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考(二)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考(二)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3 12:12:22

文档简介

漳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考(二)生物试卷(2023.11.27)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56分)
1.基因的发现是从一个假设开始的,它最初是为了解释客观现象而提出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这一假设的遗传因子,不但得到了实验的证实,而且它的结构及在生命体中的作用也日益清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为了解释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假设的“遗传因子”
B.萨顿在研究细胞有丝分裂时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约翰逊在他的《遗传的原理》一书中提出用“基因”替换“遗传因子”
2.我国新疆捷蜥蜴(2n=3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体色受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灰色)和b(绿色)控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要完成捷蜥蜴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测19条染色体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可根据体色来判断绿色雄性捷蜥蜴与灰色雌性捷蜥蜴杂交后代的性别
C.B、b的分离可以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但不会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D.在新疆戈壁滩上,由于灰色捷蜥蜴不易被天敌捕食,B基因频率会升高
3.某XY型二倍体动物有圆眼(A)和三角眼(a),长尾(B)和短尾(b)两对相对性状,其中A/a位于X染色体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一:
实验二:
A.由实验一子代表型及比例可推测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
B.实验二中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
C.若让实验一F1中圆眼长尾个体相互杂交,则子代表型及比例为圆眼长尾雌∶圆眼短尾雌∶圆眼长尾雄∶圆眼短尾雄=12∶4∶9∶3
D.由实验一、二的结果可推测含Xa的卵细胞致死
4.下图为果蝇的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的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片段Ⅱ 1或片段Ⅱ 2上,现用一只表型是隐性的雌果蝇与一只表型为显性的雄果蝇交配,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后代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 1上
B.若后代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该基因可能位于片段Ⅱ 2上
C.若后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显性,则该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Ⅱ 1上
D.若后代雌性表现为隐性,雄性表现为显性,则该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Ⅰ上
5.中风,也叫脑卒中,起因一般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一般发病快,病死率高。近期,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风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神经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D.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6.现代生物学技术能用荧光物质来标记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使之显现出特定颜色,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时,可看到细胞中荧光点的分布。研究人员使用某种单细胞生物进行了如下图示实验(图中只画出每个细胞中有关染色体和荧光有无的情况):
第一次分裂后马上观察子细胞中荧光分布情况,最大可能(概率)看到的图象是(  )
7.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该昆虫幼虫的正常体壁(D)对油质体壁(d)为显性。一对正常体壁的雌雄亲本杂交,F1中雄性全部为正常体壁,雌性正常体壁∶油质体壁=1∶1,已知 d 基因使卵细胞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 D/d 位于 Z 染色体上,W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B.雄性亲本为杂合子,F1中有部分个体只能产生雌性后代
C.油质体壁性状只能出现在雌性个体中,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D.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 3∶1
8.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红色R对黄色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6种表型
C.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
D.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型有3种
9.以下为孟德尔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图解,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左、右图分别是假说推理过程、演绎推理过程
B.左图的每对相对性状在F2中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右图的比例为9∶3∶3∶1
C.右图的雌雄配子随机受精结合的过程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孟德尔运用此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并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10.果蝇的正常眼和棒眼、黑背和彩背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有4种纯合品系果蝇:正常眼黑背、正常眼彩背、棒眼黑背、棒眼彩背,某小组对果蝇两对性状进行研究,用正常眼黑背雌果蝇和棒眼彩背雄果蝇杂交,得到F1都是正常眼黑背果蝇,让F1相互交配,F2结果如下表所示。该小组同学在统计结果时,由于疏忽只统计了个体的性状数量,未统计F1、F2果蝇中雌雄的性别数量。(不具体区分在几号染色体上,不考虑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2表型 正常眼黑背 正常眼彩背 棒眼黑背 棒眼彩背
