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A
B
1、这两幅图片都叫做聚落。根据他们,你能描述一下什么是聚落吗?
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聚落,不单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总之,聚落就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乡村和城市
2、A和B各是反映哪里的景观?
A地是城市景观,B地是乡村景观。
1、你认为聚落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两种:乡村和城市
乡村和城市
A B
同学们了解乡村吗?你能不能谈谈你所知道的一些乡村风光?
乡村和城市
乡村和城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乡村风光:
农田、小道、池塘、果树 …………
你觉得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哪些生产活动?
耕地、捕鱼、种树、放牧……(视频)
乡村和城市
所以就产生了乡村聚落的不同类型: 即农村、牧村、渔村、林场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城市又有哪些风光呢?住在城市里的人们都从事哪些生产活动呢
乡村和城市
高楼、商店、医院、
学校、高速立交公路……
城市聚落:
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等,或在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工作。
哈佛大学
比一比: 乡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自然景观改变的大小
密集 高度
乡村
城市
小 低 差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大 高 好 多 多 多 无 无 无 大
人口密度 人员职业构成 经济特点 住房结构 交通方式 聚落规模
城市
乡村
大
小
简单
复杂
以工业为主
以农业为主
楼 房
平房
复杂
简单
大
小
你肯定知道
亚洲
非洲
欧洲或北美洲
A
B
C
世界各地乡村聚落不同的景观
聚落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请结合以前学过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思考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
进一步思考:人类早期的聚落在哪些地方形成?
聚落与环境
是在这些地方吗?
交通便利(沿线、沿海等地)
地形平坦
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水源充足(井、泉、河湖等地)
?
聚落
聚落与环境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平原地区
世界上最早出现聚落的地区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中国
中美洲
世界最早出现的聚落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
6000多年前的居民为什么
选择这里作为聚居地?
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
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 年前
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当时南京市区
的中心鼓楼岗一带,就有原始居民居住
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这里挖掘了面积约
11万平方米的北阴阳营原始村落遗址
他们以采集、捕鱼、狩猎和原始农业为主。
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废墟
1922年,先是在德信地区的摩亨佐达罗,后又在西旁遮普的哈拉帕发现古城遗址,它们统称为哈拉帕文化。其存在时期,估计为公元前2500~1500年,但也有一说上至公元前3500年,从而使这两个城市成为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城市。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摩亨佐达罗占地达260公顷,人口约为2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最早的城市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
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油带来的城市
大庆市我国最大的石油城,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庆油田中心—萨尔图,原为草原野甸,1955年开始建设,1959年9月26日“松基3号井”喷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时值建国10周年大庆前夕,正式取名“大庆油田”。
天生就是首都的城市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始建于1956年,为了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及加强对各州的控制,仅用41个月的时间就把海拔1200米、一片荒凉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1960年4月21日新都落成时只有十几万居民,而今已变成一座2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
聚落建筑特色与环境
你家要盖新房,在两张图片中选哪一种,为什么?
再想想:聚落建筑的差异各什么有关?
竹木双层结构 上层住人 通风避湿
就地取材 下层养畜、堆物
傣家竹楼
天然黄土 就地取材
深藏土中 冬暖夏凉
黄土高原窑洞
聚落与环境
雪块为砖 就地取材
圆形屋顶 避开强风
雪下通道 聚暖防寒
北极雪屋
民居建筑风格 当地自然环境
西亚的村庄
傣族的竹楼
因扭特人的冰屋
黄土高原的窑洞
平顶、厚墙、小窗
干旱,白天炎热
昼夜温差大
双层竹楼(木楼)
高温多雨,潮湿
低矮、无窗
厚墙、圆形
严寒多雪
利用黄土层
挖凿成窑洞
干燥,土层厚
黄土的直立性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江南水乡
顶斜檐宽 防雨防晒
依水而筑 方便灵活
圆形结构 避开强风
封闭严密 昼夜温差大
容易拆卸 适合游牧生活
蒙古包
泰国“高架屋”
旱季里上楼下楼,雨季里跨出门槛就是河,坐着小船来回跑。
日本的轻木质房屋 可以减少地震伤亡
各地民居的差异除了受自然环境外,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宗教习俗、历史文化
聚落与环境
拉萨的八廓街民居群是围绕大昭寺发展起来的,是城镇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此三色分别寓示火、云、天,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维吾尔族民居在建筑装饰方面,多用虚实对比,重点点缀的手法,廊檐彩画、砖雕、木刻以及窗棂花饰,多为花草或几何图形;门窗口多为拱形;色彩则以白色和绿色为主调,表现出伊斯兰教的特有风格。
客家土楼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倭寇入侵、年年内战的情况下,要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结,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样式。于是,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亡,共荣辱。
聚落与环境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3、传统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2、传统民居的去留
1、列举世界文化遗产
拆?留?
北京四合院
外国游客 说:………
北京市城建局领导
北京老百姓
北京房地产开发商
福建土楼
文化遗产
水 城 威 尼 斯
平遥古城城楼
“日升昌”票号
宏村
宏村
西递村
木王府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世界上多数聚落都在发生变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世界遗产——人类的无价之宝
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乡村与城市
二.聚落与环境
1.聚落分布与环境
2.聚落建筑特色与环境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传统名居的去留
2.世界聚落文化遗产
课堂巩固
2、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有( )
①地形 ②资源 ③土壤 ④水源
⑤气候 ⑥交通
1、民居与其所在地搭配正确的一组
是( )
A、高脚屋—黄土高原 B、平顶屋—西亚
C、窑洞—西双版纳 D、竹楼—北极地区
B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连线题(将乡村聚落类型与人们从事
的生产活动连接起来)
农村
渔村
牧场
林场
伐木
种植
放牧
捕鱼
?
资源
聚落产生和它们的关系?
聚落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