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长征七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七律(lù) 云崖(yá) 等闲(xián)
B.迤逦(yí) 逶迤(yí) 铁索(suǒ)
C.长征(zhēng) 磅秤(bàng) 磅礴(páng)
D.岷山(mín) 蒙骗(méng) 乌蒙(méng)
2.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围追堵截 无边无际 B.云涯暖 翻山越岭
C.气势磅礴 腾细浪 D.尽开颜 水流湍急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动的泥丸。
B.这两句诗承接首联“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万水”两个字,直言环境恶劣。
C.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七律 长征》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从“寒”字可以体会到( )
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使人感到很冷。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应理解为( )
A.毫不畏惧长征的艰难,只以闲暇的乐观态度对待征途艰难
B.不怕征途艰险,山高路远只当作度过空闲
C.不怕征途困难,山高路遥只当作平常事一般
8.课内阅读。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 。
(2)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 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 诗。
(3)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其中“万水”以 和 为代表,“千山”以 和 为代表。
(4)翻译下列诗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 ,这是实际的山;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 ,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7)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雄壮的“征难图”?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似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小马,也让因缺药而致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了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胛。
“首长,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稍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战士的手颤抖着。
晚上,警卫员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是那几块青稞饼。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强壮—
艰苦—
(3)给短文中画” “的句子选择一种最恰当的理解,在括号里打“√”。
①战士感到死亡越来越威胁着自己,害怕得手颤抖。
②在危难中,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战士被感动了。
(4)当首长打开纸包,看到那几小块青稞饼时,他会想些什么?请写一写。
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充分表达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辛,为了革命胜利甘愿付出一切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有那么一群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人,我们也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做一个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人。
写一篇关于“坚持不懈”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要求文笔流畅,不能抄袭。
5 长征七律(提高)2023-2024学年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易错培优必刷卷(统编版)
1.【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七律”的“律”应读“lǜ”。
B.有误,“迤逦”的“逦”应读“lǐ”,指(形)曲折连绵。“逶迤”的“迤”应读“wēi”,指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C.正确。
D.有误,“蒙骗”的“蒙”应读“mēng”,指欺哄。读“méng”时,指蒙昧。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云崖暖”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江》,云崖:指高耸入云的山崖。“涯”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朗读技巧的掌握。划分诗词的朗读节奏一般按音节并结合意思划分。
【解答】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
A、B、D正确。
C.错误。翻译: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故正确划分为:金沙/水拍/云崖暖。
故选:C。
【点评】诗歌节奏的划分,一般来说,一个单个的词或意思紧密的词组就是一个节奏,所谓意思紧密就是不能拆开来读,如果拆开读听起来就会显得不连贯,缺乏诗的韵律。
4.【答案】B
【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A、C对这两句诗理解无误;
B.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翻译: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万水”两个字,是说路途遥远。
故选:B。
【点评】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
5.【答案】C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能力,《七律 长征》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解答】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故为C。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概括中心思想是阅读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我们是否学懂一篇文章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要努力掌握这种本领。
6.【答案】A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了红军过金沙江时的惊险场面,从“寒”字可以体会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故选:A。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7.【答案】C
【分析】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解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故选:C。
【点评】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平时做有心人,而且要多做笔记,多归类积累整理,才能熟练做题。
