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训练卷(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训练卷(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8 11:00:27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训练卷(一)
一、选择题
1.“相对论有点像一座两层的建筑……”爱因斯坦这里所说的“两层”是指(  )
A.时间和空间 B.古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
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D.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适用于除了引力以外的一切物理现象;广义相对论则提供了引力定律,以及它同自然界别种力的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爱因斯坦曾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经上海,受到上海各界和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在上海,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瑞典驻上海总领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此间正式通知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此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  )
A.使人类深刻地了解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让人类发现了更远的天体
C.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1916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密的定量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爱因斯坦因此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量子理论是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因此答案为C。
爱因斯坦是因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获得诺贝尔奖,ABD与量子论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光量子理论是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3.我国勘探部门能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主要依据于李四光的(  )
A.蜓化石研究成果 B.地质力学理论
C.第四纪冰川研究 D.大陆板块学说
【答案】B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我国勘探部门发现大庆油田这样的史实,B正确。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李四光的成就,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我国勘探部门发现大庆油田。
4.1894年,詹天佑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并成为会员,他是首位进入该学会的中国会员。该学会吸收詹天佑为会员主要是因为他(  )
A.曾经留学美国并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B.得到清政府的重视并在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
C.与在华的英国工程师建立了合作关系
D.在铁路建设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答案】D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题干叙述了一个事实,即1894年詹天佑作为第一个中国籍会员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仔细分析,这一科学技术性质的学会不会因为是否受到政府重视和与其他人合作关系是否良好来确定哪个人入选会员,所以BC都不对。
学习成绩优异只是书面知识,排除 A。
联系教材史实,詹天佑铁路建设成就突出,尤其是滦河大桥铁路的修建,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无法解决,詹天佑克服技术难题,成功建成滦河大桥,树立了自身在当时工程界的地位,并于同年被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会员,所以答案为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的成就,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詹天佑的成就主要是在铁路建设上。
5.2011年5月26日铁道部举行纪念詹天佑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历时四年,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下列关于京张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揭开了中国自筹自建铁路的序幕
B.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C.粉碎了帝国主义掠夺京张铁路的企图
D.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筑路水平
【答案】D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人”字形路线和直井施工法,是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的创新之举,但不能说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先进水平。况且,“人”字形路线,在美洲的一些矿山早已出现,故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的成就,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人”字形路线和直井施工法,是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的创新之举。
6.“相对论也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它不仅仅是物理学本身的革命,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思想领域的深刻震动和反思。它影响了整个科学,影响了整个世界。”这说明相对论(  )
A.有利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C.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D.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生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思想领域的深刻震动和反思”等体现了相对论在思想方面上的影响,故C正确,排除A、B。
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相对论提出之前,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材料强调的是相对论在思想上的影响。
7.四位同学分别对詹天佑和中国铁路史做了研究,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第一步 第二部
甲 参观“中国铁路博物馆”,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史 得出“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是中国铁路建设落后造成”的观点
乙 参观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观察“人”字形路线,体会技术难题的突破 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
丙 查阅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 得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的结论
丁 阅读《詹天佑评传》,了解詹天佑与中国铁路的建设的历史 得出詹天佑一面支持铁路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通过阅读《詹天佑传》,了解其与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可以得知詹天佑保路运动的结论,D正确。
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反映的是顽固派的思想保守的特点,而不是铁路建设技术落后的问题,排除A。
仅仅依靠“人”字形路线,并不能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存在论证力度不足的问题,排除B。
仅仅凭借“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并不能推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铁路事业,存在论证力度不足的问题,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的成就,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抓住材料的共同点作答即可。
8.科学理论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否定中发展。下列对应的科学家对科学理论所作出的贡献,后者对前者既是否定又是发展的是(  )
