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3 15:13:53

文档简介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课文内容,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结合注释读懂重点句子及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难点:了解依据事实推理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思辨意识。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朗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才能、才智出众的人被载入史册,第八单元就是以历史故事传说为人文主题,向我们介绍了几位名垂千史的人物,这一单元要求同学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简单复述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一篇的学习,去领略他聪明的才智及人格魅力。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这个“戎”字非常有意思,一起来看看,“戈”表示“武器”,而下面的横撇表示铠甲,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兵器”的意思,现在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老师板书,学生书空。那知道课题的意思吗?谁来说说,指名说。
3.回顾学习文言文方法。
二、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三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这篇文言文读熟。
2.组内轮读,互相正音,再起读。
过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相信同学们有了自己的理解,那我们就进入活动一,出示活动一:讲故事
三、出示活动一:讲故事
活动任务:探究“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活动要求:
1.自读课文,理解句子(温馨提示:结合注释,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意。),标注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
2.小组内解决没读懂的地方,并展开想象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展示分享。
4.梳理提升
A.引导发现“尝”“走”的古今异义。
B.理解“之”分别的指代什么。之即可以指代某个事物,也可以指代某件事情。一个小小的“之”代表这么多意思,真有意思,所以在今后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四、头脑风暴: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五、简介王戎。
六、小挑战:背诵课文。
七、思故事,迁移方法
1.阅读小古文《文彦博灌水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①.群儿谋②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③浮出。
(注释)①穴:洞。②谋:商议。③遂:于是,就。2.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文彦博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作业布置:
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的小故事。(共19张PPT)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凿壁偷光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遍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把这则文言文读熟练。
朗读课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
2.组内轮读,互相正音,再齐读。
探究“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1.自读课文,理解句子(温馨提示:结合注释,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意。),标注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
2.小组内解决没读懂的地方,并展开想象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活动一:讲故事
活动任务
活动要求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②〖尝〗曾经

:品尝
古今异义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③〖竞走〗争着跑过去。
李子
王戎不去摘李子的这件事
李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头脑风暴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25.王戎( )
王戎( ),尝与( )游。看道边李树( )折枝,诸儿( ),唯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此必( )。”取之,( )。
不取道旁李
七岁
诸小儿
多子
竞走取之
不动
多子
苦李
信然
小 挑 战
文彦博灌水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①。群儿谋②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suì③浮出。
注释:
①穴:洞。②谋:商议。③遂:于是,就。
《世说新语》
搜集《世说新语》里的其他故
事读一读,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交
流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
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朗读课文