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22 20: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题附答案
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2、如图所示,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3、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 cm B.10 cm C.15 cm D.18 cm
5、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6、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7、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 )
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和黑点
8、如图所示,小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爷爷的远视眼睛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睛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远视眼睛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 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 B. 移动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C. 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 D.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9、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有实焦点
B.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实焦点
D.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到焦点
10、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
1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离凸透镜10 cm的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当一个物体位于此凸透镜前15 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调整光屏的位置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12、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3、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星,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 )
A.会聚更多的光 B.成像更大
C.增大视角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4、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15、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  )
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④正确
16、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二、填空题。
17、在森林中旅游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下雨瓶内灌了水,透明圆形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________透镜,烈日出来后,它会使阳光________(填“发散”或“会聚”),可能引起森林大火。
18、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 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__ 、放大的实像.
19、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__ _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__ 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
20、在图中,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21、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
22、学校“护眼小分队”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来展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水凸透镜的厚薄可通过注射器注入透镜的水量来调节。实验器材如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接着他推动活塞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若不移动蜡烛,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合适的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此过程模拟的是_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四、简答题。
24、早晨小明去上学,戴眼镜的时候发现和爷爷的老花镜混淆在了一起,请用两种方法区分开小明的近视眼镜和爷爷的远视眼镜。
①    。
②    。
五、实验题。
25、如图所示是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调整 (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用手指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完整的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4)将烛焰向左移动5cm时,应将光屏向   移(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接着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光屏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   移(选填“左”或“右”)。
六、计算题。
26、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题附答案
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答案】A。
2、如图所示,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答案】C
3、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答案】B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 cm B.10 cm C.15 cm D.18 cm
【答案】D
5、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答案】B
6、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答案】C
7、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 )
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和黑点
【答案】D
8、如图所示,小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爷爷的远视眼睛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睛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远视眼睛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 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 B. 移动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C. 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 D.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答案】A
9、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有实焦点
B.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实焦点
D.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到焦点
【答案】A。
10、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
【答案】A
1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离凸透镜10 cm的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当一个物体位于此凸透镜前15 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调整光屏的位置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A
12、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B
13、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星,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 )
A.会聚更多的光 B.成像更大
C.增大视角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A
14、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答案】B
15、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  )
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④正确
【答案】B。
16、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答案】C
二、填空题。
17、在森林中旅游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下雨瓶内灌了水,透明圆形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________透镜,烈日出来后,它会使阳光________(填“发散”或“会聚”),可能引起森林大火。
【答案】凸;会聚
18、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 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__ 、放大的实像.
【答案】凸透镜 倒立
19、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__ _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__ 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
【答案】靠近 增大
20、在图中,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答案】乙 凹
21、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
【答案】凸透镜;凹面镜
22、学校“护眼小分队”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来展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水凸透镜的厚薄可通过注射器注入透镜的水量来调节。实验器材如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接着他推动活塞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若不移动蜡烛,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合适的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此过程模拟的是_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答案】凹 近视眼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答案】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
24、早晨小明去上学,戴眼镜的时候发现和爷爷的老花镜混淆在了一起,请用两种方法区分开小明的近视眼镜和爷爷的远视眼镜。
①    。
②    。
【答案】①将透镜放到书上,透过透镜看到书上的字变小的是小明的近视眼镜;字变大的是爷爷的远视眼镜;
②将透镜放在眼前正对前面的景物,如果看到倒立缩小的物像是爷爷的远视眼镜,正立的是小明的近视眼镜。
五、实验题。
25、如图所示是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调整 (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用手指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完整的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4)将烛焰向左移动5cm时,应将光屏向   移(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接着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光屏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   移(选填“左”或“右”)。
【答案】(1)下 (2)10 (3)能;变暗 (4)左;左
六、计算题。
26、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答案及解析】(1)在三角形AOB和COD中,
AB=CD,∠AOB=∠COD;则OB=OD,
即u=v;因为=+,化简得:u=2f;
(2)投影线能成放大的实像,v>u,>1,可得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