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1月联合考试模拟预测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处于怎样的阶段
①庚欣:一位日本朋友很喜欢三国时的中国文化,但细聊起来,他其实就是喜欢三国时的人:孔明、周瑜、曹操。今天在海外,许多外国人从书上读到中国历史,观赏中国文物、京剧,品尝中餐、茅台。但所有这些给他的“文化”印象,可能不及他真正接触几个中国人所得到的感触更深刻。因为“人”是活的文化,是文化的本质及最具现实意义的存在。每个中国人都会在外国人眼中成为中国文化的表征。过去常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人更是“文化及自然的集合”。因此,谈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首先是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定位。
②董炳月:文化固然有其独立性,但文化对“国家”“民族”的依赖性也很大。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也影响到对文化价值的判断,同样是对传统文化,五四时期中国苦于内忧外患,水深火热,导致人们几乎把所有的罪过都归之于中国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云云。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许多知识分子又去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与国力增强直接相关。东北亚国家对汉字的态度是一个好例证。以日本社会为例,清末中国弱,许多日本人就全面否定汉字,甚至主张把英语作为日本官方语言。但这些年,情况就变了。不仅汉字的价值被重估,中国人创造的一些汉字词汇也被现代日语吸收,连取消汉字多年的韩国也开始考虑恢复使用汉字。这显然是中国国力增强的结果。
二、中国文化能影响世界多少
③陈传仁:我们现在似乎有一个误区,以为京剧在国外演出或者某外国高校开了中国研究专业,就算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了。其实,这混淆了“文化”和“文化载体”的概念。一般来说,文化载体走出去在先,离真正的文化影响,还有一定的时间差。举个简单的例子,北京也有不少非洲艺术演出和非洲研究机构,我们能说非洲文化影响了中国吗?所以,我们应该为当前中国文化载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国而自豪,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需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真正的文化影响,是那种能够影响他人生活方式的文化力量,有一种巨大的、吸引人的价值观力量。“仁、义、礼、智、信”等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价值观能否被世界吸收,关键在于这些价值观所演绎出来的行为模式、国民特征等是否具有吸引力,在于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中国模式是否能取得公认的成功。目前来看,在外国人眼里,对中国模式还须进一步认识,作为这一模式之基础的中国文化还缺少吸引力。换句话说,随着中国发展的稳步向前,中国文化也就会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世界。
三、影响世界,中国文化路在何方
④陈传仁:要让中国文化真正能够影响世界,首先要懂得文化传播从来都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以一种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模式运行,绝对不利于文化传播。二战时希特勒推广“日耳曼民族优越论”、日本推广“大东亚主义”都招致失败就是例证。被他国接受的文化,大多是解决当地人需要的文化内容。比如,美国快餐文化解决了都市生活快节奏带来的难题;日本漫画满足了现代人对童真的向往;韩流一度兴盛,是因为当代人们心中有一种浪漫情结。从这层意义上看,中国文化能够满足世界什么需求呢?这里我们一方面需要找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这样才有利于文化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又要挖掘中国文化的现代元素、流行元素,不能拿陈谷子烂芝麻的东西去弘扬中国文化。这两点决定了中国文化到底能够走多远。
⑤庚欣:中国在世界上是人口大国,又是文明古国,我们理应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国。这里,最重要的还是人的问题。把更多的精力与资源从硬件建设转移到人文建设上来,说到底还是以“修身”为本,这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摘编自《影响世界,中国文化能走多远》)
材料二:
面对世界列强的欺凌和民族危亡的深重,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虽抛头颅洒热血予以顽强抗争,却终归未能救人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只有在找到了科学理论指导并建立起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之时,中华民族才看到了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的未来曙光,才在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展现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力量。新中国的诞生,让中华民族站了起来。经过70多年的接续奋斗,我们自信豪迈地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勇毅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面对并参与世界文化激荡的底气逐渐充盈,站在世界舞台上的双脚愈加扎实有力。当我们的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跃升为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攀上新台阶时,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国家制度体系愈加完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时,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光大、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并走向世界时,当中国共产党以世界第一大党阔步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以彪炳史册的非凡成就赢得世界赞誉时,可以说,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已牢牢站稳脚跟。
