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8 新能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8 新能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3 10:0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
专题强化练8 新能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20分钟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与水的混合物,在高压低温的环境下结晶形成,分布于深海沉积物和陆域永久冻土中,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密度更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可燃冰近期不能进行商业化开采的原因是(  )
A.开采难度大   B.市场需求量小
C.缺乏资金    D.缺乏政策支持
2.可燃冰如果大量开采,带来的影响是(  )
A.全面停止煤炭开采   B.水土流失加剧
C.加速海岸线后退    D.改善大气质量
  (2023山西运城期中联考)近年来,传统化石能源储量不断减少,且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各国纷纷调整能源战略,其中核能成为当下重点发展的能源产业方向之一。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且邻近东北重工业基地,电力需求大,消费市场广阔。该地区现有3个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已投产)、辽宁徐大堡核电站(在建中)、河北海兴核电站(评审中),均位于渤海海域。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我国重点发展核能产业,有利于(  )
A.缓解能源供给压力,解决用电紧张
B.合理调配资源,加强地域联系
C.减轻运输压力,拓展运输方式
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碳中和”
4.除消费市场广阔外,环渤海地区发展核能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还有(  )
A.交通便利   B.劳动力丰富
C.技术先进   D.矿产资源丰富
5.有专家认为在我国环渤海地区开展核电站建设需要审慎决策,原因可能有(  )
①渤海海域海水更新周期长
②环渤海地区能源产能过剩
③环渤海地区地处地震断裂带
④环渤海地区土地价格昂贵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盐差渗透压使淡水透过半透膜进入咸水区,使容器内水位上升,产生水位差而推动涡轮发电机运转获得的能源。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发电厂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供给。挪威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新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6.我国依靠海洋渗透能发电最理想的盐湖是(  )
A.青海西部察尔汗盐湖  
B.山西南部运城盐湖
C.江苏东部盐城大盐湖  
D.新疆东部巴里坤盐湖
7.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域的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
D.能量集中,发电效率高
8.在长江口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效率低于理论值的原因不包括(  )
A.半透膜技术不成熟   B.江水含沙量较大
C.海水盐度不够大    D.地势起伏较小
  (2022重庆一模)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占比分别约为9%和24%。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带来的影响是(  )
A.就业岗位大幅增加   B.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C.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D.环境问题基本消失
10.在我国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中,发电量占比明显小于装机容量占比的原因是(  )
A.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动力不足
B.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产能波动大
C.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市场需求量小
D.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不具备储能技术
  (2022北京海淀期末)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图甲为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图乙为当地潮汐时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甲
图乙
11.图甲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对应图乙中(  )
A.0时前后    B.8时前后
C.14时前后   D.20时前后
12.潮汐发电(  )
①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②清洁无污染
③发电有周期性    ④发电总量稳定
⑤地域性较强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2023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期中)干热岩是指埋藏于地下深处,通常温度大于180℃,不含或含少量流体的高温岩体,是极具战略潜力的清洁能源。在我国青海省共和盆地3 705米深处钻获236℃的高品质高温干热岩体,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下图为青海省共和盆地及其周边地热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共和盆地干热岩开发的主要优势是(  )
A.埋藏较深  B.交通便利
C.品质优良  D.技术先进
14.开发共和盆地地热资源面临的挑战有(  )
①气候高寒,降水少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③开发工程建设难度大
④干热岩热能提取技术要求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专题强化练8 新能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1.A 2.D 3.D 4.C 5.A 6.C 7.A 8.D
9.C 10.B 11.C 12.D 13.C 14.D
