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7张PPT)
第7章
三角函数
7 . 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角函数是刻画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那么,“周而复始”的基本特征必定蕴含在三角函数的性质之中.
● 三角函数具有哪些性质
7 . 3 . 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由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可知,正弦、余弦函数值的变化是现出周期现象. 每当角增加(或减少)2,所得角的终边与原来角的终边相同,故两角的正弦、余弦函数值也分别相同,即有
sin(2π+x) =sin x,cos(2π-x) = cos x .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所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周期性.
● 如何用数学语言刻画函数的周期性
一、函数的周期性
(1) 周期函数:
若记f(x)=sinx,则对于任意x∈R,都有f(x+2π)=f(x).
设函数 y=f(x)的定义域为A.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对于任意的 x∈A,都有 x+T∈A,并且 f(x+T)=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作这个函数的周期.
易知 2π 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且 4π,6π,
···以及-2π,-4π,···都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即每一个常数 2k (k∈Z且k≠0) 都是这两个函数的周期.
思 考
一个周期函数的周期有多少个 周期函数的图象具有什么特征
(2) 最小正周期:
如果在周期函数 f(x) 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_________,那么这个最小的正数就叫作 f(x) 的最小正周期.
正数
(3)本质:
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取值周期性出现相同的函数值.
(4)应用:
函数的周期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高考中常见的考查知识点,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应用.
例如,2π 是正弦函数的所有周期中的最小正数 (同学们可从单位圆中正弦线的变化特征看出这一结论,其证明见本节后“链接”),所以 2π 是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同样地,2π 也是余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因此,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都是周期函数,2k (k∈Z 且 k≠0) 都是它们的周期,它们的最小正周期都是 2π.
通过观察正切线不难发现,正切函数 y=tan x 也是周期函数,并日最小正周期是π .
今后本书中所说的周期,如果不加特别说明,一般都是指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思考】
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吗
提示:周期函数不一定存在最小正周期. 例如,对于常数函数 f(x)=c (c为常数,x∈R),所有非零实数T都是它的周期,而最小正周期是不存在的,所以常数函数没有最小正周期.
例 1
已知作周期性运动的钟摆的高度 h (单位:mm) 与时间 t (单位:s)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 7-3-1 所示:
(1) 求该函数的周期;
解 由图象可知,该函数的周期为 1.5 s.
(2) 求 t=10 s 时钟摆的高度.
解 设 h=f(t),由函数 f(t) 的周期为 1.5 s,
可知f(10)=f(1+6×1.5)
=f(1)
=20.
所以 t=10s 时钟摆的高度为 20 mm.
例 2
求函数 f(x) =cos 2x 的周期.
解 设 f(x) 周期为 T ,则 f(x+T) =f(x),即 cos 2(x+T) =cos2x 对任意实数 x 都成立. 也就是 cos(u+2T)=cosu 对任意实数 u 都成立,其中u=2x.
由 y=cos u 的周期为2π,可知使得 cos(u+2T)=cosu对任意实数u都成立的2T的最小正值为 2π,可知2T=2π,即T=π.
所以 f(x)=cos 2x 的周期为 π.
二、正、余弦函数的周期
一般地,
函数 y=Asin(ωx+φ)及 y=Acos(ωx+φ) (其中A,ω,φ为常数,且 A≠0,ω>0) 的周期为________.
函数 y=Atan(ωx+φ) (其中A,ω, φ为常数,且 A≠0,ω>0) 的周期为________.
例如,对于函数 g(x) = 2sin(x-),可直接由 T= 求得 g(x) 的周期为 4π.
若函数 y=f(x) 的周期为 T,则函数 y=Af(ωx+φ) 的周期为(其中A, ω, φ 为常数,且 A≠0, ω≠0).
【思考】
当函数 y=Asin(ωx+φ)中,ω<0时,函数的周期是多少
提示:函数 y=Asin(ωx+φ) 及 y=Acos(ωx+φ) (其中A,ω,φ为常数,且A≠0) 的周期为 .
【基础小测】
1. 辨析记忆(对的打“ ”,错的打“ ”)
(1)若sin(+)=sin,则是函数y=sinx的一个周期.
( )
(2)若存在正数T,使 f(x+T) =-f(x),则函数 f(x) 的周期为2T. ( )
(3) 周期函数的周期只有唯一一个. ( )
2. 函数 f(x)=2sin(4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 B. C.π D.2π
B
解析:因为ω=4,所以 T= = = .
解析
3. 若函数 f(x)(x∈R) 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该函数的周期为 ( )
A.1 B.2 C.2.5 D.5
B
解析:根据函数的图象知,函数的周期为2.
解析
【跟踪训练】
1. 今天是星期三,从明天算起,第167天是 (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B
解析:因为周期 T=7,又167=23×7+6,
故第167天是星期三的前一天,星期二.
解析
2. 函数 y=sin 4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 4π B. 2π C. π D.
D
解析: T= = .
解析
3. 若 f(x) 是 R 上周期为 5 的奇函数,且满足 f(1)=1,f(2)=2,则 f(3)-f(4) = ( )
A.1 B. -1 C.3 D. -3
B
解析:因为 f(x+5) =f(x),f(-x) =-f(x),
所以 f(3) =f(3-5) =f(-2) =-f(2) =-2,
所以 f(4) =f(4-5) =f(-1) =-f(1) =-1,
所以 f(3) -f(4) =-2+1=-1.
解析
4. 函数 f(x) =sin(-),x∈R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B.π C.2π D.4π
D
解析:f(x) =sin(-) = sin (+2π-)
=sin[ +4π)- ] = f(x+4π).