A.牛顿——爱因斯坦 B.普朗克——爱因斯坦
C.拉马克——达尔文 D.瓦特——法拉第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相对论的准确把握。相对论将经典物理学囊括在了里面,体现的是继承和发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准确识记力学体系发展演变的知识点。
9.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
A.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B.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C.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
D.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其成就都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对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和量子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C、D都是其成就的共同影响;B表述不确切。
【点评】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些定律只有在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时空绝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并提出了质量互化原理;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是全盘的否定,它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
10.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出席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卓别林笑着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  )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大科学家不如知名艺术家火爆
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 D.相对论并非常人都能理解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说明爱因斯坦相对论比较高深,一般人不容易理解,D正确。
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爱恩斯坦的话强调的是相对论难以理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爱因斯坦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如果你要解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你就不要去理会你自己的限制。”
材料二:据英国米切尔·怀特《牛顿:最后的巫师》记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个收藏者手里购买了一批有关牛顿的秘密资料。通过几年的研究,凯恩斯于1942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俱乐部发表了一次名为“牛顿其人”的演说,给出一个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牛顿形象,即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了一篇文章,对牛顿的一生作了如下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概括他们取得科学成就的共同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恩斯和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牛顿的?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
【答案】(1)关系: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条件:继承与发展;创新。
(2)评价:凯恩斯认为,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爱因斯坦充分肯定了牛顿一生热爱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品质。
不同:着眼点不同;角度不同;获取的史料信息不同。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调用已学知识的能力,两者都是物理学的成就,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理论有否定,但注意并不是完全的否定,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关键句:“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
(2)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分析归纳需要结合“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等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可以总评价对象的角度、着眼点、史料的选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故答案为:(1) 关系: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条件:继承与发展;创新。
(2) 评价:凯恩斯认为,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爱因斯坦充分肯定了牛顿一生热爱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品质。
不同:着眼点不同;角度不同;获取的史料信息不同。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相对论和经典物理学的掌握。
12.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
材料二: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从1955年起,京广铁路开始修建复线,至1988年,全线宣告完成全部复线的建设,经过多次提速后,自北京至广州的客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小时,武汉到广州的时间也缩短到11个小时左右,……2005年6月,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始建设,于2009年11月全线建成,建设工期用了4年半,设计时速350公里,武汉到广州的全程最短运行时间3小时,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北京—武汉段全线建成,北京至广州全程运行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
——《楚天金报 三条粤汉铁路见证巨变》
材料四: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里程(公里) 统计年份
单位 公里/每万人 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128000 2006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京张铁路修筑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广铁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比较中国在世界铁路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的看法。
【答案】(1)必要性:①为了促进北方经济发展交流和巩固西北边防,必须修筑京张铁路;②中国人自己修筑京张铁路,能洗刷耻辱,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特点:①政府制定计划,明确任务;②公营与民营相结合;③新建与改旧结合,提高道路的技术含量;④成效显著,意义重大。
(3)特点:建设速度日益加快;运行时间日益缩短。
原因:①国家重视铁路的事业,加快建设步伐;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和财力日益增强;③铁路建设技术和火车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
(4)地位:中国铁路总里程处世界领先地位;但人均公里数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看法:①铁路发展符合我国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广的国情;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铁路建设步伐将会更快;③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引进先进技术;④要建设安全系数高、运行速度快、服务质量优的国际一流的铁路交通网。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交通的发展历程。
