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易错题系列化学部分第十一讲 常见的有机物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易错题系列化学部分第十一讲 常见的有机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4-11 11:02:51

文档简介

中考易错题系列化学部分第十一讲 常见的有机物答案
B
A
D
D
A
C
C
A
D
B
B
D
A
B
C
(1)9:1:12;(2)①2;②500;③红.
(1)二氧化碳;(2)甲烷;(3)氮气;(4)甲烷和氮气.
(1)浓硫酸 (2)对调装置E、F的位置 水蒸气的吸收应在通溶液之前(或“著按原装置,前者会把水蒸气带给后者”) (3)防止空气中的CO,进入吸收装置(或“保护装置”)。
(1) B
(2) 专一
(3) 1,7n,12n,6n
(4) 3.6
苹果汁;0.02%(或20mg/100mL)
【设计方案】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结论】(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的汁液所用的滴数不同。(与方案对应合理即可)
【实验反思】C中考易错题系列化学部分第十一讲 常见的有机物
易错知识点
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但需要注意的是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注意有机化合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中考规律盘点及预测
有机物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中考中常借用有机化合物来考查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如化学式的各种意义、借助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利用有机化合物进行科学探究等。
易错题训练
1、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B.用“干冰”冷藏食物
C.用霉变的花生压榨花生油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2、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纳米泡沫”是碳单质B.“碳纳米泡沫”是混合物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3、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 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4、2010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有机高分子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 5、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调查市场时发现下列一些现象,并提出了整改建议。你认为所提建议中,不安全或违法的是( ) A.海鲜在夏天容易腐烂变质:建议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B.海鲜在夏天容易窝烂变质:建议将海鲜真空包装后速冻冷藏保鲜
C.大米保存不当易发霉、生虫:建议将其低温、干燥贮存,还可用适量的大蒜头作驱虫剂
D.蔬菜汁饼干易氧化变质:建议包装饼干时,加入一小包铁粉作抗氧化剂和吸水剂并密封 6、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3.99.6000反应后质量/g006.62.7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物质X中一定不含氢元素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姜宇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①纯碱;②生石灰;③醋酸;④熟石灰;⑤酒精;⑥铜;⑦石墨;⑧氧化铁;⑨蔗糖;⑩尿素。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⑨⑩
B.属于单质的有⑥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④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⑧ 8、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氢气
B.可能只有甲烷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9、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结合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⑤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A.只有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喷水溶液法”是日本科学家最近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cm~50cm处形成一个厚0.50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B.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C.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它可由CH2=CHCOOR经过加聚反应得到 11、我国政府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据了解,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对人体是有害的.下面对一次性塑料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次性塑料袋所用塑料是混合物
B.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
C.一次性塑料袋是有机物组成的
D.一次性塑料袋是“白色污染”之一 12、利用实验可以鉴别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物质.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NaOH、NaCl、HCl三种溶液滴入酚酞试液,看是否变红B氧气、二氧化碳、空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C羊毛纤维、棉花纤维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的灰烬D硫酸铵、氯化钾加入水,观察是否溶于水
A.AB.BC.CD.D
13、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世界无烟日”,今年的宣传口号是“烟草吞噬生命”。据科学资料分析,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数十种严重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B.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C.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
D.边吸烟边喝酒可以减少对健康的损害
14、“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C.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15、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16、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V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这些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______片;
②当这些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 120mg)时,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______g;③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
17、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②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______;
(2)由②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D装置总质量 E、F装置总质量
反应前 156.6g 356.8g
反应后 158.4g 359.0g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
18、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9、氢气可被用作清洁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糖类制取氢气的新技术,有望解决这几大问题。以这项技术为基础,未来的氢动力汽车将携带易于存储的糖类,如淀粉,其化学式是(C6H10O5)n。科学家使用由多种特殊的酶组成的混合物,将淀粉和水转变成CO2和H2的混合气体,将CO2除去后,H2进入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汽车前进。燃料箱容量为55升的汽车可携带约27千克淀粉和21千克的水,完全转变,可以产生4千克氢气,其余为CO2。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项技术,汽车运动时时的机械能最终由下列哪种能量转化而来 ( )
A.化学能 B.太阳能 C.电能 D.热能
(2)混合物中的酶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 性。
(3)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淀粉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6H10O5)n+ H2O H2+ CO2
(4)若一辆氢动力汽车正常行驶时,功率是70千瓦,氢气的热值是1.4×108焦/千克,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0%,在阻力不变和不考虑其它能量损耗时,要使该车能正常行驶,汽车每小时至少消耗氢气 千克
20、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 ,含量为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