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备课}人教版地理七上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备课}人教版地理七上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4-11 15:4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济南市历城区教学研究室 张秀娟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组,每组4人,每组一个地球仪。讲台上摆放大地球仪和经纬仪。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宫》和《步步惊心》电视剧的热播,使“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成为最时尚和最流行的词语,也成为很多人的梦想,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吗?古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多维互动,学习新课
授课环节如下。
环节一:观看──记录
【学生活动】
观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穿越时空》,演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记录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 古代人凭直觉认识世界──“天圆地方”
② 视野扩大,人们臆想中──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③ 麦哲伦环球航线──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拓展: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和现象有哪些?
海边看船……
【设计意图】
播放多媒体课件《穿越时空》,激发学生学习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趣,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简要记录经历的四个阶段,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地球是个球体,让学生了解、体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例来说明地球是球体,旨在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环节二:描述──计算
【学生活动】
描述
1.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最大周长:
地球表面积:
2.用示意图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诗词描述大小
坐地日行八万里……
计算
1.人的步幅约0.75米,绕赤道一周,需要走多少步?若按照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走,需要走多长时间?
2.传说中的“土行孙”能够遁地飞逃,假设他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横穿地心,达到与出发地对应的地点,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
三种描述方式中,一是用数据描述,直截了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是用示意图描述,实现文图转换;三是用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给抽象数据赋予感彩,增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通过计算、对比,让学生对地球大小有更深入的、感性的认识。
环节三:观察──归纳
【学生活动】
观察
1.观察经纬仪和地球仪,找出地轴、南极、北极、经线和纬线,说出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2.观察地球仪,描述经度和纬度在地球仪上的排列规律。
3.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和0°、180°、20°W、160°E经线,说明它们的重要性。
归纳
1.归纳比较经纬线的特征
特征 纬线 经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2.归纳比较经纬度的划分
特征 纬度 经度
0°起点
变化规律
代号
半球划分
拓展
①思考:为什么不用0°和180°划分东西半球?
②用简图表示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示例如下)
【设计意图】
经纬线的特点虽是重点,但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不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即可完成。经纬度的划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充分运用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结合板图及时点拨,纠正,答疑,解惑。东西半球的划分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先在图上找到4条重要经线,思考为什么不用0°和180°划分东西半球?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经度划分和东西划分半球略图”,让学生通过动手绘制简图,理解东西半球和东西经度的范围差异,突破教学难点,并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图表述地理事物的技能。
环节四:判读──定位
【学生活动】
判读
①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找出上海、北京、纽约、伦敦,说出其经纬度。
②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找到“117°E,39°N”“ 123°W,49°N”和 “151°E,32°S”三个地点,找到附近是哪个城市?
定位
利用经纬网进行位置定位的规则:
①分清经线和纬线;
②分清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
③用经纬度定位。
拓展:绘制简易经纬网,并且利用其进行定位。
【设计意图】
经纬网的判读与定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学习了经纬线和经纬度之后,首先让学生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进行判读(两种形式的判读),然后归纳总结利用经纬网定位的规则,最后让学生自己绘制简易经纬网并进行定位练习。上述步骤的设计由判读到寻找规律再到绘图应用的顺序,遵循了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循序渐进原则,将难点分解细化,逐个突破,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是立体的,而绘制的经纬网则是平面的,由立体图转换为平面图,培养学生图图转换能力。
四个环节(观看──记录、描述──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观察──归纳、判读──定位)的设计,由直观到抽象,由动眼动口到动手,由易到难,对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活动的设计为先自主学习,再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归纳,从而得出结论。每个环节小组学习结束后是展示交流,展示是组员集体展示,边演示边讲解,分工合作,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构建梳理,归纳小结
【学生活动】
构建思维导图
梳理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
构建思维导图,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构建。通过对学习过程的梳理,找出“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之间的联系,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概括、梳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知识体系。
四、课外实践,布置作业
1.上网查询资料,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模拟“海边看船”,把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
《地球和地球仪》同步试题
济南市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课题组
【慧眼识图】
1.读图填空
(1)请在左图字框中填出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
(2)请在地球仪相应位置的字框里填注: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
2.描图绘图
(1)按要求描出经纬线,并写出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2)按要求描画经纬线,并写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3)请根据示例绘出南半球、东半球的简图,并写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读图连线:请将图示内容与正确的描述用线连起来。
4.识图填空:请根据经纬网上点的位置判断经纬度。
【图说地理】
1.读图判断: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1)A点的经纬度是90°W,60°N。 ( )
(2)B点位于中纬度。 ()
(3)C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 )
(4)D点位于南温带。 ()
(5)D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 ( )
2.图释导学:关注灾区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33.1 ( http: / / www.21cnjy.com )°N,96.7°E)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从北京(40°N,116°E)赶赴地震灾区指导救灾工作。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经纬网图中,用“○”标注北京和玉树县,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甲、乙、丙三地附近的网友通过网络,纷纷表示希望参加玉树的抗震救灾工作,下面是他们聊天的部分内容。
甲地附近网友:我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去玉树需要往西北方向走。
乙地附近网友:我位于东、西经的分界线上,去玉树要往西南方向走。
丙地附近网友:我位于热带,气候终年炎热,去玉树需要往正东方向走。
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判断他们聊天的内容是否有误?如果有误,请加以修改。
(3)对比乙、丙两地,进行填表。
乙 地 丙 地
经、纬度位置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在玉树的什么方向

参考答案
【慧眼识图】
1.(1)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略
2.(1)纬线:圆,不都相等,东西;经线:半圆,都相等,南北
(2)纬度:赤道,90°,经度:0°经线,180°
(3)赤道,20°W与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
3.
4.A(20°W,40°N)B(20°E,40°N)C(20°W,40°S)D(20°E,40°S)
【图说地理】
1.(1)(√)(2)(×)(3)(×)(4)(√)(5)(√)
2.(1)画图略,北京在玉树的东北方向
(2)甲乙丙说法均有误,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于低纬度,终年炎热,方向正确;乙在东半球上,不在分界线上,方向正确;丙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去玉树往东南方向。
(3)
乙 地 丙 地
经、纬度位置 60°N,140°E 80°N,80°E
东、西半球 东 东
南、北半球 北 北
在玉树的什么方向 东北 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