧气,根据通空气前白磷不燃烧,通空气后白磷燃烧即可证明燃烧需要氧气这一条件,故填通空气前白磷不燃烧,通空气后白磷燃烧。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17.【答案】(1)石油
(2)
(3)
【解析】【解答】(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故填石油;
(2)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碳酸镁,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分析;
(2)根据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碳酸镁及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18.【答案】(1)CH4
(2)吸附
【解析】【解答】解:(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2)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
故答案为:(1)CH4;(2)吸附.
【分析】(1)根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进行分析解答.
19.【答案】(1)CH4;CH4+2O2 CO2+2H2O
(2)不可再生;增大与氧气接触面
(3)核电荷数(或质子数);铁;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
(4)原子排列方式不同;4Al+3O2 = 2Al2O3
【解析】【解答】(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 4,故填CH 4;燃烧时,甲烷和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学方程式写为CH 4+2O 2 CO 2+2H 2O。(2)化石燃料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的遗体或遗物经过漫长的时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现在已经失去了形成化石燃料的条件,因此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故填不可再生;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的表面积,进而也就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故填增大与氧气接触面。(3)Fe 2+和Fe3+都是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阳离子。原子形成离子时,改变的只是核外电子,原子核不变,所以Fe、Fe 2+和Fe 3+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也相同,故填核电荷数(或质子数);Fe、Fe 2+和Fe 3+三微粒核内质子数相同,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故填铁;一个Fe 2+是一个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一个Fe 3+是一个铁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形成的,因此三种微粒具有不同的核外电子数,故填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故填不相同。(4)物质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即分子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影响物质的用途,故填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铝抗腐蚀能力好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坚固的氧化铝薄膜,对内层的金属起保护作用,故化学方程式写为4Al+3O 2 = 2Al 2O 3。
故答案为:(1) CH4 ; CH4+2O2 CO2+2H2O (2) 不可再生 ; 增大与氧气接触面 (3)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 铁 ; 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 ; 不相同 (4)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4Al+3O2 = 2Al2O3
【分析】(1)根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2)根据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解答;增大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解答
(3)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解答
(4)根据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