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三单元评价检测(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语文三单元评价检测(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0 21: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三)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白皙(xī)  磐石(pán)
彷徨(pánɡ) 钦佩不已(qīn)
B.荒谬(miǜ)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
C.含蓄(xù) 署名(sh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ǒnɡ)
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ɡ)
【解析】选A。B项,“谬”应读miù;C项,“迥”应读jiǒnɡ;D项,“湃”应读pài。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滑稽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B.简陋  感情震荡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C.鉴赏  一拍既合  鞠躬尽瘁  惹人注目
D.门槛  和蔼可亲  死而后已  无瑕顾及
【解析】选B。A项,“儒”应为“孺”;C项,“既”应为“即”;D项,“瑕”应为“暇”。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我鼓了鼓勇气,也想对着群山慷慨淋漓地呼喊几声,却还是怎么也喊不出来。
B.习近平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
C.2014年8月10日晚上,上海绿地申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客场与河南建业的比赛进行到第86分钟,徐亮的一记精彩任意球帮助他实现了60球的目标,当之无愧成为中国任意球第一人。
D.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解析】选D。“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根据语境,两人“常常”见面,并非“初次见面”。
4.(2014·潍坊中考)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4分)
①五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跌倒老人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
(1)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 将“对”改为“使”(或将“遭受”改为“造成”)
(2)③ 在“滑坡”后加“的程度”
(3)④ 在“不扶”前加“扶”(或“扶还是”)(答出任意两处即可)
5.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2分)(  )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等。
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莫泊桑在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解析】选D。应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6.(2014·六盘水中考)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
②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
③学会爱自己。
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
⑤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A.①④③②⑤      B.③①④②⑤
C.①②⑤④③ D.③④①⑤②
【解析】选B。第③句是本段的论述中心,第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承接第③句展开,第④句承第①句阐明原因,第②句“这”承接第④句阐述学会爱自己的意义,第⑤承接第②句进一步阐述学会爱自己的意义,顺序应是③①④②⑤。
7.(2014·福州中考)综合性学习。(6分)
(1)在“科海泛舟”综合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②: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科幻小说《世界释放》。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链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请你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①核能可以用来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②汽车的广泛利用可以方便人们出行,也可以成为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③冰箱、空调可以使人们生活更舒适,也可以破坏臭氧层。④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开阔视野,快速获取信息,也可以使人沉溺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
(2)示例:①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②科幻小说为科学的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③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感,促进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
(3)①科学像一粒种子,孕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了巨大的生产力。②科学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创新思维的大门。③我爱科学,它给了我学习的动力,给了我创造的信心,给了我前行的力量。④让科学之树,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⑤科学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为人类的发展导航。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解释下列词语。(3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
(2)见往事耳  (     )
(3)及鲁肃过寻阳  (     )
答案:(1)掌管 (2)历史 (3)到了……的时候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10.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是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现身说法 涉猎,见往事
11.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文中孙权、吕蒙各有怎样的性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育;吕蒙: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劝告,知错能改,有军人的坦诚。
12.文章本来是写孙权劝学的,而段尾却写了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及交往,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侧面烘托手法的理解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鲁肃对吕蒙的评价“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行动“结友而别”体会鲁肃对吕蒙的态度——赞赏;再联系全文内容探究赞赏的原因——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然后,更进一步探究才略大增的原因——孙权劝学。
答案:利用鲁肃的赞叹、与其交友来衬托吕蒙进步之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效果的明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6分)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世以为神 以为:把……当作
B.及守荆南回 及:和,与
C.坐客罔不叹服 罔:没有
D.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务:致力,从事
【解析】选B。及:到了……的时候。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岂汝先人志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岂”在文中译为“难道”,“先人”指陈尧咨死去的父亲。
答案: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15.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及“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来答。
答案: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亲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附【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作神人,他常常号称自己为“小由基”。到了戍守荆南回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你掌管郡务有什么特殊的政令?”尧咨回答说:“荆南是要塞之地,白天有宴会,我每次都把射箭作为娱乐,在座的客人没有一个不赞叹佩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父亲教导你用忠孝来辅佐国家政事,现在你不把精力放在实施仁政教化却专擅个人射箭的技能,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了他,摔碎了他的金鱼符。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1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_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部分的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因为文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解答此题,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文意,思考文段介绍了什么人,而不可以再遵循记叙的六要素来归纳。
