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021江西南昌八一中学期末)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利用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图示四个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始文明时期,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
B.农业文明时期,注重矿产资源的开发
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协调思想盛行
D.生态文明时期,环境质量逐渐改善
“牧童经济”指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完成下面两题。
2.“牧童经济”出现在 ( )
A.原始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生态文明时期
3.在该经济模式下 ( )
A.人类征服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在某电商设计的公益行动中,用户通过在电商平台完成一系列低碳项目可获得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就可申请种下一颗真树。据此完成下题。
4.该电商倡导的“全民种树”低碳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题组二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021吉林江城中学期末)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此完成下题。
5.下列选项最能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是( )
A.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
B.全封闭育林,保护生态环境
C.大力开发水能和发展水产养殖
D.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绿色GDP”指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完成下面两题。
6.关于“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强调的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只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7.下列可以反映“绿色GDP”理念的有 ( )
①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
②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③发展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④砍伐森林,出售林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得到大片耕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021陕西宝鸡期末)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是 (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甲、乙、丙、丁四个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
A.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B.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C.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2021安徽芜湖期末)我国古代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协调论思想
5.有关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环境决定论—人地协调论—人类中心论
B.人类中心论—环境决定论—人地协调论
C.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协调论
D.人地协调论—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
题组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
(2021河北邢台二中期末)可持续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下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指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有序性原则
7.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能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做法是 ( )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降低碳排放量
C.提高城市绿化率
D.减少污染物排放
题组三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1黑龙江牡丹江十五中期中)近年来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城市年产生活垃圾达4亿多吨,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抛弃的垃圾,总有一天会反噬我们自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垃圾分类处理 ( )
A.降低资源浪费率
B.增加了垃圾的污染
C.降低了环境质量
D.增加了垃圾的种类
9.在减轻生活垃圾危害的行动中,公众可普遍参与的是 ( )
A.少用一次性用品,有序分类投放垃圾
B.及时填埋垃圾,减轻垃圾造成的污染
C.垃圾堆肥回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D.建立垃圾发电厂,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2022北京昌平期末)2020年9月,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展现出绿色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责任。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的碳排放 ( )
A.工业、建筑和交通的变化趋势相同
B.2010—2020年工业比交通碳排放的增长速度更快
C.建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碳减排压力最大
D.三个行业2050年的碳排放都比2010年减少
11.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
①坚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体系,降低生产成本
②重点行业要实施减污降碳行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③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④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上午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通过了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等决议。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2.下列哪个国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早日执行 ( )
A.俄罗斯 B.马尔代夫
C.中国 D.美国
13.发达国家必须率先承担“减排”的义务,说明 ( )
A.地球上温室气体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不用承担“减排”的义务
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生态文明时期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环境质量逐渐改善,人地关系走向协调,D正确;原始文明时期,人们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很强,并没有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这种意识,A错误;农业文明时期,主要注重对土地、牲畜、劳动力的开发,B错误;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协调思想还未盛行,C错误。
解题指导
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力量。
2.C “牧童经济”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出现在工业文明时期,C正确。
3.B 在该经济模式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正确;人类征服自然,地理环境会向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A错误;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不一定会停滞,C错误;该经济模式不利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D错误。
4.B 该电商倡导的“全民种树”低碳行为,倡导全民参与,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总目标,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B正确。
5.A 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很好地处理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属于人地和谐发展观,最能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正确。
6.D “绿色GDP”是指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因此“绿色GDP”是GDP与环境质量等的统一,其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D正确。
7.C 传统工业多是高耗能工业,且很多传统工业污染严重,大力发展传统工业不能反映“绿色GDP”理念,①错误;发展绿色农业和清洁生产,既能够获得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可反映“绿色GDP”理念,②③正确;砍伐森林,出售林木,破坏生态环境,不能反映“绿色GDP”理念,④错误。故选C。
能力提升练
1.A 原始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A正确。
2.B 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中比重最大的乙代表土地要素,B正确。
3.C 退耕还林,合理放牧,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C正确;环境文明时代应封山育林,合理采伐,A错误;温室气体减排,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B错误;应倡导合理消费,D错误。
4.D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符合人地协调论思想,D对。
5.C 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很强,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微乎其微,此时为环境决定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逐渐减弱,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不断增强,人地矛盾尖锐,出现了人类中心论;随着认识的进步,人类认识了自然环境发展规律,寻求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出现了人地协调论。C正确。
6.C 我国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是大家的共同的责任和总目标,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属于共同性原则,C正确。
7.D 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说明该城市通过各种手段,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D正确。
8.A 垃圾分类处理促进了垃圾回收利用,促进了垃圾资源化,降低了资源浪费率,A正确。
9.A 少用一次性用品,有序分类投放垃圾,可以减轻生活垃圾危害,公众可普遍参与,A正确;垃圾应该集中填埋,公众不可单独填埋,B错误;垃圾堆肥回田和建立垃圾发电厂不是公众可普遍参与的,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或群体来完成,C、D错误。
10.A 读图分析可知,工业、建筑和交通的碳排放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A正确;2010—2020年,工业比交通碳排放的增长速度更慢(时间跨度相同,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幅度更大,表明增速更快),B错误;工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碳减排压力最大,C错误;交通行业2050年的碳排放比2010年增加,D错误。
11.D 要实现碳中和,就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要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体系,增加清洁能源比重,①错误。重点行业要实施减污降碳行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促进碳中和,②③④正确。故选D。
12.B 马尔代夫属于地势低平的岛国,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对其安全影响很大,B正确。俄罗斯、中国、美国国土面积较大,受到全球变暖带来的直接危害要比马尔代夫小,A、C、D错误。
13.D 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但不能说明地球上温室气体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A错误。发展中国家虽经济欠发达,但也应积极承担“减排”的义务,B错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需要本着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挑战,C错误、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