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末测查
三年级科学试题
考试时间:25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快乐填一填(每题2分,共36分。)
1. ( )是测量物体质量精密仪器。
2. 物体存在的三种状态是( )、( )、( )。
3. 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 )。
4. 蚂蚁、蜻蜓和蝗虫,身体都分( )、( )、(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胸部长有三对( )。
5. ( )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6. ( )是度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7.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判断物体的( )与( ),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8. (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9. 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 )性质,受热体积( ),受冷体积( )。
二、动脑选一选(每题2分,共20分。)
10. 下列动物中,小时候都要喝妈妈的奶长大的是( )。
A. 蜻蜓 B. 鱼类 C. 猫
11. 蚂蚁有( )只细腿。
A. 4 B. 5 C. 6
12. 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
A 毫升 B. 千克
13. 黑龙江的土壤是( )色的,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种庄稼。
A. 红 B. 黑
14. 常见的昆虫有( )。
A. 金鱼 B. 蜻蜓
15. 金鱼的全身都长有( )。
A. 鳞片 B. 羽毛
16. 空气( )质量。
A. 有 B. 没有
17. 某电子温度计的示数显示-4℃,下面读法正确的是( )。
A 4摄氏度 B. 零下4度 C. 零下4摄氏度
18. 下列动物不是鸟类的是( )。
A. 鸵鸟 B. 鸽子 C. 蜻蜓
19. 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都会留有一条缝隙,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为了美观 B. 为了行人方便
C. 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D. 为了节省材料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0. 冰融化成水过程中,质量不变。( )
21. 腐殖质是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物质。( )
22. 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 )
23.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础。( )
24. 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
25. 同一块橡皮泥形状改变了。那么它的质量也会发生了变化。( )
26. 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7. 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植物纤维,让纤维重新结合形成纸。( )
28. 再生纸是以回收的废纸为主要原料造出来的纸张。( )
29. 泥石流是指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冲刷后形成的洪流。( )
30. 动手连一连。
五、趣味做一做(每题5分,共20分。)
31. 归类、概括下面哪些动物是昆虫,哪些动物是哺乳动物。
蝗虫、羊、蚂蚁、狗、蜻蜓
昆虫 ( )
哺乳动物 ( )
3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把下列各种物品与对应的物质形态用线连起来。
牛奶
油 固体
橡皮 液体
空气 气体
课本
33. 农民伯伯用手捏一捏就知道土壤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第一学期期末测查
三年级科学试题
考试时间:25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快乐填一填(每题2分,共36分。)
1. ( )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精密仪器。
【1题答案】
【答案】天平
【解析】
【详解】我们人类自己的观察器官只能获得事物的基本信息,要想获得事物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还需要借助测量工具。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精密仪器。
2. 物体存在的三种状态是( )、( )、( )。
【2题答案】
【答案】 ①. 固态 ②. 液态 ③. 气态
【解析】
【详解】略
3. 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 )。
【3题答案】
【答案】风
【解析】
【详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4. 蚂蚁、蜻蜓和蝗虫,身体都分( )、( )、(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胸部长有三对( )。
【4题答案】
【答案】 ①. 头 ②. 胸 ③. 腹 ④. 触角 ⑤. 足
【解析】
【详解】像蚂蚁、蝴蝶、蜜蜂这样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昆虫。
5. ( )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5题答案】
【答案】土壤
【解析】
【详解】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6. ( )是度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6题答案】
【答案】量筒
【解析】
【详解】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
7.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判断物体的( )与( ),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7题答案】
【答案】 ①. 冷 ②. 热
【解析】
【详解】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判断物体的冷与热,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通常用温度计来精确测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是为纪念瑞典天文学家摄耳修斯的贡献而确定的。
8. (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8题答案】
【答案】温度计
【解析】
【详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是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专用仪器。
9. 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 )的性质,受热体积( ),受冷体积( )。
【9题答案】
【答案】 ①. 热胀冷缩 ②. 膨胀 ③. 收缩
【解析】
【详解】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缩小,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二、动脑选一选(每题2分,共20分。)
10. 下列动物中,小时候都要喝妈妈的奶长大的是( )。
A. 蜻蜓 B. 鱼类 C. 猫
【10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蜻蜓属于昆虫,它和鱼类一样生殖方式都是卵生,由卵孵化后,它们要从水中吸取营养物质;猫的体表有毛,生殖方式胎生,出生后从妈妈的乳汁中获取营养,由小长大。可见C符合题意。
11. 蚂蚁有( )只细腿
A. 4 B. 5 C. 6
【1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蚂蚁属于昆虫,胸部有三对足,所以蚂蚁有6只细腿。
12. 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
A. 毫升 B. 千克
【1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测量液体的体积用量筒或量杯。液体体积的单位是升或毫升;千克是物体质量的单位。