所以 f(x) 的最小正周期为4π.
解析
5.函数 f(x) 是以 2 为周期的函数,且f(2)=3,则 f(8)=
____________.
3
解析:因为 f(x) 的周期为2,所以 f(x+2) =f(x),
所以 f(8)=f(2+3×2)=f(2)=3.
解析
练 习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1) x=时, sin(x+)≠sinx,则不是函数 y=sin x
的周期;
解 正确.
由周期函数的定义易知说法正确.
(2) x= 时,sin (x+) =sin x,则 一定是函数
y= sinx 的周期.
解 不正确.
由周期函数的定义知,要使非零常数 T是f(x)的周期,则需对f(x)定义域上的任意x,等式 f(x+T)=f(x)恒成立,而sin(x+)=sinx 仅对个别x成立,故不是 y=sinx 的周期.
2. 求下列函数的周期:
(1) y=2cos 3x;
解 ∵y=cosx 的周期为 T=2kπ,k∈Z且k≠0,
∴y=2cos3x 的周期为T=,k∈Z且k≠0,
综上所述,结论是:函数的周期是
T= ,k∈Z且k≠0.
(2) y=sin ;
解 ∵y=sinx 的周期为 T=2kπ,k∈Z且k≠0,
∴y=2 sin 的周期为T==6kπ , k∈Z且k≠0,
综上所述,结论是:函数的周期是
T= 6kπ ,k∈Z且k≠0.
3. 设k为正数,若函数f(x)=sin(kx+)的最小正周期为,
求 k 的值.
解:∵ k>0,
∴函数 f(x)=sin(kx+) 的最小正周期 T=,
则 = ,
∴ k=3.
4. 已知弹管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x (单位:cm) 与时间
t (单位:s)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 求该函数的周期;
解 由图可知,
函数的周期 T=4 s.
(2) 求 t = 10.5 s 时弹簧振子对平横位置的位移.
解 令 x=f(t),
∵ f(10.5) =f(2×4+2.5) =f(2.5) =-8,
∴当t=10.5 s 时,弹簧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8 cm.
链 接
2π 是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由诱导公式易知,2π 是正弦函数的一个周期.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 2π 是它的最小正周期.
假设 0<T<2,且T是正弦函数的周期,则对任意实数x,都有 sin(x+T)=sinx 成立,令 x=0,得 sinT=0,
又0<T<2π,故T=π,从而对任意实数x,都有sin(x+π)=sin x 成立,与 sin(+π)≠sin 矛盾,故正弦函数没有比 2π 小的正周期.
由此可知,2π 是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7 . 3 . 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为了更加直观地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可以先作出它们的图象.
● 怎样作出三角函数的图象
先画正弦函数的图象. 由于 y=sin x 是以 2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故只要画出在[0,2π]上的图象,然后由周期性就可以得到整个图象.
下面我们借助正弦线来画出 y=sin x 在 [0,2π] 上的图象.
首先,我们来作坐标为(x0,sin x0)的点S(不妨设 x0>0).
如图 7-3-2 所示,在x轴上任取一点O′,以O′为圆心,单位长为半径作圆在⊙O′中,设的长为x(即∠AO′P=x),则 MP=sinx0. 所以点 S (x0,sinx0) 是以的长为横坐标,正弦线 MP 的数量为纵坐标的点.
知道如何作出函数 y=sinx 图象上的一个点,就可作出一系列点. 例如,在 ⊙O′ 中,作出对应于
, , ,···,
的角及相应的正弦线. 相应地,把 轴上从 0 到 2π 这一段分成12等份.
把角 x 的正弦线向右平移,使它的起点与 x 轴上表示数的点重合,再用光滑曲线把这些正弦线的终点连接起来,就得到正弦函数 y=sin x 在 [0,2π] 上的图象,如图 7-3-3 所示.
最后我们只要将函数 y=sin x,x∈[0,2π] 的图象向左、右平移(每次 2π 个单位),就可以得到正弦函数 y=sin x, x∈ R 的图象(图7-3-4). 正弦函数的图象叫作正弦曲线.
以上是借助正弦线描点来作出正弦曲线,也可以通过列表描点来作出正弦曲线,或利用图形计算器、计算机来作出正弦曲线.
信息技术
在 Excel 中可用“描点连线”的方法绘制正弦曲线,步骤如下.
(1) 设置角 (弧度):在单元格 A1,A2 内分别输入 0,0.1,选中 A1,A2 后拖拽填充柄至单元格出现 6.3为止.
(2) 计算正弦值:在 B1 内输入“=sin(A1)”,双击 Bl 的填充柄即得到与第一列相对应的正弦值.
(3) 成图:光标置于数据区任一位置,按“插入/图表/散点图”选择“无数据点平滑散点图”,点击“完成” (图 7-3-5).
由图7-3-5可以看出,函数 y=sin x,x∈[0,2π] 的图象上起着关键作用的点有以下五个:
(0,0),(,1),(π,0),(,-1),(2π,0).
事实上,描出五点后,函数 y=sin x,x∈[0,2π] 的图象形状就基本确定了.因此在精确度要求不太高时,我们常常先找出这五个关键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得到函数的简图. 这种作图方法称为“五点法”.
一、正弦曲线
(1) 正弦曲线
正弦函数 y=sin x,x∈R 的图象叫正弦曲线.
(2) 正弦函数图象的画法
① 几何法:
(ⅰ) 利用正弦线画出 y=sin x,x∈[0,2π] 的图象;
(ⅱ) 将图象向左、向右平行移动(每次2π个单位长度).