1.A 由材料可知,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与水的混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和陆域永久冻土中,开采难度大,故近期不能进行商业化开采,A正确;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属于高能量密度、低污染的自然资源,所以其市场需求量大,B错误;我国开始试采可燃冰,且该优质能源的开采能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所以其开采不会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C、D错误。故选A。
2.D 可燃冰如果大量开采会解决部分能源问题,但其不可能完全取代煤炭,A错误;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和陆域永久冻土中,开采可燃冰对陆地表层破坏很小,不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B错误;开采区域在海底或者陆地地下,可燃冰大量开采对海岸线的影响不大,C错误;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很小,可燃冰如果大量开采,能够改善大气质量,D正确。故选D。
3.D 核电的使用可以降低其他化石能源的使用比重,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量,有利于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D正确。核电站建设可以缓解用电紧张,但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A错误;核电开发没有明显涉及地区间资源的调配,B错误;目前我国核电占比还很小,对减轻能源运输压力作用不大,也不会因此拓展新的运输方式,C错误。故选D。
4.C 发展核能产业对技术要求较高,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的高新产业带之一,该地区有一流的高等院校,人才集中、技术先进,C正确。核能所需原料较少,对交通和矿产要求不高,A、D错误;核能对劳动力数量要求也不高,B错误。故选C。
5.A 审慎决策首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渤海海域封闭,海水更新时间长,一旦发生核污染,渤海将可能成为“永久性核污染源”,①正确;渤海海域地处华北地震带,建核电站的安全隐患大,③正确。环渤海地区工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产能过剩说法错误,②错误;核电站占地面积较小,且主要位于郊区,地价不是主要考虑因素,④错误。故选A。
6.C 从文字信息中可知,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不仅需要高盐度的水体,还需要充足的淡水供给。察尔汗盐湖、运城盐湖、巴里坤盐湖都位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水体盐度大,但由于气候较干旱,缺乏充足的淡水,不适宜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A、B、D选项不符合题意。盐城大盐湖地处江苏东部,濒临海洋,且有充足的淡水,适宜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7.A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需要的是不同水体之间盐度存在差异,受天气影响小,而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大,A选项符合题意。风能、太阳能、海洋渗透能都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利用这些能源发电受地域的影响都很大,B选项不符合题意。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水中进行,对设备密闭性能要求高,电站建造成本高,C选项不符合题意。海洋渗透能能量较分散,发电效率较低,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8.D 在长江口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效率低于理论值的原因主要包括我国半透膜技术不成熟;长江口江水含沙量较大,影响半透膜渗透效果;长江稀释海水,海水盐度不够大。地势起伏较小与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效率低无关。故选D。
9.C 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就业岗位,但是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需要的劳动力较少,不会使就业岗位大幅增加,A错误;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并未大量占用耕地,B错误;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有助于调整能源结构,使得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C正确;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大气环境,但不会使环境问题基本消失,D错误。故选C。
10.B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风力较小时无法进行风力发电,夜晚时无法进行太阳能发电,故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实际发电量明显小于装机容量,其发电量占比会明显小于装机容量占比。
知识拓展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
  风力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但风速不稳定,发电不稳定;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但能量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发电也不稳定。
11.C 读图甲可知,此时大海水位高,海水流入海湾,应处于涨潮阶段。0时前后,海水处于低潮位,A错误;8时前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B错误;14时前后,海水水位较高且处于涨潮阶段,C正确;20时前后海水水位较高,但处于落潮阶段,D错误。故选C。
12.D 潮汐发电能量来自天体引力,①错误;潮汐发电清洁无污染,②正确;潮汐有规律性和周期性,因此潮汐发电有周期性,③正确;潮汐发电不受丰、枯水年和丰、枯水期影响,全年发电总量稳定,④正确;潮汐发电只能出现在沿海地区,地域性较强,⑤正确。故选D。
13.C 由材料可知,该干热岩源自地下3 705米深处,埋藏深,不利于开发,A错误;青藏高原东北部位置偏远,经济落后,交通并不便利,B错误;文字材料“236℃的高品质高温干热岩体”显示,该地干热岩品质高,C正确;“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说明干热岩开发仍处于试验阶段,技术并不成熟,D错误。故选C。
14.D 降水多少对钻井施工开发干热岩的影响不大,①错误;该地地广人稀,人均资源占有量多,且人均资源多少对资源开发难度没有影响,②错误;该地干热岩体埋藏深,增加了钻探工程建设的难度,③正确;目前国内干热岩开发技术并不成熟,影响了共和盆地干热岩的开发,④正确。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