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3 12:11:32

文档简介

漳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酶具有专一性,但并非绝对的严格,如胃蛋白酶一般水 解蛋白质中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间的肽键,胰蛋白酶 一般水解蛋白质中赖氨酸或精氨酸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 而肽酶则从蛋白质的氨基端或羧基端逐一水解肽键。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经双缩脲试剂检测仍可能显紫 色
B. 胃蛋白酶随着食糜进入小肠后会变性失活被胰蛋白酶水 解
C.蛋白质依次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后的产物都是二 肽或多肽
D.氨基酸种类、数目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的蛋白质经肽酶 彻底水解后产物相同
2、细胞代谢中某种酶 1 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酶 1 与产物 B 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 定
B.酶 1 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 序列
C.酶 1 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 B 结合,因此酶 1 不具有专一 性
D.酶 1 与产物 B 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 A
3、脲酶是一种能使尿素分解成NH3和CO2的蛋白酶。如图表示pH对两种脲酶的相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酶活性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生成物的生成量来测定
B.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
C.在植物刀豆脲酶和海洋细菌脲酶的最适pH条件下,两种酶的相对酶活性均最高
D.若将pH从13下降到8,推测海洋细菌脲酶的活性先下降后升高
4、ATP为Ca2+跨膜运输供能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物质A既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又具有催化功能
B.载体蛋白磷酸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载体蛋白活性也被改变
C.Ca2+与物质A结合后,最终导致物质A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结合位点转向膜的另一侧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Ca2+的跨膜运输速率
5、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并不是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B.ATP中特殊化学键全部水解后的产物能作为合成DNA分子的原料
C.线粒体中O2和[H]结合直接产生水和ATP
D.ATP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吸能反应也一定伴随ATP的水解
6、研究发现,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葡萄糖在癌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需要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
B.过程③不能生成ATP
C.在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有少量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D.“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既不产生CO2也不吸收O2
7、细胞呼吸的呼吸熵为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的比值。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培养条件适宜。据此做出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若测得酵母菌的呼吸熵为1,则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若测得酵母菌的呼吸熵大于1,则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根据放出的气体是否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若测得CO2产生量为15 mol,酒精的产生量为6 mol,可推测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8、马拉松运动员在从慢跑到极限冲刺的过程中,依次会经历有氧阶段、混氧阶段和无氧阶段。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和血液中乳酸含量与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强度下的运动属于马拉松运动员的有氧阶段,此时体内也有无氧呼吸的发生
B.冲刺阶段的供能方式是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底物,通过无氧呼吸供给的
C.只有大于c运动强度后,肌肉细胞O2的消耗量才会与CO2的产生量相等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运动强度,大量乳酸可直接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9、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
C.为了减少有机物的损耗,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
10、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适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储藏水果和蔬菜
11、为探究叶绿体在光下利用ADP和Pi合成ATP的动力,科学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黑暗的目的是与光照作对照
B.pH=4的缓冲溶液模拟的是叶绿体基质的环境
C.ADP和Pi形成ATP后进入类囊体腔内
D.类囊体膜两侧的pH差是叶绿体形成ATP的动力
12、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江海等处,在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仍能利用光复合系统以硫化物(如H2S)为电子供体进行光合作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细菌的光复合系统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光合细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C.光合细菌在有光的厌氧环境中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D.光合细菌固定CO2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硫化物的氧化分解
13、下图为类囊体膜蛋白排列和光反应产物形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光解产生的O2若被有氧呼吸利用,最少要穿过4层膜
B.NADP+与电子(e-)和质子(H+)结合形成NADPH
C.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及其他消耗能量的反应
D.电子(e-)的有序传递是完成光能转换的重要环节
14、我国科学家模拟植物光合作用,设计了一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人工路线,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模拟暗反应中CO2的固定,③④过程模拟C3的还原
B.步骤①需要催化剂,②③④既不需要催化剂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C.该过程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本质都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
D.该体系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时,植物体内淀粉的积累量较低
15、将小球藻置于缺氧缺CO2条件下,进行5~10分钟光照处理,立刻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14CO2,小球藻合成了(14C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缺氧缺CO2条件下光照会导致叶绿体中NADPH减少
B.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14CO2后小球藻会向细胞外释放O2
C.供给14CO2后叶绿体中14C3含量先增加后逐渐减少为0
D.该实验不能证明小球藻利用光能和利用CO2的场所不同
16、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中保证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检查监控机制。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时,相应的检验点被激活,及时阻止细胞进入下一阶段从而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待细胞修复或排除故障后,细胞周期才能恢复运转。常见的细胞周期检验点有5个,分别如下图所示,其中检验点5主要用于检测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着丝粒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药物能够持续激活癌细胞的检验点1,则可用于癌症的治疗
