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世界最大的 黄土堆积区
The world's largest loess accumulation area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
第六章
第三节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课时)
古老 凝固 文明
学习目标
1
2
3
4
结合地图资料,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分析独特“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说出黄土高原地表特点及典型地貌景观
文明的摇篮
01
位置范围
观察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分析思考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大致介于33°N-41°N,100°E-114°E之间,属于中纬度。
黄土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深居内陆。
100°E
114°E
41°N
33°N
位置范围
观察黄土高原的地形图,在图中标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乌鞘岭
秦岭
太行山
古长城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南抵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
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
位置范围
阅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并在图上找黄土高原主要都包括哪些省份。
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
其中山西省和陕西省的的面积比较大。
地形地势
阅读黄土高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形地势特征。
汾河平原
渭河平原
黄土高原内部除了有着六盘山、吕梁山脉外,还有渭河平原和汾河平原等重要地形区。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
气候特征
阅读相关地图和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气候特征
阅读温度带和干湿区地图,分析黄土高原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
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区
【探究思考】
结合黄土高原的气候和地形等相关条件分析,黄土高原的农业特征。
黄土高原盛产地区苹果、梨、柿、枣、杏、桃、核桃、葡萄、石榴、猕猴桃等。
发展旱作农业,其中谷子是黄土高原的特色农作物,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谷子
苹果
黄河
渭河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六七千年以前渭河平原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
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号称“天下第一陵”官方祭祀轩辕黄帝的活动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特别是秦汉以后,黄陵已成为官方祭祀的场所。
黄帝陵
社稷坛
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在坛中供奉的“五色土”中,黄土位居中央,体现了黄土与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
【黄土风情】
陕北和晋西北居民春秋两季多以头巾缠头。晋中、吕梁一带则一年四季以白羊肚手巾,成圈状挽手头顶,前额上方打个结,显示一种阳刚英武之气。
黄土风情
你能用黄土高原气候的相关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当地人喜欢带头巾吗?
陕北地处我们国家的内陆,除夏季以外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旱,风大。
外出劳作的人们会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来擦拭头顶、脸上和脖颈灰尘沙砾。
【黄土风情】
窑洞是中国北部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人们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黄土风情
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黄土高原窑洞和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厚厚黄土层
黄土的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土层厚,适合挖掘和开凿
降水少冬季寒冷
黄土保暖性好,可以保暖御寒
因地制宜
【黄土风情】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歌腔高亢而悠长是流传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
黄土高原,山连着山,沟接着沟,交通不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高亢而悠长的歌声抒发自己的感情、感触。
风吹来的黄土
02
【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表面被厚厚的黄土覆盖,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黄土高原面积约占世界黄土分布的70%,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成因分析
观察下列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示意图,你能用语言描述出这一过程吗?
基 岩
戈壁
沙漠
黄土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成因分析
结合图文资料,想一想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吹过来的?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支持。
“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
蒙古、中亚
【探究学习】
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土就像冬季的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黄土是被风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黄土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有可能是西北风带来的。
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
千沟万壑
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士地貌景观。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耕地所在。
【黄土塬】
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耕地所在。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耕地所在。
【黄土梁】
黄土墚也称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耕地所在。
【黄土峁】
黄土峁,是一种外形很像馒头的峁,峁的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四周多为凸形坡,坡长较短,主要分布在高原沟壑区。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耕地所在。
【黄土川】
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方。
从地形土壤水源的角度分析,川为什么会是黄土高原人口集中的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耕,所以人口密集。
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不同的地貌特征是怎么形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
B
C
D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
水土流失比较轻
黄土塬被流水侵蚀
黄土梁被分割成峁
沟谷进一步加宽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川
【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
自然条件
文明摇篮
形成原因
位置范围:
气候特征: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黄土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黄土风情:窑洞、信天游、白羊肚头巾
形成原因:“风成说”及其证据
黄土地貌:
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墚,峁,川等地貌景观
课堂练习
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乌鞘岭以东
B.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及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C.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2.“挽黄河臂膀,依太行身躯,踏千里黄土,踩万年‘乌金’…”赞美的地区位于
( )
A.东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青藏高原
C
B
课堂练习
右图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图,读下图回答下题。
3.图中表示太行山脉和阴山山脉的字母分别是( )
A.a、d B.c、b
C.a、c D.b、d
4.黄土高原各种地貌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是( )
A.黄土塬 B.黄土坡 C.黄土峁 D.黄土梁
5.在2015年 “十一黄金周”期间,小辉全家到延安地区旅游,有时他们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
A.千沟万壑 B.河道纵横 C.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
A
A
A
课堂练习
民居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图示意以陕北民居为主题的邮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邮票所示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7.邮票所示民居的优点是( )
A.宽敞明亮 B.冬暖夏凉
C.抗震性好 D.通风良好
8.该民居分布区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是( )
A.赛龙舟 B.赛马 C.打腰鼓 D.藏族押加
A
B
C
世界最大的 黄土堆积区
The world's largest loess accumulation area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
第六章
第三节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课时)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