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四年级 科学试卷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 ),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 );振动( ),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2. 声音可以在固体、( )和( )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3. 人体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 )、( )、胃、( )、( )和肛门。
4. 行进中的( )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5.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和( )会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6. 地球形状是一个( )。
7. 月球自己不发光,它是被___________照亮的。
8. 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按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分为( )运动和( )运动。
9. 计算速度的公式:速度=。
10. 常见的力有推力、( )、( )等。
二、选择(20分,每空2分)
11. 下列关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发出声音强弱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弱 B. 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强
C.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D. 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低
12. 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由( )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A. 空气 B. 雨水 C. 大地
13. 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人体正确的顺序是( )。
A. 鼻腔 → 咽 → 喉 → 支气管 → 气管 → 肺
B. 鼻腔 → 咽 → 喉 → 气管 → 支气管 → 肺
C. 咽 → 喉 → 鼻腔 → 支气管 → 气管 → 肺
D. 鼻腔 → 支气管 → 气管 → 咽 → 喉 → 肺
14. 以下行为中会伤害到呼吸器官是( )。
A. 开窗通风 B.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C. 抽烟 D. 扫地前先洒水
15. 一个人晚上走过一盏路灯,他在路灯下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一直变短 D. 一直变长
16. 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 )。
A. 沙漠 B. 海洋 C. 草原
17. 1519年9月,( )带领由5艘舰船组成,共237人的船队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旅行。
A. 亚里士多德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郑和
18. 下列物体运动时,运动形式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 转动门把手 B. 扔出去的矿泉水瓶 C. 时钟指针的转动 D. 百米赛跑
19. 升旗时我们需要用到的力是( )。
A. 推力 B. 拉力 C. 惯性
20. 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 )。
A. 克 B. 米 C. 升 D. 千米/时
三、判断(10分,每空1分)
21.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够听到声音。( )
22. 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不会使听觉产生疲劳或产生损伤。( )
23. 我的肺活量小,与平时不爱运动没有一点儿关系。( )
24. 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 )
25. 地球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5%。( )
26. 工业用水净化后可以再利用。( )
27. 农历每月十五的月相都是满月。( )
28.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越慢。( )
29. 拉开后弓箭、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力。( )
30.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无关。 ( )
四、简答(30分,每小题10分)
31. 噪音的来源有哪些?(最少答两点)
32.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关于节约用水我们应该怎样做?
33.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五、实验探究(20分,每小题5分)
一场表演中,一位艺人用嘴使劲地吹一根细管,能发出声音(如图)。
34. 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5. 这种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入到观众的耳朵里来的?
36. 如果不断地将细管剪短,用同样大小的气息吹出来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量会越来越大 B. 音调会越来越高
C 音量会越来越小 D. 音调会越来越低
37. 如果细管的长度保持不变,想要发出的声音的音量变大,该怎样做?
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四年级 科学试卷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 ),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 );振动( ),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1题答案】
【答案】 ①. 高低 ②. 越高 ③. 越慢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 声音可以在固体、( )和( )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题答案】
【答案】 ①. 液体 ②. 气体
【解析】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 人体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 )、( )、胃、( )、( )和肛门。
【3题答案】
【答案】 ①. 咽 ②. 食道 ③. 小肠 ④. 大肠
【解析】
【详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4. 行进中的( )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4题答案】
【答案】光
【解析】
【详解】光在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遮挡,物体的背光区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人和物会产生影子。
5.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和( )会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5题答案】
【答案】 ①. 长短 ②. 方向
【解析】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6题答案】
【答案】球体
【解析】
【详解】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7. 月球自己不发光,它是被___________照亮的。
【7题答案】
【答案】太阳
【解析】
【详解】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8. 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按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分为( )运动和( )运动。
【8题答案】
【答案】 ①. 直线 ②. 曲线
【解析】
【详解】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9. 计算速度的公式:速度=。
【9题答案】
【答案】路程/时间
【解析】
【详解】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速度=路程/时间。
10. 常见的力有推力、( )、( )等。
【10题答案】
【答案】 ①. 拉力 ②. 弹力
【解析】
【详解】生活中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弹力、重力、浮力、磁力等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选择(20分,每空2分)
11. 下列关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发出声音强弱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弱 B. 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强
C.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D. 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低
【1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C符合题意。
12. 我们听到雷声是由( )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A 空气 B. 雨水 C. 大地
【1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能听到声音需要有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由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的,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13. 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人体正确的顺序是( )。
A. 鼻腔 → 咽 → 喉 → 支气管 → 气管 → 肺
B. 鼻腔 → 咽 → 喉 → 气管 → 支气管 → 肺
C. 咽 → 喉 → 鼻腔 → 支气管 → 气管 → 肺
D. 鼻腔 → 支气管 → 气管 → 咽 → 喉 → 肺
【1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人体吸进空气气体所经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人体呼出气体气体所经路线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14. 以下行为中会伤害到呼吸器官的是( )。
