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劳动与教育展开的精辟论述为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的背景下,社会化的劳动生产更加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向智能化和科学化的生产劳动转变,这要求工人要掌握多方面的劳动技能。因而,“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只有加强劳动教育,才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列宁看来,教育与生产相脱离会造成科技文化的落后,阻碍社会的进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在马克思看来,工人阶级摆脱沦为生产工具命运的重要手段就是劳动教育。工人阶级的未来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而新一代工人的成长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发展,这充分说明对新一代工人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这里的新一代工人就是儿童,换言之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儿童,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让所有儿童能够接受到免费的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公共教育。在综合教育的作用下,无产阶级逐渐具备工人阶级意识,逐渐摆脱消极抵御状态转变为积极斗争,最终实现社会变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其次,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宰制下,人的劳动被异化,身体被束缚,最终失去自由个性。因而,劳动教育就是要不断加深人对劳动本质的认知,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性意识,以此消除违背自身需要的异化劳动,打碎压迫在自身发展上的枷锁。最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生产是不同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但在异化劳动的影响下已经消失殆尽,逐步沦为满足人肉体生存的手段,人最终被贬低为动物,甚至会低于动物。因而,通过劳动教育来调动人的全部才能,消灭体脑差距,实现人的身心合一的发展,推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共同创造。
(摘编自袁圣洁、李前进《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容与实践路径》)
材料二:
小学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对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组织劳动教育教师定期观摩各名师名校优质的劳动教育示范课,录制微课进行研讨交流,组成劳动教育专家小组进行课程研磨,并打造与本地特色相结合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化、专业化、多样化奠定基础。同时,呼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来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劳动教育事业,壮大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并给予一定的福利政策。这种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保证学校劳动教育专业人员的专业性与稳定性,并丰富劳动教育课堂内容,为劳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学校应统筹资金,开辟专业的劳动教育场地。让学生自己进行花卉、农作物经营,陶瓷手工制作等,使每名学生都亲自动手劳动,亲自体验劳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劳动心得交流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与交流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收获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相较于在其他场所进行的劳动教育,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先性、影响上的终身性、内容上的生活性、实施手段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家庭中,家长首先可以发挥自己能力范围内相关劳动专长,利用已有的家庭资源,做好劳动教育的家庭教师,对孩子开展力所能及的劳动教育,让孩子尽可能地在家庭中释放劳动天性、劳动创造力。例如,教孩子做简单的家常菜、家务活等,调动儿童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倡导家长多阅读劳动教育书籍及学习相关课程,提升自己的劳动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其成为自信、独立及拥有劳动创造力的人。
社会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着促进、拓展、深化的作用。社区是除家庭、学校以外,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社会应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劳动素养,致力于培养拥有专业能力的社区劳动教育者,并邀请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利用工作空余时间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劳动教育知识的普及。同时,社区应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组织社区中的小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一起参与户外野炊、看望孤寡老人、家庭大扫除打卡活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丰富劳动经历,培养劳动情意,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应该充分挖掘与拓展校外的劳动实践场所,主动与企业工厂、物流基地、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沟通,共同为学生打造专业的劳动实践场地。