答案:分别介绍美国与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和邓稼先。
17.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话回答)(1分)
答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
18.选文在介绍邓稼先时,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对比写法。作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加突出了邓稼先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性格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并且自然而然地得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19.请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话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0.奥本海默和邓稼先,你更喜欢谁的性格,请简单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喜欢邓稼先,做人就应该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邓稼先一样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忠厚平实、真诚坦白,邓稼先的作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示例二:喜欢奥本海默,我觉得现代社会更需要锋芒毕露,善于张扬自我、表现自己的人才。
(四)(2014·乐山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寻找父亲
①肖霍洛夫在《静静的顿河》的卷首中,引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哥萨克民歌:“你啊,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河流、山脉、草原等自然风物所代表的故乡,是一个人的生养之地。正如父亲一样,它不仅是血肉之躯,更是我们精神承继的主要源泉。
②我的故乡,就是父亲的土地。父亲把我生养在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让我在那广袤的土地上呼吸、游走、生长。就人的本性而言,我们这些融化在大自然中的孩子,更形同草木、露珠、鸟雀,从内向外地生长着,扎根大地,向着天空。
③我有一个自由散漫的童年,这得益于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草地的开阔。父亲在我蹒跚学步时,就离开了人世。少年时代,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缺憾。多少次,看见邻居小孩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样子,我反而感到庆幸。
④但渐渐地,我长大了,在心中开始了一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漫长的追寻——寻找父亲。不只是寻找生身之父,更是一种自我认定,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小时候,不认识我的人问我是谁,要我回答我是谁的儿子,可我连父亲是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我哪里情愿说出那个极其陌生的名字呢?但我之为我,不能没有父亲。其实,多少年后,父亲的真实形象已无足轻重,我所寻找的,恰恰是一个超越了血肉之躯的父亲形象,那应是一种抽象化了的精神形象。父亲不过是他的“外身”,实质是我所由来的精神故乡。
⑤劳伦斯曾断言:“每一片土地都有其地域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灵,每一个人都被某一特定的地域所吸引,这就是故乡。地球上不同地域放射着不同的生命力,不同的生命振幅,不同的化学气体,不同的磁力——地域之灵确是一种伟大的真实。”一个人无论诞生在一个多么贫瘠的地方,也无论走到一个多么富裕的地方,都会深深怀恋那里。这也许不可思议,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宿命。“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就是地之灵所放射出的引力。寻找不只是想念家乡亲人,想念故园风物,更是一种绵延无期的对精神故乡的强烈渴望。我对父亲的寻找,其意义正在于此。事实上,一个人对“父亲”的寻找,从他一诞生就开始了。
⑥我常常虚构父亲,直到我在二十岁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才第一次见到他的照片:苍白,瘦削。那时他才四十岁,然而已病入膏肓。从他明亮而有神的眼中,我分明看出了一种坚强有力的人生意志,而这,绝不仅仅是他身体的信号。这是他扎根大地,在大地上流浪所赢得的最为宝贵的赐予。父亲当过兵,打过仗,最后是以复员老兵、木匠、民间艺人的身份流浪于白山黑水之间。他拉一手好二胡,画一手好画,常常跑到野台戏班子里凑数。
⑦“你啊,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不能不感谢那块土地,那块嫩江边上,对我,对它的子民永远放射着光芒的土地。嫩江和它所流经的土地、田畴、草甸,以及乡言土语,风俗习惯,无不对我放射着灿烂的生命光华。我的一切是它赐予,我岂能不感谢?
⑧久久不去的冬天,坚韧活着的树木,在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似酷寒难耐之地,人的性格也被陶铸得粗犷而豪放。但不是所有的性格都如此,父亲身上所具有的艺术气质,还是或多或少地传给了我,这也算是对粗犷而失之细的一种补救吧。
⑨大自然永远不会单调,精神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无时不在四季的轮换中找寻那趣味盎然的记忆。当我在人生的苦旅中,感到郁闷、压抑、徘徊无主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我的精神支柱在故乡,在大自然,在以我父亲为代表的乡民身上。
⑩写过《天使望故乡》的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把人的故乡情思概括成“为找到一个父亲的努力”。但这个父亲不仅仅是赐予我生命的父亲,也不仅仅是我幼年失去的父亲,而是超越了物质需要的一种力量和智慧的形象。我的生命的信念和坚守,只有和它才能合而为一,这也是我对父亲不断加以想象和虚构的实质。父亲的早逝,在我心里,已经把他与故乡、大自然融合,形成了一种比温柔的母爱更富有启示性的力量。
(文章改编自《父亲·故乡·地之灵》)
21.从全文看,我为什么要“寻找父亲”?(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各段大意即可得出。
答案:为了一种身份的自我认定;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想念家乡亲人,想念故园风物;一种对精神故乡的强烈渴望。
22.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表达效果。(2分)
就人的本性而言,我们这些融化在大自然中的孩子,更形同草木、露珠、鸟雀,从内向外地生长着,扎根大地,向着天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融化”表明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答案:“融化”在这里指人扎根大地,生养在天地之间,化成了大自然的孩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23.第①段、第⑦段都引用了“你啊,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两处引用的作用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从文章内容看,第一处引用,引出了对下文内容的描写,点明题目;第二处引用,主要就是引出对故乡的描写。
答案:第①段引用的作用是点题,并引出下文对父亲、对故乡的描写;第⑦段主要引出下文对故乡嫩江的描写。
24.第⑥~⑧段中,血肉之躯的父亲给我的印象和影响有哪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从本文段落中,可以找到相关内容。
答案:父亲苍白、瘦削,眼睛明亮有神,有一种坚强有力的人生意志;父亲的艺术气质补救了“我”粗犷而失之细的性格。
25.第⑤段提到了劳伦斯,第⑩段提到了托马斯·沃尔夫,请探究这两位作家故乡情思的异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劳伦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话、托马斯·沃尔夫的句子,都表明两人的共同点,即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其不同点,也可以从话语和作品句子中找到。
答案:相同点:两人都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情思,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上都与故乡紧密相连;不同点:劳伦斯把怀乡情思看成是地域之灵的吸引,而托马斯·沃尔夫则认为这是对父亲的寻找。
三、写作(4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朋友,我敢保证你在过往的岁月中完成过无数的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相约一起在绚丽的春天去拥抱温暖,一起在似火的夏日去倾听鸣蝉,一起在凉爽的秋天去笑看落叶,一起在雪舞的冬日去追逐浪漫。而今天,渐渐长大的你想过没有,应该与明天的自己有个怎样的约定呢?
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对于这样句子式文题,标题其实就是题旨。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成文:
(1)从今天的角度立意。今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记录下来,并要保留到十年后让未来的自己铭记。可以是有关理想、梦想、亲情、艰难险阻、克服困难、任何值得纪念的事情。(2)从未来的角度立意。对于变化莫测的未来,通过和未来的自己对话,表现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3)从对明天的想象立意。神秘莫测的未来世界引诱着我们。可以是科技的无限发展,可以是自然环境的改善,可以是你理想志向的达成,可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