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
1.(2023河北唐山期末)认识和掌握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元素周期表发现新的元素属于归纳范式
B.通过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和丁烷(C4H10)的分子式,总结出饱和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属于演绎范式
C.化学的研究只能通过化学实验才能实现
D.归纳范式和演绎范式互相联系、互为前提
2.应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可以预测我们未知的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预测错误的是( )
A.Se是第ⅥA族元素,其氢化物的熔、沸点:H2Se>H2S>H2O
B.Bi与N同主族,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弱碱
C.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
D.锶(Sr)是第ⅡA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
3.(2022河北沧州期末)演绎范式是物质结构研究的常用范式,其过程通常为“从一般到个别”。下列属于演绎范式的应用且结论正确的是 ( )
A.由元素周期律推测酸性强弱:HClO4>HBrO4
B.由勒夏特列原理预测:其他条件不变,增大c(O2),2SO2(g)+O2(g) 2SO3(g)平衡体系中SO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C.由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获得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D.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
题组二 物质结构研究的方法
4.(2022山东日照联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研究氯气的性质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过程使用了观察法
B.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归纳总结一类物质的共性和差异
C.研究未知物质的性质可按照观察→实验→预测→结论的顺序进行
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相关知识纳入一个自然序列变化的规律之中
5.(2023福建龙岩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可以创造新的原子和分子用于合成新的物质
B.假说最终都可以变成科学理论
C.将NaCl固体放入水中,从而获取NaCl的某些性质,这只涉及实验法
D.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模型、假说等方法
6.(2023河北邢台名校联盟开学质量检测)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X和Y两种元素,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N和P,两位科学家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核反应为XHe Nn和YHe n。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Y属于同族元素
BY的中子数为14
CP和P互为同位素
D.以上涉及粒子均表示核素
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基础过关练
对应主书P2
1.D 2.A 3.A 4.C 5.D 6.D
1.D 由元素周期表提供了元素之间联系的一般理论,该过程属于“从一般到个别”,故由元素周期表发现新的元素属于演绎范式,A错误;通过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和丁烷(C4H10)的分子式,总结出饱和烷烃的通式为CnH2n+2,该过程为“从个别到一般”,属于归纳范式,B错误;常用的化学研究方法有科学假设和论证、实验、模型建构等,C错误;归纳范式和演绎范式作为一对普遍适用的逻辑方法,在化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两者不是孤立使用的,在实际研究中常常融合在一起,互相联系、互为前提,D正确。
2.A 熔、沸点:H2O>H2Se>H2S,A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递减、碱性递增,Bi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弱碱,B项正确。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砹是第六周期第ⅦA族的元素,可推知砹化氢很不稳定;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C项正确。锶(Sr)是第五周期第ⅡA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于Ca(OH)2,Sr(OH)2一定是强碱,D项正确。
3.A 由元素周期律推测酸性强弱:HClO4>HBrO4,过程是“从一般到个别”,属于演绎范式的应用,且结论正确,A项正确;由勒夏特列原理预测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属于演绎范式的应用,但结论不正确,B项错误;由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获得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不属于演绎范式的应用,C项错误;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不属于演绎范式的应用,D项错误。
4.C 闻物质的气味,属于观察法,A正确;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归纳总结一类物质的共性和差异,B正确;研究未知物质的性质可按照观察→预测→实验→结论的顺序进行,C错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相关知识纳入一个自然序列变化的规律之中,D正确。
5.D 化学反应能创造新分子、新物质,但不能创造新原子,A错误;不是所有的假说都正确,不是所有的假说都可以变成科学理论,B错误;将NaCl固体放入水中是实验法,还需通过观察才能获取实验现象,C错误;观察、实验、分类、比较、模型、假说等是研究物质性质时常用的方法,D正确。
6.D b+4=13+1,a+2=7+0,得出X为B,同理Y为Al,X、Y属于同族元素,A正确Y为Al,左下角数字13代表质子数,左上角27代表质量数Y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7-13=14,B正确;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P和P互为同位素,C正确n表示中子,不属于核素,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