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二)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酷肖(xiāo) 镶嵌(qiàn) 睥睨(pì)
B.踌躇(zhù) 忏悔(chàn) 嘻笑(xī)
C.馈赠(kuì) 祈祷(qí) 憔悴(cuì)
D.炽热(zhì) 凛冽(lǐn) 鞭挞(tà)
【解析】选C。A项中“肖”应读xiào;B项中“躇”应读chú;D项中“炽”应读chì。
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 ( )
A.博识 真谛 宛蜒游动 目光灼灼
B.璀璨 弥漫 盛气淩人 千山万壑
C.伫立 急燥 海誓山盟 挺身而出
D.驰骋 虐待 夜阑人静 轰轰烈烈
【解析】选D。A项中“宛蜒游动”应为“蜿蜒游动”;B项中“盛气淩人”应为“盛气凌人”;C项中“急燥”应为“急躁”。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如今,她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的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B.这部电视剧,没有写惊心动魄的侦探故事,也没有写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却吸引着广大观众收看。
C.妈妈做事一向干脆,绝不拖泥带水。
D.她整天长吁短叹的,似乎有诉不尽的烦恼。
【解析】选A。“期期艾艾”形容口吃。不能形容神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文中的风雷电象征着邪恶势力。
B.《雪》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C.巴金的散文诗《月》中“月的光是死的光”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冰冷的月光并不欣赏,作者向往和追求的是光和热。
D.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画家。他塑造的海浪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热爱,尤其是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解析】选A。风雷电象征着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
5.(2014·德州中考)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分)
今年,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当属智能可穿戴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众多此类产品纷纷亮相: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普通配饰变身为科技神器,引来众多媒体、报纸和杂志的关注。
答案(示例):①在“科技领域”后加“产品” ②把“媒体”后的顿号改为“包括”。
6.(2014·莆田模拟)中华大地,英才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2分)
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答案(示例):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7.综合性学习。(8分)
清明过后,几位好友想到野外去游玩,计划在周末去“寻觅春天的踪迹”。下面是此次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真诚邀请】大家商量,决定在4月30日早上出游。大家很想邀请语文老师参加,请你给语文老师写一份简短的邀请信。(2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组织能力及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要注意:格式正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交代清楚。
答案(示例):
老师:
您好!我们定于4月30日早上到郊外去游玩,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邀请您和我们一道分享山野之乐。您如果有空,我们早上六点半骑车来您家门口接您。有您的参与,我们此行会无比快乐、更有意义!
邀请人:×××
4月28日
(2)【畅所欲言】大家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间小路上,享受春光美景,心情舒畅。语文老师提议大家围绕“春天在哪里”比赛说一句话,必须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老师示范:“春天在乡间油菜花金色的笑容里。”请你尝试仿写一句,与老师PK一下。(2分)
春天
答案(示例):在小河边柳条儿欢乐的跳舞中。
(3)【风采展示】大家来到野外,陶醉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丽的春景中。李琳琳兴致勃勃地比赛吟诵关于“春日美景”的诗句。你灵光闪现,抢先一句: (2分)
答案(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燕啄春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余味无穷】大家游兴已尽,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返程回家,小蕙出了个题目“把春天带回家”,同伴们各有妙招,你该怎样做,才能把春天带回家呢 写出你的具体做法。(2分)
答:
答案(示例):采几朵野花带回家,插在瓶里,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卧室里,春便留在了我的小屋里;选几块溪水里的山石,带回家放在桌子上,晚间学习时,便自然回味春之行的快乐;与同伴们照个合影,洗印出来,贴在房间的墙上,春天便定格在一瞬间,留作纪念……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海燕》,完成8~11题。(13分)
海 燕
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8.作者以海上自然情景的变化为背景,塑造了海燕这一战斗者的伟大形象。文中几次描绘了这种情景 试用准确的语言概述。(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时间概括暴风雨的情况。
答案:三次。即暴风雨将要来临时的背景、暴风雨已经逼近时的背景和暴风雨就要来临时的背景。
9.仔细揣摩下面的语句,根据提示回答问题。(4分)
(1)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提示:这一句表现了波浪的什么精神 )
答:
(2)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提示:这句话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怎样的特点 )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形象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的把握能力。解答题(1),要发挥想象,根据文章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根据波浪面对“越来越暗”“越来越低”的乌云的表现——“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等来分析。解答题(2),要抓住“听出了”进行理解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答案:(1)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2)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10.文中画线句哪几个动词用得好 好在哪里 (3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用词的赏析能力。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明确所找的词语为“动词”;然后细读画线句,找出最能突出形象特点的动词;最后结合句意分析该动词写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
答案(示例):“抱”“甩”“摔”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狂风以人的生命、行为,与句中“恶狠狠”一词相呼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狂风气势汹汹的残暴的猖狂气焰。
11.如何理解“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的含意 (3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全文的写法——象征,来理解“乌云”“太阳”的深层内涵——反动势力、光明与胜利;然后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角度,结合句意回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说明反动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再强大,也无法阻止大革命的到来,也无法阻止广大人民过上幸福、温暖的美好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二)(2014·苏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5分)
红 豆 树 下
陈歆耕
①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古里红豆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
②废墟反衬出了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③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躯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它的枝丫挺立,如利刃般直刺蓝天苍穹……
④唐代王维的咏红豆诗最有名:“红豆生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 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这些善男信女在心中祈祷些什么呢
⑤我收起了雨伞,索性让细雨淅淅沥沥地滴落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面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80余万字、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这位曾经沦落风尘的女子作传 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或传播一段轰动一时又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佳话。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则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⑥据记载,在钱牧斋80岁大寿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柳如是为他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⑦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
⑧从柳如是到陈寅恪,昂然挺立、傲视红尘的红豆古树,可以看作是他们人格的象征吗
⑨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
⑩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土机正在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座再造的红豆山庄将在这里重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一副卓尔不群的身姿!