教师、家长、社区三方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应该多进行有效互动,互相走访、调查参观,并进行交流分享,这样才能够了解到目前的劳动教育对于学生们的现实意义,从而不断丰富与完善劳动教育内容和体系。
(摘编自任芳宜、刘瑞儒《小学劳动教育家校社共育的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克思围绕劳动与教育展开的精辟论述为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石。
B.家庭中的劳动教育相较于在其他场所最具优势,所以相较其他两方,家长这一方最为重要。
C.社区邀请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利用工作空余时间来进行劳动教育知识的普及,是有必要的。
D.只要加强了劳动教育,就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马克思看来,因为教育没有能够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以工人阶级沦为了生产工具的命运。
B.社会化的劳动生产向智能化和科学化的生产劳动转变,使得工人也要掌握多方面的劳动技能。
C.要实现人的能力、本质和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消灭体脑差距,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D.随着劳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可能会有更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去学校兼职劳动教育教师。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中学劳动课程书》这本教材的推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劳动技能。
B.湘潭市将全市的各类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与各行业共同建立劳动实践基地。
C.现在很多父母会注意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们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D.ChatGPT的强大功能已经让人们开始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的劳动力失业问题。
4.简析并列式结构在材料二中的运用及其效果。(4分)
5.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劳动教育对于今天的学生们有怎样的现实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齐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齐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齐莫夫小声说。
①涅维拉齐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②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③各处的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齐莫夫①!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齐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齐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齐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惧怕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齐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齐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人公写贺信时,既尊称对方为阁下、父亲、恩人,又在心里骂他混蛋,表明他对收件人既爱又恨。
B.文中主人公转述的“将军”“普罗什金”等人的事迹,暗示了沙皇俄国时代官场的黑暗腐败。
C.“钟声变得越来越响”,这里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主人公因找不到出路,心中苦恼愈加强烈。
D.主人公在值班室的大量内心独白表明他充满物质欲望,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可又无可奈何。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句中,“凑”字既写出了主人公对外面生活的向往,又是为了表现室外环境嘈杂扰耳。
B.第②句中“涌”字有力度,“涌”来的不只是复活节钟声与春天的清新空气,还有诱惑。
C.第②句中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室内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值班室内主人公内心的苦闷。
D.第③句中,“只有”“还得”“每年都”等词或短语的运用,强化了人物情感的表现。
8.对话是小说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请结合文中看门人与主人公的对话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常常富有象征性与暗示性,请以文中的“蟑螂”意象具体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长文,字德俊。父颙,字伯元,犍为太守。长文天姿聪警,高畅敏识,治五经,博综群籍。弱冠,州三辟书佐。丁时兴衰,托疾归家,察孝廉,不就,遂阳愚。尝牵猪过市中乞,人与语,伪不闻。郡守初至,诣门修敬。至闾,走出。请,终不还。刺史胡罴辟从事祭酒,长文阳发狂疾,步担走出门。罴累遣教请还终不顾还家养母独讲学。著《无名子》十二篇,依则《论语》。以为《春秋》三传,传经不同,每生讼议,乃据经摭传,著《春秋三传》十三篇。又撰《约礼记》,除烦举要,凡十篇,皆行于时。
