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3 18:5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近年的当代小说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开始越来越引人关注。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非常明确地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其中当然也隐含着对当代文学的批评。习近平同志说:“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我们并不是要求作家像历史学家那样去追求历史事件、历史情节的绝对真实,而是要求其必须尊重历史本质的真实。也就是说,即便叙事者在历史事件与情节的描绘上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真实,但这一基础如若并非建立在历史本质的契合之上,我们也不能说这是真实的历史叙述。反之,即使对于某些历史的描写,其事件与情节完全出于虚构,但在更高层面呈现了特定时代的本质规律,也依然可以看作是真实的历史。
(摘编自徐刚《当代文学的历史叙事问题》)
材料二
在历史学研究中,鲁迅、茅盾、老舍、闻一多等人的作品经常被当作佐证史料而引用。现代文学能够被用作历史研究之辅助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它固有的“以文见史”传统的存在。所谓“以文见史”,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互动关系的概括,它既是作家面对历史的观念传统,又是作品处理文本与现实关系的写作传统。中国现代文学在反思历史、关注现实方面成就卓著,各个时期的文学潮流中都存在一个清晰的历史维度。
“以文见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写作传统。文学参与历史建构的传统在五四文学之前的进步人士那里就已经开启。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深度融会,积淀成一种前后相继的写作现象,并演化为具有本质意义的写作传统。现代作家在“人”的建构过程中,首选的是历史批判的路径,而不是将世俗生活合法化的路径,梁启超、鲁迅等人都是如此。
历史是中国现代作家倾心审视与观照的一片邈远、深沉的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写过孔子的事迹,如曹聚仁的《孔老夫子》、冯至的《仲尼之将丧》、陈子展的《楚狂与孔子》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不断出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包括人文始祖女娲(鲁迅《补天》),历史豪杰伍子胥(冯至《伍子胥》),精神气节的代表人物文天祥(郑振铎《桂公塘》),及众多能臣谋士,如信陵君(廖沫沙《信陵君之归》)、苏秦(魏金枝《苏秦之死》)等。此外,歌颂高尚文人的作品中亦不乏佳作,如何其芳的《王子猷》、唐弢的《晓风杨柳》等。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历史书写,是沟通过去与当下的精神通道,有助于促进读者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中国革命与现代文学的密切关系,使文学天然地关注历史进程。现代文学的纪实功能十分强大,民族国家重大事件与其文学呈现之间的时间差非常小,这是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醒目标志。各时期的主流文学全面折射出历史的风云变幻,文学由此逐渐确立了新历史观,并参与了历史的意义重构。
“以文见史”传统与中国现代伦理变迁息息相关。新伦理的建构依托历史资源的例子大量存在。伦理辩驳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历史小说中大量出现,抗战文学把民族安全至上提升为最高伦理原则。中国作家善于到历史中寻求伦理变革的依托。在这里,伦理变革与“以文见史”传统相遇并形成相互映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文见史”传统与现代文学的形式变革密不可分。历史小说、新歌剧、随感录、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叙事诗中都有历史的踪影。现代作家突破了传统平话和历史演义的局限,从而为历史表达创造了新形式。例如,鲁迅的故事新编、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朱东润的历史人物传记、谭正璧的历史小说等,都在文学形式上创造了新范式,而新范式的诞生与历史语境有着必然的关联。
对“以文见史”传统的认知有助于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文学与历史都以关注人性为前提,这就使某些文学作品在生成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具备认知价值。从文学的历史叙事中培育出的审美意识是社会化审美意识,对这种意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审美价值的动态性和社会性,从而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一个重要侧面。
“以文见史”传统为文学接受者与批评者带来了指向未来的愿景。文学中的历史书写总是带着对公平、正义乃至乌托邦的向往,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精神并不是“向后看”的精神,而是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未来”的精神。这一传统不仅折射出历史规律,而且用指向未来的愿景为社会进步带来隐形的助力。
(摘编自王寰鹏《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的写作传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实中,作家常常会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选择史料,因此具备“史识、史才、史德”就显得尤为重要。
B.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互动关系的一种概括,“以文见史”的观念传统和写作传统始终贯串中国现代文学史。
C.梁启超、鲁迅等人采用历史批判的路径来建构“人”,客观上体现了“以文见史”这一写作传统。
D.中国现代伦理的变迁和文学形式的变革与“以文见史”传统关系密切,这促成了历史表达作品的出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代小说作家承继“以文见史”传统,尊重历史,按艺术规律呈现历史,才能在创作中避免历史虚无化。