A. 开窗通风 B.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C. 抽烟 D. 扫地前先洒水
【1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经常用淡盐水漱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先洒水等。抽烟不利于呼吸器官的健康,对肺有较大影响。
15. 一个人晚上走过一盏路灯,他在路灯下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一直变短 D. 一直变长
【15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从马路边向一盏路灯下靠近时,光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短,当人到达路灯的下方时,人在地面上的影子变成一个圆点,当人再次远离路灯时,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长,所以人在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
16. 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 )。
A. 沙漠 B. 海洋 C. 草原
【16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17. 1519年9月,( )带领由5艘舰船组成,共237人的船队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旅行。
A. 亚里士多德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郑和
【17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1519年9月,麦哲伦带领由5艘舰船组成、共256人的船队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他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一个方面航行,于1522年9月返回到了西班牙,证明了人们的伟大猜想——地球是一个球体。
18. 下列物体运动时,运动形式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 转动门把手 B. 扔出去的矿泉水瓶 C. 时钟指针的转动 D. 百米赛跑
【1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作曲线运动。转动门把手、扔出去的矿泉水瓶、时钟指针的转动都属于曲线运动,百米赛跑属于直线运动。
19. 升旗时我们需要用到的力是( )。
A 推力 B. 拉力 C. 惯性
【19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升旗使需要交替拉绳子,用到的是拉力。
20. 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 )。
A. 克 B. 米 C. 升 D. 千米/时
【20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速度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
三、判断(10分,每空1分)
21.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够听到声音。( )
【21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只要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够听到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2. 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不会使听觉产生疲劳或产生损伤。( )
【22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听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有效地保护相关的听觉器官,可以延缓其损坏或衰老,从而保证听力其不致于过早地下降,保持高质量生活。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会使听觉产生疲劳或产生损伤,会导致听力下降。
23. 我的肺活量小,与平时不爱运动没有一点儿关系。( )
【23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24. 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 )
【24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是上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下午影子由短逐渐变长。方向由西逐渐转向东。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
25. 地球的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5%。( )
【25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
26. 工业用水净化后可以再利用。( )
【26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工业用水净化后可以再利用,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可以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27. 农历每月十五的月相都是满月。( )
【27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每月十五的月相是满月。
28.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越慢。( )
【28题答案】
【答案】×
【解析】
29. 拉开后的弓箭、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力。( )
【29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生活中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弹力、重力、浮力、磁力等等。小球落地后形状发生改变,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弹力,弹力使小球弹起来。拉开后的弓箭、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力,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弹力,要求学生掌握拉开后的弓箭、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力。
30.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无关。 ( )
【30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四、简答(30分,每小题10分)
31. 噪音的来源有哪些?(最少答两点)
【31题答案】
【答案】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方面。
【解析】
【详解】噪声是声源进行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的来源有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方面。
32. 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关于节约用水我们应该怎样做?
【32题答案】
【答案】浴室里不用长流水洗澡;厨房水池不用长流水洗菜,洗菜水可以冲马桶,一水多用;使用新型抽水马桶;洗脸盆接水洗脸刷牙,不用长流水;洗衣机用水冲马桶,一水多用
【解析】
【详解】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节约用水的做法:浴室里不用长流水洗澡;厨房水池不用长流水洗菜,洗菜水可以冲马桶,一水多用;使用新型抽水马桶;洗脸盆接水洗脸刷牙,不用长流水;洗衣机用水冲马桶,一水多用。
33.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33题答案】
【答案】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链条链接处的摩擦力。轮胎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轴承用钢珠是为了用滚动摩擦来减少摩擦力。在肥皂液中取玉镯时为了减小皮肤与玉镯间的摩擦力,车轮上加防滑链是为了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潜艇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即与水的摩擦力。
【解析】
【分析】减少摩擦力和增大力的主要方法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
【详解】在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有很多,例如 轮胎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轴承用钢珠是为了用滚动摩擦来减少摩擦力。
五、实验探究(20分,每小题5分)
一场表演中,一位艺人用嘴使劲地吹一根细管,能发出声音(如图)。
34. 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5. 这种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入到观众的耳朵里来的?
36. 如果不断地将细管剪短,用同样大小的气息吹出来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量会越来越大 B. 音调会越来越高
C. 音量会越来越小 D. 音调会越来越低
37. 如果细管的长度保持不变,想要发出的声音的音量变大,该怎样做?
【34~37题答案】
【答案】34. 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35. 空气 36. B
37. 在细管上纵向开多个孔,通过手指按不同的孔来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振动频率,发出更高的音调。
【解析】
【分析】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4题详解】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图中艺人用嘴使劲吹一根细管发生,这种声音是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35题详解】
声音可知借助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图中细管产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到观众的耳朵里来的。
【36题详解】
如果不断地将细管剪短,空气柱长度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37题详解】
如果细管的长度保持不变,想要发出的声音的音量变大,可以在细管上纵向开多个孔,通过手指按不同的孔来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振动频率,发出更高的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