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四)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囿于(yòu) 门槛(kǎn) 马趴(pā) 隔阂(hái)
B.腌蛋(yān) 馄饨(dun) 秸秆(jiē) 招徕(lái)
C.颤巍(zhàn) 蹲踞(jù) 箍桶(ɡū) 忌讳(huì)
D.门楣(méi) 吆喝(he) 苋菜(xiàn) 小钹(bó)
【解析】选D。A项中“阂”应读hé;B项中“饨”应读tun;C项中“颤”应读chà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稀松 支棱 过瘾 吹虚 柞木
B.商贩 藉贯 家醅 玲珑 斟酒
C.铁铉 佐料 淳朴 避邪 面颊
D.别致 卤煮 荸荠 凑齐 喜微
【解析】选C。A项中“吹虚”应为“吹嘘”;B项中“藉贯”应为“籍贯”;D项中“喜微”应为“熹微”。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老人从局长位置上退下来后,深居简出,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偶尔出门时也是大模大样,不事张扬。
B.凡事多虚心请教,不要自以为是,也是避免孤陋寡闻的方法。
C.没有蜡笔,姐姐用水彩作画,我也如法炮制。
D.想到白芳礼老人用踩三轮车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我肃然起敬。
【解析】选A。前后矛盾,“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4.(2014·长沙中考)下列词语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随着长沙地铁2号线的投入使用,使长沙人的未来与地铁密不可分。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湖南省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D.长沙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我爱星城”的活动,得到市民很多的响应。
【解析】选B。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使”;C项“约”“余”重复,应删其一;D项语序不当,应先“策划”后“开展”,“市民很多”应改为“很多市民”。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云南的歌会》主要写了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演唱的方式和内容都不相同。
B.《端午的鸭蛋》语言平淡而有味,虽记录的是平淡的日常生活,却蕴含着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爱。
C.《俗世奇人》塑造了两位有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高人的形象。一人仅写一事,却写得形神兼备,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人物的神韵。
D.《春酒》一文通过写家乡过年的风俗,写喝春酒、喝会酒,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春酒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解析】选D。《春酒》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6.(2014·浙江模拟)民俗节日探究。(7分)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1)了解民俗节日。(2分)
请用线段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品评民俗节日。(3分)
请结合(1)(3)题提示的内容,说说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
特色一:
特色二:
(3)探究诗句内涵。(2分)
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
答案:(1)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示例:①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②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③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④文化色彩浓厚。
(3)示例:①诗句内容与民俗节日相关。②描述民俗节日活动、节日气氛。③表现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云南的歌会》有关选段,完成7~11题。(13分)
①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②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③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7.选文第①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分)
答:
答案:内容上概括云南是歌舞之乡,结构上引起下文。表达了作者对云南歌舞的赞美之情。
8.文中“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一句中的“多”字可以删去吗 (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多”表明仍有其他内容,如果去掉,和事实不符。
答案:“多”字不能删去。因为“多是情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即照应“也唱其他故事”。所以,此处一个“多”字,属用词准确,不能删去。
9.“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 (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指示代词指代作用的理解。首先找到这句话所在的段落,然后根据上下文理解指代的内容。
答案: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10.选文第②③段关于人物的刻画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把握。仔细阅读描写人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工笔刻画的方法。
答案(示例):人物描写以工笔描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刻画细腻真实,如同一幅人物肖像画:写面容、写牙齿、写服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而作者的态度又隐含在字里行间。
1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请想一想,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哪些民俗呢 (2分)
答:
答案(示例):纳西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龙船节等。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黄梅戏——徽州的吟唱
杨晓民
走在乡村的路上,我们首先听到了乡村的吟唱。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情深意长的小夫妻回到家里耕田织布的时候,《天仙配》,流传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成了黄梅戏的代名词。
最初的时候,采茶歌或者黄梅调,是田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乡村的山歌小调和叙事民歌,安庆的民间艺人就是根据田野乡村的山歌小调和叙事民歌的特点,吸取了安徽地方戏曲青阳腔和徽剧的曲调、表演形式,进行充实和改造,然后,在广大的乡村演出。
没有遭到官府的禁锢,也没有受过文人的改造,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梅戏从来在民间生长,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芳香,健康而纯正。广大的乡村,就是通过唱戏看戏来表达他们生活的平安和幸福的感受。
每年,在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村里总要演戏的,这就是社戏。乡村里的唱戏,往往是和一些宗教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戏开场了,乡村的人们也得到了某种降福祛灾的保证。
《安庆史话》这样评述黄梅 ( http: / / www.21cnjy.com )戏:它生长在锦绣旖旎的江南,它不像秦腔那样融会着塞北草原的高昂气势,又不像河南梆子那样充满着黄河奔流的雄健气概,它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芳香,委婉缥缈,轻柔优雅。
在外乡人看来,黄梅戏仿佛山野吹来的风,仿佛春日溪头的荠菜花,又仿佛山涧淙淙不尽的流泉。
当妩媚亮丽的徽州女子独立于舞台时,她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年轻之心体察世态,以自己的年轻之心表现世态,谁能不切身感受到一种青春活力的激荡和灿烂年华的召唤呢
当翩翩起舞的仙女从天而降,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与乡村的生活也就一步之遥,所有的辛劳和苦难,就在这个瞬间心平气和,羽化成尽善尽美的幸福。
这时候世俗的欢乐,自然而然地替代了庄严的敬畏,这一时刻,戏台上下,就是乡村生活的娱乐中心了。
天上是一轮亮亮的月,地上是几盏明明的灯,河上的风轻轻地吹过去,台上的唱低低地传过来。
就在这样悠远的旋律中,我们回过头去,眺望不远处的青山绿水,青山绿水之中的徽州。
和所有古老的城镇一样,徽州,比起徽州的现在更让我们觉得恍惚。恍惚之间,有什么珍贵的东西与我们劈面相逢了。
(摘自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把握。根据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判断画横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结合内容体会其作用。
答案:比喻、排比。作者把黄梅戏比作“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吹来的风”“春日溪头的荠菜花”和“山涧淙淙不尽的流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梅戏的美妙动听,清脆悦耳,表达出作者对黄梅戏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 (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的把握。环境描写往往有渲染氛围、烘托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根据语境体会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环境描写。描写静谧清幽的环境,渲染美好宁静的气氛,烘托黄梅戏的优美动人。
14.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恍惚之间,有什么珍贵的东西与我们劈面相逢了”一句的理解。(3分)
答:
答案:作者在黄梅戏委婉清新的唱腔和细腻动人的表演中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巨大魅力,被深深震撼,并沉醉其中。
15.《云南的歌会》中云南女子的歌是“美”的,文中的黄梅戏也是“美”的。二者的“美”有何不同 (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根据云南女子的歌和黄梅戏的特点进行比较。
答案:云南女子的歌自由轻快,淳朴本色;文中的黄梅戏委婉缥缈,轻柔优雅。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5分)
命 系 悬 壶①
陈源斌
姚五先生是我家乡古镇上的世传名医。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名字竟然可以治病。邻居家小孩突发急痧,整夜惊叫抽搐,大人捋着头发哄他说:“好孩子,别怕,请姚五先生去了。”捋着捋着,啼哭声变小,孩子气息匀细,睡熟了。有个半大少年,暑天贪吃生食,又喝凉水,不一会儿发作起来,抱着肚子在地下打滚,一口气吸进去,憋得脸色乌青,连眼睛都倒起来了。这时候,有人喊说:“好了,好了,姚五先生来了。”其实才远远看到姚五先生的影子,走到跟前还得好一会儿呢。地下的病人却把一口气痛痛快快吐出来,觉得肚子好受多了。
关于姚五先生的传说很多:说他某年路过某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见一户人家号啕哭丧,进屋看时,人已经断了气,穿好送终的寿衣寿裤,躺在草铺上了。姚五先生说有救,熬了一罐药,撬开牙关,灌将进去,草铺上的人立刻还了魂;又说他某年途中撞见一群披麻戴孝抬棺人,他朝滴在地下的血迹看看,又凑到跟前嗅了嗅,赶紧开棺急救。原来是位难产的孕妇,幸得姚五先生救治,母子双双侥幸活了命……这些故事都不新鲜,显然是从一些旧书和传闻那里,移植过来的。姚五先生听了,总是不置可否,一笑了之。
传来传去,姚五先生就被神化了。说他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能让死人活,也能让活人死。这话是当着姚五先生的面说的。他跟往常一样懒得理睬,只管凝神替面前的病人诊治。这句话却惹出了一个意外灾祸:有一个青年高高骑在墙头上看热闹,手里捧了一罐南瓜稀粥,喝了个底朝天,肚子胀得像只鼓。那青年听见这句话,很不服气,抓着喝空了的罐子,“啪”地一声跳到地下,说:“我就不信,我一个大活人,他真有本事,敢不敢让我马上就死 ”姚五先生抬头看看他,脸色陡变,让人赶紧找青年的家长,准备后事。果然如此,没等家长赶到,青年已经瘫软死去——事后,姚五先生解释说,青年喝了一肚子稀粥,从那么高的墙头猛跳到地下,硬把肚肠挣断,又因地处偏僻乡下,来不及救治,可惜这条性命了。
姚五先生体恤民情,替人治好病,或是救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条命,视人家的家境,酌收诊费。遇到乡下普通老百姓,他把手挥挥,说,算了,你要真过意不去,闲暇时送几只斑鸪鸪来吧。斑鸪鸪是一种乡下常见的鸟,喜好在野地里用脚爪刨挖单叶芽果吃,随手就捉得到,不算什么难事。姚五先生嗜好这种野味。他饮食十分挑剔,从来不在外面吃饭。有时候下乡到人家忙活一天,连口水都不喝,照样挥挥手,走了。多少人被他感动了,望着他的背影,为他祈祷,说:“好人哪,但愿他长命百岁!”