B.即使作品的某些历史情节是完全虚构的,如果它在更高层面上呈现了特定时代的本质规律,也可以看作是真实的历史。
C.某些文学作品在生成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具备认知价值,因此研究这些作品可以明确中国社会审美价值的变化。
D.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历史建构,这不仅适用于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同样适用于其他题材作品的创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以文见史”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作者献给一位普通农妇的颂歌,对她一生遭遇的描写,揭示了旧社会广大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
B.《荷塘月色》写了清华园中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且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的复杂心理。
C.《小二黑结婚》讲述了抗战时期根据地一对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根据地的新面貌。
D.《茶馆》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展示了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再现了清末到民国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但论述角度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孙犁评价《阿Q正传》时说道:“写了绍兴一地,就体现了全国的农村,写了辛亥一时,作品就能传流永久,写了一个秃头阿Q,就使人人得到一面镜子。”请结合材料二,谈谈《阿Q正传》是如何体现“以文见史”传统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起 死
鲁 迅
(一大片荒地。处处有些土冈,最高的不过六七尺。没有树木。遍地都是杂乱的蓬草;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路径。离路不远,有一个水溜。远处望见房屋。)
庄子——(黑瘦面皮,花白的络腮胡子,道冠,布袍,拿着马鞭,上。走着,向四处看,)阿呀!一个髑髅。这是怎的 (用马鞭在蓬草间拨了一拨,敲着,说:)还是请司命大神复他的形,生他的肉,和他谈谈闲天,再给他重回家乡,骨肉团聚罢。(放下马鞭,朝着东方,拱两手向天,提高了喉咙,大叫起来:)至心朝礼,司命大天尊!……
司命——庄周,你找我,又要闹什么玩意儿了
庄子——给他活转来。
(司命用马鞭向蓬中一指。同时消失了。所指的地方,发出一道火光,跳起一个汉子来。)
汉子——(大约三十岁,体格高大,紫色脸,像是乡下人,全身赤条条的一丝不挂。用拳头揉了一通眼睛之后,定一定神,看见了庄子,)哙
庄子——哙 (微笑着走近去,看定他,)你是怎么的
汉子——唉唉,睡着了。你是怎么的 (向两边看,叫了起来,)阿呀,我的包裹和伞子呢 (向自己的身上看,)阿呀呀,我的衣服呢 (蹲了下去)
庄子——你静一静,不要着慌罢。你是刚刚活过来的。你的东西,我看是早已烂掉,或者给人拾去了。
汉子——你说什么
庄子——我且问你:你姓甚名谁,那里人 你到这里是来干什么的呢
汉子——我是杨家庄的杨大呀,学名叫必恭。探亲去的呀,不提防在这里睡着了。(着急起来,)我的衣服呢 我的包裹和伞子呢
庄子——你静一静,不要着慌罢——我且问你:你是什么时候的人
汉子——(诧异,)什么 ……什么叫作“什么时候的人” ……我的衣服呢
庄子——啧啧,你这人真是胡涂得要死的角儿——专管自己的衣服,真是一个澈底的利己主义者。你这“人”尚且没有弄明白,那里谈得到你的衣服呢 所以我首先要问你:你是什么时候的人 唉唉,你不懂。……那么,(想了一想)我且问你:你先前活着的时候,村子里出了什么故事
汉子——(想着,)哦,有有!那还是三四个月前头,因为孩子们的魂灵,要摄去垫鹿台脚了,真吓得大家鸡飞狗走,赶忙做起符袋来,给孩子们带上……
庄子——(出惊,)鹿台 什么时候的鹿台
汉子——就是三四个月前头动工的鹿台。
庄子——那么,你是纣王的时候死的 这真了不得,你已经死了五百多年了。
汉子——(有点发怒,)先生,我和你还是初会,不要开玩笑罢。我不过在这儿睡了一忽,什么死了五百多年。我是有正经事,探亲去的。快还我的衣服、包裹和伞子。我没有陪你玩笑的工夫。
庄子——慢慢的,慢慢的,且让我来研究一下。你是怎么睡着的呀
汉子——怎么睡着的吗 (想着,)我早上走到这地方,好像头顶上轰的一声,眼前一黑,就睡着了。
庄子——疼吗
汉子——好像没有疼。
庄子——哦……(想了一想,)哦……我明白了。一定是你在商朝的纣王的时候,独个儿走到这地方,却遇着了断路强盗,从背后给你一闷棍,把你打死,什么都抢走了。现在我们是周朝,已经隔了五百多年,还那里去寻衣服。你懂了没有
汉子——(瞪了眼睛,看着庄子,)我一点也不懂。先生,你还是不要胡闹,还我衣服、包裹和伞子罢。我是有正经事,探亲去的,没有陪你玩笑的工夫!
庄子——你这人真是不明道理……
汉子——谁不明道理 我不见了东西,当场捉住了你,不问你要,问谁要 (站起来。)
庄子——(着急,)你再听我讲:你原是一个髑髅,是我看得可怜,请司命大神给你活转来的。你想想看:你死了这许多年,哪里还有衣服呢!我现在并不要你的谢礼,你且坐下,和我讲讲纣王那时候……
汉子——胡说!这话,就是三岁小孩子也不会相信的。我可是三十三岁了!(走开来,)你……
庄子——我可真有这本领。你该知道漆园的庄周的罢。
汉子——我不知道。就是你真有这本领,又值什么鸟 你把我弄得精赤条条的,活转来又有什么用 叫我怎么去探亲 包裹也没有了……(有些要哭,跑开来拉住了庄子的袖子,)我不相信你的胡说。这里只有你,我当然问你要!我扭你见保甲去!
庄子——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你且听我几句话: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有毛,然而王瓜、茄子赤条条。此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注],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 ……
汉子——(发怒)不还我的东西,我先揍死你!(一手捏了拳头,举起来,一手去揪庄子。)
庄子——(窘急,招架着)你敢动粗!放手!要不然,我就请司命大神来还你一个死!
汉子——(冷笑着退开)好,你还我一个死罢。要不然,我就要你还我的衣服、伞子和包裹,里面是五十二个圜钱,斤半白糖,二斤南枣……
庄子——(严正地,)你不反悔
汉子——小舅子才反悔!
庄子——(决绝地,)那就是了。既然这么糊涂,还是送你还原罢。(转脸朝着东方,拱两手向天,提高了喉咙,大叫起来;)至心朝礼,司命大天尊!(毫无影响,好一会)天地玄黄!太上老君!敕!敕!敕!……敕!
(毫无影响,好一会。庄子向周围四顾,慢慢的垂下手来)
汉子——死了没有呀
庄子——(颓唐地,)不知怎的,这回可不灵……
汉子——(扑上前,)那么,不要再胡说了。赔我的衣服!
庄子——(退后,)你敢动手 这不懂哲理的野蛮!
