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3 10:5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
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基础过关练
(2023湖北鄂西六校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血浓于水、同气连枝,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①     。20多年前,香港回归,步入同国家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大道。(甲)回归后,香港同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今天,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活力香港朝气蓬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乙)20多年间,世界形势②     ,但祖国的支持始终未变。抗击非典型性肺炎,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每当香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祖国都有求必应,帮其化解问题、渡过难关。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祖国强大了,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更足了;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更多了。(丙)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丁)祖国一直为香港③     。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指出语段中甲、乙、丙、丁四处画横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甲   B.乙   C.丙   D.丁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3河南中原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已有20多年。时序更替中,“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变成生动现实,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但创新不能为“出新”而“出新”,更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契合具体情境。“一国两制”的创新是  ①  。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坚定不移,确保不会变、不动摇。“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因此,  ②  ,没有任何理由改变!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不走样、不变形。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将为香港、澳门创造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在“一国”的基础上,实现“两制”关系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也就是说,“一国”原则愈坚固,  ③  。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年模拟练
(2023湖南长沙一中等名校联合体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9分)
材料一: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历史的指针从这里指向香港新的纪元。
香港会展中心庄严肃穆、灯火通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正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庄严奏响,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徐徐升起,如胜利的花朵盛大绽放。
结束了156年5个月零4天任人宰割的殖民生活,香港这个饱经苦难的游子,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胜利。
末代港督彭定康披着夜幕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起锚处,正是156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的登陆点。
据媒体报道,彭定康是绕着已成过去式的“总督府”转了两圈后才去登船,带着复杂的心态落寞而去。这位搞政治操弄的“高手”刚上任,就置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于不顾,急切抛出所谓“政改方案”,企图把过去殖民150多年、从未讲过民主的香港,变成以英式代议制为招牌的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为香港回归挖坑埋雷。这位末代香港总督因此而臭名昭著。他早就应该知道,历史的发展大势不可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心愿不可违。
回想起那一夜,时任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难掩激动:“我们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了,我们是堂堂正正居住在香港的中国人,可以‘港人治港’了!”
回想起那一夜,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陈勇清晰记得,香港市民是怎样满怀喜悦,冒着大雨夹道迎接解放军驻港部队入城,并将刻有“威武文明之师”字样的牌匾送给驻军司令员,场面震撼,令人动容。
回想起那一夜,香港大律师吴英鹏仍感如在眼前,当时还在广东家乡读小学的他和家人、朋友一起,围在电视机前观看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共同激动地大声倒数,迎接7月1日凌晨零点的钟声。邻居们在深夜的街头奔走相告,点燃烟花、鞭炮,以中国人传统的方式庆祝香港回归。
那一夜,香港大雨。百年耻辱,一朝洗雪;百年期盼,如今梦圆。那是中华民族喜极而泣的泪水。
那一夜,世界看到,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也是面向世界的香港。
(摘编自关铭闻《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响中,眺望
香江之美——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而作》,《光明日报》2022年7月3日)
材料二:
漫步金紫荆广场,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迎着日出,冉冉升起;登上太平山顶眺望,繁忙的都市和静谧的大海点点流光,处处溢彩。香港,这片海风吹拂的热土,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
时光流转,明艳的紫荆愈加繁盛。旺角的霓虹缤纷闪烁,中环的招牌密集林立,跑马场的赛道激动人心,伶仃洋的大桥互联互通……经过岁月洗礼,活力之都风采浪漫依然。
尘霾洗净,动人的诗篇再写华章。香港国安法制定实施,选举制度修改完善,爱国爱港力量空前团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坚实,“一国两制”事业开拓前行……穿越风云变幻,南海明珠光华更胜往昔。
白云过山峰,明珠焕新彩。走过25年不平凡的历程,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正在新时代续写狮子山下发展新故事、繁荣新传奇。