长文才鉴清妙,泛爱广纳,放荡阔达,不以细宜廉介为意,亦不好臧否人物。有孝子罗偶,事亲至孝,郡察孝廉,长文立表以旌之。元康初,试守江原令。县收得盗马贼及发冢贼,长文引见诱慰。时适腊晦,皆遣归家。狱先有系囚,亦遣之,谓曰:“教化不厚,使汝等如此,长吏之过也。腊节庆祈,归就汝上下,善相欢乐,过节来还。”群吏惶遽,争请,不许。寻有赦令,所宥人无不感恩,辍不为恶,曰:“不敢负王君。”将丧去官,民思其政,时人爱而敬之。大将军梁王彤及诸府并辟,长文曰:“吾从其先命者。”遂应彤招,为从事中郎。诸王公卿慕其名,咸与之交。愍怀太子死于许下,博士、中书论虞祔之礼①。长文议:“虞祭宜还东宫,以继太子者为主;配食②于颍川府君。”皆施行。除洛阳令,长文见彤曰:“主者不庶几③,奏长文为洛阳令。”彤笑答曰:“卿乃不庶几,非主者也。”固辞不拜。益州乱,拜蜀郡太守,暴疾卒。时年六十四。
(节选自《华阳国志》)
【注】①虞祔之礼:虞祭与祔祭,虞为葬后之祭,祔为合于先祖庙之祭。②配食:有功于国家的人,附祀于庙。③庶几:三国及晋时称贤人为庶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罴A累B遣教请还C终不顾D还E家F养母G独讲学。
11.下列对文本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
B.“皆行于时”与“跨者不行”(《老子》)两句中的“行”字意思相同。
C.“时人爱而敬之”与“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爱”字意思不同。
D.“固辞不拜”与“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长文多次拒绝接受征辟,为了逃避做官,他甚至不惜托病和装傻。
B.王长文博爱众人,心胸宽广,不拘小节,性格开朗,不好评论人物。
C.王长文认为传和经不同,每有学生遭遇诉讼,就根据经传明辨是非。
D.愍怀太子去世后,朝廷采纳并施行了王长文提出的虞祔之礼的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牵猪过市中乞,人与语,伪不闻。(4分)
(2)寻有赦令,所宥人无不感恩,辍不为恶,曰:“不敢负王君。”(4分)
14.王长文对百姓进行礼法教化的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暮春①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①“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定居临安一带(今浙江杭州),部分士人不忘故国,时发感慨。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作开头运用征鸿和归燕进行比兴,表达了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
B.“一春”是指词人对家乡的怀念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经历了整个春天。
C.钱塘江的春浪主动来献殷勤,要送他回家,表现词人内心对归乡的期盼欣喜。
D.全词伤春更是伤己,寄寓了词人漂泊之感、思乡之愁、自怜之意、牵挂之情。
16.有人认为本词“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极妙,请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雍也》中,探讨了“文”与“质”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知时间为何物,但想要描述时间,便觉得无能为力。”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的这句话,说出了大部分人对时间的整体感受——可以感知却难以描述。但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都是一些 ① 的人,他们不断通过自己的作品尝试去定义、描述、探究时间。时间具有多元性和相对性,黑暗与光明,左边与右边,瞬间与永恒,慢与快,动与静,行与思……种种相对的概念在时间中可以 ② 。当我们谈论时间时,先来搞清楚我们谈论的是什么时间。大体而言,时间有两种 ③ 的身份:一是起源自宇宙大爆炸的自然时间,一是被现代文明驯服的标准时间。人类在远古时期,就对自然时间有丰富的认知,太阳升起落下,月亮变大变小,鸟儿秋去春来……但就自然时间而言,你可以观察体会,却无法准确测量。它就像一匹 ④ 的野马,自在神秘,难以捉摸,有时会给人类的交流带来障碍,甚至给人类的生活制造麻烦。要想驯服时间,就需要亟待发明钟表和日历,采纳人为的计量系统,由此,用“几点钟”来描述的标准时间就产生了。1884年10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24个时区等世界标准时间系统中的要素一一确立。从此以后,人们再也离不开时间的督促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加点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看了余华的《活着》,你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
B.你叫上几位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把新书本搬回来吧。
C.请你转告小明,下午三点半我在路口的书店等他。
D.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得热闹,氛围非常热烈。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随着甲流进入高发季,一款名为“电解质消毒液”的消毒用品,近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颇受追捧。那么, ① ?它真的能够起到消毒作用吗?该怎么正确使用此类消毒液?