(1)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2)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紧扣材料中“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3)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从1955年起……至1988年”“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小时”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综合所学,可以从政府重视、经济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4)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从总里程与人均里程分析。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学生综合所学归纳,可以从国情、综合国力、技术、服务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故答案为:(1) 必要性:①为了促进北方经济发展交流和巩固西北边防,必须修筑京张铁路;②中国人自己修筑京张铁路,能洗刷耻辱,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特点:①政府制定计划,明确任务;②公营与民营相结合;③新建与改旧结合,提高道路的技术含量;④成效显著,意义重大。
(3) 特点:建设速度日益加快;运行时间日益缩短。
原因:①国家重视铁路的事业,加快建设步伐;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和财力日益增强;③铁路建设技术和火车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
(4) 地位:中国铁路总里程处世界领先地位;但人均公里数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看法:①铁路发展符合我国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广的国情;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铁路建设步伐将会更快;③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引进先进技术;④要建设安全系数高、运行速度快、服务质量优的国际一流的铁路交通网。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近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掌握。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筴、水利诸书。授简讨。分礼闱,与同官魏南乐不协,移病归,田于津门,盖欲身试屯田法,因就间疆理数万亩。后草《农政全书》十二卷以闻,本此。光启宽仁果毅,淡泊逢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方、坐论,无问寝食。尝曰:“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遂于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等,咸所究治。
材料二:(徐光启)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先是,二年五月日蚀,钦天监推算刻数不合。光启受命监修历事,与西洋龙华民、汤若望等精心测验,上《历书》前后共三十一卷。大约按地南北,差其后先,以交食不误为准。所为农书,计十二目,而终以荒政。其议屯田,以垦荒为第一义,立虚、实二法招徕之。“盖棺之日,囊无余资”。
——竺可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徐光启处在怎样的时代?他的科学研究最突出的是哪两方面?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竺可桢观点的认识。
【答案】(1)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文化:思想专制、八股取士;对外:逐渐走向闭关锁国。农学和天文学。
(2)赞同。徐光启借鉴西方的科学,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泰西水法》等科学著作。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的解答应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的回答应结合材料一中信息“富国必以本业”和“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来判断其为天文学和农学。
(2)解答是首先点明对竺可桢观点的认识,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徐光启的史实来说明。
故答案为:(1) 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文化:思想专制、八股取士;对外:逐渐走向闭关锁国。农学和天文学。
(2) 赞同。徐光启借鉴西方的科学,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泰西水法》等科学著作。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准确把握。结合徐光启的的成就和时代背景即可得出答案。
1 / 1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训练卷(一)
一、选择题
1.“相对论有点像一座两层的建筑……”爱因斯坦这里所说的“两层”是指(  )
A.时间和空间 B.古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
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D.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爱因斯坦曾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经上海,受到上海各界和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在上海,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瑞典驻上海总领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此间正式通知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此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  )
A.使人类深刻地了解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让人类发现了更远的天体
C.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
3.我国勘探部门能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主要依据于李四光的(  )
A.蜓化石研究成果 B.地质力学理论
C.第四纪冰川研究 D.大陆板块学说
4.1894年,詹天佑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并成为会员,他是首位进入该学会的中国会员。该学会吸收詹天佑为会员主要是因为他(  )
A.曾经留学美国并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B.得到清政府的重视并在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
C.与在华的英国工程师建立了合作关系
D.在铁路建设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5.2011年5月26日铁道部举行纪念詹天佑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历时四年,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下列关于京张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揭开了中国自筹自建铁路的序幕
B.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C.粉碎了帝国主义掠夺京张铁路的企图
D.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筑路水平
6.“相对论也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它不仅仅是物理学本身的革命,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思想领域的深刻震动和反思。它影响了整个科学,影响了整个世界。”这说明相对论(  )
A.有利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C.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D.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生
7.四位同学分别对詹天佑和中国铁路史做了研究,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第一步 第二部
甲 参观“中国铁路博物馆”,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史 得出“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是中国铁路建设落后造成”的观点
乙 参观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观察“人”字形路线,体会技术难题的突破 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
丙 查阅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 得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的结论
丁 阅读《詹天佑评传》,了解詹天佑与中国铁路的建设的历史 得出詹天佑一面支持铁路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丁
8.科学理论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否定中发展。下列对应的科学家对科学理论所作出的贡献,后者对前者既是否定又是发展的是(  )
A.牛顿——爱因斯坦 B.普朗克——爱因斯坦
