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
第二单元
5 阿Q正传(节选)
基础过关练
(2023广西钦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阿Q处在社会的底层,也就是精神等级的下层,这是严峻的现实。阿Q不安于现实,一开始追求现实的改变,哪怕是鸡毛蒜皮的,但只有失败,头破血流。于是阿Q另寻门路, A 。精神优越在现实中也不能实现,就在幻想中,也就是在“变异的感知”中,达到“假定的优越”。在“假定”中从弱势变成强势,在受辱中享受荣誉,在排斥异端中自我安慰,在欺凌弱者中自我陶醉,在惨败中追求精神的胜利,当然是虚幻的胜利。这是因为,和任何一个小人物(如孔乙己)一样, B 。所以,他的“精神胜利法”,以虚幻的自尊来摆脱屈辱,麻痹自己,有意识地“变异感知”、歪曲现实,这就成为他精神存活的条件。
这是鲁迅所发现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在写这个现实中的悲剧的时候,鲁迅用的是喜剧的手法,夸张其荒谬性。 C ,其间有深邃的思想批判,鲁迅杂文家的才能就不由自主地入侵到小说当中了。
1.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及效果。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江苏徐州统考期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酷夏,心不静,气不顺,心浮气躁之余,除了听听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的曲子,唯靠读书静心。
鲁迅的《故事新编》共八篇小说,是鲁迅辗转多地创作而成,用时十余年。在给友人的信中,他一再强调自己不太爱惜身体……在我看来,他并非厌世,而是身不由己。
一个读透古书的人,写起拟古之作,可谓驾轻就熟。巧妙的架构,灵气飞溅的对话体,每读一遍,便激赏一次,让人爱不释手。
《故事新编》的脉络,分明是鲁迅的心迹。他写《补天》篇,契合着欲补苍天的志向;写大禹的《理水》篇,他精神的务实趋真得以践行;表现“隐”与“退”的是《采薇》;对于威权《铸剑》则是轻蔑与挑战;《非攻》篇,借墨子这潭深水,倒映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再然后,以《出关》《起死》,( )。
调皮的文笔、始终蓬勃着的少年气及沉浸式的浪漫,让这个故去已久,也曾壮怀激烈过的人,依然是我们的恩师和益友。如今,我们读他的书,就当是吹一吹空调,仰仗他的冷峻和深远,让酷热笼罩的心头又一次享受清凉。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把人生的与社会的苍凉涂抹
B.人生的与社会的苍凉被涂抹
C.涂抹出人生与社会的苍凉
D.把苍凉的人生与社会涂抹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着结构混乱、语意不通、标点不妥等问题,请加以修改,使其变成结构整齐、表达流畅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初稿是“如今,我们读他的书,就当是取暖,仰仗他人格的照耀,争取活得积极一点”,两者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要改 请简要说明。
三年模拟练
(2023湖南永州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8分)
桥 上
鲁彦[注]
轧轧轧轧……
轧米船又响起来了。
伊新叔呆木地坐在桥上。薛家村的埠头上站着许多男女,一箩一箩地把谷子倒进轧米船的斗里,让它轧轧地咬着,啃着,吞了下去……
伊新叔曾整日不闲。他的昌祥南货店唯一帮手,只有伊新婶。但她不识字,不会算账,只能帮他包包几个铜板的白糖、黄糖。而且她不能久坐在店里,因为要洗衣煮饭。伊新叔还要去帮别人的忙,譬如薛家村里有人家办喜酒、做丧事买菜,总是请他去,因为他买得最好最便宜。又如薛家村里的来信,多半由他的店转交。有时念给人家听了,还给他们写好回信带到店里,转托人带到邮局去。
他吃咸菜,穿布衣,不爱赌也不吸烟。年轻时是为祖宗,好让人家说某人有一个好儿孙;年纪大了是为自己的儿孙,好让他们将来日子过得舒服一些。他热热闹闹地把大女儿嫁出去,又给儿子讨了媳妇,现在又在薛家村尽头架起一幢三间两廊的七架屋。
轧轧轧轧……
正当伊新叔的新屋竖柱上梁的好日子,轧米船驶来了,轧一百斤谷,三角半小洋。
伊新叔一算,价钱并不比人工便宜。人工一天五角,一天做二百斤谷,加上一斤老酒一角三分,共六角三分。饭菜是粗的,咸齑、海蜇、龙头鲓,大家多得很,用不着去买,米饭也算不得多少。有时请来的人不会吃酒,这一角三分就省了。当然,轧出来的米比舂的白,可乡下人不想吃白米,米白了二百斤谷就变不得一石米。而且轧出的米碎。轧米船的好处,只在快。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 请人砻谷舂米,一向惯了,并不觉得麻烦。快慢更没有关系,绝没有人家吃完了米才砻谷的。