汉子——(揪住他,)你这贼骨头!你这强盗军师!我先剥你的道袍,赔我……
(有删改)
[注]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在那里是对的,在这里就是错的了。指这种情况下与那种情况下的是非标准不一,即没有客观的是非标准。出自《庄子·齐物论》,体现了庄子的“无是非观”。这句话以强调事物的相对性而著称。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起死》是一篇艺术形式别致的小说,它是采用戏剧体写成的浪漫主义小说,是鲁迅作品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B.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古为今用”的手法,借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素材,以“新编”的“故事”为躯壳,将古代和现代的生活错综地交融在一起。
C.作品中汉子赤身裸体向衣冠整齐的庄子要衣服遮盖身体时,遭到庄子拒绝,庄子还对他讲“相对主义”哲学。
D.与庄子相对立的汉子,憨直,实在,明礼义,通情理。他发觉自己无衣遮羞就慌忙蹲下,他向庄子索借衣服先礼后兵,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取材于《庄子·外篇》中的寓言故事,是一部融合了写实性、游戏性与荒诞性的现代戏剧体寓言小说。
B.小说善于运用环境描写,开篇用寥寥几笔呈现了战国时期一片荒凉的景象,使故事一开始便笼罩在萧条、悲凉的氛围中。
C.小说情节比较简单,紧紧围绕庄子与汉子的争论展开,矛盾冲突的背后隐喻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民众之间的隔阂。
D.小说对人物的处理有闹剧的类型化、符号化倾向,如汉子以其性别来指称,以达到对社会的反讽与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
8.“油滑”即“古今杂糅”的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是鲁迅“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小说取材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请从真实性、虚构性、现实性的角度简析本文处理材料的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人也。少甚贫,而性特俊拔。既入太学,有文誉。宝祐中,丁大全得宠于理宗,擢为殿中侍御史,在台横甚。宜中与黄镛等六人上书攻之。大全怒,使监察御史吴衍劾宜中等,削其籍,拘管他州。由是,士论翕然称之,号为“六君子”。
大全既窜,丞相吴潜奏还之。贾似道入相,复为之请,有诏六人皆免省试令赴。景定三年,廷试,而宜中中第二人。六人之中,宜中尤达时务。
德祐元年二月,似道丧师芜湖,宜中以为似道已死,即上疏乞正似道误国之罪。似道行时,以所亲信韩震总禁兵。人有言震欲以兵劫迁者,宜中召震计事,伏壮士袖铁椎击杀之,以示不党于似道。
时命张世杰等四道进师,二丞相都督军马而不出督。王爚请以一丞相建阃吴门,以护诸将;不然,则己请行。宜中愧,始与梦炎上疏乞行边。事下公卿议不决。七月,世杰等兵果败于焦山。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宜中遣使如军中请和不得,即率群臣入宫请迁都,太皇太后不可。宜中痛哭请之,太皇太后乃命装俟升车,给百官路费银。及暮,宜中不入,太皇太后怒曰:“吾初不欲迁,而大臣数以为请,顾欺我邪 ”脱簪珥掷之地遂闭群臣求内引皆不纳。盖宜中实以明日迁,仓卒奏陈失审耳。
宜中初与大元丞相伯颜期会军中,既而悔之,不果往。伯颜将兵至皋亭山,宜中宵遁,陆秀夫奉二王入温州,遣人召宜中。宜中至温州,而其母死。张世杰舁其棺舟中,遂与俱入闽中。益王立,复以为左丞相。井澳之败,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谕意,度事不可为,遂不反。二王累使召之,终不至。至元十九年,大军伐占城,宜中走暹[注],后没于暹。
(节选自《宋史·陈宜中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公讳宜中,字与权,谥文靖。自幼颖异,秉性激烈。登景定壬戌进士,授户部郎中,召为太常少卿,摄礼部侍郎。时闽缺帅,拜显文阁侍命,督诸路军马。阅岁,除刑部尚书,转升签书枢密院、左丞相。公鞠躬尽瘁,历相四朝,勋业灿然。祥兴癸未,上命至占城、暹罗国乞师,归崖山之界,闻宋亡,竟溺而死,浮尸海上。里人咸以为异,遂收殡葬。
(节选自《陈氏宗谱·宜中公像赞》,有删改)
[注] 暹(xiān):暹罗,泰国的古称。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脱A簪B珥C掷D之E地F遂G闭HI群J臣K求L内M引N皆O不P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削其籍”中“籍”的意义与《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不同,与“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相同。
B.“宜中以为似道已死”中的“以为”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意义和用法相同。
C.“宜中遣使如军中请和不得”中的“如”与《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如”含义不同。
D.“竟溺而死”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惑而不从师”中的“而”都不一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宜中等六人因上书弹劾皇帝宠臣丁大全,被打击报复,六人均被削籍,拘管在其他州府。士大夫们一致盛赞他们,称他们为“六君子”。
B.贾似道曾经很看重陈宜中,贾似道入朝为相后,就曾为陈宜中求情。当贾似道丧师芜湖后,陈宜中却上书皇帝要求治贾似道的误国之罪。
C.王爚请求派一位丞相在吴门设立都帅府,用以统率诸将,否则就让自己前往。陈宜中深感惭愧,于是向朝廷上书然后亲自赴边督战。
D.陈宜中入宫请求迁都,一番痛哭之后才获得太皇太后同意,但是两个人约定出发日期时出现了误会,只因陈宜中仓促间表达不周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2)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14.关于陈宜中的结局,《宋史》“遂不反”“没于暹”和《陈氏宗谱》“闻宋亡,竟溺而死”的记载不同,结合其生平事迹,你认为哪种结局更接近事实 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 ①非甲帐:指汉武帝已死。甲帐,《汉武故事》载,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在异域历尽艰难困苦的苏武,骤然见到汉使者,表现出极为激动、复杂的感情。
B.颔联下句借“羊”“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在绝塞牧羊的单调、孤寂生活。
