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2022天津杨柳青一中质量检测)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保定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
A.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较近,交通便捷
B.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市场广阔
2.保定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
①建设产业转移基地
②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腾出足够的空间
③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④快速推进城镇化,为产业转入储备足够的劳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据此完成下题。
3.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
A.廉价劳动力 B.土地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资金和科技、人才
题组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2022山东专题练习)2015年8月23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讨会召开。完成下题。
4.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要实现 ( )
A.交通一体化 B.市场一体化
C.物流一体化 D.环境一体化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读图,回答下题。
5.下列措施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 ( )
①北京为河北提供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
②天津向北京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向河北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河北利用资源、劳动力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和资源型产业
④北京发展成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为主的知识型区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如今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主力战车。据《城市群蓝皮书: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报告(2013)》,从综合指数排名看,珠三角位居第一,长三角紧随其后,而京津冀城市群虽拥有众多独特优势,但综合排名却垫底。实际上京津的人均GDP超10万元,但河北人均GDP只有5万多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一截。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不属于京津冀城市群拥有的独特优势是 ( )
A.全国政治中心、两大直辖市
B.智力资源密集
C.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高度国际化
2.京津冀城市群拥有众多优势,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另外两者,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京、津与冀之间发展不平衡
B.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之间交通不够“高效便捷”
C.京津冀所有城市产业联系强度远低于长三角地区
D.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城市间恶性竞争
(2022浙江长兴期中改编)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完成下面两题。
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 )
A.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B.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C.解决北京的“城市病”
D.构建世界级城市群
4.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定位是加工型区域,这主要得益于 ( )
A.优越的自然区位
B.雄厚的产业基础
C.良好的政策环境
D.突出的开放优势
题组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2022安徽亳州期末改编)1986年,环渤海地区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现称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被认为是京津冀地区最正式的区域合作机制。自此以后,京津冀区域合作影响越来越大,京津冀协同发展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区域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低级结构,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高级结构调整和转变的过程及趋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 ( )
A.天津的劳动力主要输往河北
B.天津主要接纳河北的技术和资金
C.北京输出更多的文化、信息等要素
D.三省市之间的原料、燃料流动基本均衡
6.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京津冀产业结构的举措有 ( )
①加快交通一体化
②集三省市财力投资北京
③北京将完整的产业链转移至津冀
④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保定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较近,交通便捷,A正确;保定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B错误;相对于京、津,保定经济发展水平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少,科技力量并不雄厚,C错误;相对于京、津,保定人口数量较少,市场没有优势,D错误。
2.A 为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保定需要建设产业转移基地,①符合题意;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保证转入产业正常运转,③符合题意;承接大量的重化工业,会加剧环境污染,②不符合题意;快速推进城镇化,可能引发城市环境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3.D 与河北相比,京、津两地的优势主要是资金和科技、人才的优势;河北在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及环境承载力方面具有优势。故选D。
4.A 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促进人员和货物的流通,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故选A。
5.B 读图分析可知,北京为河北提供的是产业和技术,河北为北京提供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与农副产品,①错误;天津向北京提供的是工业制成品,而不是向北京转移高新技术产业,②错误;河北属于资源型区域,可利用资源、劳动力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和资源型产业,③正确;北京发展成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为主的知识型区域,④正确。故选B。
能力提升练
1.C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北京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A、D属于京津冀城市群拥有的独特优势,不符合题意;北京、天津高校林立,教育、科技力量强,智力资源密集,B属于京津冀城市群拥有的独特优势,不符合题意;长三角地区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符合题意,故选C。
2.A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体系不完善,京、津与冀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制约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因素,A正确。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之间交通发展很快,已经比较高效便捷,B错误。京津冀主要城市产业联系强度很高,不低于长三角地区,C错误。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北京是知识型区域,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水平高;天津是加工型区域,为北京提供工业制成品,向河北转移技术和产业;河北是资源型区域,向北京提供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城市间不存在明显的恶性竞争,D错误。
3.A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A正确;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B错误;解决北京的“城市病”、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达成的目标,C、D错误。
4.B 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定位是加工型区域,这主要得益于天津雄厚的加工制造业基础,B正确;优越的自然区位、良好的政策环境、突出的开放优势并不是天津产业定位为加工型区域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5.C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的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故北京具备输出更多文化、信息等要素的条件,C正确;与北京、天津相比,河北具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A错误;京津冀三地中,技术和资金不属于河北的优势条件,河北不是技术和资金的输出地,B错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同,定位不同,发展各有侧重,三省市间的原料、燃料流动不均衡,D错误。
6.D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①正确;集三省市财力投资北京,会进一步加大区域发展差距,不利于京津冀产业结构的优化,②错误;北京将完整的产业链转移至津冀,不能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优势,不利于产业链优化配置,不利于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③错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起到根本的保障作用,京津冀三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京津冀产业结构,④正确。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