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3 16: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共分六段,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感。
教学目标
1.在读中感悟好词好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根据思维导图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和按四季写作的顺序。
4.学习并运用两种阅读方法:抓关键词、画思维导图。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思维导图来理清课文的脉络并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课下老师让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谁来分享一下。想全面的了解一个地方,提前搜集关于他的相关资料,这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2.通过你们的分享,我们对小兴安岭有了一些了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看看——美丽的小兴安岭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同学们课前对课文都进行了预习,那么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词语掌握的怎么样?
1.出示词语,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3.文中的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树特别多,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三、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是啊,小兴安岭的树特别多,请看课文第一段(出示),指名读第一段。
2.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这儿树多呢?(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你真会读书,知道抓住关键词来品味。(板书:抓关键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法
3.你能想象得出“绿色的海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吗?(放眼望去,全是绿色,一直连到天边)
4.多壮观的场面哪,你能读出这种海洋之势吗?指名读,齐读。
四、积累语言
1.小兴安岭除了这些美丽的树,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
来看自学提示一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圈出来并找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汇报,师画思维导图
(1)谁来说说美丽的春天有哪些景物?指名说,师板书: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春天的树木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图片)一个是(抽出枝条),(长出嫩叶)。谁来帮我继续完成接下来的景物?它有什么特点?积雪(融化),小溪呢?春天里的小鹿在干什么?
(2)瞧,不知不觉中我们完成了一幅图,知道吗?这幅图还有个特殊的名字呢,叫做——思维导图(板书:思维导图),通过它,咱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有哪些景物?通过它,咱们还知道树木怎么样?积雪呢?小溪呢?还有小鹿?
(3)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看谁能结合思维导图,把小兴安岭的春天美美地介绍给大家。(生练说,指名说)
(4)思维导图有哪些好处呢?
师小结:它既能帮我们把思路理清楚,也能让我们根据它将内容大致的说清楚,还能帮助我们快速地记忆。
3.同学们想不想学习画思维导图呢?先在中间图上写上季节,再给它画几条分支,有几个景物,咱们就画几条分支,再在分支的下面写一写这个景物的特点,它们的特点就得抓关键词来写了。其实,思维导图中间的形状可以不一样,春天,我选择的是嫩叶作为中间图案。在夏天的时候,咱们可以换一个形状,换什么呢(太阳);到了秋天,你想画什么?(树叶、水果、稻谷......)冬天,你最喜欢的图案是什么?(雪花、松树、雪人......)
那接下来咱们去品味小兴安岭夏季的美丽,认真读第三自然段,完成这个自学提示二。
1.与同桌合作画出思维导图。
2.根据思维导图互相介绍小兴安岭夏季的景物。
3.展示谁能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把小兴安岭的夏天给大家介绍一下?
4.利用思维导图,我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夏天介绍清楚了,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画思维导图(板书:画),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两种阅读方法:抓关键词,画思维导图
五、写作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我们不仅要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结构,写作技巧。请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两种方法,完成秋天和冬天的思维导图。板书:抓关键字画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