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第五章复习提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第五章复习提升(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3 08:0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掌握不足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面三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降水强度大,侵蚀强烈
D.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3.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有关的是(  )
①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②建筑工地扬尘
③汽车排放废气
④工业排放废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易错点2 不会分析生态循环模式
  (2022河南南阳期中)随着蔬菜产量的增加,尾菜随之大量增加,堆积成为一大“公害”,给蔬菜生产基地环境安全造成了威胁。下图为青藏高原边缘某反季节蔬菜种植示范区的尾菜综合利用示意图,该示范区的反季节蔬菜主要供应我国东部地区。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该地蔬菜种植示范区的种植旺季以及蔬菜的生长习性应为(  )
A.春季、喜湿
B.夏季、喜凉
C.秋季、喜光
D.冬季、耐寒
5.图示综合利用的生态意义是(  )
A.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B.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绿色生产
C.提高植被覆盖率,抑制荒漠化
D.提高蔬菜种植成活率,增加收入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B 2.D 3.C 4.B 5.B
1.B 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只能是荒漠化问题;②在西欧发达国家分布最集中,可能是酸雨问题;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森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应为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较多,可能是农田土壤侵蚀问题;⑤分布在大陆沿岸附近海域,应该是海域污染问题。故选B。
易错分析 全球各个地区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再找出该区域的主要特征,通过主要特征判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中亚、阿拉伯半岛、撒哈拉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最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就是荒漠化。
2.D 由上题可知,①环境问题为荒漠化问题。滥伐林木、过度放牧均属于人为原因,A、B错误;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是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D正确、C错误。
3.C 由前面分析可知,②为酸雨问题。酸雨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酸性气体造成的,炉灶燃气、燃煤,汽车燃油和工业燃煤、燃油均可能产生酸性气体,从而产生酸雨,①③④正确。建筑工地扬尘虽然也污染空气,但不会导致酸雨产生,②错误。故选C。
4.B 据材料可知,该反季节蔬菜种植示范区位于青藏高原边缘,这里海拔高,夏季气温低,适合种植喜凉蔬菜,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喜凉蔬菜种植成本较高,故B对,A、C、D错。
5.B 由图可知,尾菜经过沼气池和面包虫养殖等环节处理之后,能为高原夏菜种植提供沼渣、沼液和有机肥料,可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绿色生产,B正确;尾菜综合利用并没有提高植被覆盖率和蔬菜种植成活率,C、D错误;延长产业链不属于生态意义,A错误。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项和D项。解答此类生态循环模式题目的关键是要厘清生态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本题中逻辑的起点是“尾菜”,终点是“饲料”“食品、药品、化妆品的添加剂”“做饭”“高原夏菜种植”。因此,从生态视角来看,通过沼渣、沼液、有机肥料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绿色生产;从经济视角来看,饲料、添加剂的产出可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沼气生火做饭,减少了电、煤等能源的消耗,减少了居民能源支出。本题设问强调的是生态意义,“产业链”不属于生态范畴;蔬菜种植成活率与种子质量、气温等要素关系密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关系不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