C.颈联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流露出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汉武帝的追思。
D.尾联中“空”“哭”两字形象生动,使作者悼念苏武的悲伤之情跃然纸上,真实感人。
16.本诗与杜甫的《蜀相》都塑造了一身正气之英雄,具有撼人心魄的感染力量。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的《蜀道难》想象丰富,充满神奇色彩,其中“        ”一句写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一句写到了太阳神的车驾的神话。
(2)《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词人用高度凝练的笔法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的两句是“        ,        ”。
(3)乌鸦作为一种意象,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以表达反哺、爱惜人才、寂寞寥落等情感,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曹雪芹这本书其实有几个不同的名字,分别指出了这部小说内容的几个层次。①      。“红楼”何所指 “红”在书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红”指的是红尘;“红楼”指贾府这种人世间的贵族家庭;下面这个“梦”字,红楼一梦。中国传统的佛道思想,从很早的《南柯梦》《邯郸梦》,延续到了《红楼梦》。另外一个叫作《石头记》,更深了一层,②      。贾宝玉前身是一块石头,后来历劫下到红尘,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回到青埂峰下,一生历了一劫。这里讲的虽是贾宝玉个人,但从某方面说,也是每个人,到这个世上来,同样是历劫,也是走一趟,也是经历红楼一梦。
我们看这本书,第一是看贾府兴衰这条线,从一开始它的情节发展就指向了贾府的由盛入衰;第二条线是③      ,贾宝玉经过了生离死别,到最后悟道。追寻这两条线,看这本书才有了脉络。七十二回以前,贾府怎么从一开始的最盛渐渐衰落下去,这是一条线。第二条线,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黛玉的死对他至关重要。当然还有好几个人物,他们的死亡,他们的遭遇,对贾宝玉是一种刺激、一种启发,最后他出家悟道。我想大家抓住这两条线的话,看这本书就不觉得混乱。
18.下列古诗文中的“梦”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梦”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林觉民《与妻书》)
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之所以每天早出门,是因为小子早餐要吃煎饼馃子,①他喜欢的煎饼馃子摊是在学校侧门外的那一家。②学校边,校车、小汽车、电瓶车等单车,川流不息;行人也一如既往,很多,上学的、散步的、上班的都有。这里离幸福市场近,不时也有运肉的、搬蔬菜的、拉水果的加入流动的人群,形成了一个喧哗的人群旋涡。我家小子吃东西,比我还固执,他的口味一成不变,早上喜欢吃煎饼馃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喜欢就是几年。③中午和晚上,如果有牛排和紫菜蛋花汤,他会觉得是天下至美之味。④有一段时间,家里只有我们俩吃饭,连续几天都是牛排和紫菜蛋花汤,他竟然顿顿吃得津津有味。⑤有时,我跟他讲《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那才是天下至美之味,洪七公是对吃有追求、有境界的人,我们应该向洪七公学习。⑥他不以为意,认为洪七公经常偷吃,算不上光明正大,而且叫花鸡不新奇,他还老吃蜈蚣,太恶心。我启发他,问:“《红楼梦》里写的美味,算不算 ”他果断否定:“小说里写的,能当真 ”
20.文中标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1.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问句,但问号作用不同,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礼记·中庸》有言:“行前定则不疚。”意思是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强调做事之前要周密谋划。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说明行事犹豫不决,事业很难成功,强调做事要坚决果断。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
1.D “中国现代伦理……这促成了历史表达作品的出现”错误。材料二说的是“‘以文见史’传统与现代文学的形式变革密不可分……现代作家突破了传统平话和历史演义的局限,从而为历史表达创造了新形式”。
2.C “研究这些作品可以明确中国社会审美价值的变化”错误。材料二第7段说的是“文学与历史都以关注人性为前提,这就使某些文学作品在生成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具备认知价值。从文学的历史叙事中培育出的审美意识是社会化审美意识,对这种意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审美价值的动态性和社会性”。
3.B 根据材料二第1段“在历史学研究中,鲁迅、茅盾、老舍、闻一多等人的作品经常被当作佐证史料而引用……所谓‘以文见史’,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互动关系的概括,它既是作家面对历史的观念传统,又是作品处理文本与现实关系的写作传统”可知,“以文见史”应该是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B项,《荷塘月色》侧重从作者的内心世界出发,在描写景色的同时委婉抒发情感。不符合“以文见史”观点。
4.答案 ①材料一的论述角度是当代文学创作中如何正确进行历史叙事。
②材料二的论述角度是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概念、发展和研究价值。
解析 材料一摘编自《当代文学的历史叙事问题》,由“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我们并不是要求作家像历史学家那样去追求历史事件、历史情节的绝对真实,而是要求其必须尊重历史本质的真实”等内容可知,材料一的论述角度是当代文学创作中如何正确进行历史叙事。
材料二摘编自《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的写作传统》,材料首先阐释了“以文见史”的概念;接着阐释其发展,说明“以文见史”传统与中国现代伦理变迁息息相关,与现代文学的形式变革密不可分;最后陈述对“以文见史”传统的认知有助于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以文见史”传统为文学接受者与批评者带来了指向未来的愿景。由此可知,材料二的论述角度是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概念、发展和研究价值。