②“五点法”:
(ⅰ) 画出正弦曲线在 [0,2π] 上的图象的五个关键点 (0,0),_________,(π,0),___________,(2π,0),用光滑的曲线连接;
(ⅱ) 将所得图象向左、向右平行移动 (每次 2π 个单位长度).
(,1)
(,-1)
(3)本质:
正弦曲线是正弦函数的图形表示,是正弦函数的一种直观表示.
(4) 应用:
根据正弦曲线,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正弦函数,进而根据正弦曲线推导正弦函数的一些常用性质.
【思考】
在作 y=2+sin x 的图象时,应抓住哪些关键点
提示:作正弦函数 y=2+sin x,x∈[0,2π] 的图象时,起关键作用的点有以下五个:
(0,2),(,3),(π,2),(,1),(2π,2).
二、余弦曲线
(1) 余弦曲线
余弦函数 y=cos x,x∈R 的图象叫余弦曲线.
(2) 余弦函数图象的画法
①由 cos=sin (x+),知 y=cos x 图象可由 y=sin x 图象向_____平移_____个单位得到.
左
② 用“五点法”画余弦曲线 y=cos x 在 [0,2π] 上的图象时,所取的五个关键点分别为(0,1),(,0), __________,(,0) ,__________,再用光滑的曲线连接.
(π,-1)
(2π,1)
【思考】
y=cos x (x∈R) 的图象可由 y=sin x (x∈R) 的图象平移得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因为 cos x=sin(x+),所以 y=sin x (x∈R) 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 y=cos x (x∈R) 的图象.
观察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图 7-3 - 6),我们得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有以下主要性质.
(1) 定义域: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实数集_____.
R
(2) 值域
由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可以发现,
-1≤sin x ≤1, - l ≤cos x ≤ 1,
而且 sin x,cos x 都可以取 [-1,1] 中的一切值.这说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都是____________.
[-1,1]
其中正弦函数:
当且仅当 x=___________ (k∈Z) 时取得最大值 1,
当且仅当 x= ___________ (k∈Z) 时取得最小值-1.
+2kπ
-+2kπ
余弦函数:
当且仅当 x= ___________ (k∈Z) 时取得最大值 1,
当且仅当 x= ___________ (k∈Z) 时取得最小值-1.
2kπ
(2k+1)π
(3) 周期性: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都是周期函数,并且周期都是________.
(4) 奇偶性:
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_______对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其图象关于 _______ 对称.
2π
原点
y 轴
(5) 单调性:
由正弦曲线可以看出,当 x 由- 增大到时,曲线逐渐上升,sin x 的值由-1增大到1;
当x由增大到时,曲线逐渐下降,sin x 的值由1 减小到- 1.
这个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可知:正弦函数在每一个闭区间
[-+2kπ, 2kπ (k∈Z)
上都单调递增,其值由-1增大到 1;
在每一个闭区间
[+2kπ, 2kπ (k∈Z)
上都单调递减,其值由 1 减小到-1.
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1)图象与性质
解析式 y=sin x y=cos x
图象
值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
[-1,1]
解析式 y=sin x y=cos x
单调性 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上单调递增, 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上单调递减. 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上单调递增,
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上单调递减.
[-+2kπ ,+ 2kπ ]
(k∈Z)
[+2kπ ,+ 2kπ ]
(k∈Z)
[-π+2kπ ,2kπ ]
(k∈Z)
[2kπ ,π+2kπ ]
(k∈Z)
解析式 y=sin x y=cos x
最值 x=_______________时,ymax=1; x=_______________时,ymin=-1 x=_____________时,
ymax=______;
x=______________时,ymin=_______.
+2kπ,(k∈Z)
-+2kπ,(k∈Z)
2kπ,(k∈Z)
1
π+2kπ,(k∈Z)
-1
(2)本质:
函数的单调递增、单调递减是描述图象上升、下降的性质.
(3)应用: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值及取得最值时自变量x的值.
【思考】
从图象的变化趋势来看,正弦、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点分别处在什么位置
提示:正弦、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点均处于图象拐弯的地方.
思 考
试讨论余弦函数的单调性.
例 3
用“五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
(1) y=2cos x,x∈R;
解 (1) 先用“五点法”画一个周期的图象,列表:
描点画图,然后由周期性得整个图象(图 7-3-7).
(2) y= sin 2x,x∈R.
解 先用“五点法”画一个周期的图象,列表:
描点画图,然后由周期性得出整个图象 (图7-3-8).
例 4
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自变量 x的集合:
(1) y=cos ;
(2) y=2-sin 2x;
解 (1) 函数 y=cos 的最大值为1.
因为使 cos z 取得最大值的之的集合为
{z∣z=2kπ,k∈Z},
令 z=,由 =2kπ,得x=6kπ.
所以使函数 y=cos 取得最大值的 x 的集合为
{x∣x=6kπ,k∈Z).
(1) y=cos ;
(2) y=2-sin 2x;
解 (2) 函数 y=2-sin 2x 的最大值为2- (-1) =3.
因为使 sin z 取得最大值的之的集合为
{z∣z=-+2kπ,k∈Z},
令 z=2x ,由 2x=-+2kπ,得x=-+kπ.
所以使函数 y=2-sin 2x 取得最大值的 x 的集合为
{x∣x =-+kπ,k∈Z).
例 5
不求值,分别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1) sin(-)与 sin(-);
(2) cos 与cos .
(1) sin(-)与 sin(-);
解 (1) 因为 y=sinx 在区间 [- ,0],上是增函数,
且- > - ,
所以 sin(-) > sin(-).