B.若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合成量不足,则检验点2被激活
C.检验点5被激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未加倍
D.干细胞可通过图示检验点实现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
17、已知人的宫颈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22 h。如图是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图A)及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图B),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在G1、S期发生DNA解螺旋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B.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会导致G1期的细胞数量增多
C.通过对细胞计数可分析推算出细胞周期和各个时期的时间长短
D.若在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胸苷,则分裂一次后子细胞不一定都有放射性
1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核膜和核仁的时期,细胞内的DNA聚合酶较为活跃,而RNA聚合酶不活跃
B.染色体螺旋化程度达到最高的时期,细胞内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但一定有染色单体
C.着丝粒数目加倍的时期,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数与全部DNA数之比为1∶1
D.蛋白质合成较旺盛的时期,纺锤体可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或者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
19、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暂不分裂的休眠细胞处于G0期。研究发现,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染色体DNA发生降解。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液中的某动物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类型细胞全都处于G1期
B.培养过程中部分细胞发生了细胞凋亡
C.丙类型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D.丙类和丁类细胞占比越多,说明细胞分裂越活跃
20、无丝分裂又叫核粒纽丝分裂,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细胞不经过有丝分裂各时期,而分裂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不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蛙的红细胞和细菌都能进行无丝分裂
C.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D.细胞核缢裂为二,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减半
21、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蛋白有关,机理如图。动物细胞内的SGO蛋白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中期已经开始起作用,而着丝粒到后期才几乎同时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B.SGO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
C.若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则图示过程会推后进行
D.有丝分裂后期SGO蛋白可能被降解失活
22、某同学利用高等动物生殖腺内细胞观察其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细胞分裂末期的细胞质为均等分裂,则该动物一定为雄性
B.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均为同一种分裂方式
C.显微镜下观察之前需用碱性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
D.观察到的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且均含同源染色体
23、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
B.甲组细胞会发生互换现象
C.乙组细胞只会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
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
24、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则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bb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  )
A.1/2 B.1/4 C.1/8 D.1/16
25、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某两栖类动物(基因型为AaBb)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正确的是(  )
26、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XX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XO型。关于基因型为AaXRO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
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D.该蝗虫可产生4种精子,其基因型为AO、aO、AXR、aXR
二、填空题
27.【1】现有实验仪器和试剂: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四种溶液,斐林试剂、试管、37 ℃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欲验证哺乳动物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实验处理如表:
实验溶液   A B C D E F
淀粉 + - - + - +
蔗糖 - + + - + -
淀粉酶 - - - + + -
蔗糖酶 - - + - - +
注:表中“+”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实验A、B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可以从实验C~F中选择实验组合CE和DF,还可以选择的实验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 ,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3)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与试剂,预测表中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 ℃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 ℃时的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植株高大,叶窄长,需氮肥多;大豆植株矮,叶小而平展,需磷肥多。二者对CO2的响应存在差异(如图1),生产上往往将二者间作(如图2)。为探究在大气CO2浓度(体积分数为0.03%)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对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将玉米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两种作物隔行种植(间作),测得玉米产量间作时比单作时显著提高,而大豆产量间作时比单作时略有下降。请回答:
(1)研究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时,玉米能从大豆的根际环境中获得部分氮,这种对氮元素竞争的结果,可刺激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玉米菌根所形成的菌丝桥也有利于大豆对磷的吸收。作物吸收的氮能使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含氮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个即可)增加,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2)玉米和大豆株高存在差异,与玉米单作相比,间作可降低玉米对________________的争夺。结合图1、图2分析(仅考虑地上部分),大豆间作时产量略低于单作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田间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而间作能全面改善田间作物的通风条件。请从白天和晚上两个角度阐述通风条件的改善能提高作物产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a、b曲线为同一品种的高粱植株在温度适宜环境中,分别处于水分正常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高粱的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________和ATP的合成。