数量 272 90 89 31
A.果蝇的黑背和彩背性状中,彩背是显性性状
B.表中数据不能确定等位基因A/a、B/b是否可以独立遗传
C.根据题意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4种可能
D.进行一次杂交即可确定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11.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黑色犬与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将F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米白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
B.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
C.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后代米白色犬比例为1/16
D.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
12.某二倍体植物的籽粒颜色(红/白)由若干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C/c、…)控制,显性基因(A、B、C、…)决定红色,每个显性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隐性基因(a、b、c、…)决定白色。现有若干个红色籽粒(均为纯合子)与白色籽粒的杂交组合(先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中出现了如下三种情况,根据以下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1的F2 中等红粒∶淡红粒∶白粒=1∶2∶1
杂交组合2的F2 深红粒∶次深红粒∶中等红粒∶淡红粒∶白粒=1∶4∶6∶4∶1
杂交组合3的F2 极深红粒∶暗红粒∶深红粒∶次深红粒∶中等红粒∶淡红粒∶白粒=1∶6∶15∶20∶15∶6∶1
A.该植物籽粒颜色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
B.三组杂交组合中F2的中等红粒的基因型相同
C.三组杂交组合中的红色亲本的红色颜色深浅不一样
D.杂交组合2 F2的中等红粒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占1/3
13.美国亚得桑那沙漠上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为28 ℃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逐渐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为36 ℃时体色呈艳丽的蓝色。这表明(  )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B.该蜥蜴的体温变化能引起体色的可遗传变异
C.控制蜥蜴体色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4.在玉米和豌豆植株中,高秆对矮秆均为显性,现将若干杂合高秆的玉米和豌豆种植,自然状态下分别产生F1,选取F1部分高秆植株,自然状态下分别产生F2,F2表型及比例均为高秆∶矮秆=3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玉米的株高至少由一对基因控制
B.选取F1部分的植株中玉米纯合子所占比例高于豌豆
C.将玉米F1所选部分高秆植株进行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5∶1
D.亲本杂合高秆玉米和豌豆所产生的F1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相同
二、填空题(44分)
15.(16)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表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a1 Aa2 a1a1 a1a2 a2a2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表型可能为________。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进行很多Aa2×a1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Aa2×Aa2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____只小鼠。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_________色雌鼠杂交。
②观察后代的毛色。
结果预测:①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16.(14)科研人员在野生植物A的细胞中发现某种抗旱基因,并将这种抗旱基因导入了农作物B的细胞中,从而得到甲和乙两种抗旱植株,抗旱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通过进一步检测可知,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导入的抗旱基因数量成正比,且每个抗旱基因对抗旱能力的影响是相同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植物A的抗旱基因导入农作物B体内后能够表达,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抗旱植株的抗旱能力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中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是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
(3)让甲植株自交,其子代会出现________种表型,其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植株和不具有抗旱能力的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4)农作物B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乙植株是高茎杂合体,若要判断控制乙植株株高的基因与导入的抗旱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否通过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方法来判断?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4)果蝇的刚毛与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粗眼与细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D/d和等位基因F/f控制,其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多只粗眼刚毛雄果蝇与多只细眼刚毛雌果蝇(雌果蝇的基因型彼此相同)随机交配(假定每对果蝇产生的子代数目相同),F1全为细眼,其中雄性全为刚毛,雌性刚毛∶截毛=2∶1,让F1中刚毛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不考虑突变)。