(2) cos 与cos .
解 (2) 因为 y=cos x 在区间 [,π],上是减函数,
且 < ,
所以 cos > cos .
【基础小测】
1. 辨析记忆(对的打“ ”,错的打“ ”)
(1)“五点法”作正、余弦函数的图象时的“五点”是指图象上的任意五点. ( )
(2) 余弦函数 y=cos x 的图象与 y=sin x 的图象形状和位置都不一样. ( )
(3) 函数y=sin x与y=sin(-x)的图象完全相同. ( )
2. 以下对正弦函数y=sinx的图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x∈[2kπ,2(k+1)π](k∈Z) 上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B.介于直线 y=1与直线 y=-1之间
C.关于x轴对称
D.与y轴仅有一个交点
C
解析:画出 y=sin x 的图象(图略),根据图象可知 A,B,D 三项都正确.
解析
3. 函数 y=-xcos x 的部分图象是 ( )
D
解析:因为 y=-xcos x 是奇函数,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排除A,C项;当x∈(0,)时,y=-xcos x<0,所以排除B项.
解析
【跟踪训练】
1.用“五点法”画函数 y=2-3sin x 的图象时,首先应描出五点的横坐标是 ( )
A. 0,,,,π B. 0, ,π, ,2π
C. 0,π,2π,3π,4π D.0,,,,
B
解析:所描出的五点的横坐标与函数 y=sin x 的五点的横坐标相同,即0, ,π, ,2π,故选B.
解析
2. 函数 y=cos x 与函数 y=-cos x 的图象 ( )
A. 关于直线x=1对称 B. 关于原点对称
C. 关于x轴对称 D. 关于y轴对称
C
解析:由解析式可知 y=cos x 的图象过点 (a,b),则 y=-cos x 的图象必过点(a,-b),由此推断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解析
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函数y=sin x,x∈[0,2π]与 y=sin x,x∈[2π,4π] 的图象 ( )
A.重合 B.形状相同,位置不同
C.关于y轴对称 D.形状不同,位置不同
B
解析:根据正弦曲线的作法可知函数 y=sin x,x∈[0,2π]与 y=sin x,x∈[2π,4π] 的图象只是位置不同,形状相同.
解析
4. 如图是下列哪个函数的图象 ( )
A. y=1+sin x,x∈[0,2π]
B. y=1+2sin x,x∈[0,2π]
C. y=1-sin x,x∈[0,2π]
D. y=1-2sin x,x∈[0,2π]
C
解析:把(,0)这一点代入选项检验,即可排除A、B、D.
解析
5. 在 [0,2π] 内,不等式 sin x<-的解集是 ( )
A. (0,π) B. (,)
C. (,) D. (,2π)
C
练 习
1. 下列各等式有可能成立吗 为什么
(1) 2cos x = 3;
解 不可能
理由如下:∵2 cosx =3,∴cosx=1.5.
又∵-1≤cosx≤1,
∴等式 2cosx=3 不可能成立.
(2) sin2x = 0.5.
解 可能
理由如下:∵sin2x=0.5=,∴ sinx=±,
∵ -1≤≤1, -1≤-≤1,
∴当 sinx=±时,等式 sin2x=0.5成立.
2. (1) 函数 y=sinx 的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吗 若是,写出
它的一条对称轴.
解 函数 y=sinx 的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 x=kπ+ (k∈Z)
故其一条对称轴为直线 x= .
(2) 函数 y=sin x 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若是,写出
它的一个对称中心.
解 函数 y=sinx 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其对称中心为(kπ,0) (k∈Z),
故其一个对称中心为 (0,0).
3. 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并说明这些函数的图象与正弦
曲线的区别和联系:
(1) y=sin x- l;
解 先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sinx-1在[0,2π]上的图象,列表:
x 0 π 2π
sinx 0 1 0 -1 0
sinx-1 -1 0 -1 -2 -1
描点画图,再将函数图象向左或向右平移 2kπ (k∈N*)个单位,得函数y=sinx-1在R上的图象,
将正弦曲线y=sinx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y=sinx-1 的图象;
(2) y=2sin x.
解 先用“五点法”作出函数在 [0,2] 上的图象,列表:
x 0 π 2π
sinx 0 1 0 -1 0
2sinx 0 2 0 -2 0
描点画图,再将函数图象向左或向右平移 2kπ (k∈N*)个单位,得函数y=2sinx在R上的图象,
将正弦曲线 y=sinx 上的每个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得到 y=2sinx 的图象.
4. 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并说明这些函数的图象与余弦
曲线的区别和联系:
(1) y=1+cos x;
解 函数 y=1+cosx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 y=cos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平移1个单位而得到的.
(2) y=cos(x+).
解 函数 y=cos(x+)的图象,可以看作是 y=cos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而得到的.
5. 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自变量x的集合:
(1) y=-2sin x;
解 ∵ x∈R,
∴ sin x∈[-1,1],
当x=2kπ,k∈Z时,(sinx)max=1,
∴ y=-2sinx 的最小值为-2.
此时自变量x的集合为{x∣x=+2kπ,k∈Z}.
(2) y=2-cos ;
解 ∵ x∈R,
∴ cos ∈[-1,1],
当 =2kπ,k∈Z时,
即:x=6kπ,k∈Z时,(cos )max=1,
∴ y=2-cos 的最小值为:2-1=1.
此时自变量x的集合为{x∣x=6kπ,k∈Z}.
6. 函数 y=sin x ( ≤ x ≤ ) 的值域是 ( ).