但是轧米船的老板林吉康有钱。他在北碶市开着永泰米行、隆茂酱油店、天生祥南货店等五家买卖,还开着一家钱庄。从第三个月开始,轧一百斤谷只要三角,而且连带卖米。
“就照你的价钱,看你抢得了我的生意不能!”伊新叔把米价重新定过,薛家村的人到底和他要好,又全到昌祥南货店来了。
但机器节省了人工,林吉康索性将上中白的米价再跌五分,下白竟跌到四元六角。伊新叔一算,一石米,就要四元谷本,一天人工三角半,连饭菜就四元四角朝外了,再加上屋租、捐税、运费、杂费、利息,只有亏本。但新谷将上市,陈谷积着更吃亏,只得咬着牙齿跌了价。
轧轧轧轧……
秋收一过,轧米船又突然出现,轧一百斤谷只要一角五分,下白竟跌到四元。
伊新叔只好宣布米生意彻底不做了。
轧轧轧轧……
轧米船生意好了,每天都到薛家村来。
过了不久,老酒行情涨了。许多人讲今年酒捐要加,从前是一缸五元,今年会加到七元。糯米呢,因为时局不太平,将和南稻谷一齐涨。
伊新叔连忙办好一笔现款,收进一批陈酒,果然谷价涨了,老酒行情也涨起来,便跟着行情走。
但不多几天,隆茂的老酒跌价了。伊新叔不相信以后会便宜,不肯跌,他的老酒主顾到北碶市去了。
九月到了,酒捐并没有加钱,时局也安定下来,老酒行情又跌了。伊新叔这才知道上当,赶快跟着人家跌价。但隆茂竟一直跌到二十个铜板。
伊新叔冒冷汗了。他本钱要还,谁晓得会不会再跌!单是利上加利就够了。
然而伊新叔一生做生意,见多识广,既谨慎,也有相当的胆量,虽然负债,仍有希望,至少他还可以给别人去称柴。
天生祥南货店又跌价了,一路贴着触目的大廉价广告。伊新叔跟着廉价,但还是生意不多。平日到他店堂里闲谈的,现在几乎绝迹,因为到年关都忙。伊新叔银根也紧缩起来,上行一家一家开了清单,钱庄也催他解款。幸亏一些婆婆嫂嫂信任他,儿子丈夫寄来的过年款或自己的私钱,五十、一百地交给他存放,解了他的围。
年关终于过去。
伊新叔觉得身内空得可怕,正像昌祥南货店,门开着,东西摆着,招牌挂着,但货旧的完了,新的没有进,外面背的债像牛毛一样多……
“称一斤三全,伊新叔!”吉生伯母来买东西了。
伊新叔开柜屉,只剩半斤。
“一听罐头笋!”本全婶站在柜台外说。
他呆了一会儿,像在思索什么,总算找到一听。
“要倒啦!要倒啦!”伊新叔听见人们走出店门对许多人说。
“要倒啦!要倒啦!”外面许多人应和着走过来。
“柴钱一总多少 请你代我垫付了吧!”品生婶说。
这话不对,她有钱存在他这里,现在要还了!
“我五十!”
“我一百!”
“我三百!”
“还给我!伊新叔!”
“……”
轧轧轧轧……
“把新屋子卖给我偿债!”
轧轧轧轧……
“把店屋让给我!”
轧轧轧轧……
长生嫂,万福婶,威康伯母,阿林侄,贵财叔,明发伯,本全婶,辛生公,阿根嫂,梅生驼背,阿李拐脚,三麻皮,上行,钱庄……全来了,黑圈似的漫山遍野地向他滚了过来。
“好吧,好吧,明天是市日。明天再来!有办法的!”
伊新叔连忙开后门,走到桥上。他知道,现在连称柴也不能了,必须立刻离开这里。
轧轧轧轧……
他听见自己的脚步也在大声响着。
(有删改)
[注] 鲁彦(1901—1944),即王鲁彦,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桥上》选自其同名短篇小说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以“桥上”为题,点出伊新叔在自己的昌祥南货店倒闭后呆坐的位置,凸显其几经挣扎而最终落败,只得逃离家乡的心情。
B.文本以插叙开头,然后回述伊新叔和林吉康的经济矛盾的缘起、过程和结果,使冲突更为突出,叙述更为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C.伊新叔是个经营小本买卖的生意人,是背负着人生的重载苦苦挣扎着的生灵的代表,作者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关切。
D.本文语言质朴、叙述舒缓,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展现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2.关于文中乡民在年关过后向伊新叔讨要存放的钱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些婆婆嫂嫂把钱交给伊新叔存放,侧面表现了伊新叔讲诚信、有人缘。
B.吉生伯母、本全婶来买东西,察觉到伊新叔的店存货不多,有倒闭的迹象。
C.大家纷纷来讨要存放的钱,让早就亏空的伊新叔实在吃不消了。
D.经过同行的资本打压之后,乡情的淡漠成了压垮伊新叔的最后一根稻草。
3.文中多次写到轧米船“轧轧轧轧……”的声音,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6分)
4.与鲁迅的《阿Q正传》相比,鲁彦的《桥上》在人物设置、生存环境、作品立意方面显示出怎样的独特性 (6分)
五年高考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本的艺术手法
(2023全国乙,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曹多勇
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这情况,德贵还有岁数更大的犁都没经历过。儿子儿媳说这怪气候叫厄尔尼诺现象,德贵不听这道理,骂天,说这是要绝人啊!
