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
第二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题组一 生物进化的证据越来越多
1.下列叙述的各类物体中,不属于化石的是 ( )
A.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
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C.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
D.汤嘎斯发现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
2.蟒蛇外形上没有四肢,但它的体内还保留着后肢骨的残余,说明蟒蛇起源于有四肢的动物。这属于生物进化的 ( )
A.比较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分子生物学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
3.(2021江苏泰州中学期中)化石之所以能成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主要原因是 (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4.陆生脊椎动物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的比较胚胎学证据是 ( )
A.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B.胚胎早期出现鳃裂
C.一些陆生脊椎动物又回到水中生活
D.早期形成的地层中存在大量水生脊椎动物的化石
5.(2020山东滨州期末)Taslr2基因控制合成甜味感受器蛋白,研究人员发现狮子、老虎等多种猫科动物的Taslr2基因都缺失247个碱基对,所以这些动物无法感受甜味刺激。这为研究猫科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提供了 ( )
A.古生物化石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细胞生物学证据 D.分子生物学证据
题组二 生物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6.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多种地雀,后被统称为达尔文地雀。经研究表明,各个岛上的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经过逐渐演变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许多不同物种。这种物种形成的方式为 ( )
A.分歧进化 B.趋同进化
C.协同进化 D.以上都不是
7.下面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种群是有益的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协同进化的结果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即新物种的形成
8.(2022江苏南通如皋中学模拟)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相符的是 ( )
选项 生物多样性 的相关描述 层次
A 班上同学中,有人有耳垂,有人无耳垂 基因多样性
B 鱼缸中不同颜色的玛丽鱼 物种多样性
C 一片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等 生态系统 多样性
D 海洋中既有30 m长的蓝鲸,也有30 cm长的瓦吉塔鲸鱼等 基因多样性
能力提升练
题组 掌握生物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1.(2022江苏镇江期中)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进化角度看,有性生殖丰富了进化的原材料
B.捕食者的存在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均是通过物种的竞争实现的
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2.(2022江苏徐州调研)兰科植物约有800属近3万种,对不同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且不同地域的同种兰花在形态结构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我国科学家以深圳拟兰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分析发现兰花有474个特有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解开了兰花进化之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兰花的多样性指的是基因多样性
B.兰花适应性特征的来源是突变和基因重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同地域的同种兰花形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差异
D.不同兰花基因组上的相似性说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而差异性的大小则体现了亲缘关系的远近
3.(2021江苏淮阴高级中学模考改编)三刺鱼根据栖息环境可分为湖泊型和溪流型(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让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几代杂交,形成一个实验种群。之后将上述实验种群的幼鱼放生到一条没有三刺鱼的天然溪流中。一年后,他们将这条溪流中的三刺鱼重新捕捞上来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了约2.5%,而湖泊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减少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天然溪流可以定向改变三刺鱼种群的基因频率
C.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是两种三刺鱼协同进化的结果
4.(多选)昆虫取食或机械性损伤都会引起烟草植株释放大量烟碱,烟碱对昆虫具有广谱性的毒性。科学家发现,以烟草叶片为食的烟草天蛾幼虫在用含有高浓度烟碱的食物饲喂后,仍然能够生存,只是生长速率降低。烟草天蛾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经X射线诱变后选择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幼虫有助于研究烟草天蛾对烟碱适应性的分子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烟草天蛾对烟碱的适应性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烟碱可以改变绒茧蜂种群的基因频率,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C.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生物多样性
D.可以通过X射线定向诱导烟草天蛾发生烟碱敏感型突变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2.B 3.B 4.B 5.D 6.A 7.D 8.A
1.B 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教材P12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A、C、D三项都是化石。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是经过人为处理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不属于化石,B符合题意。
轻松记忆
口诀法记忆利用化石来研究生物的进化
地层形成有早晚,化石形成有特点;
地层越深越简单,生物年代越久远。
由深到浅变复杂,生物进化是必然;
化石证据最直接,研究进化规律现。
2.B 蟒蛇外形上没有四肢,但它的体内还保留着后肢骨的残余,说明蟒蛇起源于有四肢的动物,这更符合比较解剖学的内容。
3.B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4.B 陆生脊椎动物胚胎早期出现鳃裂,鳃裂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器官,这是从比较胚胎学的角度说明陆生脊椎动物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5.D 由题意可知,与甜味感受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在狮子、老虎等多种猫科动物的体内均缺失247个碱基对,这为研究猫科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
6.A 由题意知,由一个原始物种经过逐渐演变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许多不同物种,应为分歧进化。
7.D 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种群是有益的,因为捕食者把被捕食群体中的老弱病残个体捕获了,留下来的是种群内更加优良的个体,从而更加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繁衍,B正确;野兔与鹰之间的捕食关系,使得二者在相互选择中实现了协同进化,据此可知,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单指新物种的形成,D错误。
8.A 班上同学中,有人有耳垂,有人无耳垂,说明基因型不同,这是基因多样性的表现,A正确;鱼缸中不同颜色的玛丽鱼,说明基因型不同,这是基因多样性的表现,B错误;一片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等,包括了多种生物,这是物种多样性层次,C错误;海洋中蓝鲸和瓦吉塔鲸鱼是不同的物种,为物种多样性层次,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C 2.A 3.B 4.ABC
1.C 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丰富了进化的原材料,A正确;捕食者主要捕食的是种群中弱小或年老的个体,捕食者的存在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正确;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可以通过捕食、寄生或竞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种间互助实现,C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正确。
2.A 兰花有近3万种,说明不同种兰花间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分析发现拟兰有474个特有基因,体现了兰花的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间出现形态结构差异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不同兰花基因组上的相似性说明它们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而差异性的大小则体现了亲缘关系的远近,D正确。
3.B 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能进行几代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二者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进化,故天然溪流可以定向改变三刺鱼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是三刺鱼和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4.ABC 烟草天蛾对烟碱的适应性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烟草天蛾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所以烟碱可以改变绒茧蜂种群的基因频率,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遗传多样性,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X射线不能定向诱导烟草天蛾发生烟碱敏感型突变,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