A. [-1,1] B. [,1]
C. [, ] D.[,1]
B
7. 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 y=sin( x+ );
解 对于函数 y=sin(x+),令2kπ-≤x+≤2kπ+,
求得 2kπ-≤x≤2kπ+,
可得函数的增区间为:[2kπ-, 2kπ+] k∈Z.
令2kπ+≤x+≤2kπ+,
求得 2kπ+≤x≤2kπ+,
可得函数的减区间为:[2kπ+,2kπ+] k∈Z.
(2) y=3cos x;
解 对于函数 y=3cosx,可得它单调性和 y=cosx 的单调性一致,
故它的增区间为 [2kπ-π,2kπ],k∈Z,
减区间为[2kπ,2kπ+π],k∈Z.
8. 不求值,分别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1) sin 250°与sin 260°;
(2) cos 与 cos .
由于正切函数 y=tanx 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故只需先画出一个周期内的图象,然后由周期性,就可得出整个图象.
先利用正切线来画出函数 y=tanx (x∈(-,))的图象.
把上述图象向左、右平移(每次 个单位),就可得到正切函数的图象,并把它称为正切曲线.
四、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图象与性质
解析式 y=tan x
图象
定义域
{x∣x∈R ,x≠+kπ,k∈Z}.
解析式 y=tan x
值域 R
周期 π
奇偶性 _____函数
对称中心 __________,k∈Z
单调性 在每一个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都单调递增
奇
(,0)
(-+kπ,+kπ),k∈Z}.
(2)本质:
根据正切函数的解析式、图象,总结正切函数的性质.
(3)应用:
画正切函数的图象,解决关于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问题.
【思考】
正切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都是增函数吗
提示:不是.正切函数在每一个区间(kπ-,kπ+)(k∈Z)
上是单调递增的.但在整个定义域上不是增函数.
例 6
求函数 y=tan(2x-) 的定义域.
解 因为 y=tanx 的定义域为
{x∣x∈R ,x≠+kπ,k∈Z},
令 z=2x-,由2x-≠+kπ,得 x≠+.
所以 y=tan(2x-) 的定义域是
{x∣x≠+,k∈Z}.
【基础小测】
1. 辨析记忆(对的打“ ”,错的打“ ”)
(1)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R. ( )
(2) 正切函数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原点. ( )
(3) 存在某个区间,使正切函数在该区间上是单调递减的. ( )
2. 若 f(x)=tanωx (ω>0) 的周期为1,则 f()的值为( ).
A. - B. - C. D.
D
解析:因为f(x)=tan ωx (ω>0)的周期为 =1,
所以 ω=π,即f(x)=tan πx,则 f()=tan=.
解析
3. 函数 y=tan(2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
{x∣x≠+,k∈Z}
解析:因为 2x-≠kπ+,k∈Z,所以 x≠+, k∈Z,
所以函数 y=tan(2x-) 的定义域为
{x∣x≠+,k∈Z}.
解析
【跟踪训练】
1.与函数 y=tan(2x-)的图象不相交的一条直线是( )
A. x= B. x=- C. x= D. x=-
D
解析:当x=-时,2x-=-,而-的正切值不存在,
所以直线 x=-与函数的图象不相交.
解析
2. 在(0,2π)内,使 tan x>1 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 ( )
A. (, ) B. (π,π)
C. (, )∩(π,π) D. (, )∪(π,π)
D
解析:因为 x∈(0,2π),由正切函数的图象,可得使 tan x>1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为(, )∪(π,π) .
解析
3. 函数 f(x) =|tan 2x|是 ( )
A. 周期为π的偶函数 B. 周期为π的奇函数
C. 周期为的偶函数 D. 周期为的奇函数
C
解析:f(-x) = |tan(-2x)| = |tan 2x| = f(x) 为偶函数,T = .
解析
4. 比较大小:tan ______ tan.
<
解析:因为 tan= tan,tan=tan,
又0< < ,
y=tan x 在[0,) 内单调递增,
所以tan <tan ,即tan < tan.
解析
练 习
1. 观察正切函数的图象,分别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x
的集合:
(1) tan x=0;
(2) tan x<0;
解 (1)由 tanx=0,得 x=T,k∈Z,
∴x的集合为{x∣x=kπ,k∈Z};
(2) 由 tanx<0,得 kπ-<x< kπ,k∈Z,
∴x的集合为{x∣ kπ-<x<kπ,k∈Z};
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tan 3x; (2) y=tan (x+);(3) y=tan(3x+).
3. 不求值,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
(1) tan 138°- tan 143°;
解 ∵ 90°<138°< 270°,90°<143°< 270°,
且 y=tan x 在 (90°270) 上是增函数,
∴ tan 138°<tan 143°,
∴ tan 138°-tan 143°< 0,故原式为负.
(2) tan (-)-tan (-).
解 ∵ tan(-)-tan (-) =tan-tan,
且 y=tanx 在(,π)上是增函数, >,
∴ tan>tan,∴ tan-tan >0,
即tan (-)-tan (-) >0,故原式为正.
阅 读
正切、余切等三角函数的由来
古人立杆测日影以定时间。后来发展成为日晷,在中国有周公测景的记载(约公元前 1100 年). 希腊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 625-前 547)利用日影确定金字塔的高. 我国唐代一行(原名张遂,683-727)创制《大衍历》,在实测的基础上利用三次内插法算出每个节气初日8 尺之表的日影长,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正切表.
由日影的测量就逐步形成了正切和余切的概念.