大河湾土地分两种:一种在围堤坝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湾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种地在堤坝外,无遮无拦地紧挨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麦就不错了,秋季天都荒着——这地叫河滩地,也叫荒地。大河湾只德贵一人秋季天还耕种河滩地。
村人说德贵,那点河滩地还能结出金豆豆、银豆豆
德贵家人也说德贵,年年秋季天见你河滩地种呀种呀种,可临了收几次
德贵先是不愿搭理话,落后才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
河滩地位于村东两里地。德贵村东里出了庄,赶头牛,扛张犁,沿河堤一直往东去。人老,牛老,犁也老。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至河滩地头,德贵说一声“吁——”,牛停下蹄,瞪一对大牛眼瞧德贵。德贵下堤坝往河滩地里走,牛也侧转身头低屁股撅,挺住蹄缓下堤坝追德贵。关键时才分出牛还是受人支配着。
德贵没有即刻套牛犁地,他知道牛跟自己还有犁都得歇息喘口气。犁榫眼松,趴德贵肩“吱呀、吱呀”一路不停歇地叫。德贵说犁,俺知道你榫眼咧着嘴,不湿润湿润水,你准散架。牛嘴也“吧嗒、吧嗒”扯黏水吐白沫。德贵说牛,俺知你嗓子眼冒着火,得去淮河里喝个饱。于是,德贵、牛和犁三个老货径直朝淮河走去。
牛饮水,人喝水,犁干脆丢河里。德贵喝几口水站起身,骂犁,你个老货还真能憋气呢;骂牛,你个吃草的家伙能站俺上游饮水
淮河水这会儿还温温顺顺躺河床里,波浪一叠压一叠有条不紊地浪过来又浪过来。德贵、牛,还有那只淹没水里的犁构成一幅温馨的田园画。但德贵却在这宁静貌似温顺的淮河水里瞧看出洪水泛滥的迹象。这迹象是几缕混浊的泥丝,曲曲折折隐河边的水里摇曳流过。这几缕混浊的泥丝就是上游山水下来的前兆,就像暴风雨过来之前的一阵凉风。
牛饮饱水抬起头,润湿的嘴像涂抹油似的又黑又亮。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 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 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就不种河滩地。
不知怎么的,德贵感觉最通人性的是犁,而不是牛。
这天上午,德贵犁过河滩地;这天下午,德贵耙过河滩地;这天挨傍晚,德贵撒开黄豆种。一天时间,这块河滩地就暄暄腾腾像块饼被德贵精心制作好,摆放在淮河边上。
然而,还没等德贵的锄伸进去,淮河的水便涨出来。德贵赤脚跑进黄豆地,眼前那些没顶的禾苗还使劲地举着枝叶在河水里挣扎。德贵站立的地方原本还是一处干地,河水舔舔地漫过脚面,德贵往后退,骂河水,说俺是一棵会挪动的庄稼,你们想淹也淹不住。
就这么河水淹过种、种过淹,德贵从夏日里一口气赶进腊月天。
腊月里天寒地冻,德贵这回出村没牵牛,没扯犁,只扛一把大扫帚。河滩地经河水反复浸泡几个月,晃晃荡荡地如铺展一地的嫩豆腐。这样的地是下不去牛、伸不开犁。德贵扛的大扫帚是牛也是犁。德贵脱下鞋,“咔嚓”踩碎表层的薄冰走进去,冰泥一下没过小腿肚,德贵挨排排拍碎冰,而后才能撒上种。
这一次撒的是荞麦。腊月天,只能种荞麦。
德贵毕竟是上岁数的人,又加两腿淤进冰泥里,那些刺骨的寒气也就洪水般一浪一浪往心口窝那里涌。德贵仍不罢手,不急不躁,拍一截冰泥地,撒一截种子,而后再把荞麦种拍进泥水里。德贵知道停下手,这些拍碎的冰泥又会凝结起来。德贵还知道荞麦种在这样的冰泥里是长不出芽的,即使长出芽,也会被冻死,但德贵仍是一点一点地种。
这天,德贵回家烧两碗姜茶喝下肚,便躺床上睡起来。梦里的河滩地绿油油长满一地的好荞麦,长呀长呀一个劲地往上长。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一年里多次耕种都颗粒无收的事实开篇,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
B.面对村人与家人的不理解,德贵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那种深厚感情。
C.小说最后以德贵梦见地里长出了好荞麦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照应了题目,也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与向上的力量。
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2.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请简要赏析。(6分)
3.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 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边城(节选)
基础过关练
(2023辽宁校联考阶段练习,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鲁迅为中国乡土宣判了极刑,这是因为他是站在西方现代性的基点上回望乡村社会的。有趣的是,当鲁迅站在西方现代性的立场上驳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他既不隶属于传统文化,也不隶属于西方文化。针对乡土,鲁迅提供的核心意象是“出走”。与鲁迅相反,作为中国边缘部落的后裔,沈从文提供的核心意象是“归来”。
