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二)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
A.哽住(ɡěnɡ) 可汗(hàn) 浊流滚滚(zhuó)
B.辔头(pèi) 炽痛(chì) 高山之巅(diān)
C.怪诞(dàn) 哺育(pǔ) 气势磅礴(pánɡ)
D.啾啾(qiū) 污秽(huì) 脸色惨白(cǎn)
【解析】选B。A项中“汗”应读hán;C项中“哺”应读bǔ;D项中“啾”应读jiū。
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惩罚 操炼 晶莹 篝火 恍然大悟
B.宛转 糊涂 泛烂 祈祷 无家可归
C.屏障 戎机 喧闹 澄澈 踱来踱去
D.视察 懊悔 澎湃 摇蓝 相应成趣
【解析】选C。A项中的“操炼”应为“操练”;B项中的“泛烂”应为“泛滥”;D项中的“摇蓝”应为“摇篮”,“相应成趣”应为“相映成趣”。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解析】选C。“不厌其烦”指不嫌烦琐与麻烦。与文意不符,应该说“不胜其烦”。
4.(2014·随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解析】选B。A项“发展和兴起”语序不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为“兴起和发展”;C项“长期艰苦的”后缺少宾语,应添加“工程”;D项“搭建……圣地、家园、名片”搭配不当。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④③②①⑤ B.②④③①⑤
C.⑤③①④② D.③①④⑤②
【解析】选B。该语段采用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想象”“目光”“寓情于物”“对白”“意象”几个词语,联系供选择的句子中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戏剧”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此可知①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依此类推,可确定B项正确。
6.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选C。都德是法国作家。
7.综合性学习。(8分)
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大家庭里的巨龙,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那博大的胸怀吧!
(1)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②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
(2)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或者活动项目)。(至少写出三种)(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举办黄河图片展览;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开展水土保持成果展示会;③举行诗歌朗诵会;④开展有关黄河故事交流会;⑤举办“我是黄河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⑥举行有关黄河的知识竞赛。
(3)针对黄河被污染的现状,请提两点合理化的建议。(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加大黄河沿岸植被保护力度。②加大宣传力度,保护母亲河。③加大监督管理和处理力度。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8分)
木 兰 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出郭相扶将 ( )
(2)著我旧时裳 ( )
(3)对镜帖花黄 ( )
(4)雄兔脚扑朔 ( )
答案:(1)外城 (2)穿 (3)通“贴” (4)动弹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记最大的功,还赏赐很多的财物。
(2)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0.文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动作描写。通过“开”“坐”“脱”“著”“理”“帖”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和看到故物的亲切感觉。
11.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二)(2014·长沙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6分)
曾 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扬雄:人名。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奉继母益至 ( )
(2)一出其力 ( )
(3)鲜能过也 ( )
(4)遂与之异 ( )
答案:(1)周到、周全 (2)全、都 (3)少 (4)代词,指王安石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
14.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理解及人物评价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文中词句:第一问须找出曾巩对王安石做出评价的语句“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其中“吝于改过耳”表明了曾巩认为王安石“吝”的原因。第二问须找出作者对曾巩的介绍性语句,如“性孝友”“为文章,上下驰骋”“导之于欧阳修”,以及对曾巩进行语言描写的句子“以吝故不及”,通过分析这些句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其品性。
答案: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曾巩的品性:从“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可见其孝顺、有担当;从“导之于欧阳修”以及他对王安石的评价“以吝故不及”可见其公正、待人真诚。
附【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曾巩品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顺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就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神宗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2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5.“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内涵的理解。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结合语境理解“可怜的人”是对韩麦尔先生的“评价”。然后从小弗郎士的角度理解老师的处境——就要丧失国土、被迫放弃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要理解当时的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态度。
答案:韩麦尔先生因失去国土而痛苦万分,令人同情。
16.请分析下面句子的含意。(2分)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意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17.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韩麦尔先生这样做用心良苦,他是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这种形式告诉孩子们: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容侵犯。想以此唤醒孩子们热爱法语、热爱祖国的情感。
