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学
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素养
理清思路,概括“智取”的情节;了解伏笔的手法。
赏析人物形象,探究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
提高赏析能力,感受古典小说的魅力
走近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父操舟为业。
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
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
29岁中举人,
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
作品简介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该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
它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文体知识
章回体小说
起源
源于宋代,确立于元末明初,以长篇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为成熟标志。
特点
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章”。
用工整的偶句作回目,概括这一回的基本内容。
故事背景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有删节,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大名府留守梁中书要把一批财宝押送到东京为他的岳丈祝寿。为防被劫,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运。刘唐把这个消息告知晁盖,随后联络吴用、公孙胜、阮氏三兄弟和白胜等人,决定劫取这笔不义之财。吴用巧设妙计,引得杨志丢了生辰纲,被迫到二龙山落草为寇。本文所选部分就是从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写起。
知识链接
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梁中书给他的岳父太师蔡京送的生日礼物,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是搜刮百姓血汗的不义之财。
什么是生辰纲?
人物简介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第12回)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受梁中书。
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人物简介
表字学究。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书。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人物简介
郓yùn 城县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不在108将之列。
托塔天王——晁盖
研读课文
赤发鬼——刘唐
立地太岁——阮小二
入云龙——公孙胜
研读课文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阎罗——阮小七
白日鼠——白胜
研读课文
官制执掌
中书——宋代的内阁侍读。
提辖——宋代州郡多设置提辖,或由守臣兼任,专管统辖军队,训练教阅,督捕盗贼。
都管——总管,管家。
虞候——唐代后期有都虞候,为军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
词语积累
课文朗读
嗔(chēn) 虞(yú)候 吹嘘(xū) 朴(pō)刀
恁(nèn)地 怨怅(chàng) 兀(wù)的 气喘(chuǎn)
逞(chěng)辩 喏喏(nuò) 忒(tuī) 剜(wān)口割舌
舀(yǎo) 聒(guō)噪 啰唣(zào) 面面厮觑(qù)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辩白。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词语积累
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揭示中计真相,交代用计过程。
开端
杨志押送生辰纲进京,路上与众军汉产生矛盾。
(1-7)
发展
(8-11)
杨志和众军汉在黄泥冈歇凉,在黑松林遇见七雄贩枣、好汉卖酒。
高潮
(12-13)
众军汉喝酒中了蒙汗药,好汉
们智取生辰纲。
结局
(14)
研读课文
上路
中计
失纲
定计
施计
劫纲
明线
暗线
杨志押送
生辰纲
好汉智取
生辰纲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岗松树林
精读课文
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文中大量写了杨志的机警谨慎。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这些细节的描写吗?
(1)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侯假装做跟的伴当上路之前,乔装打扮,说明杨志准备周全,十分精明谨慎。
(2)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根据行人多少和地形不同,调整赶路时间,表现杨志十分小心谨慎。
智藏行踪:
智变行辰
精读课文
(3) 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小径,南山北岭。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走的都是人迹罕至的偏僻山道,说明杨志精明谨慎。
智选
路径
(4)杨志道:“你等且说那里来的人 ”“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众军谢了,先留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则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遇到贩枣客,反复盘问。遇到卖酒汉,禁止众军汉买酒喝,也坚决不喝别人虽给他喝的酒,时刻提防卖酒汉。直到看别人吃了无事,才吃一半酒,枣分几个吃,
智问
枣客
不信任任何人,反复盘问,再三提防
精读课文
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
多智之人。
研读课文
杨 志 之 智
1.起止时辰变更
2.催逼赶路
2.精明谨慎
3.斥虞侯
3.忠于职守
4.顶都管
4.官欲甚强
5.追问枣客
6.警惕贩酒客
1.机警善变
研读课文
在“智慧”和“机警”的较量中,杨志最终丢失了生辰纲。什么原因呢?
1.天无时
2.地不利
——天气酷热难当
——黄泥冈人迹罕至,
盗匪出没
精读课文
3.人失和
——上下离心
杨
志
军健— 骂、打
(怨怅)
虞侯—嗔
(怨怅、搬口)
老都管—烦
(恼他)
精读课文
杨 志 之 不 智
1.刚愎自用
2.对部下凶横
3.不体谅
4.缺乏沟通
精读课文
外因
内因
对手精心用计
环境、天气影响
导致内部失和
关键
性格方面(暴戾、专制)
能力方面(管理方法不当)
思维方面(思维定势)
失败
精读课文
吴用之智表现在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六月初四正午: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
智用天时
研读课文
直接描写 :“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其日十分大热”“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
间接描写:“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得”“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环境描写突出天气酷热难当,为下文杨志等人行动困难、军汉们在松树林休息、买酒解渴埋下伏笔。
研读课文
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时间、天气、地点;
2、渲染…的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刻画人物…性格;
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为下文写…做铺垫)
状元贴士
研读课文
黄泥冈的松树林:山冈可用来掩护,要松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
智用地利
精读课文
(3)智用矛盾
同样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惟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候、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经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精读课文
(4)智用计谋
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初消疑心)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消尽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 (全部放倒)
研读课文
众
好
汉
精诚团结
足智多谋
各司其职
(5)
研读课文
这
是
一
场
智
者
与
慎
者
的
较
量
研读课文
杨志失纲
吴用得纲
智
乔装
更时
赶骂
疑客
疑酒
窥饮
改扮
卖酒
投药
天时
地利
人和
黄泥冈
押
取
总结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的途中与众军汉、虞候和老都管产生矛盾及与晁盖等人斗智斗勇后,被劫去生辰纲的经过,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粗暴蛮横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了晁盖、吴用等人的智慧、胆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生动地塑造了众英雄好汉的形象。
精彩欣赏
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跳起来趁早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写杨志动辄打骂众军汉,表现了他粗暴蛮横的性格,进一步激化一行人的内部矛盾。导致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之一。
精彩赏析
盖,这一细节描写中,动词运用出神入化。“抢、劈、夺、倾、盖、丢”这一系列动词巧妙而连贯,栩栩如生。
“劈、夺”动作迅猛干脆,是为了往酒里倒蒙汗药,“盖、丢”体现了生意人的特征和对偷酒的不满。
这一切都是做给杨志等人看的,丝毫不露破绽,表现了他们计划的周密和表演的天衣无缝。
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将飘望地下一丢。
文体知识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干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不。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之感。
伏笔
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
文中的天气描写。强调“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大热”,为下文众军士在黄泥冈乘凉休息埋下伏笔。
杨志和众军士的关系的描写。把这种紧张的关系表现出来,为下文众军士为了买酒消暑与杨志发生争执、杨志不得不让步埋下伏笔。
本文中刚到黄记冈,杨去便告诉都管这里有强人出没,与后文果直被蒙倒埋下伏笔。
艺术特色
小说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明线是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中计,丢失生辰纲;暗线是晁盖、吴用等人定计,劫取生辰纲。如此安排有以下作用:第一,相互映衬,凸显主题。为了突出智取”,明线对杨志的精细和周密防范刻画得越细致,就越能衬托出暗线一方人物的智慧。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采取暗线写法,让读者猜不透,造成悬念,直到最后由暗线转到明线,读者才恍然大悟。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增强了艺术效果。巧用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