沈从文与鲁迅的故乡面临着相同的境遇,那就是传统的乡土社会正濒临瓦解,但 A 。对于乡土,鲁迅以憎的方式表达他的爱,沈从文则以爱来包容他的憎; B ,而沈从文则重于描述“空间中的历史”。当然,沈从文笔下的空间并不绝对是静态的,历史时间经常闪烁其间。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的强大攻势下,鲁迅接受了西方主导的现代生存原则,更倾向于“求变”,开始以“人类”的眼光代替“民族”的眼光; C ,与鲁迅的“国民性改造”理论相映成趣,他主张“民族品德重造论”,力图重新燃起青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坚韧和勇敢来战胜民族忧患。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山西校联考二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原创歌剧《边城》是中央歌剧院根据作家沈从文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剧作。小说《边城》的情节是波澜不惊的,从表层叙事来看几乎没什么冲突,但是戏剧或多或少是需要冲突的。编剧冯柏铭抓住了“现实”与“命运”的戏核,在“现实的境遇”和“命运的轮回”中设计出戏剧发展的主线和副线。
沈从文小说的笔法有着非常冷静的视角。因此,歌剧《边城》的导演王晓鹰以极大的克制力、极强的控制力和极为简洁的导演调度将整部作品的风格控制在含蓄蕴藉之中。在貌似平静中刻画出了惊心动魄的内在冲突,把握住了沈从文文学的美感特点。
歌剧《边城》将中国美学的精神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画中有戏,戏中有画,戏画合一,诗画合一”。这部原创歌剧呈现了对两种民族精神的把握:“情的坚守”和“生的奋斗”。导演用女性的“守候”和男性的“抢滩”构筑出两种民族精神的张力。它启示我们,中国气象可以是豪迈的,也可以是婉约的;可以是奋进的,也可以是从容的;可以是“错彩镂金”,也可以是“出水芙蓉”。因此歌剧《边城》这样的作品同样呈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坚韧和隐忍,同样呈现了沉静和厚重的大国气象。
3.以上两则材料中引号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鲁迅提供的核心意象是“出走”。
B.开始以“人类”的眼光代替“民族”的眼光。
C.编剧冯柏铭抓住了“现实”与“命运”的戏核。
D.导演用女性的“守候”和男性的“抢滩”构筑出两种民族精神的张力。
4.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感染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年模拟练
(2023江西部分学校联合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
老 伴
沈从文
我平日想到泸溪县时,回忆中就浸透了摇船人催橹歌声,且被印象中一点儿小雨,仿佛把心也弄湿了。这地方在我生活史中占了一个位置,提起来真使我又痛苦又快乐。
十七年前的七月里,我带了“投笔从戎”的味儿,在一个“龙头大哥”兼“保安司令”的带领下,随同八百乡亲,乘了从高村抓封得到的三十来只大小船舶,浮江而下,来到了这个地方。靠岸停泊时正当傍晚,紫绛山头为落日镀上一层金色,乳色薄雾在河面流动。船只拢岸时摇船人照例促橹长歌,那歌声糅合了庄严与瑰丽,在当前景象中,真是一曲不可形容的音乐。
一只小船,却装了十三名补充兵,全船中人年龄最大的一个十九岁,极小的一个十三岁。在十三个伙伴中我有两个极要好的朋友。其中一个是我的同宗兄弟,名叫沈万林。其次是那个年纪顶年轻的,名字就叫“开明”,一个赵姓成衣人[注]的独生子,为人伶俐勇敢,稀有少见。家中虽盼望他能承继先人之业,他却梦想做个上尉副官,头戴金边帽子,斜斜佩上条红色值星带,站在副官处台阶上骂差弁,以为十分神气。因此同家中吵闹了一次,负气出了门,这小孩子年纪虽小,心可不小!同我们到县城街上转了三次,就看中了一个绒线铺的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子,问我借钱向那女孩子买了三次白棉线草鞋带子。他虽买了不少带子,那时节其实连一双多余的草鞋都没有,把带子买得同我们回转船上时,他且说:“将来若做了副官,当天赌咒,一定要回来讨那女孩子做媳妇。”
日子过去了三年,我那十三个同伴,有三个人由驻防地的辰州请假回家去,走到泸溪县境驿路上,出了意外的事情,各被土匪砍了二十余刀,流一摊血倒在大路旁死掉了。死去的三人中,有一个就是我那同宗兄弟。后来有八个伙伴在川边死去,至于那个同买带子的朋友呢,消息当然从此也就断绝了。
整整过去十七年后,我的小船又在落日黄昏中,到了这个地方停靠下来。石头城恰当日落一方,雉堞与城楼皆为夕阳落处的黄天衬出明明朗朗的轮廓。每一个山头仍然镀上了金,满河是橹歌浮动,(就是那使我灵魂轻举永远赞美不尽的歌声!)我站在船头,思索到一件旧事,追忆几个旧人。
我怀了不可形容的童心,上了堤岸进了城。
我居然没有错误,不久就走到了那绒线铺门前了。有这样稀奇的事情吗 我见到的不正是那个女孩吗 我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十七年前那小女孩就成天站在铺柜里一垛棉纱边,两手反复交换动作挽她的棉线,目前我所见到的,还是那么一个样子。
“要什么呀 ”就是那声音,也似乎极其熟悉。
我指定悬在钩上一束白色东西:“我要那个!”
