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道题2分,共60分)
2023年8月31日,天幕上演了“超级月亮”和“蓝月亮”同时出现的天文奇观。此次“超级月亮”比平均满月月盘面积大8%,亮度强16%。“蓝月亮”是指一个公历月中的第二个满月,并非指月亮的颜色是蓝色的。下图为月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超级月亮”和“蓝月亮”同时出现时( )
A.日地月夹角为90° B.我国东部沿海出现小潮
C.月球位于近地点 D.上次满月出现于7月31日
2.贵州省某中学学生2023年9月21日(农历初七)21时左右可以在夜空中看到的景象是
A. B.
C. D.
图示意我国海南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海南岛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经度位置
4.若在海南岛建设太阳能电站,场地应选择在海南岛的( )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读图,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B.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6.图中的X处即为( )
A.内核与外核交界
B.莫霍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古登堡界面
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和温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 B.最高气温约为40℃
C.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D.有时会发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8.下列关于①大气层特点的描述,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年2月2日,中加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琥珀中发现了一只如蜂鸟般大小的、几乎完整的小鸟,但由于疏忽和自然风化,这个标本沿着冠状面剥蚀,因此被戏称为“煎饼鸟”,白垩纪末期该鸟与恐龙一道完全绝灭。下图为“煎饼鸟”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煎饼鸟”生存的地质年代和典型植物是( )
A.古生代蕨类植物
B.中生代裸子植物
C.中生代被子植物
D.新生代被子植物
10.“煎饼鸟”生存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
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是主要的成煤期
D.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2022年10月8日是今年的寒露节气。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与露水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12.寒露过后气温下降,我国不少农民会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防止作物遭受冻害。其原理是( )
①增强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②增强地面辐射
③增强大气对短波辐射的吸收④增强大气逆辐射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岸附近风向发生日变化。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图中左图为某日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右图示意该地某日温度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气压:丙地>丁地>甲地>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此时晴朗天气 D.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14.结合左图,此时,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白天,海洋气压低于陆地,吹陆风
B.夜间,海洋气压高于陆地,吹海风
C.白天,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吹海风
D.夜间,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吹陆风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0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0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6.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M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17.假设在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
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实验中排水孔出水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下渗
D.地下径流
19.实验中若降低植被覆盖率产生的结果是( )
A.大塑料壶收集的雨水变少
B.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变多
C.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加快
D.导流槽径流达峰值的时刻推迟
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影响红海与波斯湾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径流 B.降水 C.蒸发 D.洋流
21.货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是
A.吃水变浅、海水温度的变化
B.吃水变浅、海水密度的变化
C.吃水变深、海水温度的变化
D.吃水变深、海水密度的变化
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22.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25.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降水稀少
D.气温年较差小
26.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若陡崖M地开发攀岩运动项目,运动员安全绳的长度至少为( )
A.95m B.145m
C.185m D.205m
28.有关图中河流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A河段适合进行野外露营
B.湖泊对B河段的影响最明显
C.C河段大致自东南向西北流
D.D河附近4月山歌阵阵采茶忙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落差为62米。据此完成问题。
29.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A.160米
B.270米
C.350米
D.410米
30.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190 B.510 C.430 D.80
二、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下图为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
材料二:左图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北朝南,屋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
(1)图中字母B表示 ,C表示 ,(填对应数字:①大气和地面的反射,②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③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④太阳辐射)。(2分)
(2)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现象与材料一图中的 (填“甲”、“乙”、“丙”)过程有关。(2分)
(3)冬半年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原因是 ,这一现象与材料一图中的 (填“甲”、“乙”、“丙”)过程有关。(2分)
(4)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试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下图
中画出午后穿堂风示意图。(2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模拟实验(下图)。
实验用品:烧瓶、石棉网、带有弯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自来水、冰块等。
实验步骤:
①往烧杯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如图所示,将装置连接好。
②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待玻璃导管中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
③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固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
(1)说出该实验没有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哪些?(2分)
(2)若要使该实验的水循环变得更加活跃,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3分)
(3)若把托盘倾斜放置(右侧高,左侧低),并在底部放置一定厚度的土壤,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3分)
(4)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a为大洋表面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各种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之比,其高低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影响。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与黑海海峡相通,平均深度8米,最深处只有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亚速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冬季大范围封冻,常形成强风。亚速海盐度极低,但锡瓦什湾盐度超高,锡瓦什湾水深仅在0.5米—1.0米之间。图b为亚速海区域示意图。
(1)根据题意可知图a中③代表的是海水 (“温度”、“盐度”或“密度”),该值在 海域出现最高值,其原因是 ;海水盐度影响的人类活动包括 和 。(6分)
(2)一般来说海水的密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 (“增大”或“减小”),“水中断崖”现象的出现与海水 (“温度”、“盐度”或“密度”)关系密切。吃水深度指的是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的部分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纬度越高,吃水深度越 (“大”或“小”)。(3分)
(3)根据图文材料试分析锡瓦什湾盐度高的原因。(3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2年10月3日,有网友发现,青岛知名地标性景观之一的位于石老人村西侧海域“石老人”地貌于3日凌晨4时坍塌引起人们对海岸地貌的关注。海岸地貌是指海岸带地区海浪侵蚀或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下图为我国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示意图。
(1)描述甲地貌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分 )
(2)简述乙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3)推测丙地貌的过去与未来。(2分)仁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D 6.D 7.A 8.B 9.B 10.C 11.D 12.B 13.C 14.D 15.A 16.C 17.C 18.D 19.C 20.A 21.D 22.B 23.A 24.D 25.C 26.C 27.D 28.D 29.D 30.C
31.(1) ④ ②
(2)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乙
(3) 云层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 丙
(4)
32.(1)下渗和地下径流
(2)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使用开口直径更大的烧杯、使用直径更大的弯玻璃管、缩短导管长度等。
(3)现象:土壤上部出现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内部出现水的下渗和地下径流;土壤形态发生变化(塑造地表形态);土壤位移(水土流失、物质的迁移);土壤水分增加。
(4)①水循环使陆地水体得以补充和更新;②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促进各圈层之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④调节气候;⑤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33.(1) 盐度 副热带 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海水晒盐 海水淡化
(2) 增大 密度 小
(3)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有沙嘴阻隔,海湾较封闭,水体交换少;径流注入少。
34.(1)特征:甲是海浪堆积形成的沙滩地貌,滩面广阔;由砾石、沙粒颗粒物质组成;颗粒物大小分选性较好。影响:沙滩为人类旅游活动提供空间和资源;沙滩中的沙子为人类生产提供原料。
(2)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或陡崖,因同时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蚀,形成海蚀穴;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
(3)过去:丙地貌为海蚀柱,是海蚀拱桥受海浪侵蚀顶部坍塌形成。未来:受海浪进一步侵蚀,进一步发生坍塌,变细、变矮,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