C.拉马克——达尔文 D.瓦特——法拉第
9.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
A.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B.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C.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
D.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10.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出席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卓别林笑着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  )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大科学家不如知名艺术家火爆
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 D.相对论并非常人都能理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爱因斯坦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如果你要解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你就不要去理会你自己的限制。”
材料二:据英国米切尔·怀特《牛顿:最后的巫师》记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个收藏者手里购买了一批有关牛顿的秘密资料。通过几年的研究,凯恩斯于1942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俱乐部发表了一次名为“牛顿其人”的演说,给出一个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牛顿形象,即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了一篇文章,对牛顿的一生作了如下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概括他们取得科学成就的共同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恩斯和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牛顿的?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
12.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
材料二: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从1955年起,京广铁路开始修建复线,至1988年,全线宣告完成全部复线的建设,经过多次提速后,自北京至广州的客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小时,武汉到广州的时间也缩短到11个小时左右,……2005年6月,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始建设,于2009年11月全线建成,建设工期用了4年半,设计时速350公里,武汉到广州的全程最短运行时间3小时,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北京—武汉段全线建成,北京至广州全程运行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
——《楚天金报 三条粤汉铁路见证巨变》
材料四: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里程(公里) 统计年份
单位 公里/每万人 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128000 2006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京张铁路修筑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广铁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比较中国在世界铁路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的看法。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筴、水利诸书。授简讨。分礼闱,与同官魏南乐不协,移病归,田于津门,盖欲身试屯田法,因就间疆理数万亩。后草《农政全书》十二卷以闻,本此。光启宽仁果毅,淡泊逢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方、坐论,无问寝食。尝曰:“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遂于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等,咸所究治。
材料二:(徐光启)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先是,二年五月日蚀,钦天监推算刻数不合。光启受命监修历事,与西洋龙华民、汤若望等精心测验,上《历书》前后共三十一卷。大约按地南北,差其后先,以交食不误为准。所为农书,计十二目,而终以荒政。其议屯田,以垦荒为第一义,立虚、实二法招徕之。“盖棺之日,囊无余资”。
——竺可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徐光启处在怎样的时代?他的科学研究最突出的是哪两方面?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竺可桢观点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适用于除了引力以外的一切物理现象;广义相对论则提供了引力定律,以及它同自然界别种力的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1916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密的定量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爱因斯坦因此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量子理论是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因此答案为C。
爱因斯坦是因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获得诺贝尔奖,ABD与量子论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光量子理论是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3.【答案】B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我国勘探部门发现大庆油田这样的史实,B正确。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李四光的成就,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我国勘探部门发现大庆油田。
4.【答案】D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题干叙述了一个事实,即1894年詹天佑作为第一个中国籍会员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仔细分析,这一科学技术性质的学会不会因为是否受到政府重视和与其他人合作关系是否良好来确定哪个人入选会员,所以BC都不对。
学习成绩优异只是书面知识,排除 A。
联系教材史实,詹天佑铁路建设成就突出,尤其是滦河大桥铁路的修建,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无法解决,詹天佑克服技术难题,成功建成滦河大桥,树立了自身在当时工程界的地位,并于同年被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会员,所以答案为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的成就,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詹天佑的成就主要是在铁路建设上。
5.【答案】D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人”字形路线和直井施工法,是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的创新之举,但不能说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先进水平。况且,“人”字形路线,在美洲的一些矿山早已出现,故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的成就,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人”字形路线和直井施工法,是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的创新之举。
6.【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思想领域的深刻震动和反思”等体现了相对论在思想方面上的影响,故C正确,排除A、B。
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相对论提出之前,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材料强调的是相对论在思想上的影响。
7.【答案】D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通过阅读《詹天佑传》,了解其与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可以得知詹天佑保路运动的结论,D正确。
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反映的是顽固派的思想保守的特点,而不是铁路建设技术落后的问题,排除A。