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的角色转换,标记出我们由孱弱到健康再到强壮的肌体成长,昭示着我们从被动到适应再到主动的精神提升。正是在此种角色转换历程中,激荡中的世界文化深深感知到中华民族的分量和中华文化的魅力,必然会愈加把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推向重要位置并予以关注;而中华民族也以积极的姿态、负责任的态度与建设性的行为方式为世界文化繁荣发展奉献智慧,以己所能去助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尽己之力为世界文化激荡增添正能量。
(摘编自商志晓《世界文化激荡中的中华民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是文化的本质及最具现实意义的存在,外国人从书本上接触到中国文化,可能不及他接触中国人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B.日本、韩国对汉字的前后态度,说明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被认可程度。
C.美国快餐文化、日本漫画等外国文化因为满足了中国人的需求,所以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D.中国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人文建设。中国在世界上是人口大国,又是文明古国,中国有可能成为文化大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展现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力量,关键在于有中国共产党。
B.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勇毅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参与世界文化激荡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C.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已牢牢站稳脚跟,因为中国共产党以世界第一大党阔步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赢得了世界赞誉。
D.现在,世界感知到了中华民族的分量和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中华民族也以各种方式为世界文化繁荣发展奉献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论证材料一第②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自信自强,就是立足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依靠自己的文化力量,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坚定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B.要认真梳理和盘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资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探索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之路。
C.恢宏如长城故宫、精美如瓷器丝绸、多彩如唐诗宋词,这些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穿过历史长河依然魅力不减,成为中华文化标识。
D.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割地赔款,备受屈辱。文化自信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陷入历史的低谷。
4.从材料一看,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了吗?为什么?(4分)
5.材料一第④段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论证?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会 来 吴丽华
“喂——你会不会来呀?”小伙伴们踮起脚尖,双手拢成喇叭,向着对面的身影,大声叫喊。
“会来——”还是这群人,嘻嘻哈哈地,拖着嗓音,怪叫着。
会来扭转身体,大朵大朵的笑容从眼睛里溢出来,流进金色的阳光里,熠熠生辉。他不恼。他还呵呵呵地傻愣着,对着大伙笑。大家越是叫得欢喜,他越是笑,脸都红了。两个腮帮子鼓胀着,透着红晕,像两只熟透的小苹果。
他也想加入他们的游戏,可是,也只能发出“啊——啊——”的怪叫声。这时,他害羞地垂下头,一双肥大的球鞋,蹭倒一片又一片绿得发白的小草。他看着浓绿的汁液从草间流出,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快感。而他心里的话,多想也这么畅快地说出来呀。
不知过了多久,他猛然发现,罩在身上的那道金光不见了。会来的心里一阵慌乱,就像丢掉了一件心爱的衣裳。他四下瞧了瞧,树木、草地、牛背、小河,都脱掉了金衣裳,而那些小伙伴,早就骑上牛背,远去如涂在作业本上的一点墨。
会来又笑起来,对着正专心啃草的牛,傻傻地笑起来。他心里说,牛啊,我们可以回家喽!嘴上说不出来,但那意思就跟他手上的牛鞭一样,明摆着。
然而牛不乐意。它使劲地把头捺在草丛中,大口大口地啃。“嚓嚓嚓”的声音,就像一把镰刀在割着青草。会来只好将牛绳挽在手上,又背上了肩膀,像拉纤一样拽着牛鼻子走出草地,走向回家的路。
村庄枕着一条小河,躺在碧树的怀抱中,享着清福。炊烟袅袅,会来的眸子里,也闪出一道白光,随着烟雾一圈一圈地升上去,升到头顶那堆云里去。此时,他的笑,在鼻息间吸溜吸溜的那烟火气,早已变成了饭菜的香味。他肚子里,也有一股青烟,像虫子一样往外爬,爬得“咕咕咕”地响。
吃饭的时候,会来家传出尖利的叫喊声、怒狮般的嘶吼声,还有“啪啪啪”的捶打声……最后,就是喋喋不休的唠叨,高一声,低一声。这些声音,就像四周的夜气,裹住整个村庄,也压在会来的身上。七岁的他,那么茫然地蜷缩在屋外的一角,双手抱着膝盖,呆呆看着地上的灰土,啥也不想。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
是牛肚子还没有吃饱吗?是不小心摔坏了一只花边碗吗?还是肚子太饿吃相不好看?或者,他们根本就嫌弃他,觉得他多余,看哪儿就哪儿不顺眼呢?
