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一)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鉴赏(jiàn) 菜畦(qí)
秕谷(bǐ) 脑髓(suǐ)
B.收敛(liǎn) 确凿(zuó)
讪笑(shàn) 蝉蜕(tuì)
C.缠络(luò) 迸发(bìnɡ)
盔甲(kuī) 木屐(jī)
D.伫立(chù) 衣襟(jīn)
骊歌(lí) 徘徊(huái)
【解析】选A。B项中“凿”应读záo;C项中“迸”应读bènɡ;D项中“伫”应读zhù。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搏学的人。
B.但是当他再冒到水面上来的时候,却感到非常空虚。
C.狂风在小鸭身边呼号得非常历害。
D.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凶凶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涨得通红。
【解析】选B。A项中“搏”应该为“博”;C项中“历”应该为厉;D项中“凶凶”应该为“汹汹”。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四周古道,如今已经变成少有人来的人迹罕至的沙漠。
B.艺术节开幕前,广场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
C.这几天的强降雨,造成了特大洪水暴发,洪水来势汹汹,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D.秋日,走在荒草萋萋的山路上,心中顿时有了几分惆怅。
【解析】选A。语义重复,“人迹罕至”与前面的“少有人来”重复。
4.(2014·娄底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B.“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面巡视勘察和月球软着陆,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C.从安倍到哈格尔的讲话,可以看出,究竟是谁在主动挑起事端、争议和冲突。
D.马来西亚沙巴州将在特定的地区实施宵禁,以防止武装分子掳人事件不再发生。
【解析】选A。B项语序不当,“月面巡视勘察”与“月球软着陆”调换顺序;C项成分残缺,在“可以”之前加“我们”;D项否定不当,删去“不”。
5.(2014·天津中考)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解析】选D。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
6.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出处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普希金诗集》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中国——《朝花夕拾》
C.《丑小鸭》——安徒生——丹麦——《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D.《伤仲永》——王安石——南宋——《临川先生文集》
【解析】选D。王安石生活的朝代是北宋。
7.(2014·宁德中考)综合性学习。(8分)
2014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现在,学校组织了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我参与我宣传】
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严家训时时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我参与我观察】
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自己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我参与我思考】
认真分析下面调查结果统计表,请写出你的探究结论。(2分)
某市家庭教育情况调查结果统计表(调查了1 988人)
结果统计调查内容 选项A 选项B 选项C
内容 百分比 内容 百分比 内容 百分比
父教缺失与否 缺失 60.7% 不缺失 13.0% 无法判断 26.3%
谁承担更多家庭教育责任 母亲 46.9% 父母均担 28.7% 其他人 24.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四:我参与我实践】
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50字左右)(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好家教人人夸 示例二:立家训代代传
(2)示例一:不同意。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养成,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3)示例一:我国家庭教育中,父教缺失的现象严重。
示例二:我国家庭教育中,母亲承担了主要的教育责任。
(4)示例:初二时,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背着父亲偷偷签上他的名字。父亲发现后,打了我一顿,严厉告诉我:“做人要诚实。”我深受教育,从那以后再没做过不诚实的事。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伤仲永》,完成8~10题。(7分)
伤 仲 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
(2)贤于材人远矣 ( )
答案:(1)文采和道理 (2)胜过、超过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10.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分)
我眼中的方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眼中的方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人。(我最想对他说:)一个人的天资再好,没有后天的教育,也是不能成才的。(合情合理即可)
(二)(2014·聊城中考)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②顾:表示轻微的转折。③望:奢望。④厚:丰厚。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朝廷方治朋党 ( )
②顾质何敢望之 ( )
答案:①治理,惩治 ②怎么,哪里
1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有)待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
13.王质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结合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中提到的王质的言行,来概况其人物形象。范仲淹被贬而离京任职时,在京的官员害怕惹祸,没有人敢去送行,只有王质去送范出京。虽然遭受大臣指责,王质还是以能与范同党为荣。可见王质明辨是非、不与奸邪同流合污。
答案:正直磊落;敢作敢当。
附【译文】
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贬到饶州,朝廷正整治朋党,士大夫没有谁敢前去告别,(只有)待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何必要自甘沦为范仲淹的朋党呢?”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只是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如果能够成为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三)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完成14~18题。(12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4.“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虽幼不更事,但对爸爸的病情隐含着深重的担忧,为后文爸爸的死去做伏笔。
