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昌平区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3 10:3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十五中高二海文湖中考试试卷
2023.11
一、本大题共6小愿,共18分。
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一6题。
1.下列各组语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离骚”者,犹离忧也
见犯乃死,重负国
B.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若知我不降明
C.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D.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2.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回到
B.其文约,其辞微
微:细腻
C.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平:平坦
D.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橹:大盾牌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幸蒙其赏赐
B.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振长策而御字内
D.冀幸君之一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追亡逐北
惠等哭,舆归营
B.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王怒而迁之
C.其一人夜亡,告之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D.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的教育家,提出了“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
等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使用的学习方法。《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
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
合称“四书”。
B.《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记
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
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将屈原、贾谊合写为《屈原贾生
列传》。屈原,名平,战国中后期的楚国人。屈原创制了“楚辞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1
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C.《苏武传》选自《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
元年(前206)到主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
家、文学家。
D.《五代史怜官传序》,选自纪传体史书《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后世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本文中的“庄宗”是五代后唐的建立者李存
勖。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带有“自传”色
彩的小说,主人公大卫的成长经历与狄更斯的生平有相似之处。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
事,运用夸张的漫画式的手法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
出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B.《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对世界文学作出
巨大贡献的托尔斯泰还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雾都孤儿》等作品。小
说以《复活》为题,探讨的是人的精神的“复活”。
C.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凭借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著
有《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等作品。在小说中,海可以象征
着世界,它有美丽的外表,也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
而老人的搏斗象征着他不屈于命运的安排。
D.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誉为是“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
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也是拉丁美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一11题。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候,父萌嗣。王
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
余人。崇同郡人逢安、东海人徐宣等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初,崇等以困穷为
寇,无攻城徇地之计。众既浸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以言辞为约束,
无文书、旌旗。王莽遣军击之,崇等欲战,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
是号曰赤眉。遂大破之。
初,赤眉过式,掠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军中。及恭随崇等降更始,即封为式侯。
恭以明经数言事,拜侍中,从更始居长安。盆子与茂留军中,主刍牧牛,号曰牛吏。及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