我走到他的面前,他一抬头望见我,那傻傻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带着一道道的潮湿。亏他还笑得出来!真是缺心眼啊,难怪别人都说他是个傻子,都不跟他玩呢。我有些难过。
就在那一年,我挂蚊帐的竹竿上多了一个橘红色的皮书包,是我父亲托人在汉口买回来的。我要上学了。每天早晚,我都要把它取下来,里里外外摸一遍。有一天我取下书包,手居然摸到一道大口子。我吓了一跳,心像被蜜蜂蜇了一下生疼,眼泪吧嗒吧嗒掉在书包上。这时窗外有些响动,我飞奔出门,只追到会来笨拙的背影。
我怀疑就是他破坏了我的新书包,一直想着怎么报复他。我不敢找他打架,因为他长得壮,粗胳膊粗腿,看起来力气就大。况且,他的头发那么短,脑袋也溜圆。我看到很多男生打架都喜欢拿头顶对方,或者揪住女孩的长辫子不放手。那样,瘦小的我可是要吃亏的。
再后来,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同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在上下学的路上,遭到一个疯子的抢劫。那疯子拦下一个人,抢过人家的书包,掏出铅笔和本子,拿了就走。你若不给,他就动用武力。
有人认出,这个人就是会来。
许多人去他家告状。他的家人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找到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满了纸笔。铅笔都变成了秃头,有些本子被画得乌七八糟。
不用说,这次会来的惨叫声,都快让村头小河里的鱼儿瑟瑟发抖了。我听到鞭子簌簌的抽打声,一股冷风穿心而过,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这个时候,我又看到了他救我时憋得乌紫的脸,被挤得只剩一条缝的眼睛,还有这眼睛里生出的光芒。
我忽然间明白了,他也是想读书写字的呀!想到之前的种种,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了。当我拿上纸笔,递给缩在墙角的他时,他竟然还是那么傻乎乎地咧开嘴,冲我呵呵呵地笑。他好像完全忘记了刚刚挨了打,又好像被打的人根本就不是他。但我分明看到了他裸露的皮肤上新旧交错的伤痕。
更让我想不到的事,发生在一个月之后。
还记得那天是星期五。我蹦蹦跳跳地回家去,手上还捏着一把收集来的短铅笔,打算再送给会来。然而奶奶告诉我他们家出事了,他两岁的弟弟掉进河里淹死了。他妈也哭晕了好几次,醒来还一个劲地要往河里钻。许多人守着,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那,会来呢?”我一心惦记着他。
“嗐,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这孩子,越大心越野。一天到晚只想着乱画葫芦瓢,把他们家好不容易盼来的命根子都丢了哟!”
奶奶的话像一块大石头,砸到了我的心上。这么说,难道是我害了会来吗?可是,会来他又去了哪里呢?
