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3 14: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点:日本B.学习对象:中国隋唐时期的制度文化
C.人物:睦仁天皇D.结果: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如果当初火星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象更深的将是伊斯兰世界而不是基督世界。”伊斯兰世界指的是(  )
A.大英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蒙古帝国 D.波斯帝国
3.伊斯兰教的创立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为动乱中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B.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C.促进了文化的繁荣D.加强了阿拉伯同世界其他地方的联系
4.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
A.中国人B.罗马人C.法兰克人D.阿拉伯人
5.《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这里的“圣地”是指(  )
A.雅典B.罗马C.开罗D.麦加
6、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7、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8.某人于7世纪末去日本,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很多部民在贵族的庄园里劳动B.地方由中央派官治理
C.国家权力集中于天皇D.很多人从中国长安留学归来
9.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建立 D.武士集团的出现
10.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参与皇室斗争B.保卫天皇C.保护自己的庄园D.为国家提供兵役服务
11.由孝德天皇领导的改革是( )
A.光荣革命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伯里克利改革
12.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进行了改革。当时的统治者是( )
A.孝德天皇B.昭和天皇C.孝明天皇D.明治天皇
13.古代日本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幕府政治开始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14.地图是查阅历史资料的重要依据。下图显示的是某一国家的扩张情况,请你选出与图片史实相符合的一项( )
A.伴随着此帝国的扩张,地中海成为了它的内湖
B.此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代表着希腊达到外部极盛时期
C.此帝国的扩张,有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播
D.此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被西欧人誉为天堂
15.唐朝进入全盛时,世界上还有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巴比伦王国 D.阿拉伯帝国
16.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这源于(  )
A. 穆罕默德开始传教B. 穆斯林公社成立
C. 穆罕默德征服麦加D. 阿拉伯半岛统一
17.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 )
A. B.
C. D.
18.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其中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确立军事封建制度B. 地方实行郡县制
C. 有条件的土地封赐D. 建立中央集权制
19.大和国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在领地上进行劳动的居民被称为(  )
A. 佃农B. 奴隶C. 部民D. 农奴
20.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参与皇室斗争B. 保卫天皇C. 保护自己的庄园D. 为国家提供兵役服务
二、非选择题
21.成功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日本通过哪场改革迈入封建社会?
(2)19世纪末期中日之间的国运之战是哪一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材料二 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在经济上,围绕土地和部民实行了全方位改革。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改革前后有何变化?封君和封臣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哪一改革?简述这一改革经济方面的举措。
(3)材料三记载了哪国的哪一改革?概括材料三的改革举措。 (4)上述三国改革在影响上有何共同之处?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长处的民族,在历史上充分体现为“汉化”“欧化”和追随美国。
(1)材料一中的“汉化”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约翰 索利
(2)材料二中“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
材料三: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又。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这种经济日后成为罗马奴隶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材料三中“远征”指的是什么?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8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了西班牙,并将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通过西班牙传到欧洲,被人们称为阿拉伯数字。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该计数法是哪国人发明的?材料中提到的一个著名的阿拉伯人在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也创立伊斯兰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他是谁?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
材料二阿拉伯学者翻译了许多古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阿拉伯人还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谭》)是由阿拉伯人根据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的。阿拉伯的建筑也十分著名,他们制造了比较精密的测天仪,在很多大城市中设立天文台,专门观测天象。
材料三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请你概括中古时代的阿拉伯人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文化成就。
(3)根据材料三,请你说说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1-5CBBDD 6-10BAABC 11-15BABCD 16-20BBDCC
(1)大化改新(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2、(1)改革前,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改革后,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
(2)日本大化改新。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4)都确立了以土地为核心的封建制度(或都建立了封建制度的国家)。
23.(1)大化改新。
(2)伯里克利。
(3)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印度人;默罕默德。
24.(1)阿拉伯文化在当时具有领先的地位和融合的精神。
(2)翻译了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典籍;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也为世界留下了许多壮观的建筑;等等。
(3)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