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铸脊梁,自信实兴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议论文。与教材所编选的其他议论类文章不同的是,这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当时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抗日军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文章短小精悍,对敌人的讽刺犀利如刀,对中华儿女的歌颂热情似火,能充分显示出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语文熏陶的极好文本。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议论文阅读基础,在教学本文时,学生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章的内涵和价值。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讨论、问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和体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方法与工具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写给中国青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
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鲁迅先生的诗歌是富有力量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更是如此。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政府的腐败无能,救国无路,且常常散播不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言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先生针对这一论调,发出了自己的呼号,写下了这篇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感受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二、活动一:课前预习
(一)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逼进,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先生用他尖锐犀利、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且介亭杂文》:收录鲁迅1934年所作杂文37篇,1937年7月由上海三闲书屋出版。“且介亭”源于鲁迅居住地为“半租界”,“且介”即“租界”二字之半,“亭”即上海常见的“亭子间”。1935年12月30日,鲁迅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说:“这一本集子和《花边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鲁迅先生借用“且介”二字,既讽刺了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及其犀利的笔锋。这无疑是鲁迅先生的“硬骨头”风范。
(三)字词积累:
1. 读准字音
渺miǎo茫 诓kuāng骗 家谱pǔ
脊jǐ梁 前仆pū后继 拜佛fó 脂zhī粉
摧cuī残 污蔑miè 倘tǎng若
笼lǒng罩zhào 抹mǒ杀 玄xuán虚
慨kǎi叹 省xǐng悟 切qiè实
摧cuī残 宰zǎi相
2. 理解词义:
诓骗:说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寻求佛法。后来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三、活动二: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解题释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应采用什么语气来读?
预设:反问语气。
(二)速读全文,初步感知文体特点
1.本文和以前学过的议论文有什么不同?
2.按照驳论文思路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预设:
树靶子:(1-2)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打靶子:(3-5)通过驳论证的过程驳倒对方的论点。
立论点:(6-8)明确树立自己的观点,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
得结论:(9)得出最终结论。
四、活动三:细读全文,研读赏析
任务一:研读第1-2自然段,找出敌论点和敌论据,并感受作者的讽刺意味。
资料助读:
A、“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
B、“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C、“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社论。
D、1934年 ,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预设: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论据:A、信地信物 B、信国联 C、求神拜佛
讽刺意味分析:
语句: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分析:“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
任务二:研读第3-5自然段,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反驳敌论点的?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3.敌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这造成了敌论证中怎样的漏洞?
预设:
1.第三段论证不再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了的是“他信力”;第四段论证一味求神拜佛,发展的是“自欺力”,直接批驳对方论点的错误。
2.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3.敌论点中:“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范围大;敌论据中:“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这是属于偷换概念和以偏概全。
任务三:细读第6-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 作者抓住敌论点中的漏洞提出了什么观点?
2. 作者举出了哪些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3. 对于作者提到的几类人,你是怎么理解的,可以分别举出几个例子吗?
4. 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的现状如何?用原文回答。
预设:
1.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 举例论证,举了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3. ①“埋头苦干的人”:指为中国发展努力实干的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如: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近现代有:“三钱”、王进喜、南仁东、袁隆平等为中国发展进步做贡献的人。②“拼命硬干的人”:指历史上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如:陈胜、吴广、岳飞、文天祥、李自成、洪秀全、邓世昌、戚继光……近现代有:毛泽东、周恩来、黄继光、等革命者。③“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屈原、海瑞、包拯、杜甫、范仲淹、白居易、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近现代有: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④“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如:王阳明、玄奘、鉴真、谭嗣同、李大钊……近现代有:毛泽东、邓小平、华罗庚、张伯生、汤飞凡(“中国疫苗之父”)、屠呦呦等。
4. 从人数上:何尝少呢;从特征上: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从处境上: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
任务四:快速阅读第9自然段,找出其中的一连串比喻,并体会其意思。
预设:“脂粉”,比喻统治阶级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和御用文人;
“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五、活动四:延伸拓展:试结合你的成长和阅读经历,根据提示语,补续下面两段话,构成排比段。
提示语:中国精神在哪里?在英雄的生命和鲜血里!1840年以来,中国受尽列强欺辱,14年的艰苦抗战,他们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得艰苦卓绝,打得可歌可泣!
中国精神在哪儿?______!_________。
中国精神在哪儿?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本文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作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通过驳论证批驳了对方的论点,通过正面立论间接反驳了对方论点,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鼓舞了民族的自信心。
六、结束语
从此文中我们了解了“自信力”,看到了鲁迅先生造出的“他信力”“自欺力”,他用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批驳自拥“自欺力”的人们,更显“中国的脊梁”的坚挺,有了这些脊梁,我们明白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渡过那贫弱黑暗的时期;正因有了自信,我们才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即使,我们只是“萤火”,也要有“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志气,用青春热血建设美丽祖国。
我们一起面向未来,风雨同舟,让祖国因我们而更加美好,我们因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让我们自信地呐喊一一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七、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模仿这个语段的句式,用排比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