如今真轮到我这老军务来购买系草鞋的白棉纱带子了!当那女孩子站在一个小凳子上,去为我取钩上货物时,铺柜里火盆中有茶壶沸水声音,某一处有人吸烟声音。女孩子辫发上缠的是一绺白绒线,我心想:“死了爸爸还是死了妈妈 ”火盆边茶水沸了起来,小隔扇门后面有个男子哑声说话:
“小翠,小翠,水开了,你怎么的 ”
真没有再使我惊讶的事了,在黄晕晕的煤油灯光下,我原来又见到了那成衣人的独生子,这人简直可说是一个老人,很显然,时间同鸦片烟已毁了他。但不管时间同鸦片烟在这男子脸上刻下了什么记号,我还是一眼就认定这人便是那一再来到这铺子里购买带子的赵开明。从他那点神气看来,却绝猜不出面前的主顾,正是同他钓蛤蟆的老伴。这人虽做不成副官,另一糊涂希望可终究被他达到了。我突然觉悟他与这一家人的关系,且明白那个似乎永远年轻的女孩子是谁的女儿了。我被“时间”意识猛烈地掴了一巴掌,摩摩我的面颊,一句话不说,静静地站在那儿看两父女度量带子,验看点数我给他的钱。他们那份安于现状的神气,使我觉得若用我身份惊动了他,就真是我的罪过。
我拿了那个小小包儿出城时,天已断黑,在泥堤上乱走。天上有一粒极大星子,闪耀着柔和悦目的光明。我瞅定这一粒星子,目不旁瞬。
“这星光从空间到地球据说就得三千年,阅历多些,它那么镇静有它的道理。我现在还只三十岁刚过头,能那么镇静吗 ……”
可是,过去的,有谁人能拦住不让它过去,又有谁能制止不许它再来 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默,得忍受。再过十七年,安知道我不再到这小城中来 世界虽极广大,人可总像近于一种宿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经验到他的过去相熟的事情。
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有点忧郁,有点寂寞。黑暗河面起了缥缈快乐的橹歌。河中心一只商船正想靠码头停泊。歌声在黑暗中流动,从歌声里我俨然彻悟了什么。我明白,我不应当翻阅历史,温习历史。在历史前面,谁人能够不感惆怅
但我这次回来为的是什么 自己询问自己,我笑了。我还愿意再活十七年,重来看看我能看到难于想象的一切。
[注] 成衣人:裁缝。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题“老伴”指的是赵开明,年少时的他充满理想,勇敢热情,是健康、自然、充满生命力的湘西人的代表,是作者赞美的对象。
B.文中叙述十三个同伴要么死于战乱,要么音信断绝,既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奠定了文章悲凉的基调,引出下文的情节。
C.“我”再次见到赵开明,他已经实现了年少时的理想,娶妻生子。“我”怕惊动他,没有和他相认,但也从心底替他感到高兴。
D.文章最后“我不应当翻阅历史,温习历史”,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感慨,作者认为不应一味感怀往事,而应创造未来,这句话寄托了“我”对故乡未来的期望。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十七年后再次回到湘西泸溪县的见闻为主线,通过对往事的追忆,构建了全文的情节框架,紧凑集中。
B.沈从文的散文一如他的小说,绘出的是一幅幅清新隽永的湘西风情画,景物描写勾勒出极富地域色彩的泸溪风光。
C.橹歌在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既象征了健康、自然的湘西人民的优秀品质,又表现了故乡落后的生活方式。
D.文章叙述故事从容委婉,客观自然,不事渲染,不动声色,好像是一个旁观者在讲他人的故事,却又隐藏无限情感。
3.文中巧遇“老伴”的情节极富意味,请赏析这一情节的作用。(4分)
4.文章开头说“提起来真使我又痛苦又快乐”,快结尾的时候又说“我有点忧郁,有点寂寞”,“我”为何会“痛苦”“忧郁”“寂寞” 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二单元
5 阿Q正传(节选)
基础过关练
1.答案 ①使用了排比修辞,四个句式为“在……中……”的句子构成排比,形式整齐,节奏感强;②四个句子由短到长排列,语气逐渐加强;③“受辱”与“享受荣誉”、“惨败”与“胜利”等反义词的对举使用,突出了“精神胜利法”的荒谬。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由四个句式为“在……中……”的句子构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四个句子由短到长排列,批判的语气逐渐增强。“在受辱中享受荣誉”中的“受辱”与“享受荣誉”,“在惨败中追求精神的胜利”中的“惨败”与“胜利”,属于反义词的对举使用,凸显了阿Q思想、行为的可笑,突出了“精神胜利法”的荒谬。
2.答案 A争取精神上的优越 B他有最后的自尊 C用喜剧的手法来写悲剧
解析 A处,结合横线后面的“精神优越在现实中也不能实现”可知,此处讲的是精神优越,可见阿Q另寻的门路是争取精神上的优越,故此处可填“争取精神上的优越”之类的内容。B处,结合横线后面的“所以,他的‘精神胜利法’,以虚幻的自尊来摆脱屈辱,麻痹自己”可知,阿Q以虚幻的自尊来摆脱屈辱,麻痹自己,说明他也有自尊,故此处可填“他有最后的自尊”之类的内容。C处,结合横线前面的“在写这个现实中的悲剧的时候,鲁迅用的是喜剧的手法,夸张其荒谬性”和横线后面的“其间有深邃的思想批判,鲁迅杂文家的才能就不由自主地入侵到小说当中了”可知,“其间”指的是鲁迅“用喜剧的手法来写悲剧”这一创作过程,故此处可填“用喜剧的手法来写悲剧”之类的内容。
3.C 首先,根据前文可知,括号所在句子承前省略主语“他”,即“鲁迅”,“以《出关》《起死》”在句中作状语,括号内不能填入被动句,据此排除B项;其次,结合前文以及文段中的分号不难看出,“再然后,以《出关》《起死》……”与前面用分号隔开的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括号中的句子在句式上应与“倒映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保持一致,故不能填入把字句,据此排除A、D两项。故选C。