(2)当水分亏缺,光照强度为A时,高粱植株是否能够生长?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在D点以后限制a曲线中P/R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水分正常相比,水分亏缺条件下高粱植株的光饱和点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玉米是C4植物,其叶肉细胞中含有PEP羧化酶(进行CO2固定的关键酶,对CO2有较高的亲和力),花生是C3植物,叶肉细胞中不含PEP羧化酶,C4植物能够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C3植物则不能。图1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玉米的PEP羧化酶基因导入花生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花生和原种花生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9:30~11:00之间,与玉米相比,花生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光照强度小于8×102(μmol·m-2·s-1)时,转基因花生和原种花生的光合速率几乎相同,主要是因为 。
某兴趣小组在分析图1和图2后认为,由于导入了玉米的PEP羧化酶基因,花生在进行光合作用时,CO2被固定后C的转移路径会发生变化,请提出一种方法对该结论是否正确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图甲、乙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 期,它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阶段。
(2)乙细胞的名称为___ _____,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阶段。
(3)图丙中,曲线①②阶段形成的原因是 ;
曲线②③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曲线 (填编号)阶段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4)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Ⅰ时,③和④没有分离,减数分裂Ⅱ正常,最终形成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aB,则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1-26.CCDDA.CDABC.DBABD.CDBAC.CCABAC
期中试卷答案
1、酶具有专一性,但并非绝对的严格,如胃蛋白酶一般水
解蛋白质中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间的肽键,胰蛋白酶
一般水解蛋白质中赖氨酸或精氨酸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
而肽酶则从蛋白质的氨基端或羧基端逐一水解肽键。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经双缩脲试剂检测仍可能显紫

B.胃蛋白酶随着食糜进入小肠后会变性失活被胰蛋白酶水

C.蛋白质依次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后的产物都是二
肽或多肽
D.氨基酸种类、数目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的蛋白质经肽酶
彻底水解后产物相同
答案 C
解析 蛋白质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的产物可能含有二肽或多肽,二肽或多肽可与双
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A 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为 1.5,进入小肠(pH6.8 左右)
后会变性失活,且被胰蛋白酶水解,B 正确;若某蛋白质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位于一
端,经胃蛋白酶水解后产物中会有单个的氨基酸,故蛋白质依次经胃蛋白酶和胰
蛋白酶水解后的产物不一定都是二肽或多肽,C 错误;肽酶能从蛋白质的氨基端或
羧基端逐一水解肽键,故氨基酸种类、数目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的蛋白质经肽
酶彻底水解后产物相同,D 正确。
2、细胞代谢中某种酶 1 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A.酶 1 与产物 B 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

B.酶 1 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
序列
C.酶 1 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 B 结合,因此酶 1 不具有专一

D.酶 1与产物 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 A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酶 1 失活后与有活性时相比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说明酶的功
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A 正确;由图可知,酶 1 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 A 的反应,
具有专一性,C 错误;酶 1 与产物 B 结合使酶 1 无活性,合成产物 A 的反应会中断,
这样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 A,D 正确。
3、脲酶是一种能使尿素分解成 NH3和 CO2的蛋白酶。如图表
示 pH 对两种脲酶的相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A.相对酶活性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生
成物的生成量来测定
B.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
C.在植物刀豆脲酶和海洋细菌脲酶的最适 pH 条件下,两种
酶的相对酶活性均最高
D.若将 pH 从 13 下降到 8,推测海洋细菌脲酶的活性先下降
后升高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酸碱度和脲酶的种类,因变量是相对酶活性,
B 正确;当 pH=13 时,海洋细菌脲酶的活性已经丧失,因此若将 pH 从 13 下降到
8,推测海洋细菌脲酶的活性不变,D 错误。
2+
4、ATP 为 Ca 跨膜运输供能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物质 A 既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又具有催化功能
B.载体蛋白磷酸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载体蛋白活性也被改

2+
C.Ca 与物质 A 结合后,最终导致物质 A 的空间结构发生变
化,使结合位点转向膜的另一侧
2+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 Ca 的跨膜运输速率
答案 D
2+
解析 由图可知,Ca 的跨膜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
若加入蛋白质变性剂,则载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Ca 的跨膜运输速率
将降低,D 错误。
5、ATP 是细胞的能量“货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A.细胞中并不是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 ATP 直接提供能

B.ATP中特殊化学键全部水解后的产物能作为合成DNA分子
的原料
C.线粒体中 O2和[H]结合直接产生水和 ATP
D.ATP 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吸能反应也一定伴随 ATP 的
水解
答案 A
解析 GTP 等直接能源物质也可以为某些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A 正
确;ATP 中特殊化学键全部水解后的产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能作为合成 RNA
分子的原料,B 错误;线粒体中 O2和[H]结合产生水,并且释放大量能量,释放的
能量可用于合成 ATP,C 错误;吸能反应也可能伴随 GTP 的水解,D 错误。
6、研究发现,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
依赖无氧呼吸产生 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葡萄
糖在癌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需要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
B.过程③不能生成 ATP
C.在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有少量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利

D.“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既不产生 CO2也不吸收 O2
答案 C
解析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所以过程①需要癌细胞膜上载体
蛋白的参与,A 正确;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 ATP,B 正确;线粒体不能直接利