性别 细眼刚毛 细眼截毛 粗眼刚毛 粗眼截毛
雌性 39只 9只 13只 3只
雄性 48只 0只 16只 0只
(1)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粗眼与细眼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其中刚毛与截毛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X”“Y”或“X和Y”)染色体上。
(3)亲本中的雄果蝇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选用进行交配果蝇的表型是________________。
(4)F2中的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漳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考(二)
生物答案(2023.11.27)
一、选择题(56分)
1.(2022·六安高三检测)基因的发现是从一个假设开始的,它最初是为了解释客观现象而提出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这一假设的遗传因子,不但得到了实验的证实,而且它的结构及在生命体中的作用也日益清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为了解释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假设的“遗传因子”
B.萨顿在研究细胞有丝分裂时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约翰逊在他的《遗传的原理》一书中提出用“基因”替换“遗传因子”
B [孟德尔首次提出“遗传因子”一词,后来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A、D正确;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通过研究蝗虫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首次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2.(2022·山东第二次高三质检)我国新疆捷蜥蜴(2n=3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体色受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灰色)和b(绿色)控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要完成捷蜥蜴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测19条染色体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可根据体色来判断绿色雄性捷蜥蜴与灰色雌性捷蜥蜴杂交后代的性别
C.B、b的分离可以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但不会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D.在新疆戈壁滩上,由于灰色捷蜥蜴不易被天敌捕食,B基因频率会升高
A [新疆捷蜥蜴(2n=3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要完成捷蜥蜴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测18条常染色体+Z染色体+W染色体,共20条染色体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A错误;可根据体色来判断绿色雄性捷蜥蜴与灰色雌性捷蜥蜴杂交后代的性别,如用绿色雄性捷蜥蜴(ZbZb)与灰色雌性捷蜥蜴(ZBW)杂交,子代雄性全为灰色,雌性全为绿色,B正确;由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Z,而雌性为ZW,故B、b的分离可以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但不会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C正确;在新疆戈壁滩上,由于灰色捷蜥蜴不易被天敌捕食,更加适应环境,故B基因频率会升高,D正确。]
3.(2022·烟台三模)某XY型二倍体动物有圆眼(A)和三角眼(a),长尾(B)和短尾(b)两对相对性状,其中A/a位于X染色体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一:
实验二:
A.由实验一子代表型及比例可推测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
B.实验二中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
C.若让实验一F1中圆眼长尾个体相互杂交,则子代表型及比例为圆眼长尾雌∶圆眼短尾雌∶圆眼长尾雄∶圆眼短尾雄=12∶4∶9∶3
D.由实验一、二的结果可推测含Xa的卵细胞致死
D [由实验一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长尾雌∶长尾雄=2∶1,短尾雌∶短尾雄=2∶1,说明长尾(B)和短尾(b)这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即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由分析可知,实验二中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B正确;由分析可知,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Y、BbXAXa,则实验一F1中圆眼长尾个体雌性的基因型为1/2BbXAXa、1/2BbXAXA,F1中圆眼长尾个体雄性的基因型为BbXAY,因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圆眼长尾雌∶圆眼短尾雌∶圆眼长尾雄∶圆眼短尾雄=(4/7×3/4)∶(4/7×1/4)∶(3/7×3/4)∶(3/7×1/4)=12∶4∶9∶3,C正确;由实验一、二的结果可推测XaY致死,结合XAXa不致死,可知含Xa的卵细胞不致死,D错误。]
4.(2022·青岛高三检测)下图为果蝇的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的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片段Ⅱ 1或片段Ⅱ 2上,现用一只表型是隐性的雌果蝇与一只表型为显性的雄果蝇交配,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后代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 1上
B.若后代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该基因可能位于片段Ⅱ 2上
C.若后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显性,则该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Ⅱ 1上
D.若后代雌性表现为隐性,雄性表现为显性,则该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Ⅰ上
