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程标准: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和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结合历史发展周期表和近代北洋军阀割据示意图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掌握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蓬勃发展、新文化运动的若干表现,初步形成读史和看图能力,强化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对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整理,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历史解释:综合多种史料并做到论从史出,对教材的核心概念做出合理解释,以求对历史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培育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了解民国建立初期在列强干涉和军阀混战下的动荡岁月,体会民族实业家、爱国知识分子和一战华工等不同阶层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赤子之心,铭记亘古未变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从“二十一条”认识到弱国无外交,为如今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培育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通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学习,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初步了解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培育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的过程,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理解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1928)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4--1916.6)
直系统治时期
(1920.7-1924.10)
皖系统治时期
(1916.6--1920.7)
奉系统治时期
(1924.10--1928.10)
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
概念解析:北洋军阀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有没有谨遵“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的誓言?其真实行为如何?
自学:第一、二目,北洋军阀如何破坏民主共和?
1.袁世凯复辟帝制
一:民主共和的破坏与捍卫
①1912年3月10日,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1913年11月,解散国民党;
③1914年5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1914年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⑤1915年5月,与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⑥1915年底,称帝,立年号。
自学:第一、二目,北洋军阀如何破坏民主共和?
2.军阀割据与混战
时间 北京政权控制者 代表 支持国 占据区域
1916-1920 直系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1920-1924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
1924-1928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一:民主共和的破坏与捍卫
冯国璋
英、美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北洋时期政局的特点:
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积极事件
影响?
表现?
1.参加一战
2.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社会生活新气象
自学:第二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何进步之处?
1912
较快发展
较快发展
19世纪60、70年代
陷入绝境
陷入绝境
探究一: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96项之多。……比如《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材料二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材料三:
①中华民国建立,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外部原因)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特别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内部原因)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思考:陈独秀“使共和名副其实”的新方法是什么?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三:新文化运动---文化救国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主张
自学:第四目,概述新文化运动主要情况?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北京大学,《新青年》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反对旧文学
三:新文化运动---文化救国
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924年北京大学“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孙中山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 …… …
14 孔子 1
②推动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
【历史趣闻】末代皇帝“被”离婚
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皇宫。1925年3月淑妃文秀等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文秀从天津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到法庭,遂经双方律师交涉决定“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面子,于9月在京、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1)意义:①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新文化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事的关心,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三:新文化运动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并予以评价。
(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
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
列强干涉
政权更迭
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
民族工业的春天
民族意识勃发
工人队伍壮大
民主科学传播
对外趋于主动
最好?
最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