18.选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写出“个个都那么专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写出“教室里那么安静”,这些细节描写,都是为了渲染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人们专注的神情
19.“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是对小弗郎士的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小弗郎士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想,是他爱国情感的升华,是对敌人的讥讽,蕴含着憎恨的情感、反抗的情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0~24题。(14分)
祖母的故事
接到父亲电话,我的心就慌了起来。
父亲说,抽空回家看看你祖母吧,她想你了。父亲说得淡然,而且再三解释没事,我还是听出了他声音里隐隐的不安。
连夜慌慌地从省城赶回家,果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出事了。两年前,祖母开始出现轻微的记忆障碍。近来越发严重,到昨天竟然连父亲也认不出来。二叔二婶一家已先我回去。我们围坐在祖母身边,她一个一个看过去,恍若陌生人。
母亲躲在一边抹着泪,感叹着祖母一生的不幸。
祖母的一生,经历过各种的苦难:她8岁丧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17岁丧父,20岁嫁给祖父,刚过30岁便守了寡。含辛茹苦一辈子,本该安享晚年,却在54岁时视力衰退,最后几近失明。现如今又失去记忆,连亲人也认不出。
医生建议,多带老人去去常去的地方,跟老人讲讲过去的事情,这样有助于恢复记忆。我从小跟祖母一起生活,与她感情最深,这个任务自然落在我的身上。
于是向单位请了一周假。
第一天,我给祖母讲一些童年的趣事儿。祖母听得很认真。
第二天,我带祖母去白鹤寺。祖母一生信佛,视力下降前每月都会去这个寺院烧香诵经。我像小时候一样,陪着祖母跪在佛像前,默默为她祈祷。
第三天,我将芸豆大娘请回家。芸豆大娘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嫁到我们村,便与祖母交好,两人好了快一辈子。她跟祖母讲过去的辛酸事,讲得自己眼泪直流。祖母不停地安慰她,就像在听别人的故事。
……
第七天,我有些灰心,托人订了回省城的火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票。临走前整理自己的房间,我看到了一台旧电扇。这让我想起一些往事,便拖了电扇去修。修电器的师傅拆开看了看,说,能修,但配件很贵,还不如买个新的。
我说,修吧,出多少钱都行。
电扇修好了,放在祖母床头,像个古董一样,噪声有点儿大,风还是很凉爽。我坐在祖母床前,说了一段久远的故事。
是1986年了,记得那是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叔结婚,二婶家随过来两台电器:一台凯歌牌收录机,另一台,就是佛顶山牌电扇。全钢结构的,是我们村里第一台落地扇。二叔二婶自然宝贝得不得了,自己不舍得用,就将电扇孝敬给祖母。祖母也舍不得用,便偷偷挪到我房间。那年我刚好中考,学习压力很大,晚上热得睡不着。我懂事早,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为了省电,我也舍不得开电扇。但每每半夜从梦中醒来,发现电扇是开着的。我知道,一定是祖母过来瞧过我了,她最关心我的学习。好在我不负众望,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县城一中。
故事讲完了。
祖母盯着我看了半天,哆嗦着手将电扇关了,然后叫出了我的名字。
我隔天便回了省城,好消息一个个传过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母开始认人了,祖母开始记事了。只是有些奇怪,她能清晰地向人描述外曾祖母的样子,却忘了自己母亲是哪一年过世的;她会经常跟母亲讲述和祖父在一起的温馨甜蜜,却不相信祖父已经不在了的事实;她能想起堂哥结婚、我上大学摆酒席时的热闹情景,却不记得和父亲二叔一起挨饿的日子……
就像一个童话。祖母的记忆“恢复”了,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只记得生命中曾经的美好,而那些灰暗的、悲伤的、让人遗憾的记忆,就像被格式化了一样,永远地从她的脑海中消失了。
两个月后,祖母离开了我们。她在睡觉时突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脏病,等父亲察觉时,她已经说不出话来。父亲说,祖母走的时候,神态安详,脸上带着微笑,就像正在做一场永远不会醒来的梦。
20.本文题为“祖母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加以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祖母因病失去记忆,在“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心陪伴下,祖母的记忆“恢复”了,但却只记得曾经的美好,而那些灰暗的、悲伤的、让人遗憾的记忆,永远地从她的脑海中消失了。
21.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人称:使文章真实生动,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自由表达。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一是增强小说的真实感,二是便于叙述故事,抒发情感。
22.“祖母盯着我看了半天,哆嗦着手将电扇关了,然后叫出了我的名字”中的“盯”能否换成“望”?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句中重要词语的用法。先看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再分析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盯”看的程度深,“望”较一般。
答案:不能。“盯”字突出了祖母的病情,同时写出了祖母对“我”还记得“久远的故事”的惊讶,而“望”字仅能表现祖母的吃惊,所以不能替换。
23.贯串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线索及人物情感。把握内容,联系线索类型,具体分析。抓住“我”的语言及态度,理解情感。
答案:贯串全文的线索是“我”与祖母的交往。表达了“我”对祖母的爱怜与感激之情。
24.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的结尾处加上一句话,才能表达得更全面,如果让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这就是祖母的故事。她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却带着微笑离开。
三、写作(40分)
25.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次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不错过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半命题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生活万象纷杂,错过是常态,而题目强调“不错过”,那么其对象一定是有意义的或很重要的。“不错过”的涵义有指“不再错过”或“不能错过”的意思,前者可以写成往事追忆,后者可以写成人生宣言。
选材,不要凌空蹈虚,写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错过理想”“不错过青春”“不错过爱”等过于空泛的文章。可以化虚为实,化情为物。“不错过”的对象可以是:某一次比赛的机会,一场精彩的表演,一次难得的重逢,一次深情的送行,一次对友人冰释前嫌的道歉,一次对亲情精心凝神的体悟,一次日出日落的守候,一次春天里的桃花盛开等等。
立意方面,需要在平凡小事中有所提炼,能升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不一样的情感和思想来。“错过”与“不错过”既是一个生活的问题,也是一个哲理的问题,都有耐人寻味的情思和意趣。“不错过”似乎更多地包含着主观的对生活与人生的认知和选择。所以如果能在叙事的基础上,恰当地抒情议论,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