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六单元评价检测+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语文六单元评价检测+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0 21: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
(3)增其旧制  (    )
(4)春和景明  (    )
(5)临溪而渔  (    )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7)局促一室之内  (    )
(8)呷浪之鳞  (    )
答案:(1)向西 (2)大约 (3)规模 (4)日光 (5)捕鱼 (6)寄托 (7)被限制在狭小区域内 (8)代鱼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①全石以为底      ②以其境过清
B.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去国怀乡
D.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解析】选C。C项中两个“去”的意思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开”。A项中“以”的意思分别是:用/因为;B项中“于”的意思分别是:在/从;D项“为”的意思分别是:心理活动/被。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文:
答案:(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3)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
4.下列句子停顿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选D。正确的划分方法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默写。(3分)
(1)       ,千树万树梨花开。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3)采菊东篱下,       。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却感到闲静无忧的诗句是:          ,          。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              ,
              ”道出了自己的拳拳心语。
答案:(1)忽如一夜春风来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悠然见南山 (4)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6.(2014·重庆中考(A卷))综合性学习。(6分)
近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
请探究下面这则材料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材料 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答:
答案:现在人们汉字书写能力降低(或“人们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过分依赖键盘,手写机会不多。
(2)趣解汉字。
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2分)
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着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出、愧、海、您、协
答:
答案: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
愧:“心”中有“鬼”,自然惭愧。
海:牵手“每”一滴“水”,凝聚一个浩瀚的梦。
您:把“你”放在“心”上,因为重要,因为尊重。
协:要“办”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
(3)规范用字。
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
今 日 菜 品
素菜2元:炒白菜、炖罗卜……
晕菜3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
①请改正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   改为   。(1分)
②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们改正。你将怎么说 (1分)
答:
答案:①“罗卜” “萝卜” “晕菜” “荤菜”
②示例:叔叔,您好!菜品公示栏上你们不小心写错了两个字,“萝卜”的“萝”字和“荤菜”的“荤”字上面都是个草字头,建议你们改过来。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2014·河北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9题。(6分)
己 亥 杂 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这首诗的作者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
答案:龚自珍
8.这首诗画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2分)
答:
答案: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9.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答案(示例):这两句话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分)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薄暮冥冥  (      )
(2)长烟一空  (      )
(3)把酒临风  (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答案:(1)迫近 (2)全 (3)持、执 (4)探求
11.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C.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解析】选B。B项中“以”与题干中“以”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的意思。A项中“以”意思为“把”;C项中的“以”意思为“拿”;D项中“以”意思为“凭”。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答案:(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3.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 (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围绕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忧后乐”的思想作答。
答案: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三)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13分)
醉 翁 亭 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翼然临于泉上  (      )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
(4)太守谓谁  (      )
答案:(1)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2)寄托 (3)离开 (4)为,是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答案: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
16.结合全文,说说太守到底在“乐”些什么。(3分)
答:
答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与民同乐)。
17.从写景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答:
答案: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
(四)(2014·衢州中考)阅读文言文,回答18~22题。(11分)
郑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左右主笔砚。十八九, 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 ”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 ”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①: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③荆部商山:地名。④概:景象。⑤起:启发。⑥馔:念zhuàn,食物。
18.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2分)
  (1)    十八九, 为御史,(2)    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答案:(1)刘景(景) (2)郑 ()
19.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时 南 北 无 行 人 左 右 曰 但 刘 景 在 后 行 二 三 里。
答案: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译文:
答案: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
21.《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为题,应属于哪一类 (2分) (  )
A.俊辩   B.气义   C.知人   D.幼敏
【解析】选C。依据郑对刘景才学的判断及刘景最终的成就即可判断。
22.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2分)
答:
答案(示例):一是善于学习,刘景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随从能一鸣惊人,不难推测他长期以来留心学习;二是敢于展露才华,并不因为自己是随从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胆题诗,才有被赏识的机会;三是珍惜学习机会,仅三年时间就学有所成,这与他努力进取的态度密不可分。
附【译文】
刘瞻的父亲,当初是个贫穷的读书人。十岁的时候,他就在郑的身旁,管理笔墨纸砚等书房用具。十八九岁的时候,郑当上了御史,前往荆部商山巡视,中途在亭子里休息,欣赏山水。当时正是雨过天晴,山色非常秀美,泉水分外好看。郑坐了很久,起来走了五六里地。说:“如此美景,却没有作诗,就是观赏到天黑又有什么关系 ”于是又返回亭子,想要往亭子上题一首诗。他忽然发现亭子上已经题了一首绝句,墨迹还没有干。郑惊奇这首诗作得非常好。当时南北方向又都没有行人,随行的人对郑说:“刚才只有刘景走在后面,落后了二三里。”郑同刘景开玩笑说:“莫非是你题的吗 ”刘景行了礼说:“实在是因为看见您欣赏风景作诗受到的启发,所以特意作了这首拙诗题在上面。”说完自我检讨又行了一礼。郑赞叹很久才离开。这次巡视回到了京城,郑对自己的后辈郑涵、郑瀚等人说:“刘景将来是个出奇的人才,文学上必然有超人的成就。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我也再不把他当作仆人指使。”三年以后,刘景所作的文章词汇十分出色。一共经过两次科举考试被录取,郑征召他当上了辟法寺学省清级。
三、写作(40分)
23.(2014·鄂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带来这些变化 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 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      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刷新”是亮点,具有时代气息,新颖别致。“刷新”是指生活中出现的变化。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呢 亲人、老师、朋友,勇气、乐观、执着,阅读、思考、互助,漫步、远足、探险,发现、感悟、挫败……材料为我们进行了很全面的提示,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我们的发散思维。结合这些提示和思考将题目补充完整。
如果在横线上补充为亲人、老师、朋友,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成一篇记事作文。在文中安排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身边人给我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带来的变化。如果在横线上补充为阅读、思考、互助,或者是漫步、远足、探险,可写成一篇散文或写景文,表现自己在具体的学习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的变化。如果在横线上补充为勇气、乐观、执着,或者是发现、感悟、挫败,可写成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
无论如何补题,无论用何种形式来写,都应注意语言的锤炼,恰当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凝练而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