C [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亲本为XbXb与XBY或XBYb,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或Ⅱ 1上,AB错误;若后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显性,若该基因位于片段Ⅱ-1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与X-Y,与题意不符,故该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Ⅱ 1上,C正确;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亲本为XbXb与XbYB,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D错误。]
5.中风,也叫脑卒中,起因一般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一般发病快,病死率高。近期,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风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神经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D.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答案 C 
6.(2022·扬州高三检测)现代生物学技术能用荧光物质来标记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使之显现出特定颜色,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时,可看到细胞中荧光点的分布。研究人员使用某种单细胞生物进行了如下图示实验(图中只画出每个细胞中有关染色体和荧光有无的情况):
第一次分裂后马上观察子细胞中荧光分布情况,最大可能(概率)看到的图象是(  )
C [根据题意可知形成合子中绿色荧光标记的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红色荧光标记的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马上观察子细胞中荧光分布情况,最大可能(概率)看到的是一个细胞中带有绿色荧光,另一个细胞中含有红色荧光,由于此时姐妹染色单体还未分离,故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故每个细胞有2个荧光,且应非常靠近,C正确,ABD错误。]
7.(2022·青岛二模)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该昆虫幼虫的正常体壁(D)对油质体壁(d)为显性。一对正常体壁的雌雄亲本杂交,F1中雄性全部为正常体壁,雌性正常体壁∶油质体壁=1∶1,已知 d 基因使卵细胞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 D/d 位于 Z 染色体上,W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B.雄性亲本为杂合子,F1中有部分个体只能产生雌性后代
C.油质体壁性状只能出现在雌性个体中,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D.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 3∶1
D [正常体壁的雌雄亲本杂交,F1中雄性全部为正常体壁,雌性正常体壁∶油质体壁=1∶1,说明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A正确;由分析可知,亲本正常体壁雌性与正常体壁雄性的基因型为ZDW、ZDZd,F1的基因型有ZDZD,ZDZd,ZdW、ZDW,由于d基因使卵细胞致死,显然基因型为ZdW的个体只能产生雌性后代,B正确;由于d基因使卵细胞致死,即群体中没有Zd类型的卵细胞,因此群体中不可能出现油质体壁ZdZd,C正确;题中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dW∶ZDW=1∶1,由于基因d使卵细胞致死,所以群体中卵细胞的基因型和比例为ZD∶W=1∶2,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2∶1,D错误。]
8.(2022·石家庄高三检测)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红色R对黄色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6种表型
C.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
D.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型有3种
B [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共有3×3=9种基因型,A正确;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由题意可知,Aa自交子代表型有3种,Rr自交子代表型有2种,但由于aa表现无花瓣,故aaR_与aarr的表型相同,均为无花瓣,故子代的表型是2×2+1=5种,B错误;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A_Rr)的植株占=3/4×1/2=3/8,C正确;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基因型有AaRr、Aarr、aaRr、aarr,后两种表型均为无花瓣,故表型有3种,D正确。]
9.(2022·佛山高三模拟)以下为孟德尔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图解,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左、右图分别是假说推理过程、演绎推理过程
B.左图的每对相对性状在F2中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右图的比例为9∶3∶3∶1
C.右图的雌雄配子随机受精结合的过程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孟德尔运用此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并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A [左图是孟德尔利用假说解释提出问题的过程,即为假说推理的过程,右图是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过程,A正确;左图的每对相对性状在F2中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右图的比例为1∶1∶1∶1,B错误;右图的雌雄配子随机受精结合的过程没有体现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起作用的时间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C错误;摩尔根运用此科学思维方法,即假说演绎方法解决问题并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D错误。]