8.【答案】(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抒情;七律;
(3)金沙江;大渡河;五岭;乌蒙山;
(4)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5)夸张 比喻 渺小;
(6)C;
(7)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过大渡桥、翻岷山;
(8)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分析】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解答】(1)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心句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因此这句是中心句。
(2)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抒情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七律诗。
(3)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万水千山只等闲”总起全文,表现了红军不怕长征途中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表现这一精神,诗人选取了红军长征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及事物,结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可知,“五岭和乌蒙山是“千山”的代表,金沙江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4)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是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5)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山势凶险,这是实际的山;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渺小,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6)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暖”和“寒”写的是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这两场战斗给人的心里感受。故C不对。
(7)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过大渡桥、翻岷山这几幅红军长征途中雄壮的“征难图”。
(8)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歌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故答案为: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抒情;七律;
(3)金沙江;大渡河;五岭;乌蒙山;
(4)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5)夸张 比喻 渺小;
(6)C;
(7)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过大渡桥、翻岷山;
(8)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9.【答案】1.几块青稞饼;
2.魁梧 艰难;
3.(2)√;
4.多好的战士啊!面对死亡的威胁,他还是选择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分析】本文主要写了在艰难的行进途中,首长把仅剩的几块青稞饼分给了几天没吃饭的两名战士,而战士并没有吃青稞饼,而是在临终前让警卫员把青稞饼交给了首长。文章赞扬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不惧牺牲的崇高品质。
【解答】1.本题考查拟写文章标题。通读全文可知,几块青稞饼是本文的线索,首长把青稞饼留给了战士,而战士又在牺牲时把青稞饼留给了首长。因此可拟写标题为“几块青稞饼”。
2.本题考查从文中找近义词的能力。强壮:(身体)结实,有力气。它的近义词是“魁梧”。艰苦:艰难困苦。它的近义词是“艰难”。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战士的手颤抖着”,这句话的前文是首长把几块青稞饼分给了战士,据此可以知道,战士是被首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到了。因此(2)正确。
4.本题考查揣测人物心理活动。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可围绕首长的惊讶,对战士的赞美、敬佩等来写。
故答案为:
1.几块青稞饼;
2.魁梧 艰难;
3.(2)√;
4.多好的战士啊!面对死亡的威胁,他还是选择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一、审题立意: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坚持不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
二、选材分析:
“坚持不懈”的意思是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想一想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抓住“坚持不懈”这一主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材,选择最想与大家分享的去写。可议论,可抒情,可叙事。
三、构思指导:
如以“我学会了坚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首选由“纸花”引出所要写的内容及主题。
2、中间为重点部分,具体通过典型的事例﹣﹣我坚持“做纸花”来说明所要表达的主题,注意动作、心理等描写。
3、结尾可总结全文,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解答】范文:
我学会了坚持
每当我看到那朵手工制作的纸花,朝我绽放着笑脸时,我都会想起那次手工折纸花的情景。因为那朵纸花让我学会了坚持,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星期六,我做完了作业。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杂志时,突然在杂志上看见了很多手工纸花的制作方法。我想,要是自己能够做一朵纸花该多好呀!我说干就干。
我把白纸、小剪刀等材料准备好,就开始制作起纸花了。按照杂志的制作方法,首先,我裹花“茎”。我把花茎在筷子上裹一圈,粘上。结果,花茎一边在上面,一边在下面。“看来,这次失败了”。我叹气道。可我毫不气馁,并下定决心要重新制作这朵纸花。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也成功地裹好花茎。下一步就是制作花朵了,在制作花朵的过程中,又忘记了折花瓣,做出来花朵像块奇怪的石头,完全失去了花的姿态。
“唉!看来这朵纸花肯定无法制作成功”,正当我准备放弃时,想起了一句话:“做事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它让我充满信心,于是我重新开始制作起来。
我完成了第一步﹣﹣制作花茎后,就把皱纹纸在筷子上缠一圈,再折一下,并贴起来。我不知折了多少次,也不知缠了多少回,最后这朵纸花终于诞生了。我看着这朵纸花,欢呼道:“耶,我成功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妈妈看着我的作品,说“这花可真漂亮啊”。我的心甜滋滋的。
这次折花让我学会了坚持,它告诉我:“做事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在以后学习中,我会变得更坚强,更懂得坚持。
【点评】本文“我学会了坚持”构思大胆新颖、有独创性,作者讲述了自己折花的故事,从而认识到“做事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故事发人深省,主旨“坚持就是胜利”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