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思……
(选自2011年5月16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2.作者笔下的红豆树有什么特点 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抓住文章对红豆树的描写,筛选信息,从历史、外形、神韵等角度来概括。
答案:①历史:古老、沧桑;②外形:躯干粗壮、面容枯槁、枝丫挺立;③神韵:孑然孤傲、卓尔不群。
13.文中多次写到春雨,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联系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结合内容,分析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答案:交代作者前往红豆山庄的时令季节;烘托、渲染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忧思。
14.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叙写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这件事 (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把握。分析内容,理解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体会作者对陈寅恪等人的态度和情感。
答案:突出了柳如是超凡的民族气节和风骨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了作者对柳如是、陈寅恪这些人不媚时俗的独立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赞颂和敬仰,也表达出作者对世人渐渐遗失了前人精神遗产的痛心与遗憾。
15.第⑩段写到,已成废墟的红豆山庄将要再造重现,作者为什么反而觉得“可惜” (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可以结合文章中心来理解。
答案:作者担心人工再现的建筑,会淹没了红豆古树;作者更为人们热衷于俗世的追求,而忽视了品格、风骨的继承感到可惜。
16.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结尾一段作用的分析。理解内容,分析对中心的表达作用;通观全文,把握结构特点,分析结尾作用。
答案:结构上,呼应前文,前面写“江南春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 ”结尾写“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内容上,抒发了作者的忧思之情,写出了作者期盼红豆古树能再发新枝、开花结果,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气节与傲岸风骨的呼唤与追寻。
(三)(2014·南昌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
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 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
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中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
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中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萎了。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茶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 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
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 ( http: / / www.21cnjy.com ),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部分,吸毒者吸食有形的毒品,受毒品所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品,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有一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之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难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园而投生此世。
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17.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概括。(3分)
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
木瓜树命运的变化:
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概括。写木瓜树时,对比手法的运用很典型,应结合前9段来提炼。
答案:(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在水沟里,木瓜树依靠烂泥和污水生活;在花园里,木瓜树拥有向阳的角落和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与茶花和杜鹃花为伴。(木瓜树命运的变化:)在水沟里,木瓜树长得翠绿而挺拔;在花园里,木瓜树却完全地枯萎了。(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惊奇→同情→怅然→疑惑。
18.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如何刻画出吸毒者的生存状态的 (3分)
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加点词语作用的分析。“弓曲”是写吸毒者的身体形态,“迷离”则是写眼睛无神,刻画了他们的颓废和没有理想目标的精神生活状态。
答案:“弓曲”一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形态,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他们颓废的生活状态。“迷离”一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眼神,刻画出了他们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和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精神状态。
19.文中写道:“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你认为恐惧提升的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3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恐惧堕落”和“恐惧提升”带来了不同的选择,那么和第14段中“恐惧堕落”截然不同的结果即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恐惧提升的人心中没有目标,摆脱不了各种物质的诱惑和恶习的困扰,精神甘于堕落,放弃了心灵之路,不期待光明的未来。
20.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3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倒数第二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告诉我们,应有远大理想,只要自己努力,相信终会实现理想。最后一段则告诉我们,万一理想实现不了,也要积极进取。
答案:(1)要有美好的理想,追求真善美的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信自己有一天一定可以实现理想。(2)万一理想实现不了,至少要保持一颗追求上进的心,不能自暴自弃。
三、写作(40分)
21.(2014·南通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泄露学生身份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写作提示】(1)准确审题。“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是内容,需要重点叙述描绘;“长大”是结果,是认知、身体、思想、情感等;“慢慢”是过程,突出情节的一波三折。总的来说就是叙写成长故事,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
(2)立意真新。文题的叙事性较浓,可选取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作为叙写的亮点。一要真,叙写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二要新,将“长大”定格在人格的健全塑造上、个性品质的磨炼砥砺上等,必然会更有个性美。
(3)选材要新。成长类素材比较多,出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能赢得高分。选择那些富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素材,或幽默诙谐,或凝重深沉,或诗意唯美等,都能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