10.(2022·重庆高三检测)果蝇的正常眼和棒眼、黑背和彩背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有4种纯合品系果蝇:正常眼黑背、正常眼彩背、棒眼黑背、棒眼彩背,某小组对果蝇两对性状进行研究,用正常眼黑背雌果蝇和棒眼彩背雄果蝇杂交,得到F1都是正常眼黑背果蝇,让F1相互交配,F2结果如下表所示。该小组同学在统计结果时,由于疏忽只统计了个体的性状数量,未统计F1、F2果蝇中雌雄的性别数量。(不具体区分在几号染色体上,不考虑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2表型 正常眼黑背 正常眼彩背 棒眼黑背 棒眼彩背
数量 272 90 89 31
A.果蝇的黑背和彩背性状中,彩背是显性性状
B.表中数据不能确定等位基因A/a、B/b是否可以独立遗传
C.根据题意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4种可能
D.进行一次杂交即可确定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D [根据题意分析,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为黑背,F2中黑背∶彩背=3∶1,由此可确定黑背为显性性状,A错误;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A/a、B/b是独立遗传的,B错误;根据题意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3种可能,C错误;选择纯合正常眼黑背个体作父本,纯合棒眼彩背个体作母本,相互交配,统计子代雄果蝇的表型(或统计子代出现的结果)即可,若子代雄果蝇全为正常眼黑背,则A/a、B/b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非同源染色体;若子代雄果蝇全为正常眼彩背,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果蝇全为棒眼黑背,则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D正确。]
11.(2022·大庆高三检测)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黑色犬与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将F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米白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
B.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
C.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后代米白色犬比例为1/16
D.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
B [黑色犬基因型为A_B_,为显性个体,A错误;F1黑色犬基因型为AaBb,故F2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种(或AAbb,Aabb,aabb,也为3种),B正确;F2巧克力色犬中,AAbb占1/3,Aabb占2/3,其中A配子概率为2/3,a配子概率为1/3,b配子概率为1,当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时,后代中米白色犬aa_ _所占比例为1/3×1/3×1=1/9,(另一种情况同理结果也相同),C错误;F2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当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时,子代基因型只可能是aa_ _,均为米白色,另一种情况同理结果也相同,D错误。]
12.(2022·宁德高三模拟)某二倍体植物的籽粒颜色(红/白)由若干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C/c、…)控制,显性基因(A、B、C、…)决定红色,每个显性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隐性基因(a、b、c、…)决定白色。现有若干个红色籽粒(均为纯合子)与白色籽粒的杂交组合(先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中出现了如下三种情况,根据以下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1的F2 中等红粒∶淡红粒∶白粒=1∶2∶1
杂交组合2的F2 深红粒∶次深红粒∶中等红粒∶淡红粒∶白粒=1∶4∶6∶4∶1
杂交组合3的F2 极深红粒∶暗红粒∶深红粒∶次深红粒∶中等红粒∶淡红粒∶白粒=1∶6∶15∶20∶15∶6∶1
A.该植物籽粒颜色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
B.三组杂交组合中F2的中等红粒的基因型相同
C.三组杂交组合中的红色亲本的红色颜色深浅不一样
D.杂交组合2 F2的中等红粒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占1/3
B [根据杂交组合3中F2的表型及比例和为64可知,该植物籽粒颜色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杂交组合3中F1的基因型是AaBbCc,则后代的中等红粒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基因型可能有6种,B错误;根据三种杂交组合F2中的表型和比例可知,杂交组合1中的亲本红色只含有2个显性基因,杂交组合2中的亲本红色含有4个显性基因,杂交组合3中的亲本红色含有6个显性基因,C正确;杂交组合2 F1的基因型是AaBb,则中等红粒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4∶1∶1,则能够稳定遗传的占2/6=1/3,D正确。]
13.(2022·深圳高三模拟)美国亚得桑那沙漠上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为28 ℃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逐渐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为36 ℃时体色呈艳丽的蓝色。这表明(  )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B.该蜥蜴的体温变化能引起体色的可遗传变异
C.控制蜥蜴体色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 [温度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生物性状,因此该实例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性状,A错误;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该蜥蜴体色是由基因控制的,该蜥蜴的体温变化引起体色的变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不属于可遗传变异,B错误;控制蜥蜴体色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遗传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错误;由题意知,蜥蜴的颜色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说明生物的性状(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14.(2023·郑州高三检测)在玉米和豌豆植株中,高秆对矮秆均为显性,现将若干杂合高秆的玉米和豌豆种植,自然状态下分别产生F1,选取F1部分高秆植株,自然状态下分别产生F2,F2表型及比例均为高秆∶矮秆=3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玉米的株高至少由一对基因控制