5.答案 ①关注现实,将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呈现在作品中。《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绍兴农村为背景,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
②《阿Q正传》体现了现代文学的形式变革,突破了传统平话和历史演义的局限,为历史表达创造了新形式。过去的传记一般等级森严,普通百姓无法入“传”,而《阿Q正传》突破了传记的局限,为无名无姓的普通人写传记。
③《阿Q正传》与中国现代伦理变迁息息相关,关注人性,以阿Q为例,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剖析,有助于揭示审美价值的动态性和社会性。
④表达对社会进步的向往。《阿Q正传》剖析国民劣根性,引导人们反思和自省。
解析 由题干可知,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材料二,需要结合“以文见史”传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由材料二第1段“中国现代文学在反思历史、关注现实方面成就卓著,各个时期的文学潮流中都存在一个清晰的历史维度”和第2段“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深度融会,积淀成一种前后相继的写作现象,并演化为具有本质意义的写作传统”可知,“以文见史”需要关注现实,书写重大历史事件。《阿Q正传》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绍兴农村为背景,围绕阿Q这一人物,塑造了赵太爷、王胡、小尼姑等众多人物形象,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
由材料二第6段“‘以文见史’传统与现代文学的形式变革密不可分。历史小说、新歌剧、随感录、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叙事诗中都有历史的踪影。现代作家突破了传统平话和历史演义的局限,从而为历史表达创造了新形式”可知,《阿Q正传》体现了现代文学的形式变革,突破了传统平话和历史演义的局限,为历史表达创造了新形式,表现历史现实;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局限,为普通人物“阿Q”写传记。
由材料二第5段“‘以文见史’传统与中国现代伦理变迁息息相关。新伦理的建构依托历史资源的例子大量存在”“中国作家善于到历史中寻求伦理变革的依托。在这里,伦理变革与‘以文见史’传统相遇并形成相互映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第7段“文学与历史都以关注人性为前提……社会性”可知,《阿Q正传》与中国现代伦理变迁息息相关,关注人性,塑造了阿Q这一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的形象,由此批判了国民劣根性,有助于揭示审美价值的动态性和社会性。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以文见史’传统为文学接受者与批评者带来了指向未来的愿景。文学中的历史书写总是带着对公平、正义乃至乌托邦的向往,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精神并不是‘向后看’的精神,而是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未来’的精神”可知,“以文见史”表达对社会进步的向往,而《阿Q正传》对国民劣根性的剖析,可以引导人们反思和自省,对未来有利。
6.C “遭到庄子拒绝”错误,根据原文“你这‘人’尚且没有弄明白,那里谈得到你的衣服呢”“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可知,汉子赤身裸体向衣冠整齐的庄子要衣服遮盖时,并没有遭到庄子拒绝,而是庄子不想先和他讨论衣服的事。
7.B “开篇用寥寥几笔呈现了战国时期一片荒凉的景象”说法有误,开头的环境描写只交代了故事发生在一处寻常的荒野,时间不明(后文故事中有侧面的模糊暗示),这种时空的模糊化处理,使背景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作品的命题立意则具有了普遍性意义,从而呈现寓言化的效果;“萧条、悲凉的氛围”于文无据,“一大片荒地。处处有些土冈,最高的不过六七尺。没有树木。遍地都是杂乱的蓬草;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路径”只是故事的背景,从后文看,此处环境描写只是为后文“髑髅”的出场做铺垫,并无意营造萧条、悲凉的氛围。
8.答案 ①语言描写:滑稽,模仿现代语言。“澈底的利己主义者”“你这‘人’尚且没有弄明白”“且让我来研究一下”“这不懂哲理的野蛮”等现代语言与古人古事相结合,增加了文章的诙谐、幽默、讽刺意味。
②人物塑造:以速写、漫画之法一反历史本来面目,重新塑造人物。用汉子的简单、执着反衬庄子的油头滑脑、外强中干、心口不一、虚荣可笑。
③情节设置:杂陈古今、时空交错。周朝的庄子和殷商时期的汉子同聚一堂,周代的圜钱与现代的白糖同处一个包裹,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闹剧。
解析 “油滑”即“古今杂糅”的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是《故事新编》历史小说的共同的艺术手法,显示出鲁迅先生语言大师的特质。“油滑”可以体现在语言描写、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
首先,从语言描写来看,本文语言滑稽,模仿现代语言。由原文“啧啧,你这人真是胡涂得要死的角儿——专管自己的衣服,真是一个澈底的利己主义者。你这‘人’尚且没有弄明白,那里谈得到你的衣服呢”“慢慢的,慢慢的,且让我来研究一下。你是怎么睡着的呀”“你敢动手 这不懂哲理的野蛮”可知,“澈底的利己主义者”“你这‘人’尚且没有弄明白”“且让我来研究一下”“这不懂哲理的野蛮”等现代语言与古人古事相结合,增加了文章的诙谐、幽默、讽刺意味。
其次,从人物塑造来看,本文以速写、漫画之法一反历史本来面目,重新塑造人物。由原文“我的衣服呢 我的包裹和伞子呢”“先生,你还是不要胡闹,还我衣服、包裹和伞子罢。我是有正经事,探亲去的,没有陪你玩笑的工夫”等可知,这些语言描写表现了汉子一心只想拿到他的衣服、包裹和伞子;由原文“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有毛,然而王瓜、茄子赤条条”“那么,不要再胡说了。赔我的衣服”“你敢动手 这不懂哲理的野蛮”等可知,庄子不顾汉子的现实需求,一心宣扬他所谓的哲学。由此可见,本文通过速写、漫画之法,用汉子的简单、执着反衬庄子的油头滑脑、外强中干、心口不一、虚荣可笑。