13. 黑龙江土壤是( )色的,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种庄稼。
A. 红 B. 黑
【1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中,黑龙江的黑色土壤,含有的腐殖质比较多,土壤肥沃,适合种庄稼。选项B符合题意。
14. 常见的昆虫有( )。
A. 金鱼 B. 蜻蜓
【1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昆虫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蜻蜓具有昆虫的特征属于昆虫;金鱼不具有昆虫的特征不是昆虫,是鱼类动物。
15. 金鱼的全身都长有( )。
A. 鳞片 B. 羽毛
【15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金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可见A符合题意。
16. 空气( )质量。
A. 有 B. 没有
【1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17. 某电子温度计的示数显示-4℃,下面读法正确的是( )。
A. 4摄氏度 B. 零下4度 C. 零下4摄氏度
【17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温度计上在零刻度线之下的都读作零下。
18. 下列动物不是鸟类是( )。
A. 鸵鸟 B. 鸽子 C. 蜻蜓
【18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全世界鸟类约有9600种,我国鸟类种类繁多,约有1200多种。我国鸟类种数约占全世界鸟类种数的14%。像鸵鸟、鸽子、喜鹊、老鹰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一般都是鸟。蜻蜓属于昆虫类,不是鸟类。
19. 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都会留有一条缝隙,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为了美观 B. 为了行人方便
C. 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D. 为了节省材料
【1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有时候夏天路面会向上拱起,就是路面膨胀,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空隙留着。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0.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 )
【20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的三态变化是水的状态的变化,体积会发生变化,但是质量不变。
21. 腐殖质是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物质。( )
【21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物与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又重新合成的复杂的有机胶体。另外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22. 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 )
【22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23.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础。( )
【23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础,土壤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能够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
24. 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
【24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题干正确。
25. 同一块橡皮泥形状改变了。那么它的质量也会发生了变化。( )
【25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即物理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即化学变化。一块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了,但是质量不发生变化,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6. 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6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体积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液体、气体和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题干正确。
27. 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植物纤维,让纤维重新结合形成纸。( )
【27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纸最早发明是在西汉时期,东汉的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得到了大量地应用。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植物纤维,让纤维重新结合形成纸。故题干说法正确。
28. 再生纸是以回收的废纸为主要原料造出来的纸张。( )
【28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分选、净化、打浆、抄造等十几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纸张,它并不影响办公、学习的正常使用,并且有利于保护视力健康。在全世界日益提倡环保思想的今天,使用再生纸是一个深得人心的举措。
29. 泥石流是指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冲刷后形成的洪流。( )
【29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泥石流是指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冲刷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30. 动手连一连。
【30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在纸发明之前,我国古代曾用龟甲兽骨进行记录文字,这是最早的甲骨文(商);西周时,刻在青铜上的青铜铭文;战国时期,刻在石头上的石刻;战国时期,用木片雕刻进行记录文字,叫木牍;秦国,用竹片记录文字,叫竹简;汉代,用帛记录文字,叫帛书。观察图片,从上到下依次是木牍、石刻、帛书、竹简。
五、趣味做一做(每题5分,共20分。)
31. 归类、概括下面哪些动物是昆虫,哪些动物是哺乳动物。
蝗虫、羊、蚂蚁、狗、蜻蜓
昆虫 ( )
哺乳动物 ( )
【31题答案】
【答案】 ①. 蝗虫、蚂蚁和蜻蜓 ②. 羊、狗
【解析】
【详解】蝗虫、蚂蚁和蜻蜓的共同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都属于昆虫;羊和狗的体表被毛,生殖方式为胎生,用乳汁哺育后代,都属于哺乳动物。
3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把下列各种物品与对应的物质形态用线连起来。
牛奶
油 固体
橡皮 液体
空气 气体
课本
【32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会流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会流动;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牛奶、油是液体;橡皮、课本是固体;空气是气体。
33. 农民伯伯用手捏一捏就知道土壤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33题答案】
【答案】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解析】
【详解】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黏质土颗粒小,粘性大,土中空隙少,不易通风漏气;壤土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