仅仅依靠“人”字形路线,并不能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存在论证力度不足的问题,排除B。
仅仅凭借“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并不能推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铁路事业,存在论证力度不足的问题,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的成就,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抓住材料的共同点作答即可。
8.【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相对论的准确把握。相对论将经典物理学囊括在了里面,体现的是继承和发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准确识记力学体系发展演变的知识点。
9.【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其成就都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对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和量子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C、D都是其成就的共同影响;B表述不确切。
【点评】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些定律只有在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时空绝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并提出了质量互化原理;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是全盘的否定,它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
10.【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说明爱因斯坦相对论比较高深,一般人不容易理解,D正确。
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爱恩斯坦的话强调的是相对论难以理解。
11.【答案】(1)关系: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条件:继承与发展;创新。
(2)评价:凯恩斯认为,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爱因斯坦充分肯定了牛顿一生热爱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品质。
不同:着眼点不同;角度不同;获取的史料信息不同。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调用已学知识的能力,两者都是物理学的成就,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理论有否定,但注意并不是完全的否定,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关键句:“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
(2)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分析归纳需要结合“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等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可以总评价对象的角度、着眼点、史料的选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故答案为:(1) 关系: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条件:继承与发展;创新。
(2) 评价:凯恩斯认为,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爱因斯坦充分肯定了牛顿一生热爱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品质。
不同:着眼点不同;角度不同;获取的史料信息不同。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相对论和经典物理学的掌握。
12.【答案】(1)必要性:①为了促进北方经济发展交流和巩固西北边防,必须修筑京张铁路;②中国人自己修筑京张铁路,能洗刷耻辱,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特点:①政府制定计划,明确任务;②公营与民营相结合;③新建与改旧结合,提高道路的技术含量;④成效显著,意义重大。
(3)特点:建设速度日益加快;运行时间日益缩短。
原因:①国家重视铁路的事业,加快建设步伐;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和财力日益增强;③铁路建设技术和火车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
(4)地位:中国铁路总里程处世界领先地位;但人均公里数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看法:①铁路发展符合我国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广的国情;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铁路建设步伐将会更快;③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引进先进技术;④要建设安全系数高、运行速度快、服务质量优的国际一流的铁路交通网。
【知识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交通的发展历程。
(1)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2)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紧扣材料中“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3)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从1955年起……至1988年”“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小时”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综合所学,可以从政府重视、经济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4)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从总里程与人均里程分析。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学生综合所学归纳,可以从国情、综合国力、技术、服务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故答案为:(1) 必要性:①为了促进北方经济发展交流和巩固西北边防,必须修筑京张铁路;②中国人自己修筑京张铁路,能洗刷耻辱,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特点:①政府制定计划,明确任务;②公营与民营相结合;③新建与改旧结合,提高道路的技术含量;④成效显著,意义重大。
(3) 特点:建设速度日益加快;运行时间日益缩短。
原因:①国家重视铁路的事业,加快建设步伐;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和财力日益增强;③铁路建设技术和火车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
(4) 地位:中国铁路总里程处世界领先地位;但人均公里数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看法:①铁路发展符合我国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广的国情;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铁路建设步伐将会更快;③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引进先进技术;④要建设安全系数高、运行速度快、服务质量优的国际一流的铁路交通网。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近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掌握。
13.【答案】(1)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文化:思想专制、八股取士;对外:逐渐走向闭关锁国。农学和天文学。
(2)赞同。徐光启借鉴西方的科学,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泰西水法》等科学著作。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的解答应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的回答应结合材料一中信息“富国必以本业”和“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来判断其为天文学和农学。
(2)解答是首先点明对竺可桢观点的认识,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徐光启的史实来说明。
故答案为:(1) 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文化:思想专制、八股取士;对外:逐渐走向闭关锁国。农学和天文学。
(2) 赞同。徐光启借鉴西方的科学,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泰西水法》等科学著作。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准确把握。结合徐光启的的成就和时代背景即可得出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