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专题2 第1单元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专题2 第1单元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2 20:2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的物质中,标签贴错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化学式 或名称 NaOH 汽油 KClO3 乙醇
危险警 告标签
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 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萃取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3.下列仪器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是(  )。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发皿 ④天平 ⑤烧杯 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4.下列关于仪器使用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烧瓶支管口
D.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旋塞和顶部的塞子
5.2015年,屠呦呦因采用化学方法提取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取青蒿素通常可以用乙醚浸取,这与下列哪种方法的原理相同(  )。
A.萃取 B.蒸发
C.蒸馏 D.过滤
6.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且油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  )。
A.汽油和水、四氯化碳和水
B.汽油和水、食用油和水
C.食用油和水、醋酸和水
D.葡萄糖和水、酒精和水
7.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B.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溴,选③
C.分离Na2CO3溶液和油,选③④
D.用NaOH溶液吸收O2中混有的少量CO2,选⑤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9.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
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
10.某同学进行海带提碘实验,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将灼烧后的海带灰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浸泡后放置在泥三角上,煮沸2~3分钟,冷却后过滤。将适量稀硫酸与双氧水滴入滤液中,充分反应后转移至分液漏斗,打开盛有CCl4的试剂瓶,将橡胶塞倒放,取少量加入分液漏斗中,塞紧瓶塞,将分液漏斗多次振荡放气后静置分液,CCl4层从上口倒出。实验中存在错误的有几处(  )
A.1 B.2 C.3 D.4
11.青蒿素是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为34.5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可简化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Ⅱ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Ⅲ的主要过程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12.绿原酸具有抗病毒、降血压、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利用乙醚、95%乙醇浸泡杜仲干叶,得到提取液,进一步提取绿原酸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提取液”获取“有机层”的操作为分液
B.绿原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绿原酸变质
D.绿原酸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13.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5 ℃)中生成缔合物Et2O·H+·[FeCl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14.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竖立试管
③倾倒盛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④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⑤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⑥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⑦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⑧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15.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物质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与水、乙醇以任意比互溶
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选用    。
(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16.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
图甲、图乙所示为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1) A点KNO3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由NaCl稀溶液获取NaCl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4)常温下由KNO3稀溶液获取KNO3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NaCl固体中含少量KNO3,提纯NaCl固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KNO3固体中含少量NaCl,提纯KNO3固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乙所示为Na2S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常温下由Na2SO3稀溶液获取Na2SO3固体的方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物质分离操作注意事项
(1) 从MgSO4溶液中得到MgSO4固体的实验操作包括_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_、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在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①引流 ②搅拌加速溶解 ③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暴沸
(2)过滤后,若滤液浑浊,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铝和硫酸铵的混合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晶体时即停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晶体[NH4Al(SO4)2·12H2O]。溶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D
解析:乙醇属于易燃物,不属于有毒品,应贴易燃液体的标签,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相差较大进行分离,该法为蒸馏。
3.答案:C
解析: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蒸发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则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仪器为①③⑤。
4.答案:C
解析: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A项正确;除去KNO3中的NaCl,利用两者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差别很大采用重结晶法,B项正确;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项错误;振荡分液漏斗时为了防止内部液体流出,应关闭其旋塞和顶部的塞子,D项正确。
5.答案:A
6.答案:B
解析:A项中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分液时油层不从上口倒出;B项中都不互溶,且两组中的有机物的密度都比水小,分液时均从上口倒出;C项中醋酸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项中两组物质都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7.答案:C
解析:粗盐提纯过程中的操作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选①和②,A正确;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与溴不反应、与水不互溶,提取溴水中的溴可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则选③,B正确;碳酸钠溶液与油不互溶,应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只选③,C错误;O2与NaOH溶液不反应,NaOH能与CO2反应,D正确。
8.答案:B
解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肯定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可能含有氯酸钾,其中氯酸钾、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利用溶解性的不同,采用过滤法将其分开并回收。在实际操作中,应先将混合物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使氯酸钾、氯化钾完全溶于水后过滤,二氧化锰留在滤纸上,再通过洗涤除去其表面的氯酸钾、氯化钾溶液,最后干燥除去水分即可回收二氧化锰。
9.答案:B
解析:为防止沸腾时液体从导管中冲出,蒸馏时加入的液体约为蒸馏烧瓶容积的,且加入几粒沸石,A项正确;温度计测量的是水蒸气的温度,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项错误;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入,从上口流出,这样冷凝效果好,C项正确;因为仪器中难免有杂质存在,为保证蒸馏水的纯度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D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烧杯要放置在铁三脚或铁圈上的陶土网上才能加热,而不是泥三角上,因为CCl4会腐蚀橡胶,故装CCl4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CCl4的密度比水的大,故CCl4层应该从下口放出,共有这3处错误。
11.答案:D
解析:将固液分离的操作Ⅰ是过滤,故B正确;操作Ⅱ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故C正确;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故D错误。
12.答案:B
解析:用温水溶解浸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绿原酸粗产品,绿原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错误;绿原酸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等保健作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绿原酸变质,故C正确;根据流程图,用温水溶解浸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绿原酸粗产品,绿原酸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故D正确。
13.答案:A
解析: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项错误;水相为无色说明黄色配离子基本被萃取出来,C项正确;直形冷凝管有利于液体流出,D项正确。
14.答案:①②⑤⑧
解析:③不正确,倾倒盛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液体腐蚀标签;④不正确,这样操作易使烧瓶破裂,应将烧瓶拿在手里慢慢转动着塞紧塞子;⑥不正确,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否则会污染滴管造成污染试剂;⑦不正确,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15.答案:(1)C (2)A
解析:材料一中,根据曲线图知,纯碱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很大。提纯纯碱时,可以先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然后降低温度,大量纯碱晶体析出,而氯化钠不会析出,再过滤可得纯净的纯碱晶体。材料二中,乙二醇和丙三醇沸点相差很大,可以用蒸馏法分离。
16.答案:(1)饱和溶液
(2)降温、加入KNO3固体、加热蒸发再冷却至原来的温度
(3)蒸发结晶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将固体混合物加入热水,搅拌、趁热过滤(或将固体加水溶解,将溶液蒸发至有大量固体析出,停止加热,趁热过滤)
(6)将固体加水溶解,将溶液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停止加热,冷却后有固体析出,过滤
(7)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 ℃条件下趁热过滤
17.答案:(1)蒸发浓缩 过滤 ①③
(2)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3)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也防止可溶性杂质析出
(4)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没有与漏斗上的小孔对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