用葡萄糖,葡萄糖被利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 错误;“瓦堡效应”是指癌细胞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 ATP 的现象,说明癌细胞
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由图可知癌细胞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故 D 正确。
7、细胞呼吸的呼吸熵为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量与细胞呼吸消
耗的 O2量的比值。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培养
条件适宜。据此做出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若测得酵母菌的呼吸熵为 1,则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只进行
有氧呼吸
B.若测得酵母菌的呼吸熵大于 1,则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同时
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根据放出的气体是否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
变黄,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若测得 CO2产生量为 15 mol,酒精的产生量为 6 mol,可
推测有 2/3 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答案 D
解析 若测得酵母菌的呼吸熵为 1,说明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CO2和消耗的 O2体积相
等,可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A 正确;若测得酵母菌的呼
吸熵大于 1,说明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CO2的量大于消耗的 O2的量,则混合液中的酵
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 正确;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
再变黄,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 CO2,所以不能根据放出的气体是
否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来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 正确;根据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

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
式:C 酶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当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量是 6
mol 时,无氧呼吸产生 CO2的量为 6 mol,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是 3 mol,
细胞呼吸中 CO2总产生量为 15 mol,说明有氧呼吸产生 CO2量为 9 mol,根据有氧
呼吸方程式可知,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 1.5 mol,可推测有 1.5÷(1.5+3)=1/3
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D 错误。
8、马拉松运动员在从慢跑到极限冲刺的过程中,依次会经
历有氧阶段、混氧阶段和无氧阶段。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
度和血液中乳酸含量与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A.若 a 强度下的运动属于马拉松运动员的有氧阶段,此时体
内也有无氧呼吸的发生
B.冲刺阶段的供能方式是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底物,通过
无氧呼吸供给的
C.只有大于 c 运动强度后,肌肉细胞 O2的消耗量才会与 CO2
的产生量相等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 c 运动强度,大量乳酸可直接通过
肾脏排出体外
答案 A
解析 若 a 强度下的运动属于马拉松运动员的有氧阶段,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乳
酸,说明此时体内也有无氧呼吸的发生,A 正确;冲刺阶段的供能方式是以碳水化
合物为底物,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给的,B 错误;有氧呼吸吸收氧气的量与
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无氧呼吸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不论
运动强度如何,肌肉细胞 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 O2的消耗量,C 错误;若运动强度
长时间超过 c 运动强度,大量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乳酸钠通过肾脏
排出体外,D 错误。
9、呼吸熵(RQ=放出的 CO2量/吸收的 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
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
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
的是( )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 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 A 点有氧呼吸的强度
C.为了减少有机物的损耗,最好将氧分压调至 C 点
D.C 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呼吸熵=放出的 CO2量/吸收的 O2量,酵母菌有氧呼吸放出
的 CO2量与吸收的 O2量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 O2,但能放出 CO2,故呼吸熵越小,
表示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A 错误,B 正确;C 点呼吸熵为 1,说明酵母
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较多,C 错误;C 点以后只进行有氧呼
吸,其呼吸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 O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D 错误。
10、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 CO2的影
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适的温度为 B 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酶
的活性
C.图乙中 D~E 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 段有氧呼吸逐渐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增强
D.和 D、F 点相比,图乙中 E 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储藏
水果和蔬菜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甲可知,B 点时,细胞呼吸最旺盛,B 点所对应的温度为细胞呼吸的
最适温度,A 正确;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
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B 正确;图乙中 D~E 段和 E~F 段,随着氧浓度的增加,
有氧呼吸均逐渐增强,C 错误;储藏水果和蔬菜应该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乙图 E
点时 CO2释放速率最小,说明此时细胞呼吸最弱,因此图乙中 E 点对应的氧浓度更
有利于储藏水果和蔬菜,D 正确。
11、为探究叶绿体在光下利用 ADP 和 Pi 合成 ATP 的动力,
科学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黑暗的目的是与光照作对照
B.pH=4 的缓冲溶液模拟的是叶绿体基质的环境
C.ADP 和 Pi 形成 ATP 后进入类囊体腔内
D.类囊体膜两侧的 pH 差是叶绿体形成 ATP 的动力
答案 D
解析 黑暗处理的目的是避免光照对 ATP 的合成产生干扰,A 错误;pH=4 的缓冲
溶液模拟的是叶绿体类囊体内部的环境,B 错误;ADP 与 Pi 在类囊体薄膜上形成
ATP,ATP 形成后进入叶绿体基质,C 错误;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转移类囊体至 pH
=8 缓冲溶液中立即加入 ADP 和 Pi 有 ATP 产生,而平衡之后加入 ADP 和 Pi 无 ATP
产生,说明叶绿体中 ATP 形成的动力来自类囊体膜两侧的 pH 差,D 正确。
12、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江海等处,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在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仍能利用光复合系统以硫化物(如
H2S)为电子供体进行光合作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细菌的光复合系统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光合细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C.光合细菌在有光的厌氧环境中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D.光合细菌固定 CO2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硫化物的氧化分解
