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1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1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3 08: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专题强化练1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时间:35分钟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地区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市属于东部地区
D.中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2.关于四大地区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B.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鼓励人口迁移到东部
C.中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把重点放到开发资源上
D.东北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深挖资源的潜力
  (2023河北石家庄二模)乡村振兴战略与规划的落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通过地理区位和主导因素分析,我国乡村地域系统可划分为12个一级区,其中东北地区包括2个一级区。下图示意乡村地域系统主导要素与作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东北地区平原区域大部分乡村所属一级区的名称是(  )
A.东北自然本底约束区
B.东北外援动力主导区
C.东北内外综合带动区
D.东北内生动力约束区
4.东北地区平原区域实现乡村振兴的举措主要包括(  )
A.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升乡村的价值与形象
B.积极吸引城市投资,加快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C.科学实施退耕还林,着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
D.优先发展节水农业,完善乡村交通物流设施
  (2022重庆八中月考)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以及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
A.文化差异较大
B.市场需求不同
C.交通联系困难
D.城区差异明显
6.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
①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②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④发挥其对世界的辐射、经济、旅游功能
⑤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⑥汇聚创新资源,培育中端产业发展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2022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期中)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自由贸易港范围包括整个海南岛,国外原料、商品进入海南岛免征关税。全岛封关运作后,自由贸易港允许开展离岸的贸易、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海南实施离岛免税政策,全国居民每年购物不限次,每人每年有10万元免税额度,可购买38大类包括香水、化妆品、手表等国际一线高端品牌的免税商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海洋资源丰富
C.历史经验丰富
D.工业基础雄厚
8.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有利于(  )
A.压缩国外商品在我国的市场
B.提升国内外企业出口优势
C.大量外籍廉价劳动力入岛
D.海南岛大量吸收国内资本
  (2022江苏南通月考)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安徽自贸试验区涵盖合肥片区、芜湖片区、蚌埠片区三个片区,安徽自贸试验区将聚焦三个片区各自的特色和重点产业,探索形成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竞相发展的新模式。下图为安徽行政区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安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有利于(  )
A.全面承接沪苏浙传统产业转移
B.发展经济,服务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
C.促进科技创新,实现制造业完全自动化
D.推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的实施
10.最适合入驻安徽自贸试验区的产业为(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资金密集型产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2湘豫名校联考,)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升级、协同发展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科学合理布局提出更高要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制造业基础好
C.高铁网密度高    
D.矿产种类多
12.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  )
A.高端制造业向河北扩散
B.不同类型制造业加速集聚
C.专业化分工趋势显著
D.不断向京津冀以外区域转移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雄安新区,涉及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其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包括华北明珠白洋淀周边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京津冀区域发展新空间。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反磁力吸引”作用的中心。
  材料二 雄安新区与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资料统计表。
指标 雄安新区 浦东新区 深圳特区
面积(平 方千米) 2 000(远 期控制区) 1 210 1 997.47
人口 (万人) 104.71 556.70 1 343.88
GDP (亿元) 212 (2015年) 9 651.4 (2017年) 26 900 (2019年)
(1)简述雄安新区建设的地理背景。
(2)说明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3)试分析新区没有选择建在距离北京比雄县、安新、容城更近的廊坊、固安等地的主要原因。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2.A 3.D 4.A 5.D 6.A 7.A 8.B
9.B 10.D 11.B 12.C
1.D 东部地区包括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港、澳、台13个省级行政区,范围与东部季风区相差甚远;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川、渝、贵、云、藏、桂、内蒙古12个省级行政区,并非都属于沿边省区;重庆市属于西部地区;四大地区中,中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故选D。
2.A 东部地区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A正确;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但也要依靠自身优势发展,B错误;中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应把重点放到改进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上,C错误;东北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政企和国企的改革,D错误。