习近平主席强调:“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有着坚实基础。
被网友誉为“护国歌校长”的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不久前在香港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咖啡往上流》的文章,讲述年轻人经营一间咖啡小店,“虽然忙得天昏地暗,心里却是阳光满溢”。“咖啡往上流”,也是“青年朝前走”,更是“一起向未来”。站上历史新起点的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充满“往上”“朝前”“向未来”的能量。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近日,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热播。一座城、两代人、四个家庭,在时代的浪潮里风雨同舟,在跌宕的岁月中携手并肩,“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回望历史,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奋力打拼,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习俗的人们相聚狮子山下,“理想一起去追”,这才有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的香江传奇。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
中国人是了不起的,香港同胞是了不起的。有25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有香港同胞的团结奋斗,我们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摘编自任仲平《白云过山峰 明珠焕新彩
——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人民日报》2022年6月3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香港回归意义重大,它不仅意味着香港结束了一百五十多年屈辱的殖民生活,而且意味着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胜利。
B.虽然末代港督彭定康善于政治操弄,妄图推行政治改革将香港政治英国化,为香港回归设置障碍,但他注定以失败收场。
C.经过二十五年的努力,香港的建筑物开始变得浪漫起来,香港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空前高涨,“一国两制”让香港更具璀璨光华。
D.《咖啡往上流》中经营咖啡小店的年轻人体现出的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精神,同时也代表着香港青年“一起向未来”的正能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香港没有回归,如果没有“一国两制”,那么就不会有今天中国人能堂堂正正居住在香港,能够真正实现“港人治港”。
B.无论是身处内地还是香港的中国人,都心情激动地以不同的方式迎接香港回归,因为香港终于可以成为面向世界的香港了。
C.香港回归后的二十五年里,几经坎坷,由乱到治,而目前更要在此坚实的基础上去实现由治到兴的目标,需要我们共同去打拼。
D.有习近平主席对香港回归后变化的肯定,有人们对香港未来发展的信心,有香港同胞爱国爱港的精神……香港必将再创辉煌。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2012年12月,广东深圳莲花山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回答香港记者的提问清晰有力:“香港一定会繁荣昌盛的!”
B.2022年6月22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怀和见证下,由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合作修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
C.著名建筑设计师严迅奇说:“我认为香港最大的魅力不在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在于城市的体态、密集感和便利性。”
D.一法安香江,“国安法就像阳光驱散了黑暗”,这一“定海神针”成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让香港迎来朗朗晴空。
4.材料一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解读得诗意盎然。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举例简析。(6分)
                             
                             
5.关铭闻,是“光明文”的谐音;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受众称赞他们的文章“既有政治高度,又写出了人民心声”。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一单元
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基础过关练
1.答案 ①息息相关(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②风云变幻(瞬息万变/波谲云诡/云谲波诡) ③保驾护航
解析 ①根据上文“血浓于水、同气连枝”和下文“回归后,香港同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可知,此处是形容香港与祖国关系密切,可用成语“休戚与共”“息息相关”“休戚相关”等。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②根据下文“但祖国的支持始终未变”可知,语境是说世界形势在不断变化,此处应填表示变化多、变化快的成语,与下文构成转折关系,故可填“瞬息万变”“云谲波诡”等。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也说波谲云诡。
③根据第二段“每当香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祖国都有求必应,帮其化解问题、渡过难关”和第三段“祖国强大了,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更足了”可知,此处是在总结祖国对香港的帮助,故可填成语“保驾护航”等。保驾护航:指对某个人或某种事业进行保护。
2.A B.此处是完整引用,句末的句号应移至引号内。C.“……更足了”与“……更多了”虽构成并列关系,但两个分句内均没有逗号的情况下,两个分句间不能使用分号,应把分号改成逗号。D.“‘爱国者治港’原则”是特定称谓,所以“爱国者治港”应加引号。
3.答案 从抗击非典型性肺炎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从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到开通港珠澳大桥。
解析 分析原句可知,可从内容上对句中成分进行分类:“抗击非典型性肺炎”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是一类,“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是一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与“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是一类。结构上,宜采用动宾式,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通港珠澳大桥”。最后用“从……到……”的句式连接,从而构成排比句。
4.答案 ①建立在国情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特色的创新之举) ②这样的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③“两制”优势愈彰显