答案 B
解析 光合细菌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 错误;由题可知,在光线能透射到的缺
氧区仍能利用光复合系统以硫化物(如 H2S)为电子供体进行光合作用,可推测光合
细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B 正确;由题可知,在光线能透射
到的缺氧区仍能利用光复合系统以硫化物(如 H2S)为电子供体进行光合作用,据此
可推测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但其光合作用不产生氧气,因而不能为其他生物提
供氧气,C 错误;光合细菌固定 CO2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光能,其中的 H2S 作为光
反应的电子供体,D 错误。
13、下图为类囊体膜蛋白排列和光反应产物形成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光解产生的 O2若被有氧呼吸利用,最少要穿过 4 层膜
+ - +
B.NADP 与电子(e )和质子(H )结合形成 NADPH
C.产生的 ATP 可用于暗反应及其他消耗能量的反应

D.电子(e )的有序传递是完成光能转换的重要环节
答案 A
解析 O2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产生,在线粒体内膜被利用,故叶绿体产生的 O2
被线粒体利用至少需要穿过叶绿体的3层膜(包括类囊体膜1层膜和叶绿体的内外
+ - +
膜)和线粒体的 2 层膜,共 5 层生物膜,A 错误;据图分析,NADP 与 e 和 H 结合
形成 NADPH,B 正确;根据图中的信息,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可用于暗反应、色素合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成和核酸代谢等一些消耗能量的反应,C 正确;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用于 H 的逆
+ +
浓度梯度运输,使类囊体腔内维持高浓度的 H ,H 由类囊体腔顺浓度梯度运输至
叶绿体基质,驱动 ATP 的合成,电子有序传递保证了 ATP 和 NADPH 的合成,是完
成光能转换的重要环节,D 正确。
14、我国科学家模拟植物光合作用,设计了一条利用二氧化
碳合成淀粉的人工路线,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②过程模拟暗反应中 CO2的固定,③④过程模拟 C3的还

B.步骤①需要催化剂,②③④既不需要催化剂也不需要消耗
能量
C.该过程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本质都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储存于有机物中
D.该体系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量相等时,植物体内淀
粉的积累量较低
答案 B
解析 图中①②过程模拟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③④过程模拟暗反应中三碳
化合物的还原,A 正确;由图可知,①过程是利用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
反应,反应过程较剧烈,②③④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反应较温和,B 错误;植
物光合作用的本质是利用光能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
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图示过程也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淀粉,同时储存能
量,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C 正确;该体系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量相等时,
因为植物体内会有一些不参与光合作用的细胞消耗糖类,所以植物体内淀粉的积
累量较低,D 正确。
15、将小球藻置于缺氧缺 CO2条件下,进行 5~10 分钟光照
14 14
处理,立刻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 CO2,小球藻合成了( C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A.在缺氧缺 CO2条件下光照会导致叶绿体中 NADPH 减少
14
B.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 CO2后小球藻会向细胞外释放 O2
14 14
C.供给 CO2后叶绿体中 C3含量先增加后逐渐减少为 0
D.该实验不能证明小球藻利用光能和利用 CO2的场所不同
答案 D
解析 在缺氧缺 CO2条件下,给予光照条件叶肉细胞中会进行光反应,因此,不会
14
导致叶绿体中 NADPH 减少,A 错误;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 CO2后小球藻会吸收二
氧化碳进行一段时间的暗反应过程,此时由于缺乏光照条件,故不会进行光反应
14 14
向细胞外释放 O2,B 错误;供给 CO2后叶绿体中 C3含量先增加而后逐渐减少并趋
于稳定,但不会减少到 0,C 错误;该实验没有场所作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因
此,不能证明小球藻利用光能和利用 CO2的场所不同,D 正确。
16、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中保证 DNA 复制和染色体分
配质量的检查监控机制。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时,
相应的检验点被激活,及时阻止细胞进入下一阶段从而中断
细胞周期的运行。待细胞修复或排除故障后,细胞周期才能
恢复运转。常见的细胞周期检验点有 5 个,分别如下图所示,
其中检验点 5 主要用于检测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着丝粒
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药物能够持续激活癌细胞的检验点 1,则可用于癌症
的治疗
B.若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合成量不足,则检验点 2 被激活
C.检验点 5 被激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未加倍
D.干细胞可通过图示检验点实现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答案 C
解析 由题可知,若某药物能够持续激活癌细胞的检验点 1,则会阻止细胞进入 S
期,则 DNA 复制无法完成,进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癌症的治疗,A 正确;
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的合成发生在 S 期,若此时期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合成量不
足,则检验点 2 被激活,细胞分裂停留在 S 期,B 正确;检验点 5 主要用于检测纺
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着丝粒上,检验点 5 被激活时,意味着纺锤丝没有正确连接
在着丝粒上,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完成加倍,C 错误;通过图示检验点意味
着能正常进行细胞分裂,据此可知,干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说明
其能通过图示检验点,D 正确。
17、已知人的宫颈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 22 h。如图是应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图 A)及处
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 DNA 含量(图 B),胸苷在细胞内可
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在 G1、S 期发生 DNA 解螺旋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B.在培养液中加入 DNA 聚合酶抑制剂会导致 G1期的细胞数
量增多
C.通过对细胞计数可分析推算出细胞周期和各个时期的时
间长短
32
D.若在培养液中加入 P 标记的胸苷,则分裂一次后子细胞
不一定都有放射性
答案 D
解析 G1期 DNA 解旋进行转录,S 期 DNA 解旋进行 DNA 的复制,均需要消耗能量,
A 正确;S 期进行 DNA 的复制,需要 DNA 聚合酶,在培养液中加入 DNA 聚合酶抑制
剂会导致 G1期的细胞数量增多,B 正确;细胞数目加倍间隔的时间为细胞周期,
通过计算不同阶段的细胞数目占比,可以推算出各个阶段的时间,C 正确;DNA 进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32
行半保留复制,若在培养液中加入 P 标记的胸苷,则分裂一次后所有子细胞都有
放射性,D 错误。
1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核膜和核仁的时期,细胞内的 DNA 聚合酶较为活跃,而
RNA 聚合酶不活跃
B.染色体螺旋化程度达到最高的时期,细胞内不一定有同源
染色体,但一定有染色单体
C.着丝粒数目加倍的时期,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数与全部
DNA 数之比为 1∶1
D.蛋白质合成较旺盛的时期,纺锤体可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
线或者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
答案 B
解析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有核膜和核仁,间期主要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