4.答案 《补天》篇,契合着他欲补苍天的志向;《理水》篇,践行了他务实趋真的精神;《采薇》篇,表现了他对“隐”与“退”的思考;《铸剑》篇,饱含着他对威权的轻蔑与挑战。
解析 解答本题,要选定一个句式作为基准句式,做到句式整齐,同时修正原句中的结构混乱、语意不通、标点不妥等问题。
首先可选定“《补天》篇,契合着他欲补苍天的志向”作为基准句式。然后按照基准句式,把“写大禹的《理水》篇,他精神的务实趋真得以践行”改为“《理水》篇,践行了他务实趋真的精神”;把“表现‘隐’与‘退’的是《采薇》”改为“《采薇》篇,表现了他对‘隐’与‘退’的思考”;把“对于威权《铸剑》则是轻蔑与挑战”改为“《铸剑》篇,饱含着他对威权的轻蔑与挑战”。最后将变换后的句子进行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 ①两句都用了比喻,都是在讲读鲁迅的书的感受,但所用的喻体不同,初稿将读鲁迅的书的感受比作取暖的感受,改句将读鲁迅的书的感受比作吹空调的感受;②改句将读鲁迅的书的感受比作在酷热的天气里吹空调的感受,与上文提到的“酷夏”的时节特点、“靠读书静心”的目的相呼应,凸显了鲁迅作品的冷峻深远给作者的深刻启迪。
解析 首先,初稿中“我们读他的书,就当是取暖”和改句中“我们读他的书,就当是吹一吹空调”,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是在讲读鲁迅的书的感受,但所用的喻体不同,初稿将读鲁迅的书的感受比作取暖的感受,改句将读鲁迅的书的感受比作吹空调的感受。
其次,改句将阅读鲁迅的书的感受比作在酷热的天气里吹空调的感受。结构上,呼应了开头“酷夏,心不静,气不顺”“唯靠读书静心”;内容上,在酷热的夏季吹空调带给人的愉悦是每个人都能准确感受到的,而读鲁迅的作品也能让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凸显了鲁迅作品的冷峻深远给作者的深刻启迪。
三年模拟练
1.B “文本以插叙开头”错误。小说开头先写“伊新叔呆木地坐在桥上”,结合后文来看,这是以倒叙开头。
2.D “乡情的淡漠成了压垮伊新叔的最后一根稻草”说法错误。乡亲们之前出于对伊新叔的信任,将钱存放在伊新叔那里,这本身已经体现了乡情。之后见伊新叔经营的小店面临倒闭,便向伊新叔讨回属于自己的钱,这是合情合理的行为,属于人之常情,不能说是乡情淡漠,且本文的主旨也不是批判乡情的淡漠,而是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小资产者的生存现状进行反思。
3.答案 ①“轧轧轧轧……”的声音前后呼应,构成全篇的线索;②“轧轧轧轧……”的声音代表伊新叔的强大对手,自然引出伊新叔的被动应战,从而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轧米船到来时的声势,反衬伊新叔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次次到来时的紧张、恐惧、厌恶的心理;④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对小资产者所产生的巨大的冲击。(答出3点即可)
解析 首先,小说的开头就描写了轧米船的声音,“轧轧轧轧……”“轧米船又响起来了”;小说的结尾也写了轧米船的声音,“轧轧轧轧……”“他听见自己的脚步也在大声响着”;同时,中间也多次穿插轧米船的声音。所以轧米船的声音贯穿全文,前后呼应,构成全篇的线索。
其次,“轧轧轧轧……”代表轧米船的到来,轧米船象征着技术的革新,这个带着技术优势的事物是伊新叔的强大对手,“轧米船的好处,只在快”,一开始伊新叔还可以对抗轧米船的竞争,但随着对手不断降价,伊新叔渐渐不支。“轧轧轧轧……”的声音代表着新生事物的出现,引出伊新叔的被动应战,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再次,“轧轧轧轧……”的声音,渲染轧米船到来时的声势,作为新生事物,轧米船带着一种威势压迫着伊新叔,由“轧轧轧轧……”“秋收一过,轧米船又突然出现,轧一百斤谷只要一角五分,下白竟跌到四元”“轧轧轧轧……”“轧米船生意好了,每天都到薛家村来”等内容可以看出,轧米船的声音反衬伊新叔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次次到来时的紧张、恐惧、厌恶的心理。
最后,“轧轧轧轧……”是轧米船的声音,具有象征意义。镇上原来是采用砻谷舂米的传统工艺,但随着西方科技进入中国,中国的传统工艺受到冲击。小说中,“轧轧轧轧……”的声音,象征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对小资产者所产生的巨大的冲击。
4.答案 ①人物设置:鲁迅的《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乡村贫苦农民,他愚昧、麻木,受尽剥削压迫而不自知,甚至自甘堕落;鲁彦的《桥上》塑造的伊新叔形象是小资产者,他勤劳、善良、精明,付出种种努力,最终却不得不破产。②生存环境:阿Q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充满侮辱、歧视、冷酷的病态社会;伊新叔的生存环境则充满信任,乡民安于现状,互帮互助,关系和谐,并且开始出现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③作品立意:以《阿Q正传》为代表,鲁迅的小说多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改造国民劣根性;鲁彦的《桥上》则表现出对受到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的巨大冲击的小资产者的关注和同情。
解析 从人物设置的角度看,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中,是乡村贫苦农民,他愚昧、麻木,受尽剥削压迫而不自知,甚至自甘堕落,崇奉“精神胜利法”。鲁彦的《桥上》中,伊新叔是小资产者,由“伊新叔曾整日不闲。他的昌祥南货店唯一帮手,只有伊新婶”“现在又在薛家村尽头架起一幢三间两廊的七架屋”“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绝没有人家吃完了米才砻谷的”等内容可以看出,他有房产、商店,有砻谷舂米的生意;由“伊新叔还要去帮别人的忙……因为他买得最好最便宜”“伊新叔觉得身内空得可怕……外面背的债像牛毛一样多……”等可以看出,他勤劳、善良、精明,付出种种努力,但最终却不得不破产。