最后,从情节设置来看,本文杂陈古今、时空交错。由原文“一定是你在商朝的纣王的时候,独个儿走到这地方,却遇着了断路强盗,从背后给你一闷棍,把你打死,什么都抢走了。现在我们是周朝,已经隔了五百多年”可知,周朝的庄子和殷商时期的汉子同聚一堂;由原文“要不然,我就要你还我的衣服、伞子和包裹,里面是五十二个圜钱,斤半白糖,二斤南枣……”可知,周代的圜钱与现代的白糖同处一个包裹,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闹剧。
9.答案 ①真实性:小说取材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庄子为原型,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②虚构性:作者通过想象,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有鲜活的生命。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庄子和汉子之间发生的事件的细节,具体描写了他们的外貌、语言等,体现了小说艺术合理的虚构性。
③现实性:小说通过庄子和汉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批判现代知识分子只说不做、脱离普通民众的弊病,启发读者思考,具有现实性。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要求回答小说的真实性、虚构性、现实性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真实性一般指创作原型的真实,包括人物、事件等;虚构性主要是针对作者对作品的艺术加工来谈的;现实性则指向小说的主旨。
从真实性上看,庄子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小说取材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庄子为原型,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从虚构性上看,小说中庄子请司命大神让髑髅起死回生,这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发生的,作者通过想象,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有鲜活的生命;小说还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庄子和汉子之间发生的事件的细节,具体描写了他们的外貌、语言等,体现了小说艺术合理的虚构性。
从现实性上看,由原文“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 ……”“不还我的东西,我先揍死你”“你敢动粗!放手!要不然,我就请司命大神来还你一个死”“你敢动手 这不懂哲理的野蛮”“你这贼骨头!你这强盗军师!我先剥你的道袍,赔我……”可知,小说通过庄子和汉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批判现代知识分子只说不做、脱离普通民众的弊病,启发读者思考,具有现实性。
10.FIN “掷之地”是“掷之于地”的省略,中间不能断开,“地”后断开,故F处断开;“遂闭”省略主语,“闭”作谓语,“”作宾语,结构完整,宾语后断开,故I处断开;“群臣求内引”的主语为“群臣”,而“皆不纳”主语为“太后”,二者主语不同,中间要断开,故N处断开。
11.D A.“与‘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相同”错误。“削其籍”中的“籍”,指官籍;“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是名词作动词,造册登记;“不然,籍何以至此”的“籍”,是项羽的名。由此可见,“削其籍”中“籍”的意义与“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意义不同。
B.“意义和用法相同”错误。“宜中以为似道已死”中的“以为”,指认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的“以为”,指把……当作。二者意义和用法不同。
C.“含义不同”错误。两句中的“如”含义相同,都指往,到……去。
D.正确。“竟溺而死”中的“而”,连词,表修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连词,表并列;“惑而不从师”的“而”,连词,表转折。
12.C “陈宜中深感惭愧,于是向朝廷上书然后亲自赴边督战”错误。由原文“宜中愧,始与梦炎上疏乞行边。事下公卿议不决”可知,陈宜中感到惭愧,才和梦炎上书请求巡边,朝臣议论此事,不能决断,因此陈宜中未能成行。
13.答案 (1)不久,常州被攻下,敌军迫近独松关,邻县守军听到风声全部弃城逃跑。
(2)看不见整车的柴火,是因为不肯用视力。
解析 (1)“已而”,不久;“破”,被攻取;“薄”,迫近。
(2)“舆薪之不见”,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见舆薪”;“为”,因为;“明”,视力。
14.答案 (示例1)《宋史》记载的结局更接近事实,理由:
①贾似道兵败,陈宜中以为贾似道已死,立马上疏弹劾他,后又杀死韩震,与贾似道划清界限,可见他善于明哲保身;
②陈宜中曾向敌军求和,建议迁都,以及失约逃跑,可见他更倾向于投降和逃跑;
③陈宜中逃至占城,就屡召不回,后又逃到暹罗,可见他考虑个人先于国家。
(示例2)《陈氏宗谱》的记载更接近事实,理由:
①陈宜中本性偏激刚烈,曾弹劾权贵,可见他为人刚正不阿、宁折不弯;
②陈宜中上疏弹劾曾有恩于自己的贾似道,后又设计刺杀贾似道心腹将领韩震,可见他公而忘私、做事果断;
③陈宜中一路追随南宋朝廷流亡,甚至抬着母亲的棺木随行,可见他一直忠于朝廷。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认为《宋史》记载的结局更接近事实,理由如下:由“德祐元年二月,似道丧师芜湖,宜中以为似道已死,即上疏乞正似道误国之罪……以示不党于似道”可知,贾似道兵败,陈宜中以为贾似道已死,立马上疏弹劾他,后又杀死韩震,与贾似道划清界限,可见他善于明哲保身;由“宜中遣使如军中请和不得,即率群臣入宫请迁都”“伯颜将兵至皋亭山,宜中宵遁”可知,陈宜中曾向敌军求和,建议迁都,失约逃跑,可见他更倾向于投降和逃跑;由“井澳之败,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谕意,度事不可为,遂不反。二王累使召之,终不至。至元十九年,大军伐占城,宜中走暹,后没于暹”可知,陈宜中逃至占城,就屡召不回,后又逃到暹罗,可见他考虑个人先于国家。
如认为《陈氏宗谱》的记载更接近事实,理由如下:由“自幼颖异,秉性激烈”“丁大全得宠于理宗,擢为殿中侍御史,在台横甚。宜中与黄镛等六人上书攻之”可知,陈宜中本性偏激刚烈,曾弹劾权贵,可见他为人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由“贾似道入相,复为之请……宜中以为似道已死,即上疏乞正似道误国之罪”“人有言震欲以兵劫迁者,宜中召震计事,伏壮士袖铁椎击杀之,以示不党于似道”可知,陈宜中上疏弹劾曾有恩于自己的贾似道,后又设计刺杀贾似道心腹将领韩震,可见他公而忘私、做事果断;由“宜中至温州,而其母死。张世杰舁其棺舟中,遂与俱入闽中”可知,陈宜中一路追随南宋流亡朝廷,甚至抬着母亲的棺木随行,可见他一直忠于朝廷。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宜中,字与权,是永嘉人。年少时非常贫困,但(他的)品性特别卓异出众。进入太学学习后,在文学方面有声誉。宝祐年间,丁大全受到理宗的宠信,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在御史台非常专横。陈宜中与黄镛等六人上奏章弹劾他。丁大全恼怒,让监察御史吴衍弹劾陈宜中等人,削去了他们的官籍,(将他们)拘禁、监管在其他州府。从此,士大夫们一致盛赞陈宜中等人,称(他们)为“六君子”。