白质的合成,此时细胞内的 DNA 聚合酶与 RNA 聚合酶均较为活跃,A 错误;中期染
色体螺旋化程度达到最高,此时细胞内一定有染色单体,但对于只含一个染色体
组的单倍体而言,中期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B 正确;着丝粒数目加倍的时期,细
胞内全部染色体数与全部核 DNA 数之比为 1∶1,但细胞质中还有少量 DNA,C 错误;
间期蛋白质合成较旺盛,而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D 错误。
19、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G1期、S 期、G2
期)和分裂期(M 期),暂不分裂的休眠细胞处于 G0期。研究
发现,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染色体 DNA 发生降解。用流式细胞
仪对培养液中的某动物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乙类型细胞全都处于 G1期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B.培养过程中部分细胞发生了细胞凋亡
C.丙类型细胞正在进行 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D.丙类和丁类细胞占比越多,说明细胞分裂越活跃
答案 A
解析 乙类型细胞还未进行 DNA 分子复制,处于 G1期和 G0期,A 错误;由图可知,
培养过程中有些细胞中 DNA 数小于 64,说明有些 DNA 发生降解,可知培养过程中
部分细胞发生了细胞凋亡,B 正确;由图可知,丙类型细胞内的 DNA 在逐渐加倍,
且还没有完成 DNA 分子复制,所以正进行着 DNA 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C
正确;丙类和丁类细胞表示 DNA 在进行复制,因此丙类和丁类细胞占比越多,说
明在进行 DNA 分子复制的细胞越多,休眠的细胞越少,即细胞分裂越活跃,D 正确。
20、无丝分裂又叫核粒纽丝分裂,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细胞
分裂方式,细胞不经过有丝分裂各时期,而分裂为大致相等
的两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不进行 DNA 分子的复制
B.蛙的红细胞和细菌都能进行无丝分裂
C.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D.细胞核缢裂为二,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减半
答案 C
解析 无丝分裂过程也有 DNA 分子的复制,A 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进行二分裂,
B 错误;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但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D 错
误。
21、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
蛋白有关,机理如图。动物细胞内的 SGO 蛋白对细胞分裂有
调控作用,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水解粘连蛋白
的酶在中期已经开始起作用,而着丝粒到后期才几乎同时断
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A.图示过程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B.SGO 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
C.若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内 SGO 蛋白的合成,则图示过
程会推后进行
D.有丝分裂后期 SGO 蛋白可能被降解失活
答案 C
解析 图示过程表示粘连蛋白被完全水解,原来被粘连蛋白粘连的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故染色体数目加倍,A 正确;由题干信息“SGO 蛋白对细胞分
裂有调控作用”可知,之所以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中期才起作用,应该是被 SGO
蛋白调控完成的,故 SGO 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B 正确;
若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内 SGO 蛋白的合成,粘连蛋白没有了 SGO 蛋白的保护
作用,则图示过程会提前进行,C 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粘连蛋白已经被完全水解,
不需要 SGO 保护,所以 SGO 蛋白可能被降解失活,D 正确。
22、某同学利用高等动物生殖腺内细胞观察其细胞分裂,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细胞分裂末期的细胞质为均等分裂,则该动物一定为雄

B.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均为同一种分裂方式
C.显微镜下观察之前需用碱性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
D.观察到的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且均含同源染色体
答案 C
解析 雌雄个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均是均等分裂,另外,雌性个体细胞减
数分裂Ⅰ形成的极体分裂产生两个极体时,细胞质也是均等分裂的,A 错误;高等
动物生殖腺内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B 错误;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分裂之前需用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C 正确;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 错误。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23、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
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
B.甲组细胞会发生互换现象
C.乙组细胞只会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
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 X 和一条 Y
答案 A
解析 果蝇体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体,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16,处于有丝分
裂后期,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4,表示减数分裂Ⅱ前期、中期或产生的精细胞,
A 正确;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 错误;乙组细胞
染色体数目为 8,可表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减数分裂前
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和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末期,C 错误;有丝分裂后期
细胞中含有两条 X 和两条 Y,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含有两条 X 或两条 Y,D 错误。
24、基因型为 AaBb 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
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
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
生任何变异,则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
为 AAbb 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 )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A.1/2 B.1/4 C.1/8 D.1/16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该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B、
Aabb 或 AaBb、AaBb,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
裂。由分析可知,当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时,只有 Aabb 减数第一
次分裂可产生基因组成为 AAbb 的细胞,比例为 1/2×1/2=1/4。当两个子细胞的
基因型为 AaBb、AaBb 时,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基因组成为 AAbb 的细胞所占比例
为 1/4。综上所述,无论该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属于哪种情
况,它们进入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基因组成为 AAbb 的次级精母细胞所占的比例均
为 1/4,B 正确,A、C、D 错误。
25、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某两栖类动物(基因型为AaBb)
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图 A 细胞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表