阿拉伯天文学家、数学家巴塔尼 (al-Battani,约 858—929)也立杆测日影,把杆子AB插在平地上,日影 l=CB 称为“直阴影”(图7-3-11).设太阳仰角为 α ,则日影长为(用现代符号)
l = h cot α.
又把杆子水平地插在竖直的墙上 (图7-3-12),日影 t=CB 叫作“反阴影”,它和太阳仰角 α 的关系是
t=h tan α.
公元 920 年左右,巴塔尼编制了从 0°到 90°的每隔1°的余切表后来,另一位阿拉伯天文学家、数学家阿布·瓦法 (Ab′l-Waf,940—998) 编制了每隔 10′的正弦表和正切表,他还首次引入正割和余割,可惜没有引起同时代人的注意.
正切、余切的现代名称出现得很晚,丹麦数学家芬克(Thomas Fink,1561-1656)在 1583 年著《圆的几何》才用 tangent 代替“反阴影”,一直沿用至今.
16 世纪时,天文观测日益精密,迫切需要更为精确的三角函数表.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学生雷蒂库斯 (G.J.Rheticus,1514-1574)重新给出三角函数的定义,即把它定义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之比,并首次编制全部六个三角函数表.
17 世纪时,现在通用的六个三角函数的符号陆续由不同的学者引入,18 世纪时,由于瑞士数学家欧拉 ( L.Euler,1707-1783)的使用,这些符号得以推广.
7 . 3 . 3
函数 y=Asin(x+)
如图 7-3-13,摩天轮的半径 r为 40 m,圆心O距地面的高度为48m,摩天轮做逆时针匀速转动,每30 min 转一圈摩天轮上点P的起始位置在最低点处如何确定在时刻 t (min)时,点 P 距离地面的高度 H
取点O为坐标原点,水平线为 x 轴,建立如图 7-3-14 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 P(x,y),则点 P 距离地面的高度 H = y+48.
又=sin α,其中r=40, α为在时刻 t (min)
时点 P所对应的角,则
α=t+.
又 t=0 时,点 P 位于最低点,故取 =-,
从而 α=t- ,
所以 y=40sin(t- ),
H= 40sin(t-)+48.
在物理和工程技术的许多实际问题中,经常会遇到形如 y=Asin(ωx+) (其中A, ω , 都是常数,且A>0, ω>0) 的函数在不同现象中,其中的参数 A, ω ,有不同的实际含义.
例如,本问题中,A 表示摩天轮的半径, ω表示摩天轮转动的角速度,表示点 P的初始位置所对应的角.
对于函数 y=Asin(ωx+),我们首先想到,它能否转化为三角函数 y=sin x 来研究.
● 函数y=Asin(ωx+)(A>0,ω>0) 的图象与y=sin x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呢
作函数 y=sin(x+1)和 y=sinx 的图象(图7-3-15).
从图 7-3-15 中可以看出,函数 y=sin(x+1) 的图象上横坐标为t-1的点的纵坐标,与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横坐标为 t 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这表明,点 (t,sin t) 在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而点 (t-1,sin t ) 在函数 y=sin(x+1) 的图象上.
因此,函数 y=sin(x+1)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 1个单位而得到的.
思 考
函数 y=sin(x-1) 的图象与函数 y=sin x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函数 y=sin(ωx+)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 (当 >0 时) 或向右(当<0 时) 平移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
φ对函数 y=sin(x+φ) 图象的影响:
作函数 y=3sinx 和 y=sinx 的图象(图7-3-16).
从图 7-3-16 中可以看出,函数 y=3sin x 的图象上横坐标为 t 的点的纵坐标等于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横坐标为 t 的点的纵坐标的3倍.
这表明,点 (t,sin t) 在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而点 (t,3sint) 在函数 y=3sinx 的图象上.
因此,函数 y=3sinx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 y=sin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3 倍 (横坐标不变) 而得到的.
思 考
函数 y=sinx 的图象与函数 y=sinx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A对函数 y=Asin x 图象的影响:
一般地,函数 y=Asin x (A>0且 A≠1)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 y=sin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 (横坐标不变) 而得到的.
作函数 y=sin 2x 和 y=sin x 的图象(图7-3-17).
从图7-3-17 中可以看出,函数y=sin 2x 图象上横坐标为 的点的纵坐标,与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横标为 t 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这表明,点 (t,sint) 在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而点( ,sint) 在函数 y=sin 2x 的图象上.
因此,函数 y=sin2x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 y=sin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
思 考
函数 y=sinx 的图象与函数 y=sinx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ω对函数 y=sin ωx 图象的影响:
一般地,函数 y=sin ωx (ω>0且 ω≠1)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倍 (纵坐标不变) 而得到的.
最后,我们来研究函数 y=sin(2x+1)和 y=sin 2x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先作出它们的图象(图 7-3-18).
从图 7-3-18 中可以看出,函数 y=sin(2x+1) 的图象上横坐标为 t- 的点的纵坐标,与函数 y=sin 2x 的图象上横坐标为 t 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这表明,点 (t,sin2t) 在函数 y=sin2x 的图象上,而点(t-,sin(2(t-)+1)) 即点 (t-,sin 2t) 在函数 y = sin (2x+1) 的图象上.
因此,函数 y=sin(2x+1)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sin 2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
类似地,函数 y=sin(2x-1)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 y=sin 2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
一般地,函数 y=sin(ωx+) (A>0, ω>0)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 y=sin ω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当>0时)或向右(当<0时)平移∣∣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
一、图象变换
(1) φ对函数 y=sin(x+φ)图象的影响:
y=sin x图象 y=sin(x+φ) 图象.