丁大全遭斥逐之后,丞相吴潜上奏请求把这六人调回京师。贾似道入朝为相,再次为他们请求,诏令六人都可免去省试,让(他们)到京城(赴考)。景定三年,殿试,陈宜中考中第二名。六个人中,陈宜中尤其通晓时事。
德祐元年二月,贾似道在芜湖兵败。陈宜中认为贾似道已经死了,立即上奏章请求治贾似道的误国之罪。贾似道率军出发时,让他的亲信韩震总管禁兵。有人说韩震想用兵胁迫迁都,陈宜中召见韩震商量事情,暗中埋伏壮士在衣袖中藏铁椎击杀了韩震,以表明(自己)没有勾结贾似道。
当时(朝廷)命张世杰等人分四路进军,两位丞相督管军马而不外出督率。王爚请求派一位丞相在吴门设立都帅府,来统率众将;不这样做的话,就请派自己前往。宜中感到惭愧,才和梦炎上书请求巡边。此事交付朝臣讨论,朝臣们不能决断。七月,张世杰等人所率军队果然在焦山打了败仗。不久,常州被攻下,敌军迫近独松关,邻县守军听到风声全部弃城逃跑。
宜中派遣使者到敌军营中请求讲和没有成功,立即率领众大臣入宫请求迁都,太皇太后不同意。陈宜中痛哭请求迁都,太皇太后于是命人装物等待登车,发给百官银两作为路费。到傍晚,陈宜中没有入宫,太皇太后愤怒地说:“我起初不想迁都,而大臣们数次请求迁都,难道(这不是)欺骗我吗 ”于是脱掉发簪,摘下用玉石做的耳饰丢在地上,关上门,群臣请求入内劝导,都没有接纳。大概陈宜中实际上打算第二天迁都,仓促间上奏陈事没有考虑。
陈宜中起初与大元丞相伯颜约定在军中相会,不久对此感到后悔,没有如约前往。伯颜率兵到皋亭山,陈宜中晚上逃跑了,陆秀夫侍奉二王到温州,派人征召陈宜中。陈宜中到温州,他的母亲死了。张世杰将陈宜中母亲的棺材抬到船上,于是他们一起到闽中。益王即位,又让(陈宜中)任左丞相。井澳之役战败以后,陈宜中想侍奉益王逃至占城,于是,先到占城传达意旨,估计事情不可为,就没有返回。二王多次派人召他回来,最终还是未回。至元十九年,元军攻伐占城,陈宜中逃到暹罗,后来死于暹罗。
材料二
陈公讳宜中,字与权,谥号文靖。从小聪明异常,本性偏激刚烈。考中景定壬戌年的进士,被授予户部郎中的官职,后被征召任太常少卿,代理礼部侍郎。当时福建缺少统军将帅,于是他官拜显文阁侍命,管理各路军马。经过一年,升任刑部尚书,又升签书枢密院、左丞相。他鞠躬尽瘁,一共做了四位皇帝的丞相,功勋显赫。祥兴癸未年,皇上命令他到占城、暹罗国请求援兵。(他返回时,)到崖山边上,听闻宋朝已经灭亡,最终溺水而死,尸体漂浮在海上。同乡的人都感觉非常奇异,于是替他收尸并安葬了他。
15.D “使作者悼念苏武的悲伤之情跃然纸上”错误,尾联抒写的是苏武归国后对汉武帝的追悼。
16.答案 ①本诗塑造了一位“白发丹心”的汉臣形象,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也包含对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②《蜀相》中,作者通过写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解析 本诗是作者瞻仰苏武庙后追思凭吊之作,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苏武的敬意,热情地赞扬了苏武的民族气节,寄托着作者的爱国情怀。首联,上句“苏武魂销汉使前”想象苏武初会汉朝使者时的情景,苏武在异域度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来自汉朝的使者,表现出极为激动、复杂的感情;下句“古祠高树两茫然”由物及人,由今到古,描绘眼前苏武庙景物。颔联“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是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刻痛苦;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被幽禁于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颈联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上句“回日楼台非甲帐”说苏武十九年后归国时,往日的楼台殿阁依旧,但汉武帝早已逝去,当年的“甲帐”也不复存在,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下句“去时冠剑是丁年”说回想当年戴冠佩剑,奉命出使的时候,苏武还正当壮年。尾联“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集中抒写苏武归国后对汉武帝的追悼,此时汉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授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天的流水苦吊已经逝去的武帝。
杜甫的《蜀相》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得格外厚重,含意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作者景仰诸葛亮的缘由。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英雄”是泛指,指的是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尾联紧承颈联,表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17.答案 (1)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3)(示例1)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示例2)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示例3)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示例4)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示例5)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18.D A项和C项中的“梦”都是名词,指“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B项中的“梦”是动词,指“做梦”。只有D项中的“梦”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梦”意思相同,都是“比喻幻想或愿望”。
19.答案 ①最广为人知的是《红楼梦》 ②讲石头历劫的过程 ③宝玉出家
解析 ①处,前文说“曹雪芹这本书其实有几个不同的名字”,后文紧接着提到“红楼”“梦”及《红楼梦》,说明《红楼梦》这个书名是大家最熟悉的,故此处可填“最广为人知的是《红楼梦》”之类的内容。
