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第9(3-1)课时 水平二 教师:
教学内容 1小足球-脚内侧运球变向 2.游戏:小猴子搬玉米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了解足球相关知识,初步学习脚内侧运球变向 建立脚内侧运球变向的动作概念 。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支撑脚和脚触球位置准确,60%左右的学生能够使用脚内侧做出变向动作,其中40%的学生在运球过程中能够降低重心流畅变向,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上下肢协调性。 情感目标:学生能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学准备 场地:足球场;器材:40个四号足球,标志桶40个,标志盘40个
重点 难点 重点: 脚触球的部位以及支撑脚与球的距离。 难点:行进间运球的协调以及身体重心的变换。
顺序 时间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方法
开始 部分 2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内容。 4.教师安排见习生活动 1.教师引导站队。 2.教师问好。 3.提问并引导学生。 4.导入主题 5.安排见习生活动。 1.体委整队并向教师报告人数。 2.学生问好。 3.认真听讲,回答问题. 4.按教师要求活动 队形:四列横队 ××××××× ××××××× ××××××× ××××××× ▲
准备部分 5 一、热身活动: 1、音乐节奏下无球慢跑 2、音乐节奏下专项准备活动;肩、腰、膝、踝等关节 3、音乐节奏下熟悉球性练习;脚底踩球、脚底推拉球、双脚敲球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 2.教师提示动作要求。 3.教师领做,提示动作要点。 4.评价,表扬。 1.学生认真听并根据引导进行慢跑、专项准备活动、球性练习。 2、与教师一起练习。 3.学生积极参与 队形:分组慢跑 队形:分组练习,面向教师
基本 部分 28 一、小足球—脚内侧运球变向。 动作方法:两脚脚内侧触球,膝关节稍弯曲,身体重心略微下降并随球左右移动,变向时触球脚提起脚尖上翘推拨球。 重点: 脚触球的部位以及支撑脚与球的距离。 难点:行进间运球的协调以及身体重心的变换。 教师示范自由运球。 教师引导导入,公布今天学习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贴纸确定触球部位。 教师引导解决触球时力量大小、球与身体的距离问题并示范8字运球。 教师请学生进行展示并点评。 教师引导示范,引出难点触球变向时重心降低。 课间巩固小游戏-小猴子搬玉米。 7、体能加油站 学生运球在圈内外不断穿越标志桶组成的小门。 2、学生认真听讲,了解触球部位后,贴贴纸.(a.一路纵队围圈绕标志桶带球行进。b绕不同标志桶行进。) 3、学生认真观察,明确触球力量大小,球与身体的距离并绕标志盘与标志桶进行8字练习 4、学生认真观察 5、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原地小范围感受身体重心变换。 6、学生积极思考并在来回搬送玉米时感受重心的下降与变换。 7、学生认真观察,跟音乐进行体能训练 队形:分散运球 队形;分组绕圈 队形:分组8字 队形:分组搬运
结束 部分 5 一、放松整理: 拉伸放松(音伴) 二、总结讲评。 三、宣布下课。 四、收拾器材。 1.教师讲解示范。 讲评本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课。 4.组织收器材。 1.学生认真放松。 2.学生相互交流。 3.学生下课,道别。 4.学生整理器材。 队形:围圈席地
安全措施: 提前检查场地器材,消除隐患。 了解学生身体情况检查着装,热身活动充分。 安全语言与关注贯穿课程。 练习密度:70%-78%左右 心率预计:(110—150)次/分钟
教师课 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