左
右
(2) A对函数 y=Asin x 图象的影响:
y=sin x 图象各点___坐标变为原来的__倍(___坐标不变)得到 y=Asin x 图象.
(3) ω对函数 y=sin ωx 图象的影响:
y=sin x 图象各点___坐标变为原来的____倍(___坐标不变)得到 y=sin ωx 图象.
纵
A
横
横
纵
思 考
函数 y=Asin(ωx+) (A>0, ω>0) 的图象可以由正弦曲线经过哪些图象变换而得到 画出图象变换的流程图.
二、图象变换
φ、ω、A 分别确定了图象的左右平移、左右伸缩和上下伸缩.
三、图象变换的应用
φ、ω、A 广泛应用于图形变换,求函数的最值,周期等数学问题中.
【思考】
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相同吗
提示:不相同.平移的单位长度不同.
例 7
(1)不用计算机和图形计算器,画出函数y=3sin(2x-) 简图:
解 (1)方法1 先用“五点法”作出一个周期的图象,列表:
描点画图,然后由周期性,通过向左、右平移 (每次 个单位)得出整个图象(图 7-3-19).
方法 2 作出正弦曲线,并将曲线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倍 (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y=sin 2x 的图象;
再将函数 y=sin 2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y=sin(2x-) 的图象;
再将函数 y=sin(2x-) 的图象上每一个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3倍(横坐标不变),即可得函数 y=3sin(2x-) 的图象.
上述图象变换的顺序如下:
y=sinx → y=sin2x → y=sin(2x-) → y=3sin(2x-).
方法 3 作出正弦曲线,并将其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y=sin(x-) 的图像;
再将函数y=sin(x-)的图象上的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2x-)的图像;
再将函数 y=sin(2x-)的图象上的每一个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3 倍 (横坐标不变),即可得到函数y=3sin(2x-)的图像.
上述图象变换的顺序如下:
y=sinx→y=sin(x-)→y=sin(2x-)→y=3sin(2x-).
(2) 根据函数的简图,写出(1)中函数的减区间.
解 由函数的图象可知函数 y=3sin(2x-) 的减区间是[π+kπ, π+kπ] (k∈Z).
信息技术
在GGB中绘制 y=Asin(ωx+)的图象:
(1) 建立三个名称分别为 A, ω, 的滑动条;
(2) 在输入框中输入“y=A* sin(ωx+)”后确认;
(3) 分别拖动三个滑动条,观察图形变化的特点或规律.
思 考
对前面的摩天轮问题,当摩天轮的半径 r 变化时,函数 y=Asin(ωx+) 中哪个参数会发生变化 怎样变化 当摩天轮的转速发生变化时,函数 y=Asin(ωx+) 中哪个参数会发生变化 怎样变化
【基础小测】
1. 辨析记忆(对的打“ ”,错的打“ ”)
(1) 将 y=sin x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得到 y=sin(x+) 的图象. ( )
(2) 将 y=sin x 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得到 y=sin x 的图象.( )
(3) 将 y=sin x 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 y=2sin x 的图象. ( )
2. 为了得到函数 y=sin (x+1)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 y=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A. 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行移动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行移动π个单位长度
A
解析:根据图象平移的方法,左加右减,平移1个单位.
解析
3.函数 y=sin 4x 的图象可由函数 y=sin x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 )
A.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4倍
B.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C.所有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4倍
D.所有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B
解析:y=sin x 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后变为 y=sin 4x 的图象.
解析
【跟踪训练】
1.若函数 y=sin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 y=f(x)的图象,则 ( )
A. f(x)=cos 2x B. f(x) = sin 2x
C. f(x)=-cos 2x D. f(x) =-sin 2x
A
解析:依题意得 f(x) =sin[2(x+)]=sin(2x+)=cos 2x.
解析
2.为了得到 y=cos 的图象,只需把 y=cos x 的图象上的所有点 ( )
A.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4倍,纵坐标不变
B.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纵坐标不变
C.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4倍,横坐标不变
D.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横坐标不变
A
解析:由ω对图象的影响可知,A正确.
解析
3.将函数 y=sin 2x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A
解析:y=sin 2x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y=sin[2(x+)] = sin(2x-π) = -sin(π-2x) =-sin 2x.
由于-sin(-2x) = sin 2x,所以是奇函数.
解析
4.已知函数 f(x)=sin(ωx+) (x∈R,ω>0)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为了得到函数g(x)=cosωx 的图象,只需将y=f(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
A.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A
解析:由T=π=,得ω=2,g(x)=cos2x=sin(2x+),
f(x)=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得到 y=sin[2(x+)+]=sin(2x+)=g(x) 的图象.
解析
练 习
1. 函数 y=sin x 的图象如图所示,试在这个图上分别画
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说明它们是如何由函数 y=sin x
的图象变换得到的.
(1) y=sin(x-);
(2) y=sin(x+);
(3) y=2sinx;
(4) y=sin 2x.
2. 已知函数 y=3sinx 的图象为C.
(1) 为了得到函数 y=3sin(x-)的图象,只需把 C上的
所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得到函数 y=3sin(2x+)的图象,只需把 C上的
所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然后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3) 为了得到函数 y=4sin(x+)的图象,只需把 C上的
所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然后纵坐标变为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
3. 把函数 y=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所得到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再将图
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 (纵坐标不变),
则所得到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y=sin 2x
y=sin 4x
4. 要得到函数 y=3sin (2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
y=3sin 2x 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
5. 已知函数 y=2sin (-).