那些天我吃不好,睡不好,总是梦见会来。梦中的他不对着我笑了。冰凉的泪水惊醒了我,泪眼婆娑中,一道月光从缝隙里钻过来,静静地落在花被面上,那么惨淡,那么洁白。
有人从草垛中发现会来时,他已经完全傻了。目光呆滞,面无血色,一张脸就像一个放了气的皮球。再也见不到有光从他的眼窝子里透出来了,他再也不会冲着人笑了。他看到我,就像看到了空气,我心里生出一股巨大的悲哀。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他生命里最美丽的时刻。
我看到他安静地躺在竹排上,身上穿一件粉红的细纱裙,一双洁白的袜子温暖地包裹着小巧的脚丫,朱红缎面的方口鞋,脚背上那条搭扣,不松不紧地扣着。他的头发梳得顺顺的,头顶揪起一个小辫子,一只漂亮的蝴蝶停在上面,翅膀扑扇扑扇地,正欲起飞,又或是正欲停留。
我看到一位婶子正在给他画脸。描过眉毛,又画嘴巴。我看到一个仙女一样的小姑娘,像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在袅袅的香烟和纸钱烧化的雾气中飞走了。
会来,他为什么这般模样?
就在这时,我才彻底知道:他本来就是一个女孩。
她上面有三个姐姐,她妈妈怀她时,算命瞎子告诉她这一胎准是男孩。于是,在失落之后家人给予了很大的希望,给他取名;会来。
是啊,一切该来的都会来!然而,那些已经到来的,我们又为何不去好好地珍惜?
多年以后,我站在金色的夕光里,踮起脚尖,双手拢成喇叭形,对着天空喊:“喂——你会不会来呀?”
我看见困倦的村庄枕着悠悠的河水,晚归的鸟拨乱命运的琴弦,忙碌的风不息地东奔西走……
“会来!”一声清脆的回答,像一条青鱼,跃出水面,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像极了她短短的只有九年的一生。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对小伙伴们和会来家中传出叫喊声的描写,既营造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氛围,也以声衬静,反衬村庄的平静安详。
B.小说中小河、草地、牛等意象清新明丽,以自然之美好反衬出孩子们游戏时快乐幸福的情景,同时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
C.小说写会来与牛相伴的情节,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反映出会来被孤立的无奈,也写出了会来的纯真。
D.小说中“我”对会来的感情变化,由一开始的好奇同情到最后因会来家发生变故而自责悔恨,这一变化虽突兀却合乎情理。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画面,困倦的村庄与悠悠的河水相对,既表现了村庄的静谧之美,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
B.“困倦”一词赋予村庄人的情感,生动地描绘出村庄在一天结束之际的疲惫状态,同时暗示村庄将会迎来一场灾难。
C.“晚归的鸟”是温馨和宁静的象征,但它们“拨乱命运的琴弦”,暗示着生活中不可预测的变化和未知的命运。
D.“忙碌的风”形象地表现出一种缥缈不定、不断奔波、无法停歇的状态,这可以理解为会来一生匆匆而过的写照。
8.小说画波浪线部分的描写,有什么用意?(4分)
9.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会来”的人物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少好经书,丧母,负土起坟。光武破王寻等,过颍阳,遵以县吏数进见,署为门下史。从征河北,为军市令。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光武怒,命收遵。主簿陈副谏,贳【注】以为刺奸将军,寻拜偏将军,从平河北,以功封列侯。建武二年,拜征虏将军,定封颍阳侯,南击蛮中贼,破之。时涿郡太守张丰反,与彭宠连兵,遵与诸将引兵击之,遵兵先至,急攻丰,丰功曹孟厷执丰降遵。受诏留屯良乡拒彭宠,大破之。及宠死,遵进定其地。六年春,诏遵与耿弇等伐公孙述,遵为前行,隗嚣使王元拒垅坻,遵数破嚣。及公孙述遣兵救嚣,耿弇等悉奔还,遵独留不却。九年春,卒于军。
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及卒,愍悼之尤甚,丧至河南,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博士范升上疏曰:“窃见祭遵修行积善,竭忠于国,北平渔阳,西拒垅蜀,制御士心,不越法度,所在吏人不知有军。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同产兄午以遵无子,娶妾送之,遵逆而不受。自以身任于国,不敢图生虑继嗣之计。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洛阳。问以家事,终无所言。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虽在军旅,不忘俎豆,可谓好礼悦乐,守死善道者也。”帝乃下升章以示公卿。至葬,车驾复临,赠以将军、侯印绶,谥曰成侯。后会朝,帝每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其见思如此。