B.选取F1部分的植株中玉米纯合子所占比例高于豌豆
C.将玉米F1所选部分高秆植株进行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5∶1
D.亲本杂合高秆玉米和豌豆所产生的F1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相同
B [高秆和矮秆为一对相对性状,至少由一对基因控制玉米的株高,A正确;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玉米自然状态下进行自由交配。由F2的性状分离比是35∶1可知,豌豆选取F1部分高秆植株中纯合子∶杂合子=8∶1,而玉米选取F1部分高秆植株中纯合子∶杂合子=2∶1,豌豆纯合子比例高于玉米,B错误;由B项解析可知,玉米选取F1部分高秆植株中纯合子∶杂合子=2∶1,则其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5∶1,C正确;玉米和豌豆都为杂合子,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1,D正确。]
二、填空题(44分)
15.(16)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表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a1 Aa2 a1a1 a1a2 a2a2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表型可能为________。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进行很多Aa2×a1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Aa2×Aa2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____只小鼠。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_________色雌鼠杂交。
②观察后代的毛色。
结果预测:①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答案 (1) Aa1、Aa2、a1a2  黄色、灰色 (2) Aa2×a1a2  1/8
6 (4) 黑色  Aa1  黄色和黑色
解析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为AA(死亡)、Aa1(黄色)、Aa2(黄色)、a1a2(灰色)。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3种表型,即黄色、灰色和黑色,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双亲均有a2,且因为子代有黄色,则亲代应含有A,子代有灰色,亲代应含有a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2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a2a2)的概率为1/4,雄性概率为1/2,所以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为1/8。
(3)Aa2和a1a2所生的后代全部存活,而Aa2和Aa2的后代有1/4AA胚胎致死,即2只死亡,平均每窝生8-2=6只小鼠。
(4)要通过杂交方法检测出黄色雄鼠的基因型,可将该黄色雄鼠A—与多只黑色雌鼠a2a2杂交并观察后代毛色。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16.(14)科研人员在野生植物A的细胞中发现某种抗旱基因,并将这种抗旱基因导入了农作物B的细胞中,从而得到甲和乙两种抗旱植株,抗旱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通过进一步检测可知,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导入的抗旱基因数量成正比,且每个抗旱基因对抗旱能力的影响是相同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植物A的抗旱基因导入农作物B体内后能够表达,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抗旱植株的抗旱能力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中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是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
(3)让甲植株自交,其子代会出现________种表型,其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植株和不具有抗旱能力的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4)农作物B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乙植株是高茎杂合体,若要判断控制乙植株株高的基因与导入的抗旱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否通过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方法来判断?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相同  乙 (3) 5  1∶1
(4) 不能  乙植株的抗旱基因型是纯合的,无论抗旱基因和控制株高的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只能产生两种相同比例的配子,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结果相同
解析 (1)因为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同一密码子控制的氨基酸相同,故野生植物A的抗旱基因导入农作物B体内后能够表达。
(2)由题意“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导入的抗旱基因数量成正比,且每个抗旱基因对抗旱能力的影响是相同的”可知,甲和乙均含有2个抗旱基因,故甲、乙抗旱植株的抗旱能力是相同的。甲植株的两个抗旱基因分布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抗旱基因,故自交后代含有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而乙的两个抗旱基因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认为是纯合子,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配子,即含有一个抗旱基因的配子,其自交后代均是含有两个抗旱基因的个体,且这两个抗旱基因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可以认为是纯合子,均能稳定遗传。故其中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是乙植株。
(3)甲植株减数分裂产生3种配子,含有抗旱基因个数分别是:2个、1个、0个,甲自交后代含有的抗旱基因数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0个,故子代会出现5种表型,其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植株(含4个抗旱基因)和不具有抗旱能力的植株(含0个抗旱基因)均可视为纯合子,故两者比例为1∶1。