电解质是一种在溶液中或者在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解质有食用盐、味精、小苏打等。电解质消毒液并不神秘,它的主要制作原料就是食盐水。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次氯酸钠——电解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② ,其可以“对付”几乎所有的细菌、真菌、病毒,因为它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使其死亡或代谢紊乱;还可以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从而抑制细菌滋生。同时,这种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消毒液还具有除臭、漂白等其他功能。
一些商家推出了可以在家自制消毒液的“次氯酸钠自制消毒水生成器”,称只需往机器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水,经过机器电解后,即可生成电解质消毒液用于消毒杀菌,且杀菌率达99%。事实上,若按照一定的技术指标进行设计,这种机器可以保证制备出确定浓度的消毒液。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应的标准能够监管此类产品,所以,此类机器制备出的消毒液浓度可控性不高。而 ③ ,才能达到杀菌的目的。
21.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大伙儿闪开,让我来——”话语间他已把那个着火的煤气罐搬开了。
B.这家伙肯定在想——我们的计划,是不是被对面公司的几个人发现了?
C.我和父母亲正在讨论填报哪几所大学——门铃忽然响了,孙老师来了。
D.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常言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是比喻人或事物不断发展更迭,新陈代谢;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现在,“前浪”与“后浪”等词语经常见诸报章。前浪,特指历史进程中的前人与前辈;后浪,多指在时代大潮中的年轻一辈。
有人说,要把前浪打在沙滩上;还有人说,世界就是要靠我们后浪。还有人说,前浪也曾经是后浪,现在的后浪也会是下一辈的前浪;后浪只有继承前浪的经验、吸取教训,不负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才能代代相传。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阳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A项“马克思”应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B项三方互为补充,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只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不能说它最重要。D项“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2.A(曲解文意,因果关系不成立,“工人阶级沦为生产工具的命运”有更复杂的原因。)
3.D(D项讲的是失业危机,其他三项分别对应教师、社区、家长三个方面的内容。)
4.材料二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教师、家长、社区分而论述;第一节写教师角度两方面并列论述。(2分)并列结构更便于从学校、父母、社会三个角度分点阐述说理,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更严谨有力。(2分)
5.①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们接受到免费的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公共教育;②能够让学生们的能力获得全面发展;③能够让学生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全面发展;④能够让学生们全面发展人的本质,通过劳动教育来调动人的全部才能,消灭体脑差距,实现人的身心合一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6.A(A项“他对收件人既爱又恨”有误,后文“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惧怕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表明他对收件人只有憎恨与惧怕。)
7.A(A项“又是为了表现室外环境嘈杂扰耳”有误,他“凑”过去听的动作要表现的是外在环境所代表的生活对他的吸引,而非环境的特点。)
8.情节方面:①对话揭示了主人公复活节仍然在值班的原因——为了金钱替人值班;②推动情节发展,对话中主人公对外面生活的向往与对自己生活的抱怨、认识,引出了下文主人公各种改变自己生活的设想。(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
人物方面:①对话中,主人公关于代替他人上班的原因的诡辩,表现了他的虚伪;②对话中,主人公对自己生活的抱怨,表现了他的对现实的强烈不满;③对话中,主人公流露的对“骗子”“将军”的羡慕,表现了他的无底线、无原则的一面。(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9.文中的蟑螂是一只迷途的慌张地跑来跑去却找不到安身之处的蟑螂,最后被主人公拍死并烧掉;具有暗示人物心理、象征人物命运并隐喻主题的作用。(2分)
①暗示人物心理,象征人物命运。主人公冒出“溜走”“去偷盗”“写告密信”等试图改变自己困境的想法,又一一否定。其间对于蟑螂的描写,既是从侧面烘托人物渴望摆脱现实生活的苦恼烦闷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也是在象征主人公无法逃脱困境的命运。(2分)
②隐喻主题。主人公将与自己命运近似的蟑螂拍死烧掉后心理略为轻松,暗示了无底线、无原则的人在无法逃脱困境时可能的泄愤方式——抽刀向更弱者。这隐喻着作者对“人性恶”的思考与批判。(2分)
10.C D G(原文标点:黑累遣教请还,终不顾。还家养母,独讲学。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11.B(前者为流行,后者为行走。)
12.C(“每有学生遭遇诉讼,就根据经传明辨是非”错误,原文“以为《春秋》三传,传经不同,每生讼议,乃据经摭传”意思是“认为《春秋》有三传,且传和经是不同的,每当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就依据经书,指摘传文”,句中的“生”意思是“产生”“出现”,“讼议”是“争议矛盾的地方”,“据经摭传”是“依据经书,指摘传文”。)
13.(1)王长文曾经牵着猪到集市中乞讨,别人与他说话,他假装听不到。(“过”“乞”“伪”各1分,“人与语”省略句1分)