(选自《廉吏传》,有删改)
【注】贳:赦免。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遵为将军A取士B皆用C儒术D对酒E设F乐G必雅歌H投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寻,指不久,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的“寻”字意思相同。
B.数,指多次、屡次,与《六国论》中“则胜负之数”的“数”字意思不同。
C.衣,指穿衣,与《鸿门宴》中“道芷阳间行”的“道”字词类活用情况不相同。
D.谥,谥号,封建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祭遵跟从光武帝征战河北,担任军市令一职,光武帝的奴仆犯了法,祭遵将其奴仆诛杀,光武帝下令逮捕了祭遵。
B.涿郡太守张丰反叛,祭遵与彭宠联合攻打张丰,祭遵先到,遣兵火速攻打张丰,张丰的功曹孟厷抓了张丰向祭遵投降。
C.光武帝非常器重祭遵,祭遵死后,他的灵柩运到河南的时候,光武帝身着素服亲临,望着灵柩哭得十分伤心。
D.祭遵为人廉洁清正,所得赏赐都发给了士卒,他的兄长祭午因为祭遵没有子嗣,为他娶了一个妾,祭遵拒不接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公孙述遣兵救嚣,耿弇等悉奔还,遵独留不却。(4分)
(2)“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其见思如此。(4分)
14.“俭,德之共也”(《左传》),意思是说节俭是最大的美德,这在祭遵身上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途 中 赵汝?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呜。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雨中奔走十来程”描写了一幅风雨途中奔走的画面,为后文写雨后天晴、燕戏鸠鸣的景象做铺垫。
B.首联“陡”“顿”二字突出了天气变幻之快,同时生动刻画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侧面写出诗人在雨中忙碌奔走的姿态。
C.颔联写燕子在引领雏燕,阵阵鸠声,春意盎然;尾联的水边柳和柳处莺将诗人沉醉山水的情态推到了顶峰。
D.整首诗语言平易明畅,生动自然,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令人心醉,写尽了春光之色和春天之美。
16.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陈情表》中,李密在陈述家族人丁单薄之后,用“______,______”表现了自己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处境。
(2)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的乐观好强、高度自信,不为金钱所驱使。
(3)在文人墨客的心中,秋天总是伴随着瑟瑟秋风、绵绵雨丝,唐诗词中,常写到“秋雨”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相对五岳而言,泰山的海拔并不算高,在五岳中海拔排名第三。将目光投向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一带,泰山更是“泯然众山矣”,海拔在两千米以上高峰也是盈千累百,这就让不少人低估了泰山的实力:小小泰山,不过如此。
然而,泰山会惩罚每一个嘴硬的人。______。不少人从灵魂发问:泰山这么矮,为什么会是五岳之首呢?毫不夸张地说,泰山是从华北大平原上拔地而起,鹤立鸡群,参天独立。所以在古人眼中,泰山就是中原大地一座天然观景台,天地尽收眼底:黄河如带,运河似线;华北大平原,沃野千里,万里平川;渤海东北,黄海东南,海陆苍茫,尽收眼底。就算是珠峰摆在古人面前,没有那种拔地而起的震撼感和眺望出去的无穷感,也难入古人法眼。除了高差,( ① )的地理位置也让泰山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泰山地处的这块齐鲁大地,历史悠久,位置优越,文化厚重,简直是泰山天选之地。很久以前,泰山周围地区是东夷人的地盘,传说东夷人就是炎帝的后代。后来,夏商周时期,他们与太行山以西、黄河中游的黄帝后代( ② ),即我们熟知的炎黄子孙。