(4)假设控制高茎与矮茎的基因为B/b,抗旱基因为A,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若B、b与导入的抗旱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其能产生两种配子AB∶Ab=1∶1,而矮茎不抗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能产生一种配子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后代AaBb∶Aabb=1∶1,其中AaBb表现为高茎抗旱,Aabb表现为矮茎抗旱,比例是1∶1。如果B/b与导入的抗旱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乙能产生两种配子AB∶Ab=1∶1,而矮茎不抗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能产生一种配子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后代AaBb∶Aabb=1∶1。因此,不能通过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方法来判断控制乙植株株高的基因与导入的抗旱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为植株的抗旱基因型是纯合的,无论抗旱基因和控制株高的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只能产生两种相同比例的配子,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结果相同。
17.(14)果蝇的刚毛与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粗眼与细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D/d和等位基因F/f控制,其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多只粗眼刚毛雄果蝇与多只细眼刚毛雌果蝇(雌果蝇的基因型彼此相同)随机交配(假定每对果蝇产生的子代数目相同),F1全为细眼,其中雄性全为刚毛,雌性刚毛∶截毛=2∶1,让F1中刚毛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不考虑突变)。
性别 细眼刚毛 细眼截毛 粗眼刚毛 粗眼截毛
雌性 39只 9只 13只 3只
雄性 48只 0只 16只 0只
(1)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粗眼与细眼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其中刚毛与截毛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X”“Y”或“X和Y”)染色体上。
(3)亲本中的雄果蝇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选用进行交配果蝇的表型是________________。
(4)F2中的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
答案 (1)染色体数目少,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饲养、繁殖速度快等 (2)自由组合 截毛 X和Y (3)ffXdYD∶ffXDYD=2∶1 粗眼截毛雄果蝇 (4) 5/39
解析 (2)由题意可知,亲本均为刚毛,子一代出现了截毛,所以刚毛为显性性状,截毛为隐性性状,且子一代中雄性全为刚毛,雌性中刚毛∶截毛=2∶1,表型与性别有关,所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又根据题意“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可知控制眼形的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即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均为刚毛,子代雌性出现了截毛,说明亲本都携带有截毛基因,雄性亲本携带截毛基因,表现为刚毛,说明其为杂合子,且子代雄性均为刚毛,则在Y染色体上携带有刚毛基因,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3)子一代全为细眼,子二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细眼∶粗眼=3∶1,所以细眼为显性性状。亲本雄性为粗眼,基因型为ff,根据子一代雌性中刚毛∶截毛=2∶1,雄性全为刚毛可知,亲本雄性中存在XdYD、XDYD两种基因型,设XdYD所占比例为a,则两种基因型的雄性个体产生的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及比例为Xd∶XD=a∶(1-a),由题干可知,所有雌性亲本的基因型相同,即基因型均为XDXd,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1∶1,则子一代雌性中截毛果蝇(XdXd)所占的比例为1/2a=1/3,a=2/3,即亲本中的雄果蝇基因型及其比例为ffXdYD∶ffXDYD=2∶1。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FFXDXd,可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基因型,即让亲本雌果蝇与粗眼截毛的雄果蝇(ffXdYd)杂交,则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细眼刚毛雌∶细眼刚毛雄∶细眼截毛雌∶细眼截毛雄=1∶1∶1∶1。(4)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ffXdYD∶ffXDYD=2∶1,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FFXDXd,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FfXDXD和FfXDXd,细眼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FfXDYD和FfXdYD,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FXD、fXD、FYD、fYD、FXd、fXd,共6种。单独分析细眼基因的遗传:Ff×Ff杂交,子二代细眼中基因型有FF和Ff两种,其中FF占1/3;单独分析刚毛基因的遗传:子一代中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XDXd=1∶3,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Xd∶XD=3∶5;子一代中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YD∶XdYD=1∶1,产生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Xd∶XD∶YD=1∶1∶2。F2中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DXD、XDXd,其中XDXD所占比例为÷=,即F2中的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个体所占比例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