姚五先生只活到五十岁。他患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地俗称的膈食病,就是不能吃饭——得过他恩惠的乡下人说,姚五先生怕是斑鸪鸪吃多了。斑鸪鸪喜欢刨吃野地里有毒的单叶芽果,这种野鸟身上积存了毒素,人偶尔尝个新鲜是可以的,吃多了,就会有大妨碍。姚五先生一辈子替太多的普通百姓看过病,吃了太多的人家送来的斑鸪鸪,日积月累,中了重毒了——姚五先生是治膈食病的圣手,有一个祖传单方,远远近近,好多患这种病的人,都是由他治愈的。他按祖传单方给自己抓了药,煎好,一口气喝下肚里,却一点不剩地吐了。再舀一碗,硬灌下去,扑哧一声亮响,全部喷射出来。很明显这是药不对症,姚五先生把头摇摇,叹了一口气,说:“命系悬壶,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他一天天瘦下去,瘦下去,瘦成了一根芦柴似的,只剩了一口气在胸腔里悠悠转着。接着,这口气断了,他死了。
【注】①汉代以后,民间郎中的药铺或诊所门口大都挂一个药葫芦即“悬壶”,以此作为卖药行医的标志。题目中的“悬壶”即为“行医”之意。
16.从小说内容看,题目“命系悬壶”的含义是什么 (4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能力。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题的含义,可以从分析标题字词的角度切入。就是先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再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本题“命系悬壶”中“命系”是生命维系之意,指古镇上人们把性命维系在医生姚五身上,人们的生命因他而能保全,同时也说明姚五的性命与他行医生涯息息相关。
答案:①古镇上人们把性命维系在医生姚五身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点出姚五具有良好的医术医德,多少人性命因他而保全。②行医是姚五安身立命的依靠,他因行医而生存而丧命。(或:暗示姚五的性命与他行医生涯息息相关,救治了太多无钱治病的人的性命,却也因此吃了太多的斑鸪鸪而丧命。)
17.在古镇人们眼中,姚五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能力。解答此种题型,要观其形、听其言、察其行,从人物的行为事迹中来分析,同时要注意侧面描写和烘托等。答题思路一般是“……是一个……的人”。有时还要先摘取事例,然后再概括出人物形象。
答案:姚五是一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世传名医。
18.小说多处透露出的“言外之意”是姚五并非神医,请举出两例简要说明。(4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和把握文意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此种题型,一定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本题说“姚五并非神医”,在文中有多处伏笔,可从文中选取,摘取原句或概括作答都可。注意要回答两例并稍加说明。
答案:①邻家小孩、半大少年听到他的名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症减轻,主要是心理作用,与他无关;②很多有关把死人救活的传说,属于移植,并不可信;③青年跳墙而死,他也只能解释原因,为之可惜,却束手无策;④他虽然治愈了很多人,却治不好自己的病,五十岁就死了。(任意答出两例即可)
19.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任选一处加以赏析。(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节描写的赏析。细节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分析时,可抓住富有传神作用的动词、形容词等来分析,也可以抓住特定的画面来分析。解答时要先举例,然后说明如何运用细节,最后点明运用细节的妙处,三者缺一不可。
答案(示例):如“再舀一碗,硬灌下去,扑哧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亮响,全部喷射出来”。赏析: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姚五喝药时的艰难情景,揭示了神医不神的事实。
20.小说意蕴丰富,你从中领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答出两点即可)(2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解答时一定要明确两点:一是道理来自文本;二是道理要合情合理,富有启迪性。要先举例说明,再说明领悟到的道理,如从“他虽然治愈了很多人,却治不好自己的病,五十岁就死了”这一点,领悟到的道理是:世上没有真正的神医,任何医生医术即使再高明也不能救助所有的性命,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给他人。本题还要注意“答出两点即可”的提示,否则就会遗漏要点。
答案:①医患的生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相互依存的。②世上没有真正的神医,任何医生医术即使再高明也不能救助所有的性命,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给他人。③命运靠自己把握,不能将我们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④面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正确认识和客观判断,不应片面否定或盲目崇拜。(答题以小说包含的道理为依据,合情合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三、写作(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你以“因为有 ,我更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文题前一横线上可以填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内容,如同学、父母、邻居以及社会上各种人、一本书、一处风景等;也可以填虚指“精神”,如宽容、爱、挫折等;还可以写古人,发挥新奇浪漫的想象力。要突出前者与另一方的联系,最好存在比较。“有”字的增加是一种强调,暗示出前者的作用影响和决定了最终另一方的命运、现实、情感或认知,前者要成为叙事行文中的一个线索,要充分展现它的作用。从立意上说,也比较自由,可以就事物的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也可以从个人对集体、个人对一个地方的贡献谈,还可以从精神层面对人的影响上来谈,等等。同时本文要想立意深刻,不能仅就事论事,你要在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和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中,谈出你的感悟和情感。选材可以多样,但要赋予一定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