所以,无论是从视野还是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泰山都是( ③ )的五岳首位。为什么我们这么爱登泰山,或许就是因为刻在我们血脉中的崇拜和敬仰吧。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20.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泰山海拔不高,但是胜在路程险且长 B.就算泰山海拔不高,但是胜在路程险且长
C.虽然泰山胜在路程险且长,但是海拔不高 D.就算泰山胜在路程险且长,但是海拔不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成果,挑战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
广袤宇宙的千亿星系中无时无刻不在诞生着新的恒星,同一恒星形成区会批量形成许多不同质量的新生恒星。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天文学上通常称为“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它描述了一群恒星在刚刚诞生时, ① 。
半个多世纪以来,天文学家通常认为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在宇宙各处及各个演化阶段是普适不变的,并作为基本假设在星系形成与演化等诸多天体物理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但是近年来,天文学家通过各种新的观测,发现恒星初始质量函数 ② 。恒星初始质量函数在宇宙各处是否变化成为困扰天文学家的重要问题,需要在银河系中找到更为直接有力的观测证据。
研究团队首次清晰观测到年轻的小质量恒星数量比例明显高于年老的恒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如此清晰地观测到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 ③ ,推翻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在宇宙中普适不变的基本假设不再成立,打破了天文界关于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是否变化的争议。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对于青年人来说,生活追求可以有丝竹清音,也当有黄钟大吕;可以追求身边的“小确幸”,也要有家国大情怀;可以追求个人的“小目标”,也要致力于国家的“大蓝图”。
读了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所以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材料中没有依据)
2.C(因果关系不严谨,原因不全面)
3.D(材料一第②段的观点是国家实力与文化的关系,D项最符合要求)
4.没有。因为真正的文化影响,是那种能够影响他人生活方式的文化力量,有一种巨大的、吸引人的价值观力量。中国文化目前还缺少这种力量。
5.①引用论证。引用古典诗歌,既有文化气息又切合文章主旨。②举例论证。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③比喻论证。把中国文化中陈旧落后的东西比喻为陈谷子烂芝麻,增强论证的形象性,通俗易懂。
6.A(“反衬村庄的平静安详”错误,叫喊声以声衬闹,反衬村庄的不平静)
7.B(“同时暗示村庄将会迎来一场灾难”于文无据,属于过度解读)
8.小说从“我”的角度描写了会来去世后的美丽的衣着、整洁的仪容,并用蝴蝶映衬她的美丽,暗示她其实是个女孩,表达了对会来去世的惋惜、怀念和感慨。
9.①乐观积极:她因为身体和性别问题遭受歧视和排斥,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渴望加入小伙伴们的游戏中;②热爱学习,渴望知识:她曾因为想读书而被误认为是疯子,遭受家人的责打,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望;③生命高洁:她因为家庭的不幸而陷入痴呆状态,但她短暂的生命展现出了非凡的美和灵气。
10.ADG【(原文标点)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11.C(两者用法相同,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12.B(“祭遵与彭宠联合攻打张丰”说法错误,从文中“受诏留屯良乡拒彭宠,大破之。及宠死,遵进定其地”可知,与彭宠联合的是张丰)
13.(1)等到公孙述派兵救援隗嚣,耿弇等都逃奔而回,唯独祭遵坚守不退。