15.选文第2段“静悄悄的”“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分别是什么描写?这样写的用意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理解。“静悄悄的”描写的是院落的整体氛围,“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描写的是具体事物,理解这些描写与“爸爸”病亡的关系。
答案: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静悄悄的”气氛反衬家中潜伏的危机;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暗示爸爸生命垂危。
16.文段写“瘦鸡妹妹”与“弟弟”的玩耍,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衬“我”长大了。强调“我”肩上的担子沉重;用弟妹的安然无知来反衬“我”的“长大”。
17.“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这句话透露出怎样的信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当“我”获悉爸爸去世的消息后,一下子感到人生责任落到自己的肩上,危机使“我”顿时成长起来。
18.文章结尾最后两句话有何深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花儿是爸爸生命的载体,花落人亡,面对稚气未脱的弟弟妹妹们,“我”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必须勇敢地支撑起一个家庭。
(四)(2014·杭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5分)
故乡红叶
凸 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遥远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红叶的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但忙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它兀自红去吧,他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人居然要赶那么远的路,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蓦地就生出一丝羞耻,我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都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着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19.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1、2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开头写法的理解。内容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了香山的红叶和故乡的红叶,并用了对比的手法;结构上,先判断句子处于文章开头的位置,可以分析出是为下文做铺垫的。
答案: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做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更有气魄,为下文写故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做铺垫。
20.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4分)
(1)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赶那么远的路,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2)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理解。第(1)句的上文说的是此时正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大家都忙于正经的营生,因此无暇赏红叶,结合此句城里人的表现,揣摩作者的“惆怅”是因为故乡红叶的被遗忘;第(2)句联系父亲“弯曲的身影”,感受到作者为父亲的辛苦劳作和衰老而感伤。
答案:(1)感受到比香山红叶更为壮美的故乡红叶,却长久地被人漠视和遗忘。
(2)父亲虽在美景和福地之中,但因艰辛劳作而无暇赏景,且一天天衰老。
21.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故乡红叶”意义及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理解。“象征意义”可从像父亲一样平凡普通、艰辛劳作的山里人等方面作答;在结构上的作用,“故乡红叶”贯串全文,故事围绕它展开,是文章的线索。
答案:象征意义:“故乡红叶”象征那些极为普通、没有怨言、默默坚守的山里人。
结构作用:“故乡红叶”是行文的线索,贯串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
22.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及作者情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父亲”的形象要结合描写“父亲”的语句,体会“父亲”的勤劳朴实,对孩子的理解关爱;“我”对“父亲”的情感,可从对“父亲”的感激、思念、关心等方面理解。
答案:“父亲”的形象:父亲在地堰边上埋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活,并因此心安和欢悦,表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父亲让“我”去观赏红叶,做自己喜欢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理解和宽厚;父亲特意给“我”留着一坛雄自酿,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我”对“父亲”的情感:因父亲辛勤劳作、不断衰老而忧伤、内疚和思念;因父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而感激。
三、写作(40分)
23.请以“我与__________有个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考虑需要补充什么内容,“人”是首选对象,我与某个人有个约定,合情合理。接下来重点思考的是:约定的内容,人物的身份。这两者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构思时必然要综合考虑,如果是亲人的关系,那么这个约定的内容,应该是能够体现亲情的内容。如果对象是同学、朋友,那么这个约定应该是为了突出友情,从内容上可以更加新颖一点,如这个约定是陪着朋友去看海,而这个愿望可能包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只有一面之识的陌生人,那么就要写出这个约定的内容是什么,表达的中心是什么。比如说约定要笑着度过每一天,即使哭,也要笑着哭,表达的是一种困难之中受人帮助的感激之情。当然补充的对象也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一个动物,一处景物,约定的内容也会随之改变。文体的选择上以记叙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