3.D 我国东北地区平原区域所处纬度较高,因此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期短,对乡村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约束,同时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平原区域乡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使得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经济发展更好的城市地区,从而导致东北平原乡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限制了乡村的发展,所以东北地区平原区域大部分乡村所属一级区的名称是东北内生动力约束区,A错误、D正确;东北地区平原区域乡村的村镇化水平较低,对于乡村的发展没有起到主导作用,B错误;同时由于东北地区平原区域乡村外援动力较弱,所以不属于东北内外综合带动区,C错误。
4.A 东北地区平原区域整体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自然资源禀赋较好,所以应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升乡村的价值与形象,A正确;由于东北地区平原区域要实现乡村振兴,所以对于吸引城市投资的需求相对较小,并且加快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不属于乡村振兴的主要举措,B错误;东北地区平原区域地势平坦,适合发展耕种业,不太适合发展特色林果业,C错误;优先完善乡村的交通物流设施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但我国东北地区平原区域水资源不太短缺,因此没有必要优先发展节水农业,D错误。
5.D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其合作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是城区差异明显,三个主要城市之间发展历程、经济发展特点等差异较大,D正确。文化差异较大、市场需求不同、交通联系困难均不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障碍,A、B、C错误。
6.A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可以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利于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①③⑤正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只是局部地区的合作,不能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发挥其对世界的辐射、经济、旅游功能不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建设应汇聚创新资源,培育高端产业发展,②④⑥错误。故选A。
7.A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其优势是地处我国南大门,靠近港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A正确。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发较晩,历史经验不丰富,工业基础较为薄弱,C、D错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并不是因为海洋资源丰富,B错误。
8.B 由材料可知,自由贸易港范围包括整个海南岛,国外原料、商品进入海南岛免征关税,扩大了国外商品在我国的市场,A错误。海南自由贸易港降低了关税,简化了手续,方便了企业,可以提升国内外企业出口优势,B正确。海南自由贸易港主要开展货物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实施离岛免税政策,主要吸引的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不会有大量的外籍廉价劳动力入岛,C错误。海南实施离岛免税政策,对货物贸易实施“零关税”,有利于大量吸收国际资本,而不是国内资本,D错误。
9.B 安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省份,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可以部分承接沪苏浙传统产业转移,A错误;安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有利于发展经济,服务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B正确;安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可促进科技创新,努力实现制造业自动化生产,但非完全自动化,C错误;安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省份,安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属于中部地区自身的发展战略,推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的实施与安徽关系不大,D错误。
10.D 根据材料可知,安徽自贸试验区将聚焦合肥片区、芜湖片区、蚌埠片区三个片区各自的特色和重点产业,探索形成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竞相发展的新模式。安徽最早承接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但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安徽自贸试验区依托自身的位置优势和科技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故选D。
11.B 京津冀地区中,京津地区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高;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水平高,制造业基础好,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高铁以客运为主,不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对制造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但不是矿产种类越多,制造业水平越高。故选B。
12.C 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发展过程中,高端制造业应布局在京津,低端制造业应向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的河北转移扩散;同一类型的制造业会集聚,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会分散,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趋势显著;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并没有不断向其他区域转移,而是在区域内部转移明显。故选C。
13.答案 (1)北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承载功能过多,城镇化问题突出;河北中部地区开发程度较低,经济基础弱,京、冀之间经济差距较大。
(2)邻近京津地区,交通便捷通畅;区内有华北明珠白洋淀,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经济较落后,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
(3)廊坊、固安等地距离京津较近,在此设立新区会导致城市连片发展,加剧城镇化问题;在距离北京更远的雄县等地进行新区布局,有利于疏解北京部分城市功能,抗衡京津城市引力,形成京、津、雄安三角格局,带动冀中南地区经济繁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解析 (1)北京作为世界性的大城市及我国的首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多,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河北地区与北京、天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雄安新区的发展空间大。
(2)雄安新区开发较晚,开发前经济水平低,地价较低且发展空间较为充裕;人口密度小,且区内有白洋淀,环境条件好;邻近北京、天津,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条件较好,便于接受北京、天津的产业转移。
(3)首先,廊坊、固安等地较雄县等地距离北京近,在此建立新区可能会与北京城市建成区相连,形成更大的城市建成区,使城镇化问题更为严重。其次,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区,有利于疏解北京部分城市功能,抗衡京津城市引力,带动冀中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