从生存环境的角度看,鲁迅的《阿Q正传》中,由阿Q本姓赵,却不为赵太爷所承认,甚至被假洋鬼子打等情节可以看出,阿Q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充满侮辱、歧视、冷酷的病态社会。鲁彦的《桥上》中,由“譬如薛家村里有人家办喜酒……多半由他的店转交”“幸亏一些婆婆嫂嫂信任他……解了他的围”“轧米船生意好了,每天都到薛家村来”等可以看出,伊新叔的生存环境充满信任,乡民安于现状,互帮互助,关系和谐,并且开始出现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
从作品立意的角度看,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写出中国人特别是广大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愚昧而落后的人生,希望改变这悲惨的人生,为疗救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们而呐喊。鲁彦的《桥上》,则通过伊新叔的遭遇,即他的辛勤、精明并没能让他的生意兴隆,而是最终破产,表现出对受到外来工业文明(机器文明)的巨大冲击的小资产者的关注和同情。
五年高考练
1.A “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错误,从全文来看,人与自然的冲突并不激烈;“埋下了伏笔”错误,“一年里多次耕种都颗粒无收”为下文德贵坚持犁地、种黄豆、种荞麦等情节做了铺垫,突出了德贵对土地的坚守。
2.答案 ①突出了人、牛、犁的共同特征——老迈,营造了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②对人、牛、犁的描写平分笔墨,三者互为参照,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三者巧妙融合,营造了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③作者将人、牛、犁三者并列,交替描写,营造了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④文章行文舒缓,与人、牛的迟缓步态一致,营造了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人老,佝偻着背;牛老,蹄迈得很迟缓;犁老,满身暗裂纹。“老”为三者的共同特征,据此可得出第①点。犁,满身的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牛,和人一样懒散迟缓。作者对人、牛、犁一视同仁,平分笔墨;巧用比喻、拟人手法,将三者融为一体,据此可得出第②点。画线部分中作者对牛、人、犁进行了交替描写,据此可得出第③点。牛缰绳牵连着牛和人,二者迟缓地走在路上,“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缓慢的步调与全文舒缓的行文节奏一致,据此可得出第④点。方法指导 鉴赏文学类文本艺术手法“三步骤”
第一步,明手法。明确语段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第二步,具体阐释。结合文章内容,阐释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简述效果。指明运用该手法的效果(内容、结构等角度)。
3.答案 ①下地后,德贵并未即刻套牛犁地,他与牛、犁的对话反映了其对牛、犁的亲近、爱惜;②德贵与牛、犁探讨问题,衬托了德贵得不到众人理解的孤独心理;③德贵问老牛及老犁是否犁地,表现了他对耕种的执着和坚定心理。(每点2分)
解析 “牛”老,“犁”也老,下地后,德贵并未让其即刻劳作,而是与其对话,体贴地表示要让它们“喝个饱”“湿润湿润水”,体现了他对牛、犁的亲近、疼惜,据此得出答案①。德贵问牛和犁,牛和犁不会回答;德贵下地耕种,只有牛和犁陪伴。再结合上文村里人和家人对德贵的不理解、不支持,可见德贵的孤独,据此得出答案②。对于是否耕种,德贵问牛又问犁,其实他内心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这里表现出他对耕种的执着与坚定,据此得出答案③。
*边城(节选)
基础过关练
1.答案 有趣的是,当鲁迅站在西方现代性的立场上驳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时候,他既不隶属于西方文化,也不隶属于传统文化。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当……价值”作整个句子的状语,缺少与“当”搭配的成分,应在“价值”后加“的时候”;二是语序不当,前面说“站在西方现代性的立场上驳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可见应是“既不隶属于西方文化,也不隶属于传统文化”。
2.答案 A他们回望故园的眼光大相径庭 B鲁迅重于描述“时间中的历史” C而沈从文则强调“不变”
解析 A处,前文说的是鲁迅和沈从文的相同点,由横线前面的“但”可知,这里应说他们的不同点;结合前文“鲁迅为中国乡土宣判了极刑,这是因为他是站在西方现代性的基点上回望乡村社会的”和后文“对于乡土,鲁迅以憎的方式表达他的爱,沈从文则以爱来包容他的憎”可知,他们回望乡土的眼光不同,故此处可填“他们回望故园的眼光大相径庭”之类的内容。B处,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所填内容应与横线后面的“沈从文则重于描述‘空间中的历史’”相对,故此处可填“鲁迅重于描述‘时间中的历史’”之类的内容。C处,根据前面的分号可知,此处所填内容应与横线前面的“鲁迅接受了西方主导的现代生存原则,更倾向于‘求变’,开始以‘人类’的眼光代替‘民族’的眼光”相对,表明沈从文主张“不变”,故此处可填“而沈从文则强调‘不变’”之类的内容。