②处,这里是领起句,对应名字“《石头记》”,结合后文“贾宝玉前身是一块石头,后来历劫下到红尘……”等分析可知,此处可填“讲石头历劫的过程”之类的内容。
③处,由后文“贾宝玉经过了生离死别”可知,第二条线是围绕贾宝玉展开的,再结合“最后悟道”分析可知,此处可填“宝玉出家”之类的内容。
20.答案 ②“校车、小汽车、电瓶车等单车”改为“校车、小汽车、电瓶车、单车”;⑤“洪七公那才是天下至美之味”改为“洪七公吃的那才是天下至美之味”;⑥“不以为意”改为“不以为然”。
解析 ②并列不当。“校车、小汽车、电瓶车”不属于单车的范畴,可将“等”改成“、”或“和”。⑤搭配不当。说“洪七公”是“天下至美之味”,主宾搭配不当,可在“洪七公”后加上“吃的”。⑥不合逻辑。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结合语境,此处应该是说儿子不认同“我”的观点,可改为“不以为然”。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21.答案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群”比作“旋涡”,形象地写出了行人众多且不断急速流动的特点;②用“喧哗”一词描述当时嘈杂的环境,准确生动,有画面感。
解析 “形成了一个喧哗的人群旋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人群”,喻体是“旋涡”。“旋涡”指气体、液体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此处用来形容行人众多,且不断急速流动,形象生动。“喧哗”形容声音大而杂乱,此处用来形容环境嘈杂,准确生动,画面感强。
22.答案 第一个句子是选择问句,意在启发对方做出“算是天下至美之味”的回答;第二个句子是反问句,强调“不能当真”,加强了否定意味。
解析 “《红楼梦》里写的美味,算不算 ”是选择问句,这里的“算不算”,意思是“算不算是天下至美之味”,意在启发对方做出“算是天下至美之味”的回答。“小说里写的,能当真 ”是反问句,无疑而问,强调“不能当真”,加强了否定意味。
23.[写作指导] (1)审题提示:材料由两则名言及其解读内容组成。“行前定则不疚”强调做事之前要周密谋划。语出《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段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更容易成功,没有准备就更易失败。说话前做好准备就不会言语滞塞不通,做事前做好准备就不会陷入困境,行动前做好准备就不会内心不安,出发前做好准备就不会无路可走。由此可知,事前做好准备是十分重要的。“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强调做事要坚决果断。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这段话的意思是:犹豫不决的猛虎,不如敢用毒刺刺人的蜂、蝎;踯躅不前的骏马,不如稳步向前的劣马。由此可知,果敢善断是可贵的,犹豫不决则不能使事业获得成功。这两则名言都对人们做事有指导作用。
(2)写作提示:①围绕做事要“周密谋划”“坚决果断”展开写作;②写作可侧重其中一个方面,也可将二者结合起来。
(3)高分作文的必备条件:①符合写作提示的要求;②阐述“周密谋划”与“坚决果断”之间的辩证关系;③内容较丰富,材料较新鲜,分析较深刻;④表达有文采。
[例文]
事预则立,笃行乃成
《礼记·中庸》有言:“行前定则不疚。”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周密安排,事预则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退而结网,践行不倦,果决行动,笃行乃成。我辈青年,生于当下,面对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自当擘画蓝图,笃行不怠,事预则立,笃行乃成。
“预”为功成之基。擘画蓝图襄盛世,青衿志远运筹谋。回首百年党史,每一次重大决策的提出,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深远,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之前的全盘考量,从土地改革到计划经济的时代需求,从改革开放到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实施,从雄安新区的建设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规划,每一个决策的背后都有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预”,不预则事不成,预则事立。故而,面对民族复兴的新征程,现代化的新使命,我们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的同时更应该擘画筹谋,周密安排,这是中国梦圆、民族复兴的第一步。
“行”为功成之法。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履践方能致远,笃行才能不怠,终日而思不如须臾学习,登高才能望远,蹚水方知深浅。行动,果决的行动才是所有决策化为战绩的条件。有了计划,就一定要坚决执行,唯有如此才能登高览胜景。林觉民、梁启超以行动让中国人民挺起了脊梁;钟扬、李保国以行动践行着民族复兴的伟业;黄文秀、毛相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勇毅前行。正是他们见证了中国的奇迹,他们用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在人类文明形态日新月异的今天,空谈误国,行动兴邦。
追星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有事先的斟酌考量、规划筹谋,又有果决勇毅的行动,不畏葸不前,不患得患失,干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利,事半功倍。反观当下,仍然有不经过反复斟酌就草率决议的盲目,随处可见的烂尾楼、废弃的文化博物馆、空有华美外表但闲置不用的高架桥……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事先的规划考量,“烂尾”是注定的。当然,有了计划还需要执行力,若在执行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不能一以贯之,就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如今世界大同,人类同命运,擘画筹谋与笃行不怠,当两处开花,花开不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告诉我们笃行不怠,行稳致远;《史记》有“聪以知远,明以察微”,强调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体察能力。洞幽烛微,于行动之前,全盘考虑,谋篇布局,才能有的放矢,立于不败之地。殚精竭思、深谋远虑以周密安排;摩顶放踵、胼手胝足以果决行动。事预则立,笃行乃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