(1) 画出函数的简图;
(2) 指出它可由函数 y=sinx 的图象经过哪些变换而得到,并画出图象变换流程图;
(3) 根据函数的简图,写出函数的减区间.
(1) 画出函数的简图;
解:“五点法”列表如下.
- 0 π 2π
x
y 0 2 0 -2 0
答 图画出的是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将此图象左、右平移(每次4π个单位长度)使得到整个函数的图象.
(2) 指出它可由函数 y=sinx 的图象经过哪些变换而得到,并画出图象变换流程图;
解 y=sinx 的图象 y=sin(x-) 的图像 y=sin(x-)的图像 y=2sin(x-)的图像.流程图略.
(3) 根据函数的简图,写出函数的减区间.
解 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减区间为[,],
又周期 T==4π,
故函数的减区间为[+4kπ,+4kπ](k∈Z).
习题 7.3
感受·理解
1. 求下列函数的周期:
(1) y=sinx;
(2) y=cos 4x;
(3) y=3sin(x+);
(4) y=2cos(2x-);
2. 画出下列函数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简图:
(1) y=cos x+2;
解 对于函数 y=cosx+2,x∈[0,2π] 列表
x 0 π 2π
cosx 1 0 -1 0 1
y 3 2 1 2 3
描点作图:
(2) y=4sin x;
解 对于函数 y=4sinx,x∈[0,2π] 列表
x 0 π 2π
sinx 0 1 0 -1 0
y 0 4 0 -4 0
描点作图:
(3) y=cos3x;
解 对于函数 y=cos3x,x∈[0,] 列表
x 0
cos3x 1 0 -1 0 1
y 0 - 0
描点作图:
解 对于函数 y=3sin(2x-),x∈[0,π] 列表
2x- 0 π 2π
x
y 0 3 0 -3 0
(4) y=3sin(2x-);
描点作图:
3. 确定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
解 ∵1-cosx≠0,
∴cosx≠1,
∴x≠2kπ,k∈Z,
∴函数 y= 的定义域为{x∣x≠2kπ,k∈Z}.
(2) y = -tan(x+)+2;
解 ∵ x+≠ +kπ ,k∈Z,
∴x≠ +kπ ,k∈Z,
∴函数 y=-tan(x+)+2的定义域为
{x∣x≠+kπ ,k∈Z}.
4. 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使函数取得最大值、
最小值时的 x 的集合:
(1) y=1-cos x;
解 当x=2kπ,k∈Z时,ymin=1-×1=,
此时x的集合为{x∣x=2kπ,k∈Z},
当 x=π+2kπ,k∈Z时,ymax=1-×(-1)= ,
此时x的集合为{x∣x= π+2kπ,k∈Z};
(2) y=3sin(2x-) ;
解 当2x-= +2kπ,k∈Z,即 x=+kπ,k∈Z时,
ymax=3×1 =3,
此时x的集合为{x∣x=+kπ,k∈Z},
当2x-=-+2kπ,k∈Z,即x=+kπ,k∈Z时,
ymin=3×(-1) =-3,
此时x的集合为{x∣x=+kπ,k∈Z}.
5. 利用函数的性质,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三角函数值的
大小:
(1) sin 103°45′ 与 sin 164°30′;
解 ∵90°<103°45′ <164° 30′ <270′,
y=sinx 在此范围内是减函数,
∴ sin 103° 45′>sin 164°30′.
(2) cos (-) 与 cos (-);
(3) sin 508°与 sin 144°;
(4) cos 760°与 cos(- 770°);
(5) tan (-) 与 tan (-);
(6) tan 与 tan .
∵tan=tan(π-)=-tan <0,tan>0,
∴ tan < tan
6. 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 y=1+sin x;
(2) y=-cos x .
7. 已知函数 y=3sin(2x-).
(1) 画出函数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图象;
(2) 根据函数的简图,写出函数的增区间.
解 (1) 列表:
2x- 0 π 2π
x
y 0 2 0 -2 0
描点作图:
(2) 值域为[- 3,3]
8. 不画图,说明下列函数的图象可由正弦曲线经过怎样
的变化得出:
(1) y=8sin(x- );
(2) y=sin(3x+).
思考·运用
9. 分别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的集合:
(1) tan x = -1;
(2) sin x = .
10. 观察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分别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x 的集合:
(1) sin x > 0;
(2) cos x < 0 .
解 (1) 观察如下图象可知:
满足sinx>0的x的集合为{x∣2kπ<x<2kπ +π,k∈Z};
(2) 观察如下图象可知:
满足cosx<0的x的集合为
{x∣2kπ+<x<2kπ+,k∈Z};
探究·拓展
11. 请同学们每三人一组,通过实验、猜想、探索和研讨,
共同完成下面的课题,并写出课题研究报告,与其他
小组进行交流.
烟筒弯头是由两个圆柱形的烟筒煤在一起做成的,现在要用矩形铁片做成一个直角烟简弯头(如图,单位:cm),不考虑焊接处的需要,
选用的矩形铁片至少应满足怎样的尺寸 请你设计出一个最合理的裁剪方案. (在矩形铁片上画出的裁剪线应是什么图形 )
解 将其中一段烟筒拆下转动一个角度后,可以跟另一段烟筒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
因此最佳的剪裁方案是,用(6 +15)×9π=21×9 的矩形铁片拼接成一段柱筒然后距离一端6cm处做一点,然后过这一点做一个面,该面与底面成45度角,用这个平面剪裁这个圆筒即可.
矩形铁片上的剪裁线应是半圆加长方形.
本课结束
This lesson is over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