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又何间焉 ( )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3)邹忌讽齐王纳谏 ( )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5)荷担者三夫 ( )
(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
(7)左右芼之 ( )
(8)白露未晞 ( )
答案:(1)参与 (2)指猪、牛、羊等 (3)接受 (4)偏爱 (5)扛 (6)穷尽
(7)挑选 (8)干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解析】选B。B项,“美”是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美”;其他三项均是“美丽”的意思。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答案:(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3)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战国策》。“讽”的意思是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
C.《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汉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D.《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解析】选C。《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5.名句默写。(2分)
(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2)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
(3)《关雎》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语句是: ,
。
(4)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 ,
, 。
答案:(1)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2)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3)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4)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6.(2014·龙东中考)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7分)
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校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欢乐。初中的学习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为此你班决定开展“岁月如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集体的记忆】班级组织编委会编写班史,每人珍藏一本,作为对这段生活的永久纪念,请你设计班史的内容。(1.5分)
内容一:班级毕业照
内容二:
内容三:
内容四:
(2)【真诚的邀请】假如你是编委会的组长,去邀请校长为班史题词,你该怎么说?(1.5分)
答:
(3)【如歌的行板】班级要组织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毕业晚会,请你设计主题语,要求语言简洁、紧扣主题。(2分)
答:
(4)【永远的赠言】毕业在即,请你在老师的纪念册上写留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2分)
答:
答案:(1)示例:(内容二:)班级大事记 (内容三:)班级日记摘抄 (内容四:)个人成长记录
(2)示例:校长您好,我是××班级的编委会的组长,我们班级编写了班史,我代表班级成员真诚地邀请您为班史题词,希望您完成我们的心愿好吗?
(3)示例一:难忘今宵,今宵难忘!
示例二:今宵的别离,为了明朝更好的相聚。
(4)示例:尊敬的老师,在这离别之际,我有千言万语,看一眼您的白发,摸一把您的座椅,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再见吧,老师!请接受我深情的敬礼!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蒹葭》,回答7、8题。(6分)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7.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这两句的内容,从作者所运用的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上思考其感情。
答案: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而求之不得的凄清、冷落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从全诗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
答案: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6分)
曹 刿 论 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划分,句(1)中“肉食者”是主语,“谋”是谓语,主谓之间应停顿;句(2)中“弗敢”是状语,状语后应停顿。
答案:(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徧 ( )
(2)小信未孚 ( )
(3)公将鼓之 ( )
(4)再而衰 ( )
答案:(1)通“遍”,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 (3)击鼓进军 (4)第二次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答案:我发现他们的车辙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3分)
答案: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 双方交战的过程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紧扣题干要求鲁庄公身上“值得肯定
的地方”,找出能表现鲁庄公值得肯定的言行并加以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
理即可。
答案:(1)“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畏惧。(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3)“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4)“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5)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6)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
(三)(2014·黄冈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4~18题。(18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
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
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
丰收。
14.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
A.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
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
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
【解析】选A。此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虚词的理解。A项中“虽”应是“即使”的意思。
15.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
A.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解析】选D。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1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夫 治 国 犹 如 栽 树 本 根 不 摇 则 枝 叶 茂 荣。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此句的意思为: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
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根据句意即可断句。
答案: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7.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译文:
答案:(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
(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18.【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3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3分)
【解析】本题要求根据选文内容作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找到相关语句,然后提炼概括。
答案:【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
【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附【乙】【译文】
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
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清清静静的,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三、写作(40分)
19.(2014·盐城中考)“正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却已鲜花盛开。还有,曾经读过的书,登过的山,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
以“我与 再见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给半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补题”是写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我与 再见时”,这里应填补一个词或短语。可从提示语提炼或选择合适的词语,如“少年”“小径”“书”“山”“炊烟”等。也可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入手,填写“某人(物)”,或新颖独特的词语,如“我与微笑再见时”“我与网络再见时”等,这样的题目会更好地拨动读者共鸣的心弦。总之,补题时切记:以“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想方设法,扬长避短,补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