解析 ①处,根据前文“创新不能为‘出新’而‘出新’,更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契合具体情境”和“‘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可知,“一国两制”的创新显然是符合实际情况、契合具体情境的,故可填写“建立在国情的基础之上的”;符合中国国情又可称“中国特色”,也可填“中国特色的创新之举”。②处,根据前文“一是坚定不移,确保不会变、不动摇”和后文“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可知,语境是说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实施“一国两制”方针,故可填“这样的制度必须长期坚持”。③处,根据前文“‘一国’原则愈坚固”可知,此处所填句子的句式应为“‘两制’……愈……”;由“在‘一国’的基础上,实现‘两制’关系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可知,坚持“一国”原则能让“两制”和谐相处、互相促进,即优势更明显,故可填写“‘两制’优势愈彰显”。
5.答案 ①比喻:将“一国”原则比喻为“根”“本”,把“两制”比作“叶”“枝”,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国两制”中“一国”原则的重要性。②对偶:形式上整齐匀称,内容上概括凝练,节奏感强,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析 画波浪线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一国”比作“根”“本”,把“两制”比作“叶”“枝”,借助树木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特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国”原则的重要性,易于理解。这也是一组对偶句,上下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整齐匀称,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内容凝练,概括性强,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年模拟练
1.C “开始变得浪漫起来”表述不当,原文说的是“经过岁月洗礼,活力之都风采浪漫依然”,这表明香港以往也是浪漫的,现在依然浪漫。
2.B “因为香港终于可以成为面向世界的香港了”错误。由材料一“那一夜,香港大雨……泪水”“那一夜……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也是面向世界的香港”可知,人们心情激动不已,主要是因为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中国的百年耻辱得以洗雪。
3.C 结合“时光流转,明艳的紫荆愈加繁盛”“白云过山峰,明珠焕新彩”“有25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有香港同胞的团结奋斗,我们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等可知,材料二主要论述香港正在繁荣发展,未来也会继续繁荣发展。C项,“我认为香港最大的魅力不在于……”只是在表明香港这一城市的魅力,和材料二的观点联系不大。A项,“香港一定会繁荣昌盛的”;B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D项,“成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让香港迎来朗朗晴空”。这三项都是围绕香港的繁荣发展展开的,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4.答案 ①用“回想起那一夜”连续推出三个场景,运用叙述性的语言回顾香港回归当晚激动人心的场景,画面极富诗情画意。②最后两段运用短句,节奏感强,富有诗歌的韵律之美。③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刚性”的内容,化作了富有节奏感的、抒情的诗句。如开头称香港为“东方之珠”,说它“整夜未眠”;又如将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比喻为盛大绽放的胜利的花朵;等等。既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事物的特征,又饱含对香港回归的激动之情。
解析 作为议论文,这篇社论的语言没有丝毫枯燥之感,反而让人感到诗意盎然。对于这种效果产生的原因,可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是看是否有记叙或描写性的语言,营造出富有诗意的画面。如本文“回想起那一夜,时任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难掩激动……”“回想起那一夜,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陈勇清晰记得……”“回想起那一夜,香港大律师吴英鹏仍感如在眼前……”,用“回想起那一夜”连续推出三个场景,运用叙述性的语言回顾香港回归当晚激动人心的场景,画面极富诗情画意。
二是从句式运用的角度,看是否有诗歌的韵律之美。本文“那一夜,香港大雨……那是中华民族喜极而泣的泪水”“那一夜,世界看到,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也是面向世界的香港”,运用短句,节奏感强,富有诗歌的韵律之美。
三是从修辞运用的角度,看是否能将“刚性”内容化为富有节奏感的、抒情的诗句。文中“东方之珠,整夜未眠”,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对香港回归的激动之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庄严奏响,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徐徐升起,如胜利的花朵盛大绽放”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比喻为盛大绽放的胜利的花朵,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对香港回归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5.答案 (示例)①两则材料都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选择了香港回归这一大事件作为写作主题,于重大时间节点回顾重大事件,正是新闻政治高度的体现。②材料一主要写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材料二主要写香港回归后的巨大变化,体现了香港回归是民心之所向,代表着人民的意愿。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关注两篇社论的日期或标题,材料一的副标题为“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而作”,材料二的副标题为“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所以两篇文章都是写于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在这样的重大时间节点选择回顾相关重大事件,体现了一定的政治高度。
从材料的主体内容看,材料一“那一夜,香港大雨……泪水”“那一夜,世界看到……香港也是面向世界的香港”等侧重于谈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材料二“时光流转,明艳的紫荆愈加繁盛……伶仃洋的大桥互联互通……”“尘霾洗净,动人的诗篇再写华章。香港国安法制定实施,选举制度修改完善,爱国爱港力量空前团结”“站上历史新起点的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充满‘往上’‘朝前’‘向未来’的能量”“理想一起去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侧重于香港回归25周年的纪念,回顾25年来香港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两则材料都体现出香港回归代表着人民的意愿,是民心之所向。
如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