(2)“怎样才能得到像祭征虏将军那样忧国奉公的大臣呢?”他受到皇帝的怀念到了这样的地步。
14.祭遵盖布被子,要求死后用牛车载灵柩,薄葬于洛阳。
【参考译文】
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年轻时喜欢阅读经书,母亲去世,他背土垒坟。汉光武帝刘秀打败了王寻等,经过颍阳,祭遵以县吏的身份多次前去进见,光武帝让他暂任门下史一职。他跟从光武帝征战河北,担任军市令一职。光武帝的奴仆犯了法,祭遵将其奴仆诛杀。光武帝很生气,下令逮捕祭遵。由于主簿陈副的劝谏,祭遵得以赦免,并被任命为刺奸将军,不久又被授予偏将军职位,跟随光武帝平定了河北,以其战功被封为列侯。建武二年,被授予征虏将军,得到颍阳侯的爵位,又受命到南方攻打蛮贼,打败了他们。当时涿郡太守张丰反叛,与彭宠联合,祭遵与其他将领带兵攻打,祭遵先到,就遣兵火速攻打张丰,张丰的功曹孟本抓了张丰向祭遵投降。随后接到诏书,受命留守良乡抵御彭宠,祭遵大败彭宠。等到彭宠死后,祭遵进军平定其地。建武六年春,诏令祭遵与耿弇等人一起讨伐公孙述,祭遵担任前锋进军,隗嚣派遣王元在垅坻抵御祭遵,祭遵多次击败隗嚣。等到公孙述派兵救援隗嚣,耿弇等都逃奔而回,唯独祭遵坚守不退。建武九年春,祭遵在军中去世。
祭遵为人廉洁清正,谨慎小心,克制私欲,以公事为重,所得赏赐都发给了士卒,家中没有个人的积蓄。他穿皮套裤,盖布被子,他夫人的衣服都没有边饰。光武帝因此非常器重他。他去世后,光武帝十分痛心,灵柩运到河南的时候,光武帝身着素服亲临,望着灵柩哭得十分伤心。博士范升上疏说:“臣认为祭遵修持品行,广为善事,对国家竭尽忠诚,往北平定了渔阳,往西抵御了垅、蜀,驾驭军心,不越法度,其驻地官员百姓都不知道有军队驻扎。他的清誉传播于海内,廉洁之名闻名于当世。他的同胞兄长祭午因为祭遵没有子嗣,就为他娶了一个妾,祭遵拒不接受。他认为自己身负国家重任,不敢贪图生活考虑继嗣的私事。临死之时,遗嘱用牛车载灵柩,薄葬于洛阳。问他家事,始终没说什么。祭遵当将军时,以儒学选拔人才,对酒设乐,必唱雅诗,玩投壶之戏。虽然在军旅之中,也不忘进行祭祀,可以说是讲求礼仪,热爱礼乐,至死不渝地维护道义的人。”光武帝将范升的奏章公示给公卿大臣。在祭遵下葬的时候,光武帝再次亲临,赠以将军和侯爵的印绶,授予成侯的谥号。后来每逢朝会之时,光武帝常常感叹:“怎样才能得到像祭征虏将军那样忧国奉公的大臣呢?”他受到皇帝的怀念到了这样的地步。
15.B(没有侧面写出诗人在雨中忙碌奔走的姿态)
16.①远近结合:颈联由远及近,从远眺烟江上的帆影到近处听见山中农舍的织机声音;②动静结合:烟江的安静与远处移动的帆影遥相呼应,山舍的静谧与机杼声相互映衬,在动与静中形成了一片和谐的景象;③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途中欣赏春日美景的喜悦之情。
17.(1)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示例一: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示例二:夜山秋雨滴空廊 灯照堂前树叶光
示例三:秋雨一何碧 山色倚晴空
18.①得天独厚 ②融为一体 ③当之无愧
19.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泰山以人格,更生动形象地突出泰山受人崇拜和敬仰的地位。
20.A(根据事理逻辑)
21.①不同质量的恒星所占的比例 ②很有可能不是普适不变的 ③发生了显著变化
22.(1)修改:删除“不再成立”;或把“推翻了”改为“使”。(2)修改:把“打破了”改为“终结了”。
23.【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材料从青年人立志与国家情怀的角度命题,其中“小确幸”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丝竹清音”是轻柔的音乐,是身边的“小确幸”“小目标”;“黄钟大吕”是高雅庄严的文辞或音乐,可以理解为“国家情怀”“大蓝图”。可以说追求清雅闲适的生活,属于个人的“小确幸”、自己的“小目标”,这样的追求、理想、梦想要与国家情怀、国家“大蓝图”相结合,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结合呢?要在创新竞进中,要在基层苦练本领,要在顽强拼搏中,要在立志矢志中得以实现。如:在科研一线创新竞进,聚力打造更多“大国重器”;在工厂车间苦练本领,立志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体育赛场顽强拼搏,矢志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二)参考立意
①创新竞进中打造“国之大器”;②“小目标”与“大蓝图”;③人生梦想融入时代洪流;
④有“小确幸”,也要有鸿鹄之志;⑤年轻人要热爱生活,更要志向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