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美丽的云彩美丽的云彩 1805年,拿破仑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仑军队前进的步伐。正当拿破仑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后来拿破仑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网来预测天气状况的。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
我们还可以用云来预测天气状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章《看云识天气》,看一看,如何根据云来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导入新课 朱泳燚 看云识天气说明文 相关知识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说明文的三要素1、说明对象
2、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说明文要掌握的六个知识点:1、说明文的分类2、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3、说明的方法4、说明文的顺序5、说明文的结构6、说明文的语言1、明确说明的对象,从而确定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的内容主要是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依据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从而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类。2、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3、说明的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引用,画图表,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摹状貌等,其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4、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时间先后、朝代先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南到北等)(从因到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一
般到特殊、从主到次等)跳5、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周密。有的说明文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周密。语言的准确、简明、周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③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
畅,不要拖沓、含糊。朱泳燚,1940年出生于上海,1960年夏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当代科普作家 、教师。现任江苏省常熟中学高级教师,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评为首批江苏省名教师。1993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特约编审。发表了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文章200多篇,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于1998年获得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评比一等奖。作者简介交流预习成果峰峦霎时预兆轻盈崩塌弥漫绫纱鱼鳞朦胧点缀凸起luánshàzhàoyíngbēng tāmílínglín阴森sēnménglóngzhuìtū顷刻qīng冰雹báo圆弧hú谚语yàn丝缕sīlǚ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本文属于什么说明文?
3、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
4、看云识天气的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具体从哪些方面介绍看云识天气的方法?
5、文中哪些段落介绍根据云的形态预测天气,哪些段落介绍根据云的光彩预测天气?
6、第7段写了什么内容?
7、本文按时什么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的顺序是什么?
8、文中一共写了几种云和几种云上的光彩现象?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本文属于什么说明文?自主学习 云和天气的关系 事理说明文
3、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
4、看云识天气的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具体从哪些方面介绍看云识天气的方法?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5、文中哪些段落介绍根据云的形态预测天气,哪些段落介绍根据云的光彩预测天气?(方法提示: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往往在段首。根据这些关键性的句段,就能迅速把握全文。)云的形态( )云的光彩( )2——5 6 6、第7段写了什么内容?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局限。
7、本文按时什么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的顺序是什么?
总分总的结构,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8、文中一共写了几种云和几种云上的光彩现象?8种云: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4种光彩现象:晕 华 虹 霞
朗读课文第3-5段,用横线画出文中介绍到的云的种类和光彩现象,注意各种云的形状、高度、厚度以及预示的天气,完成下表。小组合作探究
卷云
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下页卷 云返回卷云:轻盈,最高,很薄,丝丝缕缕地漂浮,洁白——不会带来雨雪。
卷 积 云返回卷积云 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不会带来雨雪。
积 云返回积 云:像棉花团朵朵分散,上午出现,傍晚消失 2000米左右——预告天晴。高 积 云返回高积云:成群的扁球状云块、排列匀称——预兆天气晴好。
卷云
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最高很高2000米左右2000米左右最薄很薄较薄较薄象征晴朗无雨雪阳光温和天晴云种类简表——睛天的云卷层云返回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薄如绸幕——天气转阴高层云返回高层云:卷层云变低变厚,天空像隔了一层毛玻璃——将下雨雪雨层云返回雨层云:高层云更低更厚,天空布满暗灰色云块——雨雪连绵积雨云返回积雨云 :积云迅速向上凸起,耸入天顶,云底变黑——雷雨冰雹 云的种类简表——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雨雪冰雹云层日 晕日晕三更雨月 晕返回月晕午时风华返回霞返回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虹返回东虹轰隆西虹雨云的光彩简表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品味语言“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往往”一词表示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云都是预示晴天的,但也不排除少数情况下不是晴天。这样说很有分寸,避免了绝对化。
如果删掉“往往”,这句话意思就变成“绝对会是晴天”了,就不准确了。
品味语言:
本文文字优美,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例句:
(1)“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变化无常。
完成全文的结构条理图:( )中填写自然段序号,-----填写关键词,[ ]填写全文结构方式。 ( )一、云和天气的关系:____[ ]
薄云:_____
( )云的形态
( )二、看云识天气的_____[ ] 低而厚的云:阴雨风雪
( )_______
( )三、看云识天气的_____及局限[ ] 12~6 72~5 6 招牌方法意义云的光彩晴朗 总分看云识天气总小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所以我们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应该多多的观察,这样我们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看云识天气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山戴帽,大雨到。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看天象测天气星星眨眼,有雨不远。
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
地黄有风,天黄有雨。
日落晴彩,久晴可待。
星星稠,满街流。看物象测天气蚂蚁搬家,大雨要下。
蜻蜓低飞,不风即雨。
“蜘蛛结网晴,收网阴”。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乌鸦唱晚,风雨不远。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
骨节发痛,不雨即风。
看风测天气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伏里东风不下雨。
回头风,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