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判断人口迁移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下图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四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图。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前几年杭州出台政策,吸引人才落户。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a、b、c、d四个城市,代表杭州的是 ( )
A.a B.b C.c D.d
2.图中a、b、c、d四个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是 ( )
A.a B.b C.c D.d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判断人口迁移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据此完成下题。
3.浙江省人口性别比为109.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列因素中,与浙江省人口性别比较高关系最大的是 ( )
A.婚姻生育观
B.人口迁移
C.生育政策
D.育龄妇女比重
易错点3 不能正确判断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
下表示意江苏省各设区市环境承载力指数(数值越大,反映环境承载力越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环境承载 力指数 自然资源环境 承载力 经济环境承 载力 社会生活环境 承载力
苏 南 南京 0.249 0.198 0.497
无锡 0.293 0.229 0.410
常州 0.293 0.198 0.412
苏州 0.334 0.238 0.489
镇江 0.304 0.187 0.335
苏 中 南通 0.299 0.201 0.373
扬州 0.350 0.189 0.336
泰州 0.379 0.186 0.263
苏 北 徐州 0.328 0.187 0.336
连云港 0.338 0.167 0.254
淮安 0.307 0.156 0.258
盐城 0.372 0.153 0.259
宿迁 0.371 0.160 0.267
4.据表可知 ( )
A.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
B.经济环境承载力:苏北>苏中>苏南
C.社会生活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
D.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
5.提高苏北经济环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最主要是 ( )
A.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改善人居环境
B.加强资源开发,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C.加强区域协作,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D.加强生态建设,保护青山绿水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C 四个城市中,深圳城镇化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快,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迁入,老年人口比重最小,图中d城市老年人口比重最小,应为深圳;上海城镇化起步时间早,经济发展水平高,老年人口比重应最高,a城市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应为上海;相对于上海、北京,杭州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对低,c城市老年人口比重较小,应为杭州;则b为北京。故C正确。
2.D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吸引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入,使其老年人口比重最小,因此人口年龄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为深圳,结合上题分析,故选D。
易错点拨
我国的迁移人口往往以青壮年人口为主,老年人口少,因此人口迁移加剧了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减轻了迁入地人口老龄化。
3.B 长三角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人口迁入,迁入的劳动力中,以男性居多,故人口性别比较高,因此与浙江省人口性别比较高关系最大的因素是人口迁移,B正确;婚姻生育观和生育政策全国大部分省份都一样,不是导致浙江省人口性别比较高的特殊因素,A、C错误;育龄妇女比重影响人口出生率,对人口性别比影响不大,D错误。
易错点拨
迁入地经济结构或特殊的工作对人口性别需求的差异,导致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性别比的变化。
4.C 据表可知,苏北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最大,A错误;苏南经济环境承载力整体最大,B错误;苏南社会生活环境承载力整体最大,苏中居中,苏北最小,即社会生活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C正确;苏南、苏中和苏北环境承载力不相等,苏南整体最大,D错误。
5.C 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改善人居环境,主要提高的是苏北社会生活环境承载力,A错误;加强资源开发,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不利于经济环境承载力的提高,B错误;加强区域协作,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高苏北经济环境承载力,C正确;加强生态建设,保护青山绿水,主要提高的是苏北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D错误。
易错点拨
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经济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地域开放程度等,可结合某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具体特点分析影响和制约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