3.A A项中引号的作用是标示特殊含义,而B、C、D三项中引号的作用都是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4.答案 歌剧《边城》的导演是王晓鹰,他有着极大的克制力和极强的控制力,有着极为简洁的导演调度,整部作品的风格被控制在含蓄蕴藉之中。
解析 长句变短句,首先明确长句的陈述对象是“歌剧《边城》的导演王晓鹰”,然后围绕这一陈述对象,从以下角度来表现:“极大的克制力、极强的控制力”“极为简洁的导演调度”“将整部作品的风格控制在含蓄蕴藉之中”。最后按照短句的形式,增删相关成分,组织成句,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
5.答案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式,构成排比,节奏鲜明,增强了气势;又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中国气象的多样性。
解析 “可以是豪迈的,也可以是婉约的”“可以是奋进的,也可以是从容的”“可以是‘错彩镂金’,也可以是‘出水芙蓉’”,连用三个“可以是……也可以是……”的句式,构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语句表现的对象是“中国气象”,“出水芙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中国气象”比作“出水芙蓉”,突出其清新雅致;“豪迈”与“婉约”,“奋进”与“从容”,“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分别构成对比,凸显风格的不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中国气象的多样性。
三年模拟练
1.C “他已经实现了年少时的理想,娶妻生子”错误,由“他却梦想做个上尉副官……神气”“将来若做了副官……做媳妇”等可知,他年少时的理想并未完全实现。“但也从心底替他感到高兴”错误,由原文“这人简直可说是一个老人,很显然,时间同鸦片烟已毁了他”“这人虽做不成副官,另一糊涂希望可终究被他达到了”可知,“我”再次见到赵开明,内心的感情是复杂的,并非单纯“从心底替他感到高兴”。
2.C “又表现了故乡落后的生活方式”错误,由原文“黑暗河面起了缥缈快乐的橹歌……从歌声里我俨然彻悟了什么”可知,橹歌展现的是当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与“落后”无关,选项无中生有。
3.答案 ①从情节结构上看,巧遇“老伴”的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更曲折有致,也更完整。②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巧遇“老伴”的情节,对比了“老伴”前后的境遇,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从主旨上看,巧遇“老伴”的情节,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老伴”完成了一个心愿,却被时间和鸦片烟折磨得衰老了,时间流逝,但人生境遇并没改变,作者对此深感忧虑。
解析 从情节结构上看,由原文“真没有再使我惊讶的事了,在黄晕晕的煤油灯光下,我原来又见到了那成衣人的独生子”可知,巧遇“老伴”的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更曲折有致,也更完整。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由原文“为人伶俐勇敢,稀有少见……这小孩子年纪虽小,心可不小”“这人简直可说是一个老人,很显然,时间同鸦片烟已毁了他”可知,在巧遇“老伴”的情节中,作者通过对比回忆与现实中的“老伴”,让读者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老伴”形象,使“老伴”的形象更丰满。从主旨上看,由原文“这人简直可说是一个老人,很显然,时间同鸦片烟已毁了他”“这人虽做不成副官,另一糊涂希望可终究被他达到了”“我被‘时间’意识猛烈地掴了一巴掌,摩摩我的面颊,一句话不说,静静地站在那儿看两父女度量带子”等可知,巧遇“老伴”的情节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对“老伴”被时间和鸦片烟折磨得衰老而深感忧虑。据此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 ①由泸溪县想到当年三位同伴在驿路被砍死、八名同伴在川边死去,故而痛苦。②时空广袤,宿命制约,在近乎轮回的体验中,难免生发对故乡的前途和人民的沉重命运的无限忧虑。③当年的“小翠”已逝,幸存的“老伴”则伴着昏黄的灯光与鸦片烟苟且地活着,面对变动的人事,在沉默和忍受中,自然感到寂寞与哀戚。
解析 结合“我那十三个同伴,有三个人由驻防地的辰州请假回家去……消息当然从此也就断绝了”可知,“我”由泸溪县想到许多熟悉的生命的逝去,因此痛苦不堪。
结合“世界虽极广大,人可总像近于一种宿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经验到他的过去相熟的事情”“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有点忧郁,有点寂寞”“在历史前面,谁人能够不感惆怅”可知,时空广袤,宿命制约,在近乎轮回的体验中,“我”难免生发对故乡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忧虑。
结合“我见到的不正是那个女孩吗……还是那么一个样子”“女孩子辫发上缠的是一绺白绒线……时间同鸦片烟已毁了他”“我突然觉悟他与这一家人的关系,且明白那个似乎永远年轻的女孩子是谁的女儿了”“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默,得忍受”可知,各种人事变动,让“我”感到了生存的寂寞与哀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