示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 正确;图 B 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细
胞质不均等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应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与
图示 a 和 B、A 和 b 分离不符,B 错误;图 C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卵细
胞形成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应不均等分裂,与题图不符,C 错误;图
D 细胞着丝粒分裂,且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在卵巢正常的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可能产生,D 错误。
26、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 XX 型,雄性蝗虫
R
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 XO 型。关于基因型为 AaX O
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 1条或 0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R R
D.该蝗虫可产生 4 种精子,其基因型为 AO、aO、AX 、aX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雄性蝗虫体细胞内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雄性蝗虫细胞中仅有一条 X 染色体,A 正确;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细胞性染色体为 X 或 O,即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
R
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 1 条或 0 条,B 正确;该蝗虫基因型为 AaX O,若不考
虑变异,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再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
种基因型,但该个体有多个精原细胞,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多
R
个,共有四种基因型,C 错误;该蝗虫基因型为 AaX O,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R R
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该个体产生的精子类型为 AO、aO、AX 、aX ,
D 正确。
27.【一】现有实验仪器和试剂: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
淀粉酶、蔗糖、淀粉四种溶液,斐林试剂、试管、37 ℃恒
温水浴锅、沸水浴锅。欲验证哺乳动物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
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实验处理如表:

验 A B C D E F
溶液
淀粉 + - - + - +
蔗糖 - + + - + -
淀粉酶 - - - + + -
蔗糖酶 - - + - - +
注:表中“+”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实验 A、B 的具体作用是__检测淀粉和蔗糖在自然条
件下是否分解为还原糖或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_。
(2)为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可以从
实验 C~F 中选择实验组合 CE 和 DF,还可以选择的实验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组合有__DE、CF__ ,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3)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与试剂,预测表中实验结果:__实
验 C、D 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余实验无砖红色沉淀__。
(4)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 37 ℃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
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
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 37 ℃时的浅,其原因是___20 ℃
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底物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
___。
解析 (1)设置实验 A、B 进行对照,可检测淀粉和蔗糖在自然条件下是否分解为还原糖,
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结合题表可知,为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
作用具有专一性,可以选择的实验组合有 DE 和 CF,CE 和 DF。(3)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
与试剂,可知实验 C、D 相应的底物被酶水解产生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
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余实验中底物未被水解成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无砖
红色沉淀。(4)因为 20 ℃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底物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
故将恒温水浴锅的温度由 37 ℃调至 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
出现砖红色沉淀的试管中的颜色会变浅。
【二】玉米植株高大,叶窄长,需氮肥多;大豆植株矮,叶
小而平展,需磷肥多。二者对 CO2的响应存在差异(如图 1),
生产上往往将二者间作(如图 2)。为探究在大气 CO2浓度(体
积分数为 0.03%)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对产量的影响,
科研人员将玉米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两种作物隔行
种植(间作),测得玉米产量间作时比单作时显著提高,而大
豆产量间作时比单作时略有下降。请回答: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1)研究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时,玉米能从大豆的根际环
境中获得部分氮,这种对氮元素竞争的结果,可刺激大豆
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玉米菌根所形成的菌丝桥也有利于大
豆对磷的吸收。作物吸收的氮能使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含氮
化合物如___ATP、叶绿素、酶、[H]__(答出两个即可)增
加,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2)玉米和大豆株高存在差异,与玉米单作相比,间作可降
低玉米对__光照和氮肥__的争夺。结合图 1、图 2 分析(仅
考虑地上部分),大豆间作时产量略低于单作时的原因可
能是 光照强度低、CO2浓度低 。
(3)在田间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应保持
良好的通风条件,而间作能全面改善田间作物的通风条件。
请从白天和晚上两个角度阐述通风条件的改善能提高作
物产量的原因_白天通风提高田间 CO2含量,促进光合作用,
夜间通风提高田间 O2含量,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提
高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_。
解析 (1)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含氮化合物有 ATP、叶绿素、酶、[H]等。(2)玉米和
大豆株高存在差异,与玉米单作相比,间作可以降低玉米对光照的争夺,间作还
可以降低玉米对氮肥的争夺。间作时由于玉米的遮挡,大豆获得的光照强度低;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间作时大豆周围环境中的 CO2浓度低,结合题图可知,在低浓度 CO2条件下,大豆
光合速率较低;因此大豆间作时产量略低于单作时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低、CO2
浓度低。(3)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通,白天通风可以提高田间 CO2含量,促进光合
作用,使合成的有机物增多,夜间通风可以提高田间 O2含量,促进植物的呼吸作
用,从而提高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
28.【一】图中 a、b 曲线为同一品种的高粱植株在温度适宜
环境中,分别处于水分正常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光合速率与
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在高粱的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
__水的光解__和 ATP 的合成。
(2)当水分亏缺,光照强度为 A 时,高粱植株是否能够生长?