(2)不久有了减免罪刑的命令,被宽恕的人没有不心怀感恩的,都停止作恶,说:“不能辜负了王长文。”(“寻”“宥”“辍”“负”各1分)
14.①为孝子立表,弘扬孝道。②佳节时释放囚犯归家相聚,使其改过自新。(每点1分,两点3分)
15.C(“表现词人内心对归乡的期盼欣喜”错误,文中没有“欣喜”的依据。钱塘江上浩渺的春浪,似乎对人有情,主动来献殷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词人曾慨叹“一春憔悴有谁怜”,在人世间无人理解他思乡的痛苦,而江水却能给以深切的同情,起到了对比的作用。)
16.①选取了“短篷”“疏柳”“雨”“烟”“南浦”“断桥”六个典型意象,营造了一个烟雨迷蒙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欲去而流连、不去更思归的复杂情绪。②表现手法上,视听结合,感染力强,令人身临其境。③以景作结,寄情于景,含蓄隽永,富有韵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3)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18.①迎难而上 ②并行不悖 ③截然不同 ④桀骜不驯(每空1分)
19.要想驯服时间,就需要发明钟表和日历,采用人为的计量系统,由此,用“几点钟”来描述的标准时间就产生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1)语意重复。“需要”和“亟待”语意重复,应删掉“需要”或“亟待”。(2)搭配不当。“采纳”与“系统”搭配不当,“采纳”主要搭配“意见、要求,计划、方案”等,此处应改为“采用”。](每点2分,共4分)
20.A(文段中加点的“你”是泛指任何一个人。A.此处的“你”是泛指任何一个人。B.此处的“你”属于第二人称,是指对话的对方。C.此处的“你”属于第二人称,是指对话的对方。D.此处的“你”是指“大家”里的每人,人人。故选A。)
21.B(A项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或者中断。B项与文中的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C项中的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转换;D项中破折号表示语意的递进。)
22.①什么是电解质消毒液②次氯酸钠是一种消毒剂③只有(消毒液)浓度达标(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3.【审题指导】这是一道思辨性作文题。
材料围绕“前浪与后浪”发表看法。由“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出发,引出关于“前浪”“后浪”的内涵的解释;接着阐述一些人的看法,如“要把前浪打在沙滩上”,意思是后浪定能胜过前浪;“世界就是要靠我们后浪”强调了青年的力量;“前浪也曾经是后浪,现在的后浪也会是下一辈的前浪”则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前浪”“后浪”,体现一种继承和发展的连续性;“后浪只有继承前浪的经验、吸取教训,不负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才能代代相传”指出了“前浪”的作用,也给“后浪”指出了正确做法。
作文要求以“前浪与后浪”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前浪”与“后浪”之间有诸多关系,如前浪是后浪的赶超目标,又是学习榜样;后浪是前浪的威胁,又是激励其继续前进的动力;“前浪”的某些精神和品质需要“后浪”继承并发扬,“前浪”的很多成就需要“后浪”去超越;“后浪”推着“前浪”走,“后浪”才是推动历史浪潮不断前行的动力,“前浪”“后浪”团结合作才能共创和谐社会等。
写作时,要从“前浪与后浪”的关系出发,辩证看待二者的关系,全面分析各自的作用;也要从“后浪”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论述我们这些“后浪”应该用怎样的奋斗与拼搏,怎样的责任与担当,践行作为“后浪”的责任,担负起祖国的未来。
【参考立意】①“前浪”“后浪”都是时代“弄潮儿”。②秉承“前浪”精神,开创“后浪”时代。③“前浪”“后浪”共携手,实现中华复兴梦。④不管“前浪”“后浪”,只要能乘风破浪,就能站在时代的浪尖。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长文,字德俊。父亲王颙,字伯元,是犍为太守。长文天性聪明机警,为人通达精明能干,研究五经,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二十岁时,州里多次推举他任书佐。适逢时局衰败,托病回到家中,被察举为孝廉,不接受,就装傻。王长文曾经牵着猪到集市中乞讨,别人与他说话,他假装听不到。郡里的长官刚到任的时候到王长文家表达敬意。到了里巷大门,他就跑出去了。请他回来,最终也没回来。刺史胡黑征召他做从事祭酒,长文假装发狂生病,徒步挑担跑出家门。胡罴多次派人请他回来,最终也没回来。回到家中奉养母亲,一心研习学问。著有《无名子》十二篇,都是依据效法《论语》。认为《春秋》有三传,且传和经是不同的,每当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就依据经书,指摘传文,著有《春秋三传》十三篇。又撰写了《约礼记》,除掉烦言列举纲要,总共十篇,都在当时流行。
长文才华清新美妙,心胸博爱宽广,不拘小节性格开朗,不把周到详尽和清廉耿介放在心上,也不喜欢褒贬人物。有个孝子叫罗偶,侍奉父母非常孝顺,郡里察举他为孝廉,王长文把他立为榜样来表彰他。元康初年,试行代理江原令的职务。县里收捕盗马贼和盗墓贼,长文接见并劝导抚慰。当时正逢腊月的最后一天,都遣送回家。牢狱中有以前的囚犯,也遣送回家,说:“教育感化不够,让你们这些人到了这种地步,是长官们的过错。腊祭会饮是庆祝祈福的节日,回去之后和家人欢乐相聚,过完节后再回来。”群吏惶恐,争相请求不要这样做,没有应允。不久有了减免罪刑的命令,被宽恕的人没有不心怀感恩的,都停止作恶,说:“不能辜负了王长文。”王长文因为丧事将要离官,百姓都感念他的政绩,当时的人都爱戴并敬重他。大将军梁王司马彤和诸府都征召他,王长文说:“我听从最先发布命令的。”于是答应了司马彤的征召,担任从事中郎。诸王公卿仰慕他的名声,都和他结交。愍怀太子死在许下,博士、中书一起讨论虞祭与祔祭之礼。长文说:“虞祭之礼应该回太子东宫举行,由继太子主要负责;以颍川府君的身份接受祭。”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施行。被授予洛阳令的官职,王长文拜见司马彤说:“主事的人不是贤人,保奏我担任洛阳令。”司马彤笑着回答说:“你不是贤人,不是主事的人不是贤人。”王长文坚决辞谢不接受。益州发生祸乱,被授予蜀郡太守的官职,突然得病去世。当时的年龄是六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