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2 21:1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慷慨沉吟 忧思以歌
——《短歌行》说课
4
说教材
1
2
3
5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模式
说课流程
1
3
说学情
说教学评价
《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是高一新生继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又一关于诗歌学习的阶段。
本课内容
地位和价值
说教材
知识、技能基础
思维、认知体验

存在的问题

说学情
在诗歌鉴赏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方法。在解答相应的考题时,缺乏规范答题的意识。
由于初中的积累, 高一学生在古诗鉴赏方面有一定的形象感知能力,能粗略感知一首诗的内容情感。
高一学生现在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学习了现代诗歌单元,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对于诗歌的艺术手法也有一定的积累。同时也初步培养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1. 把握诗意,体悟“忧”情。
2. 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为我们的的。
教学目标
说教学模式
了解诗意受超链接
认 悟出情感识超链接
明确范式接
归纳方法接

实战操练知




1.关注标题
2.分析意象
1.自问自答
4.抓关键字
3.知人论世
5.分析手法
6.重视注释
2.生问生答
3.生问师答
教法
学法
引导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说教法与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目标
1分钟
预习检测
2分钟
整体感知
2分钟
练练写写
5分钟
问题探究
20分钟
说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3分钟
导入新课
2分钟
课堂考试10分钟
说教学设计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以学生初中学过的诗歌导入新课,目的是唤起学生对曹操诗歌的亲切感,并激发起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把握诗意,体悟“忧”情。
2. 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为我
知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为我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说教学设计
1.小组长提出本组成员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2.其他小组的同学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预习检测
效果:
设置这三项任务,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自问自答、生问生答、生问师答的三环节。
说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效果: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合作探究




1.作者因何而忧?请简要分析。
2.本诗抒发情感的艺术手法都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说教学设计
效果:
说教学设计
本诗中的“忧”包含几层含义?请简要分析。
练练写写
效果:
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以上问题的结论,按照答题模板答题,达到了引导学生规范答题的效果。
说教学设计
内容小结
方法小结
本诗通过描写作者在月夜宴会上的见闻感受,表达了作者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功业未就的忧思和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
一、重视注释。
二、抓关键字。
三、分析手法。
四、知人论世。
课堂小结
效果:
说教学设计
内容小结
方法小结
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嗟”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课堂考试
说教学评价
预习检测
小组合作
课堂考试
自评、点评
自评、点评
互评、点评
说教学资源
教学参考
网站搜索
课外图书
延时符
谢谢倾听!
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