不能_(填“能”或“不能”),判断依据是__水分亏缺对
应 b 曲线,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
(P/R)小于 1,说明净光合速率小于零,所以植物不能生
长__。光照强度在 D 点以后限制 a 曲线中 P/R 增大的主要
环境因素是___CO2浓度__。
(3)与水分正常相比,水分亏缺条件下高粱植株的光饱和点
将__变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 (1)在高粱的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将
水分解成氧和[H];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 ADP 与 Pi 发生化学反应,形
成 ATP。(2)由题干可知,水分亏缺对应 b 曲线,结合图示可知,当水分亏缺,光
照强度为 A 时,高粱植株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小于 1,说明净光合速率小
于 0,所以植物不能生长。光照强度在 D 点以后,即使提高光照强度,a 曲线中 P/R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不再增加,因此,光照强度在 D 点以后限制 a 曲线中 P/R 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CO2浓度。(3)光饱和点是指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
上升而增大,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
强度值。据题图分析可知,水分亏缺条件下高粱植株的光饱和点比水分正常时的
小。
【二】、玉米是 C4植物,其叶肉细胞中含有 PEP 羧化酶(进行
CO2固定的关键酶,对 CO2有较高的亲和力),花生是 C3植物,
叶肉细胞中不含 PEP 羧化酶,C4植物能够利用叶片内细胞间
隙中含量很低的 CO2进行光合作用,而 C3植物则不能。图 1
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图
2 表示将玉米的 PEP 羧化酶基因导入花生后,测得光照强度
对转基因花生和原种花生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图 1 中 9:30~11:00 之间,与玉米相比,花生的净光
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夏季气温升高后,部分花生叶片气
孔关闭,但花生的叶肉细胞中不含 PEP 羧化酶,不能利用
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 CO2进行光合作用,CO2供应不足,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影响暗反应__;
2 -2 -1
(2)图 2 中,光照强度小于 8×10 (μmol·m ·s )时,转
基因花生和原种花生的光合速率几乎相同,主要是因为
此范围内光照强度是影响二者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CO2浓度并未成为限制因素 。
(3)某兴趣小组在分析图 1 和图 2 后认为,由于导入了玉米
的 PEP 羧化酶基因,花生在进行光合作用时,CO2被固定
后 C 的转移路径会发生变化,请提出一种方法对该结论是
否正确进行探究:___将两种花生置于特定环境中,给其
14
提供 CO2,检测并记录放射性物质的转移过程___。
解析 (1)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图 1 中仅为净光合速率,缺少呼
吸速率的数值。(2)图 1 中,在夏季晴朗白天,9:30~11:00 之间气温较高,蒸
腾作用增强,为减少水分散失,部分花生叶片的气孔关闭,胞间 CO2浓度降低,但
花生的叶肉细胞不含 PEP 羧化酶,不能利用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 CO2进行光合作
用,CO2供应不足,暗反应过程减缓,因而在 9:30~11:00 之间,花生的净光合
速率会出现下降,玉米则不会出现下降;净光合速率可以用 O2的释放速率表示。
(3)图 2 中,转基因花生和原种花生最大的不同是转基因花生对 CO2的固定能力较
2 -2 -1
强。当光照强度小于 8×10 (μmol·m ·s )时,限制二者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
因素是光照强度,不是 CO2浓度,因而其光合速率几乎相同。(4)利用同位素标记
14
法可以追踪物质的运行规律,欲追踪 C 的转移路径,可给两种花生均提供 CO2,
检测并记录放射性物质的转移过程即可。
29.(10 分)图甲、乙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性动物体内细胞
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量变
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1) 甲细胞处于 有丝分裂后 期,它发生在图丙
中的__⑥___阶段。
(2) 乙细胞的名称为__初级卵母细胞__,基因 B 与 b 的分离
发生在图丙中的__①__阶段。
(3)图丙中,曲线①②阶段形成的原因是 同源染色体分离后,
细胞一分为二 ; 曲线②③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着丝粒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___;曲线 ②③④ (填编号)
阶段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4)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Ⅰ时,③和④没有分离,减
数分裂Ⅱ正常,最终形成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
基因型为 AaB,则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AaB 或 b__。
【解析】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行为,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
裂后期;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有联会现象,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图丙中,OB
段表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 表示有丝分裂。(1)据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有丝
分裂的后期,它发生在图丙中的⑥阶段。(2)据分析可知,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
前期,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单体,叫
做四分体。因此,此细胞中含有 2 个四分体,基因 B 与 b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后期,对应图丙中的①阶段。(3)据分析可知,图丙中,曲线①②阶段染色体数
目减半,形成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后细胞一分为二;曲线②③阶段染色体数
目暂时加倍,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减数分裂Ⅱ过程中
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对应曲线②③④阶段。(4)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Ⅰ时,
③和④没有分离,减数分裂Ⅱ正常,最终形成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基
因型为 AaB,若此极体与卵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则该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AaB,若此极体由第一极体分裂产生,则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b。
{#{QQABTQAAggCgAAAAARgCQwliCEEQkACAACoOxBAIMAAAQB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